查看原文
其他

编、导、演、制:看北大学生拍电影!

沉醉光影的 北京大学 2022-09-02

多种体裁,多种类型

不同角度,深入解读

18部优秀作品,8部获奖影片

在今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院奖”评选

脱颖而出

“学院奖”评选及展映活动

是艺术学院一年一度的影视文化活动

也是艺术学院毕业季系列活动的压轴大戏

2022年“学院奖”共设12个奖项

首次与网络平台联合进行“云展映”

展出今年与往年评选出的优秀影片

这是北大学生用电影的语言

和世界进行的一次沉浸式对话

从左至右:《以树之名》导演/编剧王聪,《嗔拳》导演/编剧李宗衡,《窒息》导演李兰,《绳之间》导演/制片人赵晨霄、叶雨晨


最佳导演奖 —《嗔拳》


嗔拳,指因恼怒而挥拳。影片讲述了一个北方秋冬的周末,身为综合格斗爱好者的爸爸带着一家人去游玩,在地铁里与人发生口角,并在乘客们的重重误会中愈发愤怒。幸好,一位正在直播的主播前来解围。正吵到白热化的阶段,儿子突然发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已与家人走散……

《嗔拳》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20级电影方向艺术硕士李宗衡担任导演及编剧。由于一直较为关注社会问题,李宗衡在北大学习电影创作之外,还经常去社会学系、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中文系等其他院系的课堂听老师讲课,这些课程也推动着他用电影去表达和反思当下的社会问题。恰逢金鸡百花电影节青年导演训练营开始报名,组委会拟定命题——“选择”,李宗衡便根据该主题写下了这个故事。

李宗衡希望与观众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在面对一时难以看清全貌的事件中,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自身的情绪和与他人的“摩擦”?片名中的“嗔”是影片的基调,打还是不打这个“拳”,则考验着片中人对行为和认知的“选择”。

影片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结论,而是以留白的方式,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

李宗衡在拍摄现场

影片监制导师五百导演有着丰富的制作经验,跟五百导演的交流和碰撞也给了李宗衡许多启发。李宗衡回忆说,五百导演与他共同探讨影片中的父亲到底该不该“打一拳”,五百导演建议还是得“打”出来。最后李宗衡即兴加拍了一段父亲动拳的戏,为影片增色不少。

拍摄一部电影,许多情节需要提前细致地想好,但到现场去即兴创作抓住“瓶子中的闪电”也很重要。







五百导演在拍摄现场与李宗衡交流

拍摄过程中,李宗衡没少遇到难题,比如资金不是很充分,必须在两天内完成所有拍摄工作,这就要求在前期必须把剧作、分镜、制片环节的各个方面都严丝合缝地确定好。另一难题是群演较多,对年轻导演来说挑战性很大。现场事务繁多而琐碎,好在制作团队齐心协力,在五百导演的指导和朋友们的支持下,制片及拍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嗔拳》剧照

谈及北大对自己的影响,李宗衡感叹:“北大既引导你仰望星空,又时刻提醒你要关注现实。未来走出北大,我希望能够成为有责任感的创作者,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好电影,不辜负北大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点击视频,观看《嗔拳》


最佳影片奖、最佳剪辑奖 —《窒息》


影片以密室为主场景,通过人物的逃生动作,不断拆解封闭空间的谜题,进而还原出以“偷窥与惩戒”“复仇与救赎”为主题的故事。

《窒息》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9级电影方向艺术硕士李兰担任导演、陈蔚修担任编剧。作为一部悬疑类型片,《窒息》具有较强的戏剧张力和矛盾冲突。李兰认为,一部合格的悬疑片应该从人物自身出发去寻找这个人物的“原罪”,比如影片中的偷窥行为,以及两个人为争夺生存机会而发生的冲突。《窒息》选择用信息流的方式来挖掘所要传递的信息,是依照悬疑片应具备的元素推敲之后的结果。

但拍摄难度也不小:这样的剧本一般需要七天的工作量,却需要浓缩在三天进行。此外,《窒息》以密室为主场景,通过人物的逃脱行动来对空间进行表现,这对场景的要求很高。制作团队没能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动手进行一系列改造,才最终得以呈现出影片中的效果。

《窒息》剧照

《窒息》拍摄现场

拍摄过程中有许多让李兰印象深刻的片段,她回忆起这样一幕:一面镜子被打碎,碎玻璃在阳光下折射出大大小小的光斑。“这个偶然的画面完全在我们意料之外,却是一次美丽的邂逅。”这样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场景,最终被记录在了镜头中。

《窒息》拍摄现场——打碎的镜子在北大学习期间受到了很多先锋、小众的电影人的影响,《窒息》是李兰第一次面向观众以最贴近“标准”影片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在导师的支持下,她大胆地使用了更多非传统的创作方式,她说:“这次拍摄让我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这令我非常高兴。”


最佳纪录片奖 —《绳之间》

一场比赛,一位特殊选手,一根绳子……绳之间,是互助、是信任、是永不停歇。他们,一跑就是七年;他们,不畏困难只为赴一场马拉松赛事;他们,面对着阳光从不考虑黑暗。他们说,心中有了光,何惧山高路长。

《绳之间》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9级广播电视方向艺术硕士赵晨霄、叶雨晨共同担任导演及制片人。影片的初衷源自一次偶然赵晨霄在奥森跑步时偶遇了助盲团活动之后主动申请成为助盲团的志愿者也因此结识了很多盲友,更加了解走进助盲团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想法就诞生了

立足于盲跑者,以盲友刘海军备赛为线索,该片展现了盲人群体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力量,还通过展现盲友们和志愿者们相互帮助治愈、共同进步的关系,让“助盲”这个词更加鲜活、温暖人心。“助盲”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更是一种双向奔赴。本片通过“助盲绳”这个紧密连接着盲友和志愿者的纽带,表达盲人和明眼人没有不同——我们都是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人,而助盲绳将这样的我们连接在了一起。“何亚君助盲团”的团长何亚君,是一名已经跑下了五六十场马拉松的全盲跑者。他于2015年创建助盲团,现在已有上千人的规模。作为志愿者的一员,赵晨霄认为拍摄现场呈现出一种“交友式”的互动氛围,时常能听到类似“都是自己人,那我们把口号喊响点”“我们跑慢点,你们举着相机太辛苦了”的话,令她十分动容。在志愿者和拍摄者双重身份的碰撞中,赵晨霄可以充分站在两者的立场上思考,也得以形成贴近助盲团的立场和价值输出。就像她所说:“最后影片能够实现我所感动的也是他们所感动的,我想表达的也是他们想表达的,我觉得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吧。”

“何亚君”助盲团团员在奔跑中

拍摄现场,助盲团团员们

在拍摄马拉松比赛时,团队采用全程跟跑跟拍+定点机位拍摄+gopro主观拍摄三位一体的方式。由于赛事只有一次机会,团队使用了最原始但最保险的方式:由赵晨霄和另一名志愿者全程跟拍,实时共享位置,以实现定点机位能够在上万人规模的比赛中精准抓取拍摄对象,并尽可能地利用地形,达到了3人定了5个点位的效果。回忆起拍摄过程,赵晨霄感叹道:

次拍摄,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温暖和纯粹,也完成了我人生中的首个半程马拉松。对我来说,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不只是作为毕业作品,更是给盲友们、助盲团的一个礼物,也是给自己的礼物。






赵晨霄与团队成员

《绳之间》期待将温暖与爱传递给观众,希望影片展现的能量可以鼓舞其他盲友们勇敢迎接挑战、实现梦想,也希望以此感染更多人加入到助盲团的温暖大家庭中来。  

 点击视频,观看《绳之间》 


最佳影片&优秀毕业作品《以树之名》

(2020年)



影片关注传统背后的深刻含义,讲述了侄子刘士奇回乡想向大爷要回十万块钱地租,大娘却突然被“奶奶”附体,驳回了请求,刘士奇在村里不断探索事情真相的故事。

《以树之名》作为2020年最佳影片、优秀毕业作品,今年首次参加点播展映,在网络平台上收获了最高播放量、最高点赞数及最多评论数。《以树之名》由艺术学院2017级广播电视方向硕士王聪执导,由王聪和2017级广播电视方向硕士张艳燕、青年编剧王康共同担任编剧,2017级广播电视方向硕士陈璇担任制片人,运用荒诞、非现实的意象,传达了要勇于打破固有传统观念的核心。

片中重要意象“神树”伫立在旷野中,象征稳固的秩序体系。主人公对这棵树的态度始终在变化,从忽视,到害怕,到最后与之对抗,这种态度的转变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戏剧性脉络。

王聪谈到:“这个故事的灵感是从一个家庭开始的,我把它上升到了一个村子的维度。但或许它可以再扩大些,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或许都有这样的一棵树。”

《以树之名》拍摄现场

《以树之名》的拍摄时间为2020年3月,全国多地疫情形势严峻,许多拍摄工作无法开展。但在艺术学院老师们的鼓励下,王聪终于下定决心前往东北,找到了合适的拍摄场地及人员,并找来许多好友一起帮忙,让影片得以顺利完成拍摄。

十几个朋友在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实快乐。王聪感叹道:“我和这些朋友们不曾在同一场合看过《以树之名》,也没能一起领奖,算是一个遗憾。在这里希望向朋友们表达诚挚的感谢。”

《以树之名》拍摄现场

在北大的经历对王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北大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增加自己作品的厚度,并为其注入思辨性,这也许是在北大学电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未来,王聪希望做一个职业的导演,专注于用影像讲故事,不急不躁,不骄不馁,发光发热。

  点击视频,观看《以树之名》




其他获奖影片


最佳编剧奖《马四毛》

器官捐献协调员孙旺找到杀猪匠孟德,希望孟德交出好友马四毛曾填写的器官捐献志愿卡,以实现捐献的心愿,拯救更多的生命。面对马四毛苍老的父亲以及还有呼吸未被宣布死亡的马四毛,孟德将做出如何选择?


最佳表演奖、优秀毕业作品奖《锁匠》


拮据的锁匠小马为了还租,接了一个神秘委托,却无意被卷入一场黑幕与对峙之中。在密室中,哮喘发作的小马急切地想要离开,却无力面对外部的威逼利诱,情急之下……


最佳创意奖、最佳技术呈现奖《燥音少女》

夜幕低沉,城市霓虹闪烁。17岁的李德珍决定,她要成为一名DJ。她觉得,这些霓虹闪烁间的音乐,激情、热烈、疯狂、跳跃——就像她一样。然而,就在李德珍学成,即将第一次上台的那一刻,死神却向她发出了信号……


最佳人气奖《冰墩墩守护行动》


苏明范是北京2022邮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立春恰逢女儿生日,在网购被骗之后,如何让女儿拥有一只冰墩墩,成了他最头疼的事。一次偶然机会,苏明范在北京冬奥组委员工高铭的指导下学会了辨别真假冰墩墩的技巧,在向大众科普的过程中却意外发现,原来女儿也一直在用另一种方式守护冰墩墩……该片从导演自身在北京冬奥组委的实习经历出发,将拍摄对象对准参与冬奥的普通百姓,书写个人与时代的冬奥记忆。


优秀毕业作品奖《玄色曼陀罗》


无业女青年姚沐因高薪来到别墅给独居女主人吴瑕当全职保姆,但吴瑕总是强行要求姚沐遵从她的意愿。期间姚沐无意中发现了吴瑕的秘密,当她感到危险想要逃跑的时候,吴瑕却已经变得失控。




本届优秀影片

在2018年艺术硕士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之后,艺术学院在硕士阶段集中培养具有社会参与和社会反思意识的艺术创作人才,并邀请刁亦男、刘苗苗、陆川、万玛才旦等知名电影人进行艺术家工作坊现场教学,实际指导学生们进行创作,鼓励大家突破工业框架,运用各种媒介形式,进行个人化的表达。通过“学院奖”的这个平台,北大学生的短片作品在国内外20多个电影节展入围和展映。

沉默的神殿


这是一个位于江苏省南部、现代化进程中的小镇,保留着一半古朴的宁静,掺杂着一半市井的喧闹。四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女人,她们的童年记忆属于田埂和土地,怀着年轻时破碎的梦想留在了这里。但是,故土重新赋予了她们生命,曾经远走的身体回到了灵魂的场所……

房间


小偷吴现闯入了网红张迷的家中,张迷被绑架进行三场死亡直播,最后时刻直播结束,才发现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秘密藏在其中……


抚·味


南粉北面,这是中国美食界堪比南甜北咸的至尊铁律。南方粉的种类多如繁星,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隐藏在米粉界中的小霸王江西米粉,虽然全国销量第一,但是知道的人很少。本片在大视野中寻找抚州美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这方水土美食的流变,深度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用精细、灵秀的风格展现抚州美食以及地域美景,让观众看到新奇、美味的食物、抚州的美景和别样的地方文化特色。

尽孝


在东北一户家庭里,面临母亲的养老问题,三个子女各怀心事、各打算盘。条件最好的大儿子、满腹委屈的二女儿、无所事事的小儿子,从互相推脱到因利益产生争夺,最终谁能如愿?


连枝


北方小城的春节将至,但是易晓安一家却没有了往年的生机——弟弟易蔚然因为精神疾病被她送进了精神病院,在对弟弟一次又一次的探视中,她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试图取得弟弟的原谅……


如果人类的寿命被锁死在了100年


平行时空里,人类的基因实现了底层的公平,每个人都可以精确地活到100岁。陈屹因为忍受不了孤独寻找到了与自己同时出生的林菁并与她结婚,这样两人就可以同时离开人世。然而陈屹去世的时候,林菁还活着……

上南头


以山西煤矿改革为背景,聚焦于底层人民在大时代中的挣扎求索,讲述了矿工张长生、其子张丰华及李志山被卷入的数字货币诈骗案和假死案的故事



结合定格、拼贴及手绘的方式,以导演自身成长经历和性别角度为切入点,探索私人影像中的女性意识表达。通过三代女性的家庭影像,展现不同时代女性社会身份的变化与自我认知的觉醒


吞像


小有名气的美食主播江琪,平常靠催吐完成自己的吃播来伪装成“吃不胖的大胃王”人设。这天她像往常一样吃播,却得知有人将自己曾经的一个催吐视频发布在网上,一时间江琪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因为催吐越来越差的身体和互联网上居高不下的热度,江琪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她究竟是该趁势向粉丝坦白结束、勉强维持人设的日子,还是该抓住难得的热度好好火一把……

失神装置


你即将看到一段难以分类的影像,有时它是实验的,有时它是记录的,有时又像冗长的学术报告。它的诞生没有摄影机的参与——或是从浩渺的影史中拾取;或是在视频游戏的途中记录;抑或是在代码与算法间生成。总之,先别去理解它,去感受它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院奖”

“学院奖”创立于2005年,致力于为影视行业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打造北大影视作品的新标杆。在十七年的发展中,“学院奖”孕育出了大量题材丰富的影视作品,为丰富校园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奖”鼓励同学们把专业学习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创作中,勇于创新、不拘一格。今年的参评作品,涵盖剧情短片、纪录片、电影史电影、论文电影、定格动画及私人影像等多种影片体裁和类型,将镜头对准社会公益、冬奥热点、非遗传承,探讨互联网治理,关注社会发展议题,书写励志奋斗,充分体现了北大学子的广博视野和创作取向。

抱守着以电影观照人生、书写时代的追求,北大人不断经由创作磨练技法,用电影与世界对话。
北大电影人,加油!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统筹:高琰

采访:陈相豫、李煜憬、朱晓桐、林安琪

文字:李宗衡、李兰、赵晨霄、王聪

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编辑:叶晓昱

排版:李霁

责编:李霁、戴璐瑶


那些热爱体育的北大学子



北大教授带你“追剧”!



北大学生登顶!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期待投稿,欢迎合作邮箱:gbdgw@pku.edu.cn

 通过电影,和世界对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