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北大学法律!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3-01-19

2017年5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

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

促进青年成长进步

在北大学法律,是怎样一种体验?

是苦读枯燥厚重的教材?

还是背诵无穷无尽的法条?

在北大法学院,这些都不是答案

这里的同学们

学习着小说情节改编的案例

与师长论辩最前沿的法律问题

在模拟法庭上唇枪舌战

在阶梯讲座中领悟方法

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

正是法学院教学改革

自2011年起

北京大学法学院启动新一轮教学改革

打破“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

融贯课堂内外,促进教师交流

十余年来

北大法学院涌现出一批金牌课程

举办了诸多教学活动

“教学风气”和“学生受益”

是法学院为教改提出的两个检验标准



01

课堂内:金牌课程培养学生能力



堂是学生们获得知识的第一现场,也是教师们传道授业的首要场合。北大法学院教学改革也从课堂展开,使老师们踏出“舒适区”,让全新的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与同学生们见面。 

自2010年起,法学院增设案例研习课、实务课、写作课、国际课等新型课程,拓展“教学供给侧”的疆界,满足“知识需求侧”的期待。每类新课都聚焦学生能力培养:以案例分析促进问题解决,以实务工作培养实践技能,以写作训练提升学术水平,以国际交流拓展环球视野。

比如为法学院同学们津津乐道的“案例研习课“,便是老师们为打通从教育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精心打造的新型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一个关键词,便是“虐”:每周,学子们都会接受一个大型案例的挑战。他们需要调动自己在两三年内掌握的全部法学知识,用不低于一万字的答案回应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课程本身则将“苏格拉底式”的“小班讨论”与重点讲授的“大课教学”相结合,在高强度的头脑风暴中,让同学们“真刀真枪”在法学实际案例中实操自己的知识技能。如此“虐”的课程,却用自身魅力征服了大家:“课程建立的体系让我有了从哪入手、依何顺序解决问题的本能,虽然被虐到但真的不会后悔!”“案例课真的好累啊!但是收获真的特别大!”——期末时来自同学的夸赞,让案例研习课在每学期初选课时常常“供不应求”。

除了引入全新课程,法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车浩老师认为,课程改革要“在增量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活存量’” 。法学院“法学阶梯”系列讲座便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补充,成为了学院课程的品牌项目,在全学院乃至全校“圈粉”无数。讲座名称取“拾阶而上”之意,通过“入门讲座”“进阶讲座”和“高阶讲座”三部曲,用开放式讲座的形式,丰富开学第一课、期中答疑和博士生课堂的内容,引领学子们一步步攀登法学的知识高峰。“阶梯讲座可以说是最广泛地动员了学院内外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全程参与阶梯讲座组织宣传的教学院长助理阎天老师说,“无论是教师、学生、教务,乃至观众、传媒,都以自己的方式为讲座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这是北大法学共同体的凝聚力与行动力的体现。”

课程改革所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背后,是老师们的辛勤耕耘和学院毫不吝啬的投入。

法学院汇聚了一批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热爱教学的法学教师。

院长潘剑锋老师如是说道。为了实现良好的课程效果,案例分析课老师会阅遍经典案例、新闻甚至小说编纂案例题目,实务课老师会选取真实的合同文本锻炼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双师同堂”甚至“多师同堂”这种全国高校法学专业罕见的教学模式,在北大法学院却是“新常态”学院也为支持课程改革加大投入,在教师聘请、制度设计和资源协调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

经过十余年改革,法学院打造了6门品牌案例研习课程,4门写作课程、10余门实务类课程、50余门英文课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教学环节,”潘院长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院都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去无私投入。”2020年,“民法案例研习”和“刑法案例研习”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以“刑法案例研习”为基础的“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成为课程改革中的标志性成果。


02

课堂外:多元形式延伸学习过程



在“第一课堂”开展的课程改革以外,法学院教改也让学习在课堂外随时发生,通过“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设置,为学习方式提出新的可能。

法学院“第二课堂”教改项目脱胎于师生们自发组织的读书会,是教师在正式课堂与标准课时之外,不计薪酬、自愿开展的教学学术活动,旨在助力学生的研究能力“更上一层楼”。“我在北京大学读博士的时候,吴志攀老师从1998年开始带头做《金融法苑》杂志,鼓励我们每周都要写东西。”“法律与新金融评议会”项目老师彭冰将“第二课堂”描述为法学院薪火相传的教学传统。老师们回忆道,当时读书会、评议会中一批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如今已是法学界的中流砥柱。

迄今为止,法学院共118个读书会项目立项。在“商法经典著作选读”“民商法案例沙龙”“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学术沙龙”等“第二课堂”中,同学们或是从经典中汲取知识源泉,或是在研讨中捕捉思想火花,在“润物无声”中丰盈自我。老师在“第二课堂”里常常退居幕后,其中真正的主角是对知识有着无尽渴望的同学们。“以按需培养为驱动的第二课堂,一开始是老师为学生开设的学术平台,在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后,这个平台由学生自行运转起来,现在反而是学生在推动老师。”“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读书会”指导老师张平老师如此描述“第二课堂”的图景。在她看来,读书会中同学们根据研究需要组成的团队,已经突破课堂边界,延伸到学术科研领域,这成为“第二课堂”的重要成果之一。同学们在“第二课堂”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中也颇有收获。19级硕士研究生孙碧霞,将“理解”和“畅想”作为读书会的关键词:“通过阅读与讨论,我们不仅更加理解过去,也畅想着在这变化的时代中未来将如何展开。




我参与读书会感触颇深的是,车老师带领大家一段一段去品读学者的著述,尝试站在写作者的视角去追索其问题思考与研究时外化而成的写作思路,而不仅仅是目的性地了解学者的观点。这使得理论认识更为深刻,对他人写作思路的整理尤其有益于借鉴到自身的写作中。记得读书会最长的一次持续了八小时之久,读到头晕眼花,但的的确确满载而归。

——19级博士研究生李佳馨,参加车浩老师“刑法读书小组”


借助第二课堂的平台,我们招募了对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主题感兴趣的同学,形成了包含各小语种背景的同学和留学生在内的、规模为30-40人左右的小团队,对全球11个司法辖区的个人信息、数据隐私制度进行了检索。我们每周展开交流讨论,进行定点检索和动态追踪。第二课堂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关知识上带来的增长。通过团队内小语种背景的同学的帮助,我们发现像印度、迪拜都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法律,而这些都是我们之前没有关注的。

——20级硕士研究生赵怡冰,参加张平老师的“知识产权娱乐法学术沙龙”和“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读书会”


从实践经验来看,第二课堂是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只通过听课、pre、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实习等环节进行培养,会缺乏从整体上把握一个问题的能力,当碰到新的题目或没有接触过的题目,就会不知如何着手。而在未来工作后,无论是在哪个领域,运用的主要还是在学校里学会的方法,而具体的知识则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补充。因此,第二课堂除了具有培养学生能力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性,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

——楼建波老师(开设“信托法读书会”)

“第三课堂”则由一名教师与四名本科生结组,增进老师对本科生的指导和关心。“第三课堂”中,老师们不仅扮演了法学新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引路人,还帮助他们探索自身的学术兴趣。比如环境法学科“环境法论文工作坊”活动本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术交流平台,但组织活动的吴凯杰老师会特意邀请自己“第三课堂”的本科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触碰到真实的研究过程。截至目前,“第三课堂”共有65名教师,318名学生参与,“学术大咖”与“法律小白”携手前行,为本科生日后的学习打下更为良好的基础。

此外,学院还与境外高校合作,设立本科生“北大—港大法学本科双学位项目”。自2019年9月启动招生,探索法学教育合作新模式,助力推动“一国两制”的实践,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年的招生和选拔工作。

该项目选拔录取的2019级港生苏洞宇同学,到北大后参加第16届中国大陆地区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获得团体冠军,个人获得“初赛最佳辩护人”称号;港生林泳希同学参加第20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获得团体冠军,个人获得循环赛“最佳辩手”称号,充分证明了该项目生源的优秀性,以及为内地和香港学生搭建平台的作用。


03

教学共同体的经验交流




教师在法学教育中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培养出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

这是北大法学院教师们不断自我追问的问题。教改的成功,既离不开创新的教学方式,也离不开老师们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了帮助教师们发现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发掘教研中的未来潜能,法学院设置了教学沙龙、师资研修班、高端论坛等诸多活动,形成校内、校外“教学共同体”,搭建起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心得的沟通平台。

法学院青年教师沙龙初次举办于2019年春季伊始。沙龙上,刚加入法学院教师大家庭的青年老师们纷纷亮相,畅谈他们在自身学习深造过程中领悟的心得。他们有丰富的学习经历,能为其他老师带来世界法学教育状况的前沿进展。海德堡大学“爱护真理、尊重知识”的信念,牛津大学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耶鲁大学针对性的学术人才就业促进政策……不同国别的教育经验,启发老师们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北大法学院的教育对标国际一流水准。

“法学大家教学沙龙”是学院又一重磅品牌,邀请德高望重的法学大家讲述教育人生,让“先生之风”鼓舞新一代法学教师。2019年,法学院曾邀请新中国刑法学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执教六十余年的高铭暄先生为老师们开设讲座,让老师们深受触动:“高先生的家国情怀与其至尚至谨的教书之风,发人深省。”优秀前辈的精神光辉,在讲座中得以传递。

百家争鸣,共同探索法学教育的未来。北大法学院还诚邀全国各地一线法学教师,搭建起校内和校外教学共同体的沟通桥梁。2014年,法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法学教育高端论坛,召集来自全国24个法学院的近70名教师共商法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郭雳教授介绍,北大法学院把法学教育本身作为主题来认真对待和研究:“北大法学院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全国法学教育高端论坛’,汇聚我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主要法学院,围绕法学教育的诸项重要议题深入探讨,凝集智慧,寻求共识。”

2019年,在五届高端论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法学院又举办了首届“全国法学教育师资研修班”。研修班的参与者既有老师,也有本科学生,他们教学相长,展示“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真实过程。在研修参与者眼中,这次活动是“好戏连台的‘精神文化大餐’”,让大家能够尽享法学著名学者带来的教学精神盛宴。

师资班由来自全国80多所院校的100名民法教师和22所院校的30名学生汇聚一堂,进行课堂实际教学的演练和观摩。参与师资班筹备工作的教学院长助理刘哲玮老师感叹,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全国性公益研修班,对组织者的时间精力是巨大的消耗,但让有志于法学教育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团结在一起,分享理念,探索方法,本就是北大法学院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04

结尾



纠风正气,破“唯科研论”之弊病;求新求变,开教育改革之先河。北大法学院推行教学供给侧改革以来,以涵养教学风气为改革方向,以学生受益为检验标准,同步推进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盘活“三个课堂”,建设校内校外两个教学共同体。记录教改全过程的十卷本“北大法学教育改革丛书”(2018-2022)也即将与世人见面,丛书包括北大法学阶梯、北大法学私塾、北大法学沙龙和北大法学教室四个子系列。2020年,党中央提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北大法学院也将在以此为目标,把教学改革作为事业,持之以恒,砥砺前行。



来源: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文字:吕可欣

图片:视觉中国

排版:刘涵烨

责编:郭雅颂

“同学,给,这是你的票!”

        

2023,来自北大的新年祝福!

        

绝美!北大2023年日历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持之以恒,砥砺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