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北大学生镜头里的故乡年
新元肇启,万象更新
这是癸卯兔年的第一天
当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
沐浴着农历新春的阳光
北大祝你新年快乐!
此时此刻,天南海北共团圆
忙碌一年的游子,卸下劳累
回到了最熟悉最温暖的家
一家老小,共叙天伦
乡情脉脉,温暖如一
家乡,是年少时想要离开的地方
却也是长大后最牵肠挂肚的风景
远方虽能成就梦想
唯有故乡才是心灵归处
今天,无论你身在何方
一起跟随北大同学的镜头
去往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
感受祖国各地浓厚的新春氛围
时隔三年,终于又汇入了返乡的车流,高速路上、服务区里都是久违的熙熙攘攘。抵达之后,推开车门,凛冽的北风钻进脖颈儿,我打了个哆嗦:这是属于承德这座北方小城的问候方式。避暑山庄失去了炎炎夏日的清凉功效,但门口热热闹闹地亮起了兔子花灯,孩子们举着糖葫芦跑来跑去。二仙居的牌楼依然高高耸立,守护着人头攒动的集市,如果嘴馋,在这儿能找到承德特色的碗坨,满族人爱吃的粘豆包,还有充满儿时回忆的驴打滚和糖瓜粘;或者挑挑玲琅满目的福字、春联和贴画儿,拿回去装点家里的年味儿。寒冷的天里,人们哈出热气,揣着兜挽着手,口罩遮不住脸上的笑纹,风风火火地采买了大包小包,为的是终于盼来的团圆年。
暮色四合,万家灯火,江桥上的车流游向归家的方向,这里是我的故乡哈尔滨。现在的气温是零下二十度,大雪漫天,广场上的大雪人都戴上了围巾。
当最后一缕金色的余晖沉没,家人为你留的暖灯就如约亮起。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冰天雪地里家人相依偎的温暖的心。
回到青岛的这些日子里,我曾乘上化身“年货采购专线”的地铁13号线前往红旗高挂、春联溢彩的泊里大集,赶年集、买年货,感受300多年传承的非遗民俗与欢乐祥和的新春气氛;也在湛山寺拾级而上,沉浸于袅袅烟火、声声晨钟,挂上香囊福袋,许下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冬季的岛城还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从西伯利亚南下过冬的海鸥,从栈桥到八大关、从五四广场到小麦岛,处处都有它们灵动纷飞的身影。自1994年青岛率先开展“挽留海鸥行动”至今,它们从未失约。如同我们,始终与故乡、与家人,守护着相聚团圆的约定。
范樂恒
香港,这里是我的故乡。这里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街边并没有特别火红的装饰来渲染节日的气氛。但是每到春节来临时,利东街上都会挂满灯笼,街边的酒楼座无虚席,人们都在享受这这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初一早上,香港人都会选择睡到自然醒,然后和家人们去到茶楼喝早茶,去海边看落日,晚上再上太平山看这繁华的夜景,这种”慢生活”是每位香港人可遇不可求的。
2022年的最后一天,三两好友前来杭州游玩,也恰是连绵阴雨后放晴的第一天。很久没有去西湖边走走了,湖边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恢复了往日的生气。穿过下午三四点冬日午后的斜阳,穿过铺满梧桐叶与阳光的北山街,我们从曲院风荷出发,绕过孤山,再走到集贤亭。“孤山不孤”,WE1314路公车转过孤山路的尽头,留下被暖阳渲染成橘色的湖水;“断桥不断”,断桥与保俶塔遥相呼应,见证着人来与人往;“长桥不长”,夕阳掩映下的雷峰塔,聆听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誓言。晚风、日落、吉他声、鸟鸣,在家长里短的人间烟火中,在人们相互祝福声中,等一场如约而至的黄昏。杭州便是这样一座兼具人文气息与时尚潮流的城市。作为一个生活在杭州20年的“新杭州人”,其实对于杭州传统的春节缺乏丰富的记忆。但或许,难得放下手头的工作,在一场平静的日落中收获了久违而平凡的感动,感受人群中热热闹闹的氛围,便是节日里最简单的满足。
飞机落地1721公里外的台北,搭高铁抵达四季如夏的屏东,从只待了四个月的北京再回到这个温暖潮湿的小岛,熟悉中竟已夹杂了一丝丝陌生。在台北出生长大十八年,但春节时分总会和亲戚们相聚在台湾的最南端,因为阿嬷家的火锅是每年的“传统节目”,小时候的我总盼望着假期的到来,好快点回家大快朵颐,长大后的我对屏东的慢节奏生活念念不忘,在台北待久了,格外想念过年时的点点滴滴。如果说要对什么最印象深刻的话,那还得是总萦绕着的独特气味──除夕时三楼祠堂的烟雾袅袅,是对庇佑的感谢、今年的总结和来年的期许;而大年初一,东隆宫总是热闹,人们争抢着插上新年第一柱香,在一次又一次双手合十中,祈求着岁岁年年平安和团圆。
提前到来的假期让我回到故乡汕头,久违地过上一个北回归线的冬天。依旧是熟悉的湿冷、不变的乡音,依旧是咸涩的海风、南飞的候鸟、热烫的工夫茶、叫不全名字的海鲜、看不倦的日落月升。老城区张灯结彩,人流如织,一如百来年前的模样。修缮后的老城,迎来的不再仅仅是漂泊归来的侨客,更多是游玩至此的年轻人。老城中心的小公园亭汇集了四面八方的旅客,熙攘的人群仿佛提醒这百年骑楼曾经的喧嚣繁盛。但生活终究是繁华归于平淡后的温馨坦然。在妈祖庙袅袅的青烟里,在祠堂淳朴的古音里,在海浪与潮汐中,在回港的渔船里,在归乡游子的行囊里,在车水马龙的节奏中,在长街小巷的寻常烟火里,是这片土地上努力生活的人们不息的坚韧与温情。海风掠过南澳岛,穿过东海岸,越过几座跨海大桥,温润着内海湾两岸的千家万户。惟愿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山河无恙。
当润泽的海风迎面扑来,钻进鼻腔,占据肺腑,每一处毛孔都在回味着海风的气息,我迫不及待地拉着行李箱,回到了故乡——大连。“北方明珠”“浪漫之都”,是炎炎夏日里的避暑胜地,海浪与沙滩一遍又一遍记录着游人不舍的脚步。冬天的大连,虽不如夏日游人如织,但依旧有着独特的魅力:是在海鲜市场上挑花了眼,梭子蟹、蚬子、海胆、刀鱼统统端上团圆的餐桌上;是一轮圆月在星海湾大桥上升起,海鸥与快艇穿梭;是纷飞的雪花与海滩的奇妙碰撞,风雪中有渔船缓缓而归;是“怒涛卷霜雪”的震撼,抑或全家人一起于清晨静候新年的第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下缓缓升起……大连的冬日浪漫,有冰雪,有浪涛,有海味,有团圆。
橘子洲头的烟花开始绽放,岳麓书院开始雪花飘扬,兔子的符号出现在解放西的街头巷尾,长沙的年味开始在空气中弥漫。茶颜悦色门口游人如织,臭豆腐摊前人头攒动。坡子街上,年轻的小伙抄起漏勺,将黑色的豆腐块送入沸油之中,一上一下,水汽蒸腾,出锅片刻,开一个小口,泄出蒸汽,灌入特制的汁水,加上红艳艳的剁椒,外酥里嫩,这是家的味道,也带点独特的烟火气。年关将至,天气湿冷,适合吃点辣的。
从小到大,冬季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下雪,雪下得越大,我就越开心。或许是气候变化的原因,近些年华北平原地区的降雪推迟、雪量减少,不过好在每年春节前后家乡总会下上几场雪,窗外棉花似得雪花漫天飘洒,过年的气氛更浓了,正所谓“大雪纷纷在年关,来岁定是丰收年”,这是迎接农历新年的喜气景象。
俯拍故乡雪景,以鸟儿的视角记录下这片广袤大地银装素裹的姿态,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去年春节期间,终于得偿所愿。一场倒春寒袭来,全市普降大雪,我家乡所在的宝坻区是整个天津市降雪量最大的地区,清晨一觉醒来,地面积雪有十几厘米厚,很多年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了。由于冷空气势头不足,雪后天气晴朗,无北风呼啸,这就是春雪特有的温柔吧。
小时候,一场大雪飘落世间,周围一切变得银白晶莹,如童话世界般梦幻。上学路上,脚踩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静悄悄的,课间会跑到操场打雪仗、堆雪人;假期还要和小伙伴跑到雪原上追寻野兔的足迹。有人说:“一下雪,故宫就成了紫禁城”,雪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能够令一座城市一夜间回到过去。相信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只要故乡的雪花仍在飞舞,无忧无虑的童年就不会远去。
在上海过年,观感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在这座深受海派文化影响的城市,并没有多少红色来装饰街道。随着来沪务工人员返乡,过年时的人流量反而比平时更少。虽然街道上略显冷清,上海人的家中年味却丝毫不比别的地方弱。或是呼朋唤友,“嘎三胡”、搓麻将;或是挥毫落纸,写下春联与“福”字。在上海,与家人团聚才是过年的主旋律。
当火车从北京一路向南,驶过波涛汹涌的黄河,跨过广袤无边的麦田,我便见到了阔别一年的家乡——一个位于中原大地东南角的小城。如果说北方的冬天是漫长和刺骨,南方的冬天是湿寒和阴冷,那我家的冬天应该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刚从北京回来时经常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错觉。年关将至是小城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相比前两年,今年返乡的人似乎格外地多,无论是街上每日的车水马龙还是晚上不绝于耳的炮声和烟花,都给即将到来的新年平添了许许多多的年味。不止河南,我想中国也应该有无数这样平凡而不起眼的小县城,没有彻夜不眠的霓虹,没有高楼林立的街道,但对很多在外漂泊的人而言,这里总有一扇为他们而亮的窗户。
当舷窗外的风景从起飞时的万里晴空变成下降时的绵延云海,两个小时的航程逐渐接近尾声。打开舱门,一股带着冬日泠冽的氤氲水汽扑面而来,此刻我知道,我终于回到了思念已久的故乡——安康。每当故乡的春节来临,总能看到很多年年反复但人们却乐此不疲的活动:临街的小摊最先开始迎接新年的红色,来往的行人在挑挑选选中将辞旧迎新的喜悦向彼此传递;路旁杀完年猪的人家已经备好猪肉,烧掉毛发,洗去焦糊,再悬上房梁受烟熏火烤,用火焰和水传递关于美食的记忆;再回到自己家中,由父亲执笔、母亲扶纸、我掌镜记录,一家三口共同完成这一幅幅春联的创作;而此时,在小镇的上空,大自然也正与人类合作,在岁末年关之际送上它的祝福:一缕冬日晨光撒在小镇上空混合着炊烟和爆竹硝烟的白色烟雾上,形成一道壮观的丁达尔光,照亮山崖,也照亮人们对新一年的憧憬。
与干冷的北方不同,重庆是湿润的、带着雾气的冷,一下飞机,熟悉的冷空气便钻过羽绒服,是故乡独有的欢迎。机场贴起了新年快乐的祝福,归人驻足而立,耳边传来是熟悉的乡音,谈论回家第一顿一定要是热辣的火锅。熟悉的车水马龙,“过山车”轻轨在这座魔幻3D城市上下穿行;记忆中的长江、大桥,是这座城市的小孩们成长的底气,也是永远愿意一次又一次回到的乐园。它是阴雨绵绵的雾都,是晴天下金光闪闪的山城,也是夜幕降临变身的赛博朋克风都市。行千里,致广大,除夕,它仍然在这里,拥抱每一位回乡的你。
我的家乡启东,是万里长江汇入大海的地方。长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挟着巨量泥沙奔流在高山深谷之间,穿三峡,出巫山,进入平原,江面渐宽,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和密布的水网,这就是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而我的家乡启东,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年轻的土地之一。自五代到明清,反复的沙洲淤积与沙堤垮塌,终于形成了这座年轻的县城。我喜欢站在高楼上,看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城市。冬天的傍晚没有绚烂的火烧云,天空从蓝色渐变成粉色,冬天的日落是温柔的,冬天的启东是温暖的。
旧情绵绵乃人间烟火
冬天再冷,路途再远
也阻挡不了回家团圆的脚步
车票难买,人潮拥挤
也无法动摇返乡守岁的决心
回家过年!
愿时光不老,愿故人不散
愿流年无恙,愿岁月情深
旧日封存,新章开启
北京大学祝您
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大展宏“兔”,阖家幸福!
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图片:白雨琪、叶人豪、徐艺峰、李宜倢、黄尔菡、杨墨、邹名之、马超、朱成轩、郭鑫星、张尔狄、施朱鸣、范樂恒
文案:唐儒雅、郭雅颂
排版 | 责编:郭雅颂
181篇10万+,你的光给北大力量!
“爸妈,我们回来啦!”北大学生过小年
2023,共赴北大初雪之约!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北大祝您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