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位北大毕业生,都知道他的名字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3-07-26


毕业典礼的感动还在延续

2023届毕业生将离开校园了

当你背起行囊,奔赴万里

这里,将是你永远的校园

今天,一起听《永远的校园》的作者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91岁的谢冕先生

为你讲述他的北大和青春

我的校园是永远的。因偶然的机缘而落脚于此,终于造成决定一生命运的契机。

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

——节选自:谢冕《永远的校园》

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永远的校园》时时被朗诵和提起,成为无数北大人共同的青春记忆而这篇散文的作者谢冕,更为人所知的一重身份,则是北京大学教授和当代诗歌评论的领军人物。作为标志性的文学事件的“第一个崛起”,谢冕被写进了当代文学史,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推动当代诗歌研究与创作的发展。

↓点击视频,走进永远的校园 

在《青春北大》人物摄影展中,摄影师为91岁的谢冕拍下照片,还特邀先生题字,他的青春,“从今天开始”。

 △摄影:肖梦涯 

 △谢冕先生在《青春北大》人物摄影展现场参观 


正如他的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从告别羁旅生涯,因求学于北大而重拾文学梦想,从未名湖畔行吟的诗人再到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悠悠近七十载岁月间,北大见证了谢冕的青春岁月;而他对“新的崛起”的唤醒与深思诗笔,也将一代代北大人的青春,永远定格。


“青春是北大给我的”

1932年,谢冕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门第,但由于抗日战争,在动荡和挣扎中度过童年;1949年,正值少年英气的他怀着理想投身军旅,在海防前线服役,“下决心为中国的解放贡献自己的青春”。

1955年4月,23岁的谢冕复员回乡并准备高考。当年8月,他接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告别闽地风物,沿浙赣线一路北行,投身于北大的怀抱。

来到北大的那一刻我知道,这里是我的人生憧憬与壮志能够落实的地方,所以我想自己应该留在这里,并把这里视为自己的家。

初入北大读书的岁月,正是后来谢冕所概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百花时代”,不同的学派、思想都在此交流,也点燃了他理想的火焰。为此,谢冕写了一首诗《一九五六年骑着骏马飞奔而来》:


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

我也听见一九五六年的脚步在响

虽然冰霜封冻着大地

可是我的心却燃烧得发烫


祖国的每一天都不平凡

新来的年度又是这样的充满阳光

我要不虚度每一个有意义的时日

像勤劳的工人农民那样


在系主任杨晦先生语言和文学“有机联系”的倡导下,谢冕和同学们不仅修习中国文学史,还学习欧洲文学史、俄苏文学史以及东方文学。同时在王力、魏建功、周祖谟、朱德熙等名家学者的引领下,汲取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音韵学、方言学等领域的养分。

谢冕和同学们“如牛负重,日夕奔波于宿舍——大膳厅——图书馆这三点一线上”,从《荷马史诗》到《神曲》,从巴尔扎克到罗曼•罗兰,从拜伦到列夫·托尔斯泰……燕园各个角落的那些宁静而温暖的阅览室的灯火,是他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更成为他们心灵深处的恒久光明。

△入学北大时的谢冕 

我的青春是北大给予的,这里充满了思索和创造,每天都焕发着青春的力量。北大校园中激荡的是新时代新思想,也是青春的中国的理想。

北大之于谢冕,是实现理想、汲取新知的灯塔,更给予着无限丰富的契机,奠定了他日后的治学方向和学术道路。

1958年集体编写《中国文学史》、1960年合作写作《中国新诗发展概况》等学术实践,则为尚属年轻学人的谢冕及其同学提供了锻炼掌握资料、进行提炼和概括论点等能力的契机,也成为他后来从事中国新诗研究和批评的起步。早年对诗歌创作的爱好,为他此后诗的研究提供了助力。当年那些幼稚的习作,给了他关于创作过程的初步的理解,以及关于一般创作规律的体悟,使他面对诗人的作品时,犹如面对一片鲜活而奇妙的天空。

从青年到中年,直至鬓发斑白,谢冕把青春献给了这所校园,这所校园也以它丰富和博大的精神滋养了他,“一来到这里,便不想离开,想永远做北大人,北大的魅力就在于此——即使身已离开也无妨,精神和灵魂永远于此栖居。”

△中文系1955级学生编《中国文学史》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中国历史非常悠远,文化和文学的现象异常复杂,特别是社会发展各阶段、各方面的因素,对文学的影响和制约非常具体、深刻。

唯有把文学发展放置在中国社会、文化总的环境中加以考察,我们关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的评判方是可能的和可靠的。

在北大度过青春的谢冕,成了备受尊敬的学者和老师。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新中国文学事业的持续繁荣,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有了独立发展的必要。

1977年,北大中文系设立单独的当代文学教研室,1978年起开设“中国当代文学”必修课程,谢冕是这一课程的核心参与者之一。而他在诗歌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不仅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示范,更是该学科教学的重要保障。恢复学位制以后,谢冕便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谢冕所在的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学科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内第一个当代文学博士点,他也成为本学科最早获得培养博士研究生资格的博士生导师。

△1970年代末,谢冕与同事、学生在北大图书馆前合影(前排右二为谢冕)

80年代后期开始,谢冕以他主持的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为基地,建立了一种文艺沙龙的学术聚会“批评家周末”,由他设计并提出若干专题,确定专人做主讲人,大家分别阅读作品,在自由、平等、宽松的气氛中讨论和交换意见。在“批评家周末”,他带领学生们从探究中国文学的存在和规律的症结,而把思考的触角伸展到了两个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文学的现象。从那时起,他们开始了以完整的一百年为框架的文学考察,并最终撰成总数十三卷的《中国百年文学总系》。

2022年,谢冕迎来90岁华诞,北京大学中文系举办了“谢冕学术思想暨中国新诗研究国际研讨会”,在会上,谢冕与大家共祝“永远的青春万岁”,从学术研究到日常生活,他珍惜着时代给予他的机缘,背黑暗而向光明,在春秋代序中长存赤子之心,长久追求、凝望并呼唤着青春中国的愿景。

△谢冕在“谢冕学术思想暨中国新诗研究国际研讨会”上致辞

我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只做一件事情。

谢冕认为,北大是培养学者的,要进行学术训练、积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而其学术自信来自平时的积累与思考,“只有真正读了书、了解本学科的内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才敢于著书立说。”

他主张新诗与传统诗的“百年和解”,开创了“百年中国文学研究”这一重要的学术范式,其学术成就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文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近代学者中,他最倾心和景仰的是王国维和闻一多,他们把人生浓缩在宏伟的学术中,从甲骨文到《诗经》、楚辞、唐诗、文学史、学术史,从理论到创作,一生短暂,而学问却做得“惊天动地”。“我们不要狂妄,要老老实实向老师学习,不虚度每一天的光阴,充实自己,认定了一件事就把它做到底。”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用尽一生的心力。”这是谢冕追求的目标,也是他对自己一生所做的总结。正是因为他真正进行了深入阅读、积累、辨析和思考,故他敢于判断,也敢于立论。

“北大一方面很活泼、充满了神思幻想,但是北大求实的精神是更了不起的。同时,我们需要有广阔的视野,作家作品研究要关切时代背景。开阔的学术视野,找到学术兴趣、立足一点把它加深,这是前辈学者给予我们的启示。”谢冕认为,做学问应当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应当有广阔的视野,活泼的思维,并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但同样重要的是不能失去根基和前提,“说话有根据,立论要精深”凭的是日长天久的“苦功夫、笨功夫”,而以此为深远的背景和坚实的基础,才能谈得上创新。

“珍惜、享受我们在北大的青春岁月”

在我心里,北大的精神就是“科学民主,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兼容并包”。

在谢冕心目中,鲁迅、李大钊、陈独秀等先生是青春中国之代表,也是引领北大人追求理想、实践理想的代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无所不在的思想渗透力,对于谢冕来说无疑是一种强烈的感召;他们的学术和人生给后来者留下了宝贵思想财富,而我们对未知的探索、为理想的孜孜以求,也是在继承他们未竟事业。“不管遇到多少挫折多少困难,我们都要坚定地走这条路,这是北大的生命之所在,也就是北大的青春如此动人的原因。”

谢冕认为,北大是一个求知识的地方,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这里的经历与成长都将奠定我们一生的基础。因此,要学习思考、汲取知识、提升文化涵养,将每一天过得充实:“昨天的事不要再提,明天不可预料,而今天是属于我们的,它不可重复,会永远留在我们的生命记忆当中。”因此,“珍惜、享受我们在北大的青春岁月,为今天干杯。”谢冕同时叮嘱当代青年,人生要有追求,“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能被压倒。”暴风从生命的窗口无数次飞过,这位91岁的老人依然选择豁达乐观,眼神明亮,炯炯含光。

△谢冕手书

“我不崇拜青年,但我崇拜青春的热火。”从1955年作为大学生进入燕园求学,到1960年留任助教,历经讲师、副教授、教授,谢冕将其生涯的大部分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和眷恋的燕园;从懵懂的学子到成熟的学者、学生的引路人,谢冕既书写着北大师承和学缘的延长线,又为后来者确立着新的坐标,用他《生命的感悟》的话说,“仿佛流向远处的水”,有不竭的后续和希望。

北大,青春的生命与深沉的思索共存,因学缘相承而广远,是校园,也是“圣地”。谢冕为自己“能够与一种长恒的精神存在互渗,并能在一个大的存在中确认自身的价值”而感到幸运,将其自身融合于北大传统之中,并逐渐成为“北大精神”的一部分,而燕园亦经由谢冕的学问和笔触,成为“永远的校园”和“生生相承”的精神沃土。

学人简介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1932年1月6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随即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在北京大学建立国内第一个中国当代文学博士点,是国内第一位被授权指导中国当代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湖岸诗评》《北京书简》《共和国的星光》《论诗》《谢冕文学评论选》《中国现代诗人论》《文学的绿色革命》《诗人的创造》《流向远方的水》《永远的校园》等。主持编纂有“中国新诗萃”“中国女性诗歌文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丛书”“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百年中国文学总系”。著述和主编的多种图书曾获各种学术成果奖励。



这是他们的“青春北大”

在2023届同学毕业之际,青春北大”人物肖像展从生命、学术、同窗、同侪师生、爱情、亲情等多个维度,用四个多月的时间,记录下了34组59位北大人的传承、至情与韶华。

目前,展览正在第二教学楼公共空间展出。谨以此向一位昂扬奋进的北大人致敬,愿青春之芳华,始终在北大如诗绽放。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文字:隋雪纯

视频:北京大学海外传播办公室

图片:肖梦涯、徐梓岚、北京大学新闻网、北京大学档案馆、北京大学校报

排版:王怡

责编:黄昭华


把你的名字,写进北大毕业论文的致谢中

     

15位北大学者的书房,一探到底!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