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同学和老师的行李箱,都有啥?
每年的盛夏七月和金秋九月
有一种声音总会回荡在校园里
那是行李箱的轮子
发出的相遇与别离交织的旋律
还记得那年
稚嫩的我们拎着行李箱
从天南海北相聚燕园
而后又一次次带着它
往返于身后的故乡与无穷的远方
最终,我们带着它离开校园
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陪伴着我们每一次迁徙
它是流动的、有故事的
毕业展“迁徙中的生活档案
——我们与行李箱的故事”
讲述了老中青北大人带着行李箱
“迁徙” 背后的故事
这些来自不同代际
不同身份的北大人的迁徙故事
将重新发现尘封在生活之物中的记忆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20级硕士生。曾代表北京大学去开罗、卢森堡等地进行昆曲表演和文化传承。
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术道路先后踏上法国巴黎、瑞士苏黎世、美国芝加哥,最后回到了北京海淀。迁徙路线跨越大半个地球。
/迁徙故事/
“如果将自己比做野生动物,那么我的巡视范围,应该至少有半个地球这么大。”对于数学家来说,与师友同行的交流和独自解决问题,是两个同样不可忽视的面向。还是学生或者博士后的时候,打个背包就可以出发;但成为faculty之后,似乎越来越不可能像以前一样“说走就走”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马来西亚留学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展出物品/ 《荒野的呼唤》、《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个人照片
/旅居地/ 河南郑州、江苏南通、北京、上海、山西太原、山西大同
/迁徙故事/ 自称“东西南北人”,常常处在漂泊的状态中,出生在郑州,老家在南通,儿时多次往来于南方北方。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上读书,毕业之后在上海工作,九年后回到北大,之后又向西到山西进行学术工作。“现在每次走到哪,行李箱里一定要带书。即使来不及看,也要带在身边。”这场毕业展将尘封的回忆渐次打开
或许会带给你似曾相识的感觉
或许会有许多出其不意的新奇▽ 老木箱和拉杆箱的“对话”▽
一张桌子两端的
两个行李箱跨时空相遇了
无声的对话在这里展开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的老木箱一个是21世纪20年代的拉杆箱行李箱的样貌在变迁其装载的故事也在更迭
22位同学分别选择了
一件代表自己的展品用“物”的方式呈现“我们”的共同记忆风格迥异的各类物品被一件件放进行李箱神奇地融为了一体远赴宁夏考古基地进行田野考古
考古文博学院杜心怡同学的
行李箱里留下了一把
印着北大校徽的考古手铲
在燕京学堂硕士生冯玮欣的眼中
行李箱就像是我们的“家”
它是身体的延伸
也沟通了自己和世界
毕业展的策展人是来自
北大艺术学院的三位同学
2019级本科毕业生司惟中
2019级本科毕业生丁芷宁
2020级博士生李睿康
他们在艺术学院副教授佟佳家
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渝的指导下
提出“行李箱是我们的生活档案”的策展方案
从行李箱的社会生命出发
挖掘它们与北大人的关系
书写每个人的“个人生活档案”
作为个体迁徙的陪伴者,行李箱以‘物’之‘口’言说着迁徙和别离的故事。这些来自不同代际、不同身份的北大人的迁徙故事,将引领我们探索不同主体与行李箱的联结方式,重新发现尘封在生活之物中的记忆。恰逢毕业季节,我们艺术学院本科生的毕业展想以‘行李箱’送给北大人一份记忆,让行李箱书写我们‘迁徙中的生活档案’,在离别之际,彼此交换、分享自身面对告别的方式。@司惟中
△策展团队合影
行李箱这个‘物’的背后,反映的是人的迁徙与驻足。行李箱是外化的自我,Ta展示了我们的情感、个性,以及我们的生活状态。让我们一起,走进行李箱,走进行李箱背后北大人的故事,在一个个尘封的个人档案中,重温行李箱背后‘我们的迁徙故事’。@李睿康
“告别、舍弃、打包”
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命题
当我们踏上毕业的新旅程
行李箱也将装上满满的青春记忆
行李箱是我们的‘迁徙中的生活档案’。以行李箱为媒介的档案在旅居中不断生成,正如在告别的季节,我们在‘此时此地’留下记忆,动身前往‘彼时彼刻’,不断踏上新的旅途。让我们一起,用档案封存记忆,带上行李箱,再次出发。@丁芷宁
于初秋时相遇
于盛夏时分离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此间的少年已长大
带上我们的行李箱
各赴未来
在图书馆、在宿舍楼
▽ 宿舍楼黑板上,满是感恩与祝福 ▽
盼你别后山顶立
重行行去常回家
一塔湖图,总是故乡
等你再次归来时
可否告诉我们
你的行李箱里
装了哪些新的故事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
文字:孙小婕、李煜憬
图片:朱成轩、李世坤、徐乐怡
排版:孙萌
责编:黄昭华
北大国际暑期学院,启动!
你好,北大的夏天!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