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于铁军:这是一件“过瘾”的事
走进于铁军的办公室,首先被巧妙的布局所吸引。主体部分放着三组高大的书架,放在中间的书架将办公室分隔成工作间和会客室两部分:里侧的书桌拥有相对独立的小空间,坐在桌边既可以凭窗眺望,又可以不受打扰地学习和研究;外侧的桌椅小巧精致,可供师生朋友来访时小坐交谈。整个屋子的空间不大,但置身其中却感到舒适从容。
在一个清晨,我们走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于铁军的书房,爽朗热情的于老师从旁边的咖啡厅端来几杯咖啡放在待客的小桌上。在咖啡香醇的气息中,我们逐渐沉浸到他与书的世界当中,聆听那些或切近或久远的故事。
这些故事关于书籍,关于一个学者的成长,关于立足家国、纵观天下。
收藏好书,是一件“过瘾”的事
“国际关系这一学科本身比较‘杂’,与政治、军事、历史等关系都很密切,所以我买书买得也‘杂’,再加上中文、英文、日文三种语言的书都有,这藏书的规模就比较大了。”
说起办公室里的藏书,于铁军如数家珍。一共十个书架分为三组摆放,每个书架上大约有800本书,整个房间里一共有8000本左右。这间小小的书房容纳着数量如此庞大的书籍,却整洁有序,丝毫没有杂乱之感。于铁军喜欢将书籍分类摆放,按照语言分,有中文、英文、日文三类;按照领域分,又有政治、历史、军事与战略等类别。他笑言自己“秩序感比较强”,将书籍按照类别放在特定的位置,想找哪一类的书时就可以按图索骥,快速定位。平时老师同学需要什么书,在于铁军的书房里总是可以轻松地找到。
对于铁军来说,与书相关的事情都是他生活中的乐趣所在。他曾在国外学习多年,每到一个国家或城市,他都要去当地的书店,尤其是旧书店。如今,办公室和家里的书籍加起来已有两万余册,但仍没有收手的意思。为了购书方便,他还托朋友们帮忙,在国外也设了几个藏书“据点”,专门用来存放在网上淘的书。每次出国开会交流,于铁军都会特意带一个承重20公斤的专用书箱,回国的时候从“据点”提一箱书回来。
购书、藏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知识、思想的获取和珍藏。对学者来说,发现并收藏一本好书,是一种充满获得感的愉悦,更是一种满足与心安。在于铁军幽默而真诚的表述中,这是一种很“过瘾”、很好玩儿的体验。有时候,一些很珍贵的书藏在民间,在街边不起眼的书摊上,或是在旧书网上,常常会有意外而惊喜的发现。他对既往北京的书摊印象深刻,认为逛书摊的时候,买了多少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那种感觉很好”。
在网上找书很方便,足不出户就可以买书,这是现在网络技术的巨大优势。但在网上买书一般都是输入信息、定点搜索的,而在书摊上买书则是一种‘邂逅’的感觉。
过去北大45、46楼附近的“周末书市”仍让于铁军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读硕士的时候,那里曾经是他常常流连忘返的地方。“当时北大像我这样的‘书迷’有不少,”于铁军说,他的一位同学为了能淘到自己心仪的书,冬天的周末早晨天还没亮就去宿舍叫他,两个人一起拿着两个大包去书摊,“早去可以早挑,去晚了别人已经挑了好几遍了,收获就少了”。
国际政治领域的很多重要著作来自海外,于铁军在国外访学期间也抓住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从阅读中汲取知识。从斯坦福大学访学回国之前,他通过海运寄回了1500多本书,邮寄的时候60磅重的箱子装了30多个,花费了整整一上午时间,连邮局的工作人员都累得气喘吁吁,开玩笑地说:“以后可别再这么干了。”斯坦福大学旁边的旧书市也是于铁军记忆中的“乐园”,在那里,可以花5美元买一个大纸袋,然后装上满满一袋子的书带走,不另收钱。于铁军收藏的很多现在还在用的书,比如威廉·兰格主编的“近代欧洲的兴起”系列丛书全套20卷的大部分,就是那个时候5美元一袋子抱回家的。飘洋过海,珍藏于室,许多书对他来说就像多年的老友,缘分颇深。
△2018年在哈佛书店
△201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书店
以书为伴,走向更大的世界
对他来说,读书是原初的启蒙,是毕生的热爱,也是无惧无悔的选择。
在童年时期,书籍就是于铁军钟爱的伙伴。小时候的他喜欢看小人书,每年过年发了压岁钱,第一件事就是到书店买几本书。有一段时间每天中午放学后,他就要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绕一段路去新华书店看看,因为担心新到货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卖没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于铁军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书籍为他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与未来的窗户,也为他未来的学术兴趣埋下了种子。
于铁军的中学时期,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参考消息》《世界知识》《世界之窗》等报刊杂志让这个爱读书的少年感到着迷,也让他对国际形势、中外关系产生了原初而朴素的兴趣。
现在回头看看,觉得这些杂志像百科全书一样,告诉我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让我朦胧地感受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性。
他还记得1982年第一次阅读足球世界杯的场景:在县城的图书馆里,桌上摆着十几份报纸,一个人坐在那儿,安静地翻看报纸,通过文字和图片了解这一世界级的运动盛会。“那种氛围还是蛮好的”,回忆起那个年代向往世界、渴望求索的热情,于铁军至今仍感到心潮澎湃。随着时代的浪潮,遵循内心萌动的兴趣,于铁军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作为第一志愿,从此开始了数十年的燕园际遇,也开启了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深耕钻研。
△1986年秋入学后不久与国政系同班同学游览香山
于铁军初入北大后,明显感觉到自己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落后于很多优秀的同学,而国际关系又是一门非常注重外语基础的学科,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外语方面的不足。当时,学校设有公共英语的必修课,国际政治系又有单独的加课,一周共有8节英语课。一边利用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加紧练习,一边在课后广泛阅读英文著作,他的英语逐渐赶了上来。
本科毕业后,于铁军曾前往山东财政学院任教,拥有稳定的职业,但继续读书深造始终是他心中深藏的梦想。任教三年后,他向学校提出希望继续读研,学校建议他就近报考山东大学,保留教职在职读研。但当时山东大学还没有国际关系专业,而国际关系是他已然选择的人生志业,他依然希望回到北大攻读国际关系专业。因此,他毅然辞去教职,脱产考研,顶着压力复习了半年时间,几乎翻烂了《国际关系史》的教材,最终如愿再次回到燕园,投身他所热爱的事业。
现在有很多同学面对未来选择感到颇为迷茫,我有时就给他们讲一讲我当年考研的经历。只要有一个长线的目标,并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全力以赴,那过程中的曲折都是可以克服的。
重归燕园读研期间,因为专业和英语成绩优秀,于铁军入选国际关系学院的日本研究项目“国际关系研究生班”,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因而又开始了学习日语的旅程。如今,他已熟练掌握英语、日语两门外语,阅读、编译外文著作,主持中外学者研讨会、读书会,他始终以外语为舟楫,向更广阔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漫溯。
△2019年于铁军在华盛顿参加全球智库理事会年会
成为师长与学生之间学术传承的桥梁
从学多年,他从前辈师长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也将国际关系的价值和魅力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学子。
从本科上“国际关系史”课程开始,于铁军就一直跟随袁明老师学习。硕士、博士期间,袁明老师也一直是他的导师,老师的研究成果、治学思想让他受益良多。“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学院大一年级的必修课,时隔三十多年,于铁军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袁明老师精彩的讲授让接触国际关系不久的他被深深吸引;而在这门课上取得的优秀成绩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让他更有信心继续在这一领域深入探索。
于铁军与袁明老师的缘分不仅限于求学期间,留校工作后,他继续跟随袁老师进行教学和研究,袁老师的“国际关系史”课程后来也由他接替讲授。知道他喜欢藏书,袁老师将自己珍藏的200多本专业书籍赠送给了他,许多书上还有作者给袁老师的题字或签名。
△袁明老师给于铁军的赠书
△于铁军和袁明老师在办公室交流
书籍的传承背后是学术思想的传承。袁老师开阔的国际视野、对国际交流的重视和推动,以及行云流水般的文章风格,都让于铁军深感钦佩,并始终作为自己的榜样和目标。回想这些年的学术研究路径,于铁军觉得自己一直是在袁老师及其他前辈老师的指点下摸索前行。袁老师主要带的研究方向是美国与东亚,于铁军也主要从事东亚国际关系的研究,重点关注中美日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成为横跨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以及美国和日本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优秀学者。同时,他还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的院长,承担了大量国际交流和建言咨政的工作。
袁老师说这个地方有意思,那我们就在这个地方再深挖一下,看看有没有拓展的空间。学术传承可能更多的是在这些方面点点滴滴地进行。
△于铁军在国际战略研究院的办公室里
从学多年,于铁军从前辈师长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也将国际关系的价值和魅力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学子。他的“宝藏”书房为国关学院的许多同学所熟知和向往,同学们经常到这里看书、找书,于铁军也常常将自己珍存的好书借给同学们翻阅。很多时候,这些书对同学们来说不仅是可供参考的学术文献,还常常成为学术研究中灵感的来源。
于铁军曾指导过一位北大—早稻田大学双博士项目的同学,在他的建议下,这位同学选择日本20世纪著名的新闻记者、外交家、社会活动家松本重治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松本重治是日本近现代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知识分子,从这一人物切入进行研究,可以关联到与当时国际局势相关的许多问题,从而窥探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而关于这一人物,学术界已有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经过自身的努力,这位同学的博士论文最终获得早稻田大学的小野梓优秀毕业论文奖,而关于松本重治的一份关键史料,就是于铁军在日本淘书时偶然发现并推荐给这位同学的。这位同学后来多次向他感叹,没想到这本资料竟然如此珍贵,连日本国会图书馆都没有收藏。
国际关系与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多学科相关联的特质决定了其广博与精深,也让研究中的灵感和印证常常需要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觅。在书籍的海洋中徜徉,投身于国际关系这一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学科领域,成为师长与学生之间学术传承的桥梁,是于铁军学术生命中一以贯之的主线,也是他纯粹幸福感的来源。
要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中国,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还是要多读书、多交往。
方寸书中,可观天下。这位满怀热忱又踏实认真的学者,将会继续立足家国,放眼世界,在学术研究中践行国际关系学者的关怀、视野与责任。
采访丨文字:吴纪阳
摄影:吕宸
图片:受访者提供
排版:刘涵烨
责编:黄昭华
经过这个夏天,北大校园还有哪些新变化?
北大官微招人啦!
夕阳醉了,落霞醉了,这是最美的燕园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