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晋院士!
2023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3年新当选院士结果公布,北京大学共有4人入选。
工学院段慧玲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张泽民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药学院张强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段慧玲,1970年5月生。2005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起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任教,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聘2013、2014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工学院院长,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固体力学委员会委员。
张泽民,1967年7月生。1988年获南开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起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任教,现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担任《细胞》(Cell)杂志等期刊编委。
张泽民教授长期聚焦肿瘤生物信息学研究,以“赋能新技术、启迪新概念、助力新医学”的生物信息理念,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引领肿瘤研究前沿。他首次实现肿瘤微环境的大规模泛癌种单细胞分析,揭示了肿瘤的特有细胞组分,开创了从“全局”视角系统性研究肿瘤异质性的新方向。相关成果获得行业内高度认可,4次入选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获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
黄晓军,1964年8月生。1987年获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8月起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聘2011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担任法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黄晓军教授长期聚焦白血病等其他恶性血液疾病的前沿研究和临床治疗,创建骨髓移植中国科学新方案,解决了“供者来源匮乏”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使亲属成为移植供者的概率由不足25%上升至接近100%;极大提高了患者生存,使半相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3年生存率从约20%升至70%左右。2016年欧洲骨髓移植协会发文称黄晓军团队的新医学方案为“北京方案”(Beijing Protocol)。“北京方案”促进了全球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学科的在最近20年的巨大进步,成为中国首位、全球过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与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
张强,1958年5月生。1982年获北京医学院学士学位,1995年获华西医科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1982至1992年在国家医药总局四川抗生素工业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等,1989至1990年在日本福冈大学学习工作,1995年进入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作。2018年起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强教授主要从事创新药物递释系统研究,包括难溶药物、抗肿瘤药和生物大分药物递释系统的基础与应用转化研究。在纳米细胞转运和整合素靶向递药领域获得理论突破,原创注射用自乳化技术、口服纳米骨架技术和整合素主动靶向递药技术等,开发多种新型递释系统上市,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重要奖项,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23年新当选院士
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1人,地学部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8人,技术科学部12人。
2023年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了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农业学部10人,医药卫生学部11人。
祝贺新当选院士!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人事部
制图:王嗖嗖、叶欢
排版:唐儒雅
责编:王嗖嗖
有趣且酷的北大教授,他的译著再版122次!
北大这门课,上课地点在______?
北大,在这里,新未来!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