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专家建言江苏城乡空间特色塑造,强调尊重自然文化传统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能否扭转“千城一面”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冥思苦想出的“时代广场”“巴黎街”“伦敦镇”等外国地名,是否就是差异化的合适路径?而那些奇形怪状的大楼,是否能为城乡空间增添特色?江苏发展大会“江苏城乡空间特色塑造”专题论坛近日在南京举行。在这场思维大碰撞中,尊重自然文化传统,成为聚焦塑造特色城乡空间的关键。
全世界都在设法解决“特色危机”
“城乡建设风貌趋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命题,中国也不例外。针对‘特色危机’,各国都在行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首先分析了“千城一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身处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时代,加速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城市之间互相学习,建筑材料甚至建筑方式都一样,城市也就相互趋同,这绝不仅是中国所特有的;而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日益工业化、建筑师工作全球的自由流动、文化审美时尚在全球快速传播,这些也是因素。过去城乡建设都是在一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环境下进行,本土工匠就地取材,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王建国表示,近年来,我国在家园的“可识别性”问题上,比较关注城乡景观的保护与彰显。比如中央在城镇化问题上就提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留住地域基因”等理念。对于今后的城乡空间特色塑造,他认为,应该更多地彰显城市特色,将城市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多加发掘,联动打造富有特色的城乡空间。
他透露,江苏正着力进行系统而完整的城乡空间特色塑造规划,整合省域特色资源,不再区分城市、小城镇和农村,而是将整个省域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特色勾勒,包括以自然条件区分的“七色风土”和以地域文化区分的“五个圈”。这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进一步指出,未来江苏的空间格局规划和以往的城镇体系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相比,是一个更综合、多元的架构,将省域自然条件、生态条件、人文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实际进行统筹考虑以后,进行分区
文化差异性是特色的源泉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则表示,城乡空间特色研究从关注大城市特色研究,到乡村特色研究,进而到现在的两者有机融合研究,无论在哪个阶段,什么是“特色”是首先应该弄清楚的。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历史环境再生中心主任常青的解答是:“特色就是身份,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什么叫特色?这点我们以前一直研究得不够,所以导致大家认为只要是跟其他不一样的就是特色,因此就产生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建筑。人们对此争议很大,为什么?因为这些建筑没有文化。特色一定是跟地方风俗、文化、习惯、自然等要素密切相关,是立根于地方文化生长出来的,有内在的基因,否则老百姓是不认可的。”段进指出,特色的“色”指的是底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城乡空间特色问题不单是好不好看的“颜值特色”问题,更应该是“文化特色”问题。特别对于乡村而言,与城市一定要差异化,可以提乡村现代化,但千万不要说“乡村城市化”,否则“我是谁”的身份就没了。
北京植物园园长赵世伟认为,强调特色空间不能忽略植物的文化属性。深圳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仲德崑对此非常赞同。作为地道的南京人,他说:“如果大街上没有梧桐树,南京就不是南京了。哪怕在某一段时间里梧桐树的毛絮让人很难受,它依然给人留下感情。”
在不少专家看来,在当今时代,特色就是竞争力,文化差异性是城乡空间特色的源泉,而城乡特色空间是文化自信的空间载体。
城乡空间特色塑造需要强调“自主性”
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认为,在城乡空间特色的塑造中,小城镇的特色尤其值得重点培育,但应该多一些思考,注意一些问题。他首先提到了“自主性”。在他看来,一个村庄如果全都盖别墅,每块地“切豆腐干”,家家户户都一样,这样就没有特色。居民家要改造,还是要以居民自己主导为好,而不是政府包办代替。与此同时,政府和专家要做好基本原则的指导和示范,告诉居民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特色,不能都去学大城市建筑的风格。第二个关键词是“不要太急”。中国那些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都是千百年来逐步发展形成的,需要精雕细琢。现在若是要求“三年大变样”“统统都变”,都“简约大方”,那么很多细节也就没了。在特色塑造上,一定要有“历史的耐心”。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名誉教授夏铸九也表示,特色塑造应该以人为本,而不能技术挂帅,目中无人。“城乡建设的主角是人,以人为本千万不能只流于表面,变成口号。要了解市民的真实需求,认识他们到底需要哪些基本的服务。为市民服务,这是关键。要看到人,看到市民。”
(摘自《文汇报》2017年05月22日5版 记者 赵征南 叶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