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单位、公共及商业场所都设置了“场所码”,人们进出需扫码一下,这样,能够在发现阳性或密接者时,快速溯源,及时流调这些人去过的地方,以便采取精准防控措施。从实际情况看,这一措施对及时掌握阳性或密接者流动轨迹、快速控制病毒扩散十分有效。作为市民,有义务自觉遵守这一要求,进出各种场所做到“应扫尽扫”。这既是公民的职责,也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应该讲,绝大多数人是自觉遵守的。
不过,有些人似乎因各种原因不太愿意扫场所码;有一些商家怕顾客不愿意扫失掉生意而放松管理;有些工作人员可能有厌烦麻痹情绪,对扫不扫不闻不问睁只眼闭只眼。所以,场所码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变成了一种“摆设”。这对疫情防控留下了不小的“隐患”,一旦发现阳性患者,流调的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危害甚大。因此,在发现问题苗头后,有关部门采取了措施,严格要求场所码必须“应扫尽扫”,并加强了检查、巡查和抽查,以堵塞漏洞。同时,还采取了扫场所码次数排名的办法,以督促各级加强管理,做到应扫尽扫。
应该讲,抓这件事的落实是非常正确及时的,扫码事虽小,但影响重大,采取各种措施也十分必要。比如排名,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办法,尤其在经济发展上,它能调动各方面“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基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过,从扫场所码数量排名来看,这种排名似乎正向和反向的作用都有。有些地方为了名次好看,想方设法增加扫码数量,所采取的做法更似乎让人啼笑皆非。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存在很大的水分和误导,走样走得挺离谱。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为各级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方面的各类规划、产业定位、空间调整、运营策划、项目导入、企业咨询、资源对接、指数发布和培训考察等创新型、一站式、模块化、综合性服务。
如有业务合作及咨询需求,请联系:15821900331 (傅老师)现象一:为了在扫场所码排名中不落在太后面挨批评。有些地方就层层分解,把辖区内的场所码发在各种工作群里并分配指标,让群内人员扫码。举例:如一个上百人的群,一次发进几十个场所码,每人扫若干遍,连续这样扫,数量还能不增加?排名自然也上去了。这种做法除了弄虚作假、为排名而扫外,还会留下后患:比如某人在群里扫了上百个场所码,万一他因其它原因阳性了,那他“虚拟”去过的这上百个地方又会涉及多少无辜的“密接者”啊?
现象二:为了完成基层管理者要求的指标,一些商业集中区域业主们“抱团扫码”,即“互扫”场所码:比如这里有几十家小商小铺,馄饨店帮包子店扫场所码,包子店帮饺子店扫场所码,依次循环帮忙,每天大家互相扫码,以达到完成指标。
上述现象可能是个别的,但“以小见大”,表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表现,堵塞扫场所码存在的漏洞,理所当然要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但用什么思路、方法和手段还是十分讲究的,比如这种用扫场所码数量排名的办法是否合理和有效呢?恐怕值得商榷和论证。一是不同区域单位数量、公共场所、商业场所的密度本来就差异很大,即便是不作假,数量上也难有可比性;二是扫码数量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它是点位多少、流量大小、人员自觉性以及管理等多种因素形成的,简单用数量来衡量,势必会引出与主观愿望相反的结果。三是数量增加或减少也不能直接反映是管理加强或放松了,反之,突然增长过快倒很可能有人为因素。近来,为了确保防疫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国家三令五申不允许层层加码,但基层领导和工作人员其实也很无奈,凡事只要一搞排名,无形压力就会“亚力山大”,哪位领导甘心榜上总是排在倒数几名呢?无怪有些同志也叹苦经:问题是出在下面,但根子恐怕不在下面啊。
其实,要督促检查基层落实场所码应扫尽扫,还是有其它科学办法的。比如,有关部门完全可以从手机轨迹与扫场所码数之间的匹配度,来抽查一些重点区域扫场所码的情况,并以此来研判各地区落实这项工作的情况,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数据分析来了解实情,促进场所码应扫尽扫,可能要比扫码数量排名会更客观科学一点。
上海转型发布欢迎扫码关注
业务合作:fujiaqing@siitd.org
读者投稿:hushanyu@siitd.org
申请转载:zhanxiaodong@siitd.org
人才招聘:sunxiudi@siitd.org
联系电话:021-6467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