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观察丨张建平:中国未来更关注经济增长质量

长江新闻号 长江新闻号 2021-04-07

长江评论 Dialogue






特约评论员:张建平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未来更关注经济增长质量


Q

长江新闻号张主任,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目标。但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这样的设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张建平:中国在过去一年成功地防疫、抗疫,科学地复工复产。现在中国的经济社会秩序得到了恢复,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全世界来说,中国仍然是经济增长动力最为充沛的国家。很多国际组织,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他们对中国经2021年的增长预测普遍是在8%以上。今年我们这个6%的经济增长的目标跟市场的预期比,实际上是略低。根据最近几年经济学模型的定量分析,综合分析中国在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各种要素的投入,及增长潜力,通过测算理论上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是在6%上下。今年我们制定这样的一个目标,我觉得跟市场预期相比,我们更加强调增长的质量。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以经济增长的速度作为首要追求的目标。中国现在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亿人民币,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GDP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只是一个指导性的目标。


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Q

长江新闻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提法,您怎么看?

张建平:这样的一个新的提法意味着未来的中国要走向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的中叶,中国的目标就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那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依靠我们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在我们经济发展动能方面去追求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利用国际国内的人才、资本和技术,能够让中国未来的发展朝着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更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这个方向去迈进,克服中国目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的负面影响。这就意味着中国未来必须要追求更高的技术含量,以及更多的品牌的附加值和溢价,还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这样不仅中国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而且会对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角度来讲,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追求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追求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才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的道路。


新发展格局的形成需要充分利用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Q

长江新闻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驱动”模式不断探索和调整。从大家熟悉的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到“双循环”,您认为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哪些调整?

张建平: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在过去四十年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依托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下,我们和世界很多国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经济合作。包括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人流、物流、资金流相互之间的这种全球价值链的合作,使得中国现在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新的制造业的中心和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未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我们依然需要在开放条件下通过“双循环”来取得。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三驾马车”当中,消费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强的“一驾马车”。未来它会朝着更加稳健,比重贡献更高这样一个方向去迈进。这样一个以内需为基础,以国内循环为主的新的发展格局的形成,客观上也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我们国内的资本和国外的资本共同推动下,未来我们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去实现。


多边贸易体制有益于世界经济走向复苏

Q

长江新闻号回顾2020年,中国成功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进博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2021年,我们还将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CPTPP。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张建平:多边贸易体制是世界各国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经过艰苦的谈判和探索,最终形成的全球贸易治理规则、框架和平台。中国和其他众多的国家都受益于多边贸易体制,获得了宝贵的国际分工机会,带动了发展。特别是对于我们走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很多成员,都非常珍视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制。我们也认为未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我们应该顺势而为。中国是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未来我们也期待会有更多的双边、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去不断地签署。他们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平台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全球贸易治理格局,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当下带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走出衰退,会发挥非常积极的贡献和作用。


推荐阅读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

回应了这些问题

多国为中国疫苗投下信任票

外眼看两会 |  徐静波:日本从中国两会寻找发展风向标

监制:郭小容

编审:解炜 

记者:郭文清

编辑:吕世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