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俄将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长江新闻号 长江新闻号 2021-04-07

3月9日,中俄两国正式签署了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国际月球科研站,就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建设的、能够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它主要用于进行月球探索和利用、月基观测、基础科学实验、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的科研活动。这份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也意味着中俄两国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合作,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俄签署合作建设

国际月球科研站谅解备忘录


3月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中俄两国将利用在空间科学、研发和使用空间设备及空间技术方面积累的经验,共同制定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路线图,并在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和运营等方面开展紧密协作。

 图源:人民网


俄罗斯曾拒绝美国共建月球基地计划


1961年到1972年,美国曾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并且6次成功。但是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人类没有再登上过月球。2017年,美国推出阿尔忒弥斯计划,目标是在2024年之前送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美国也曾邀请俄罗斯加入该计划,但遭到拒绝。俄罗斯方面认为,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月球私有化计划和商业开发计划不符合国际法。此外,俄方还认为美国的登月计划带有浓厚政治色彩。


俄罗斯航天实力雄厚

 航天员仍保持多项世界纪录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俄在月球科研站项目方面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俄罗斯拥有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苏联时期曾与美国齐头并进、甚至一度超越。1959年9月,苏联发射的无人登月器“月球2号”成功登月,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此后20年间,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系列探测器并取得了大量宝贵数据。目前,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依然拥有很多独步天下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至今俄罗斯航天员仍保持着太空停留时间最长、出舱太空行走次数最多等诸多世界纪录。


吴伟仁院士:

中国载人登月已提上日程


而中国则是探月领域的“强劲后浪”。去年年底,中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从月球获得月壤样品并带回地球,玉兔2号探测器还在月球背面持续探测。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已经进行了论证,主要论证了在月球南极建立一个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也已提上日程。吴伟仁院士表示,未来不仅是宇航员要登月,科学家、工程师也要登月。


中俄展开多项太空合作

  俄媒:或合作探索木卫二


近年来,中俄两国致力于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领域开展合作,先后签署了《中俄关于协同实施“嫦娥七号”月球极地探测任务和“月球-资源-1”轨道器任务合作协定》、《中俄关于建立联合月球与深空探测数据中心的合作协定》等协定,积极推动月球及深空探测领域的合作。据俄罗斯媒体称,2020年12月,俄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还曾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证实,中国已经向俄罗斯提出了合作探索木星卫星木卫二的建议。


推荐阅读

变局中的中国故事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中美开启地方交流 

湖北省与美国亚拉巴马州举行“云洽谈”


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正式上线

监制:郭小容

编审:张六超 

责编:王会林

编辑:黎梦莹 胡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