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我们说未来癌症可以被预防?
数据驱动下,
精准医疗离我们还有多远?
感冒发烧时,你会怎么做?
也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多喝热水,吃点退烧药,捂着被子睡一觉。
相信这些“老办法”会让多数人的病情得到缓和,但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未来医疗”——精准医疗与传统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它通过专注于个体独一无二的基因组成、环境和生活方式,为每一个人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不仅可以应用到头疼脑热等日常小病,更为攻克癌症、糖尿病、白血病等疑难问题提供了可能。
疾病指纹就在DNA中
Bryce Olson是一名英特尔员工。早在2014年,44岁的他被确诊为前列腺癌症晚期并伴有癌细胞扩散。之后,他采取了常规的方法——外科手术、化疗、激素疗法等治疗癌症。但这些方法大大降低了他的生活质量,并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很快,癌症复发,医生给Olson判了“死刑”。
幸运的是,他有机会参与了由英特尔同OHSU癌症研究会共同开发的项目,通过DNA测序准确了解病情,更加针对性地精准施药,成功地“打败”了癌症。
基因测序到底是什么?
癌症的分子测序(也被称为基因组或肿瘤测序)是划时代的医疗方法精准施药的一部分。这种个人定制化的治疗方法能够接受实验患者的个人基因突变情况、健康史乃至生活方式等,为他们提供独一无二的治疗方法。
传统医疗一般基于群体研究,通过对比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治疗结果,来提出治疗方法。研究中包含的患者人数越多,群体研究的可信度就越高。
不同于传统医疗方法,精准医疗旨在专门为特定的一个人找到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法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并聚焦于个体本身。
精准医疗:让医学拥抱大数据?
20年前,当人类测序出首个DNA序列时,花费了人类整整13年的时间,近乎30亿美元。目前,对于许多医院和诊所来说,收集并使用数据用于精准医疗仍然成本昂贵。不久前,英特尔提出的All in One Day愿景,即在2020年,24小时之内完成基因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费用也控制在了1000美元左右 。最新进展是,借助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的技术,其中的全基因分析时间已经可以从以前的几周、几天,缩短到目前的20多分钟。
作为以数据驱动的科学,“精准”二字离不开对海量的基因组、影像学、临床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基因测序在计算能力方面成本很高,需要强大的计算性能和庞大的数据存储。共享并更新这些大型数据文件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
一家名为QIAGEN的公司借助基因组测序数据获得生物信息,利用英特尔可扩展系统框架和QIAGEN Clinical Insight(QCI)软件,实现了对各种癌症、遗传病和罕见病进行下一代测序(NGS)基因检测。这项技术让基因数据得以实际指导临床决策。
这一数据库技术除了需要管理基因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外,还需要对个人数据进行跟踪,如Fitbits、血糖监测结果。尽管在临床适用性方面还处于早期,但今后这些数据至少可帮助医生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恢复方案。
过去15年医疗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对未来精准医疗的普及保持乐观!
癌症究竟能不能被预防?听听英特尔专家怎么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89nm8oei&width=500&height=375&auto=0
往期精彩
这个周末,英特尔与科大讯飞、腾讯、华为这些业内大咖,就人工智能聊了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