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来公园1903,感受后备厢里的人间烟火味
自从小区楼下有了“后备厢集市”,家住万科·魅力之城的赵诚觉得生活有了更多乐趣。工作一天后,他常常约上三五个好友,到星光点点的“后备厢集市”逛一下,喝杯奶茶、吃个火炙寿司,或者来杯冰啤酒,坐在凉爽的夏夜里好好享受一番。
如今,在南亚风情第壹城、同德昆明广场、公园1903、昆明融创滇池后海、爱琴海购物公园等众多商圈,将汽车后备厢文化与消费深度结合的“后备厢集市”,已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由汽车后备厢改装成的微缩版店铺,在方寸之间充满了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引领消费潮流,让夜经济多了几分绚烂。
现 象
后备厢“点亮”夜经济“动动移动果茶铺准备开业咯!周五(7月29日)晚上8点30分,茶马花街不见不散,欢迎来玩!”7月27日,动动(化名)在自己的抖音号上发布了一条出摊预告,立即收获近200个点赞和114条回复。
摊主为顾客准备甜品
摊主正在制作甜品
“准备2个小时,摆摊8个小时,收入66元,支出200元,这是我上周五出去摆摊的成果。”李梓谦说。白天是文员的她,在看到社交媒体上各类“后备厢集市,让你日入1000元不是梦”的分享帖后,选择加入“后备厢集市”。但她发现,“后备厢集市”虽然门槛低,却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发 展
打造城市文化新品牌卖热狗的叫“狗富贵的摊”、卖香水的叫“逃不过的真香定律”、卖玩具的叫“恭喜你发现了宝藏”……几乎每个后备厢都贴上了个性化、网红化的标签,挂出的是创意,晒出的更是心声。
在市民鲁迪看来,“后备厢集市”售卖的不仅仅是各种富有创意的商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打开后备厢,挂上各色氛围灯,支起创意招牌,折叠桌上摆好琳琅满目的商品,一辆车就是一个灵活移动的摊位。他们的商品也许没那么稀奇,但是在你购买一杯咖啡的同时,能够和摊主或者其他消费者交流,了解别人经历的人生故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昆明融创滇池后海“后备厢集市”
“‘后备厢集市’的精髓就在于它所蕴含的露营文化、汽车文化、咖啡文化。可以说,每个摊位都是摊主的个人IP,在经历了从‘0’到‘1’的成长之后,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这些后备厢里植入昆明文化、讲好昆明故事,助力‘后备厢经济’业态扩容提质,打造城市文化新品牌。”一家负责筹办“后备厢集市”的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说。
把 关
给集市加点“安全油”“后备厢经济”给春城带来浓浓烟火气,但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业态,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拉动经济消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后备厢集市”的参与者大都属于“散兵游勇”,没有营业执照,如何保障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摊位移动性较强,如何监管?解决好这些问题,“后备厢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周五晚上8点,一辆辆挂着“随缘车市”“爆打柠檬茶”等招牌的小车出现在公园1903汽车文化夜间市集。敞开的后备厢旁,车边帐、户外桌椅、投影幕布等一应俱全,摊主开始为如期而至的顾客制作柠檬茶。
公园1903汽车文化夜间市集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起,夜市每周五、周六开市,商场方免费提供场地,摊主自带车辆、商品入市。夜市每次招募30名至50名摊主,商品以零售百货为主,招募方会对商品质量进行把关,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或仿品直接拒绝进入。
“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因为很多集市建立了筛选退出机制。商场方也会配合监管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控制好餐饮项目占比,通常不会超过30%。”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后备厢经济”想要行稳致远,就必须明确定位、扬长避短,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对“后备厢集市”的有效监管,涉及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多部门,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加快相关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监管规范,为“后备厢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云南曲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段彪永律师:
集市主办方要从查验登记备案证件、产品合格证明、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方面,加强对食品摊贩的管理。相关部门可以到已成规模的集市现场监督检查。
用好后备厢 激发新活力
一孔
得益于“后备厢经济”的发展,一些昆明人已领略了这个新鲜事物的独特魅力,以前略显平淡、波澜不惊的日子,平添了许多滋味,变得丰富了、滋润了、有趣了。人间烟火气,最抚众人心。如今,在昆明的不少商圈,“后备厢经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夜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后备厢经济”崭露头角已有些年份了,只是当初多属于“零敲碎打”,不成规模,所以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见怪不怪的目光中,其渐渐显露出强大的生命力,颇有异军突起之势,承担起吸引人气、驱动多元化消费的一份重任。特别是在刺激内需、带动消费、提振信心的大背景下,“后备厢经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是引领消费潮流、增强市场信心的一个有力抓手。
小小后备厢,能量不可小觑。正因为承担多重使命,所以如何助其行稳致远发展,成为促进大众就业、服务改善民生的一个新业态,进而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是摆在眼前的一个课题。
发展好“后备厢经济”,需要多方发力。广大群众既是旁观者,也是受益者,有义务、责任帮助其健康成长,该做的就是不捧、不黑,正确看待、诚心欢迎。作为“后备厢经济”背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亲历者,众多微小的市场主体,应当不负各方厚望,增强自我约束意识,依法依规经营,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用行动擦亮自己的招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勇立潮头,不被淘汰出局。对于监管方而言,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督促其不跑偏、不变味,成为城市品质、形象的加分项。
最接地气的市民生活,最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需要用心守护。期待在共同作用力之下,推动“后备厢经济”不断升级,成长为具有特色的城市名片,不断提升昆明夜经济的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来源:昆报头条
编辑:贺靖
责任编辑:毛亚南
审核:寸杜艳
终审:彭俊睿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