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穷是原罪,它们一点都不科幻

2016-10-25 三体社区


就是啊,那是为你们有钱人准备的。”老张醉眼朦陇地说。

杨晋文突然激动起来:“要逃亡,也得让后代中的精英走,谁有钱谁就走,这成他妈什么了?”

苗福全指点着杨晋文笑了起来:“得得,老杨你就直说让你的后代走不就完了吗?看看你儿子和儿媳,都是博士科学家,都是精英,那你的孙子曾孙也多半是精英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人人平等对不对。你们精英,又不是神仙,凭啥?”

“你什么意思?”

“花钱买东西,天经地义,我花钱给苗家买个后,更是天经地义!”

张援朝也猛拍桌子,响声比苗福全高出了一倍,依次指着两人说:“好,好,你是人类精英,你呢,是有钱人,那就剩下我了,我他妈是什么?穷工人一个,我活该就得断子绝孙是不是?!

——《三体2·黑暗森林》




当三体危机出现后,社会上出现一种逃亡主义论点,认为在人类尖端科学被锁死的前提下,规划太阳系防御是没有意义的,比较现实的是使人类的一小部分能够向外太空逃亡,以避免人类文明的彻底灭绝。

然而在决定谁能逃向外太空时,穷人似乎在灾难来临那一刻,就已经丧失了活下去的权利。

《三体3·死神降临》中,面对光粒打击,有一座专门为贫穷和流浪修建的避难所,不同于其它甚至拥有豪华别墅、游艇的太空城,这里没有人造太阳,没有重力,混乱与恐慌笼罩,更重要的是,当这座太空城面临黑森打击时,因技术原因只能选择毁灭,这里的人只能被紧急疏散到别的太空城中去。

他们早已被死神标上了记号,等待着富人和权势,在死亡那一刻,大发慈悲地接济。


▲  印度孟买贫民窟与昂贵私人住宅并存

《北京折叠》,撕裂的社会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不久前刚获得堪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雨果奖,这是该奖设立以来,亚洲人第二次获奖。而这部小说更像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纯粹的“反乌托邦式”小说。


▲ 郝景芳《北京折叠》获雨果奖

《北京折叠》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剧情,老刀为了女儿糖糖上幼儿园的学费,甘愿冒着被捕的危险来到第一空间送密信,而第一空间那个阔太太给老刀的封口费一出手就是10万元,面对10张1万元面额的纸币,老刀显得非常窘迫,他这辈子甚至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万元面额的纸币,而10万元只是那个女人一周的薪水,她还仅仅上半天班,拿的是半薪,工作只是为了不想呆在家里,“老公挣的钱足够多”。


这就是现实。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讲的是一名农民老汉,他辛苦拉扯孩子成婚生子,不料,今年6岁的小孙子患上了白血病,每天,他算计着哪些东西能卖掉换些钱,给孙子治病。他想自己53岁了,还有7年的打工时间,为何不把这些年卖掉换些钱,给孙子治病,只要有收留他的,就是当牛作马也愿意。他找人写了个牌子,在村头举着希望有人来购买他。他说,这7年给10万就可以,干啥都愿意。

1周的“薪水”,7年的“人身自由”,在同一个空间,是同一价格。

 

大刘说,富人和穷人已不是同一物种

其实不少大刘的粉丝,都忽略了大刘的另一本书《赡养人类》

这本书借“哥哥文明”之手讲述了大刘想象中的人类未来社会的极端经济形态。阶层固化的情况在其中被描写为一个完全不可逆的线条。最终人类社会到达99.9%的财富在一个人手中,剩下的所有人都是穷人,连呼吸所需的费用都付不起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是可植入大脑的超级计算机,富人可以买最好的计算机,所获得的知识和处理速度就是穷人的好几兆倍,所以富人越来越富,获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富人拥有整个地球,这个行星上所有的大陆和海洋都是他家的客厅和庭院,甚至地球的大气层都是他私人的财产。

这时候,富人和穷人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


 

空气并非对每个人都平等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刚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

这就是名为“拼爹”的比赛最残酷的地方,还未起跑,胜负已分,社会正在撕裂,阶级正在固化。

科幻作品中所描写的场景正在当下的社会真实上演。

“马太效应”、“知识鸿沟”,都讲得是一个道理——贫穷是穷人的原罪。

“马太效应”,贫穷养育贫穷,因为贫穷治下的环境、教育、见识乃至你能想象到所有的资源,都因为贫穷被限制和固化。富者愈富,穷者愈穷,马太效应差不多是这个世界最冰冷的规则了。

 

“知识鸿沟”,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也并非是公平的,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的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知识资源差距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看看我们身边的资源,房价、医疗和教育的差距已经说了太多。

再说点你可能平时尚未注意到的。

 北京冬天雾霾是常态,当你的孩子在冬日北京令人难以忍受的雾霾下做广播体操的时候;另一个阶层的孩子或许在操场上也做同样的动作,但不同的是,这些孩子是在昂贵的防霾设备的保护下,校方一狠心将整个学校的操场的上方都建起了防霾帐篷,孩子们享受着顶级空气过滤设备滤清后的干净空气。


别不相信,北京上海任何一所国际学校中,院墙隔绝的,就是两个阶层的巨大鸿沟。

柴静制作的抗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有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空气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对不起,这句话,错了!

往期精彩原文:

以后谁让你牺牲小我,就告诉他这事儿

思维透明是什么样的?从美剧《Sense8》看三体人的通感

为什么电脑系统音经常默认使用女声?

你是不是疯子?看完这本书你就知道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