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邹来水,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法官

2017-05-17 新浪法院频道

法官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在当事人的眼中、在律师的眼中、在社会大众的眼中也许都不一样


但大多数人对法官的第一感觉都不外乎以下这两种:


高冷、严肃         or          不怒自威


工作就是

法袍翩翩,高坐法台敲槌子



Oh no no no


那是你电视剧看多了


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芦田法庭庭长邹来水这位法官就不是这个样子,起码和大多数人心中的法官形象差距有点大。不同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揭开他“神秘的面纱”吧。


映象-老邹


翻开老邹的人生简历,其实再简单不过。老邹1965年生人,进法院工作30多年,却在农村法庭度过了27个春秋,是一位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乡土法官。微微发福的身材,和蔼的笑容,很多人第一次见到他都留下了忠厚老实、和蔼可亲的印象,都觉得他非常接地气。跟农民打了一辈子交道,办了一辈子“鸡毛蒜皮”的案子。这样的法官是不是和你印象中的法官不怎么一样?


跑断腿磨破嘴的老邹



有纠纷,找老邹


老邹走起路来,步履稳健,充满干劲。办起案来废寝忘食、披星戴月。他用两条腿丈量了芦田乡的每个乡村,用一艘小船穿过了芦田乡的每一条水道。

为让群众“少花一分钱,少跑一趟路”,他带领干警开设了“午间法庭”、“田间法庭”、“假日法庭”,在纠纷发生地现场调解、就地审判、化解纠纷。一句话,自己多走点路不要紧,争取让芦田乡的百姓们“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


基层法庭工作大多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但事关农村稳定和谐大局。俗话说农村矛盾真不少,十件案子九件调。作为一名基层法庭法官,他深知乡亲们的脾气习性。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总是耐心地和风细雨般地对待乡亲们,和乡亲们坐炕头、蹲田地,就地拉家常式的进行调解。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就这样使许多原本情绪对立、僵持的争执双方在他的耐心劝导下终归于握手言和。


农村的老百姓是最朴实的,谁对他们好,谁真正的为他们评事理,办实事,他们就会打心眼里信任他。有纠纷,找法庭,那里有邹来水法官,这就是百姓对他最大的肯定。这也是他坚守基层法庭27年的动力和源泉。


“榆木脑袋”——老邹



古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年来,芦田法庭辖区内逐渐有大小企业几十家,审理案子与企业老总打交道无数,如果说句话打个招呼,为妻子找个收入高些的工作不是难事,然而,直到如今,他的家属还是在超市打工。许多人都说他木,有便宜都不捡,就知道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挣个死工资。他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搞歪门邪道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干的。


夫妻两工资都不高,过得并不富裕。就这样依然资助了一位贫困学生,与留守儿童结下帮扶对象后,每月从自己工资卡上拿出20%,帮助购买学习用品、课外读物和生活用品等。


老邹就是这么“木”的一个人,这样的法官你现在是不是越来越喜欢了呢?

家人眼中的老邹


高能预警


身为法官家属


槽点很多


吐槽模式开启


当年的芦田法庭条件特别的不好,用水用电都难以保障。是工作多,吃不好,睡不好,就这样患下了胃病、肾结石等疾病。现在血压还比较高,经常头痛头晕,易疲劳。妻子埋怨他就是个工作狂,工作起来连命都不要了。埋怨归埋怨,还得去尽心尽力的照顾。





儿子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妻子一人照顾。老邹法官几乎没有送过儿子去上过学,更别说家长会了。与妻子结婚近三十年,从来没有与妻子去外面旅游过一次,家中里里外外的事都是妻子打理。妻子不止一次的抱怨他就知道工作,也不知道带妻子和儿子去旅游一下。


他曾经让他的家人给他在家里的表现打个分,儿子给他个面子,给他打了60分,妻子直接打了不及格。


老邹有话说


对于家人尤其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他真心觉得特别愧疚,他说:“我亏欠了妻子太多太多,这么多年跟着我风里来雨里去,吃了很多苦,也受了很多委屈。

现在只要有些时间,他就会回家帮妻子做些家务,拖拖地做做饭,陪儿子下下棋。这算是他对家人迟到的的弥补吧。他暗暗的下了个决心说:“我今年争取休个年休假,我们一家人一起来一次愉快的旅游!”

他选择了农村,就坚持了一份农民的主动担当,厚道、淳朴、善良;选择了法律,就坚守了一份法律人的主动责任,公正、廉洁、为民。27年的时光,风里来、雨里去,不知不觉脸上已留下一道道岁月的印记,却赋予了他更多的内涵。


他不高冷严肃,朴实的外表下也没有不怒自危的感觉,但他是接地气的法官,已经把自己深深的融入到芦田乡百姓的心里。这就是一心为民的邹来水法官,希望他在工作的同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多陪家人出去走走。


资料来源: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


2017最值得关注的法律公号  


新浪法院频道(ID:sinafayuan)▲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新浪法院频道旨在增进媒体与法律群体的互动。普及法律知识,解读热点事件,努力打造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新浪法院频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