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了法官后才明白的20个真相,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2017-11-22 新浪法院频道

当了法官,才明白的20个真相


01

当事人撒泼闹事,法官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一、他怎能这样!太奇葩了!

二、他又来了,又这样了!

三、他这样确实情有可原,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到他? 

02

优秀的法官不是没有遇见冲突或者争吵,而是处理冲突或争吵方法与一般人不同。

03

有的时候,没有能力离开体制只是我们自嘲的借口,里面包含了对这份职业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04

当事人在一个诉争中付出很多,就会要求法官在裁判上对自己有所安抚,否则心里难以平衡,哪怕自己并不占理。


05

做法官,就是把一个个小男孩小女孩打磨为老黄牛女汉子的过程。

06

所谓办案能力,核心是如何平衡当事人诉求,并让双方对案件结果有合理的期待。 

07

没有不想公正的法官,只有不知道如何做才最公正的法官。案件有赢有输,无论如何裁判,都会有一方认为法官不公。


08

遇到一个懂理且愿意听对方道理的当事人不容易,大概比彩票中奖的机率还要小得多。

09

法官一生,至少要经历四次考试:


第一次考试,是高考;

第二次考试,是司考;

第三次考试,是公考;

第四次考试,是员额法官遴选考试;


都是天底下最难的考试,能过者,皆精英。

当法官的痛苦可能来源于:我们通过了最难的考试,却依然不能让每一个当事人息诉服判,每一个案件都案结事了。

10

什么是公平?许多当事人认为,只有法官支持自己的诉求才叫公平。不然,就是法官黑心。一些败诉的律师也这样认为。

11

一个矛盾的化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而不是只靠法官就行。


看不见对方意愿,或不愿意看见对方意愿的当事人,很容易成为矛盾最激烈的两端。

12

在成为优秀法官的路上,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路很长,所以允许自己有不懂的知识,有无法排解的情绪,工作不是最完美,允许自己有疲惫,且不觉得羞愧。

13

当要开始审判工作,是因为“我愿意做法官”而不是“我被家人要安排要做这个”而开始这项工作。



当要离开审判台,是因为“我不想做了”“我想试试其他工作”,而不是“我做不下去了”结束这项工作。

14

在数年如一日做法官之后,真的就没激情了吗?


不,恰恰是激情惹的祸。这份激情和自己的希望、期待、失望、委屈、迷茫等,交织在一起。

15

当事人对法官的批评有二个意愿:


一是想让法官遂自己心愿,结果法官反其道而行之。


二是想让法官了解自己的愿望,拉近与法官的距离,结果法官没有听到其心愿,只听到对自己的百般指责和不满。 

16

斗气官司,争的是什么?


一是让对方臣服于自己的优越感,二是自己能把握事件走向的掌控感。 

17

许多当事人,不愿意认可对方所说的一切,哪怕是合理的理由与诉求。因为认可,意味着肯定,肯定对方是对的,那就意味着自己错了,无论如何,自己不能错,自己错了也是对的。 

18

法官的得力武器,除了对法条的熟悉,还有①对当事人的理解和尊重,并让对方感受到。②必要时,对当事人稍微理性的行为表示感谢和赞赏。


有时,当事人就像一个小孩子,看起来是在寻求公平公正,其实是在寻求“大人”对自己的理解、肯定和认可。

19

许多离婚诉讼中的小夫妻,俨然是双方父母的代言人,为利益而战,为面子而战,本是相爱双方,在父母的唆使下变成对手,争吵不休,甚至暴力相向。妻子不像妻子,丈夫不像丈夫,倒像两个被线牵着的小木偶。

20

法官,说白了就是一份工作。不能大富大贵,勉强养家糊口。


别想着心怀天下,职业尊荣什么的。


尊荣不尊荣一不看待遇,二不看人脸色,而看自己是否自尊,能够自我尊重的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会被人尊重。


作者:张晔;来源:法律人那些事



2017最值得关注的法律公号  


新浪法院频道(ID:sinafayuan)▲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新浪法院频道旨在增进媒体与法律群体的互动。普及法律知识,解读热点事件,努力打造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在线法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