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微信号 xinlingleyuan7 功能介绍 一个超接地气,并且坚持原创的佛法平台 实习生上岗,多多包涵 今天讲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的话题。 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向外看?什么时候应该向内看,做一个简单介绍。   不管是人还是其他物质,都有内和外两个部分。我们要全面、完整地了解这个世界,既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我们要了解自己,也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如果我们只懂看外,不懂看内,我们的观点和认知,都会有偏差。 如果我们对生命没有正确的认识,活着的终极目标不知道,就会活得比较迷茫。物质能在短时间给我们带来意识冲动,但冲动很快会消失,而没有总的奋斗目标方向,冲动上来了又下去了,最终到底为了什么而活,不明白,最终生活都是行尸走肉。 上个月北京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在演讲中透露:在新生当中,有40%的人认为活着没有意义。他说,由于现在很多人的精神都处于极度空虚的状态,这就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中消极的一面产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一个新名词叫:空心病。指精神极度空虚。导致空心病的原因是,人没有人生总的奋斗方向。人的内心是极度空虚的,尽管在追逐学习、婚姻或者工作、名利的过程中,会有暂时的冲动,但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就算是身价上百亿的人也有这样的“空虚病”。精神缺失很可怕,所以我们要往内看一看,从宗教、哲学、普通百姓角度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我们应从中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角度观察内在,从而得到离我们生活、工作比较接近的结论,这个结论,在极度浮躁的社会中,不管有没有信仰都用得上。助我们解决一些钱不能解决的问题。       外,就是身外的东西。 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都把物质看得很重,作为一个物质主义者,沉迷于物质生活的享受,不重视精神层面的生活。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佛教讲“人身难得”,认为我们今生获得的人身非常有价值。人身的难得之处,不在于吃得好、穿得好,拥有比动物更好的享受,而是因为人有太多选择,可以过不一样的生活,能够发挥无限的潜能,去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自利利他。可以通过一种方法,既帮助到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这些事情,除了人类以外,六道轮回的其他生命几乎都无法做到,因此谓之人身难得。   我们的人身能做什么呢?创造物质财富,以刺激感官,获得快感的享受吗?这未免太庸俗了。难到除此之外,人就没有其他可追求的东西了吗?   虽然我们创造了很多物质财富,但同时我们失去了五个重要的东西:   1.失去了健康。 这世上的富二代、官二代,从出生便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虽然也有其他的原因,但按佛教的观点长远来看,因为个别人有前世的福报,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为了得到好的结果,这些是必须面对的过程。在面对这些竞争和压力的同时,内心也会逐渐变得不健康,但是却鲜有人发觉。 人一旦有了压力,必须有一个有效方法去化解,但我们没有化解的方法。通过吃药,和物理的方法治疗,暂时可以达到效果,但治疗同时,药物副作用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其他方法化解,最后只能一直憋在心里,这时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释放出来,一个是化解,要不就会造成精神疾病。 中国十三亿人中,有精神疾病的已经超过一个亿,这意味着每13个人中,有一个人就有疾病。北京某家医院做过一个调查,中国仅抑郁症患者来说,就已经有9千万人,更不说加上其他精神疾病。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 精神上的疾病没有得以治疗,最后还会威胁身体健康。有两个医学用词:一个叫身心疾病,身体变化导致心理上的变化,比如老年痴呆;另一个叫心身疾病,最初生理上没有任何疾病,但因为心理上的疾病,比如孤独、焦虑、抑郁,最后心理上疾病逐渐变为心脏、消化系统、血液方面的身体疾病。如果不顾一切的追逐物质,失去健康,是非常可怕的。   2.失去幸福感。 很多人认为幸福来自物质,只要有大房子住,有豪车开,就是幸福,所以很多人把这些定义为人生目标,但是当这些目标达成的时候,幸福却找不到了。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的意识,不知道我们的精神也有自然规律,甚至心理学家对此也知之甚少。只是近年来患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心理学家才有所研究,但很多规律依然没有掌握。   有一个错误的幻象:当我们在物质方面什么都不欠缺的时候,我认为我一定会非常幸福、快乐。于是不断奋斗,什么样的困难都去面对,付出了很多代价,时间、健康……最终得到的却和我们想象中不同,可能依然没有幸福感。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全世界的幸福感一直都在下滑,这是有科学数据说话的。佛教在2500年以前就把这些说得非常清楚,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太多的变化,佛虽然讲了,却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不过在今天,这个思想逐渐被主流接受:物质虽然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但只能带来很少的一部分,除了10%~15%的幸福感是由物质带来的以外的幸福感,都来自于其他方面而非物质。 按理来讲,随着物质的增长,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应该增长。比如,日本在50年代往后的30年当中,日本的个人物质拥有变成原来5倍,但对生活幸福感没有上升。英国从70年代到现在差不多30年,物质增长了66%,但英国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没有变化。 佛经很多地方都用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人的欲望就像口渴的时候喝盐水,喝得越多,越口渴。如果不通过其他方式寻找幸福快乐,只通过物质寻找幸福快乐,那就是进入死胡同,是根本行不通的。   虽然有很多科学调查数据显示,物质不能带来幸福,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物质,没有物质我们没法生存的,但我们也不要以为有了太多物质就会幸福,这个是绝不会的。   为了获得物质付出了很多,面对很多压力,连深睡眠都变成奢侈品。最后,钱有了,但是健康、幸福感都没有了。钱的实际价值是什么?虚荣心吗?我住的房子、开的车比我所有同事好。但是除了虚荣心之外,钱真正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而我们付出的又有多少?   我们过度向外看,谁开什么样的车、住什么样的房、穿什么样的衣服、背什么样的包,但是却不去看人的内在。我们对自己也是如此,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住几百万的房、开几百万的车,但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呢? 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既是非常富裕的人,也是非常贫穷的人。(物质虽然富裕,但是精神却十分贫瘠。)我们经常看到身价几十亿的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手忙脚乱,没有任何面对方法。物质缺乏带来的额痛苦,和精神缺乏带来的痛苦,可能有时候后者更严重。这个和我们的生活有关。这一生我们应该站在什么角度看物质世界?定位很重要!站在物质主义者角度看,就是这样。     3.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1960,西方有个调查,“你能相信大部分的人吗?”  结果是,58%的美国人、英国人是肯定的,相信大部分的人;1998年再做这样的调查啊,选择相信的人数下降到30%。这是我们把物质看得更重要,为了物质不择手段,才导致人与人的信任下降。   4.失去了朋友 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也没有朋友了。但是朋友就像充电宝,在我们没有电的时候,朋友可以给我们充电,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毫无保留地讲给他,不然一定会孤独焦虑。 早期,美国一个人平均有3个这样的朋友,但是现在再做调查,每个人只有1.5个这样的朋友。往下发展下去,可能再往后就没有了。没有朋友后,所有的都要自己面对,会觉得自己很孤单。   5.失去了自己 为了金钱奋斗了一辈子,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上面,但最后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都不在上面,我们只关心如何赚更多的钱。   这些是在座的年轻人都需要知道的,因为对年轻人来说,要走的路相对来说更远一些。所以,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人生计划,过一个轻松自在的生活。 从佛教的角度讲,少欲知足。但是在不同的年代,对少欲知足有不同的理解。现代版的少欲知足,应该就是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需要足够物质,但不要太多;需要说该说的话,但不说太多没用的;需要了解足够的信息,但也不接受太多垃圾信息;社交,除了工作、生活以外,没有太多无用社交。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过一个比较轻松的生活。我们可以过自己喜欢的,轻松的生活,并从中得到满足。     除了物质主义,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也会有不同的结论。 佛教从不认为金钱是邪恶的东西,主要是看人应该怎么样使用。在坏人手里,钱成为造恶的工具,但在好人手里,钱就变成了善款。   我们需要足够的物质,但尽可能达到一个类似于极简生活的状态。     内是我们的意识,是我们的内在世界。 如果我们静下来看自己的内在世界,最初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觉得有些可怕,尽管外在收拾得非常整洁,但是内在却有一堆垃圾。 我们把情绪分为几类:  1  毁灭性的情绪:特别生气,抱怨仇恨,会毁灭自他,除了深度睡眠,连我们做梦都有很多毁灭性情绪。  2  负面情绪:没有毁灭情绪那么严重,攀比,傲慢,嫉妒等,也是负面的,因为这些情绪虽然没有仇恨那么严重,但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3  垃圾情绪:没有营养价值的胡思乱想。就像我们吃太多垃圾食品,身体也会被搞垮,精神没有任何有营养的情绪,也会崩溃。 佛教的修行人也是一步步走上去的。有的人最初可能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和毁灭性的情绪时,他就在面前放一颗黑色的石头。如果产生了慈悲心等正面的情绪时,又放一颗白色的小石头。一天下来以后,几乎是黑色的石头,然后通过佛教的方法调整,一段时间以后,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白的,又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白的变多,黑的变少。   我们是俗人,也和初修行的人情况一样。我们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训练过,哪怕学历、学位很高,但这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就像一个人知道很多瑜伽的动作和健身的道理,但从来没有付诸行动,所以身体最终还是会变坏。 在训练之前,很多人都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最初会发现内在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片黑暗,但就像我们发现身体有问题需要治疗一样,教是全世界所有宗教中锻炼的方法最多的,这个叫:禅修。 我们现在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禅”这个字,在素餐厅,或者茶室,但是尽管禅可以和吃素、喝茶联结,但吃素不是禅,喝茶也不是禅。   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如果想有一个信仰,当然很好,如果不想要信仰,也是自己的选择。如果选择了佛教,那就可以用佛教的修行方法进行训练,调节心理。   为什么欧美国家非常流行“禅”?军人、警察、医生、护士、老师,包括小学生都在禅修,因为禅修具足实用价值,不管是否有信仰,禅修都能帮我们解决心理问题。 也因为禅修在西方盛行,对日本和韩国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禅修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除了禅宗的寺庙以外,其他的地方都没有禅修。   在谷歌这样的公司,如果你能去指定的地方禅修,不但不需要工作,公司还会发奖金。而且,在美国通过禅修治疗的费用可以报销,因为他们认可这种治疗方法。但是我们的理念却还认为禅修是寺庙里和尚做的事,但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禅修,在信仰基础上修禅更好。 禅修的作用只有修禅定的人自己知道,但是到了西方以后,通过研究把禅修达到的效果数据化,5分钟的禅修=1个小时的深度睡眠。睡眠对人来说,就像水、食物和空气一样重要。深度睡眠对人体是非常有帮助的,有的人长期吃安眠药,甚至因为服用剂量过大,对身体造成了损害,如果失眠的人能在睡觉之前打坐10分钟,很快就能调节失眠的问题。   包括有抑郁症的人,也可以通过禅修进行治疗。很早以前,我们认为严重的抑郁症心难以静下来,所以打坐非常困难,所以可以先吃药控制,然后禅修,并慢慢减少药量,最终停止服药。   2016年,堪布在哈佛大学与脑神经科学家探讨这个问题,他们在这个领域已经研究十年了,水平一流,他们的想法和我们完全一样,吃药适当控制后,通过禅修治疗。我们精神上的问题用药物解决不是很好的办法。   我们每个人都很自私,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几乎是功利主义者,真正拥有爱心和慈悲的人是非常少的。但是慈悲心可以治疗我们精神上的很多疾病。   西方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心理学家,他对他的病人说,你每天专注地去思考:我怎么样可以让别人过得很幸福。只要这样做,两周以后,像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都能得到治疗。 他不是佛教徒,只是心理学家,但他所用的这个方法,佛教很早以前就在使用,只是不限于解决自己的精神问题,这叫“慈悲禅”,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网上听“慈悲禅”的训练方法。这也有很多科学依据。 慈悲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作为治疗的方法,就算没有信仰也没关系,有慈悲心,可以治疗你的心理疾病,也可以帮助到很多人,我们应该创造内在的价值。有些东西是吃药也没办法解决的,虽然可以看佛教书籍,但是最终还是要打坐训练,否则永远是书本上的知识,不去消化、实践是没有用的。 如果每个人每天能挤出,15-20分钟静下来打坐,则能帮助我们解决心理上的很多问题。有人认为,除了物质以外,精神上很多都是很玄的。但是,精神上的修行打坐,就像我们喝水、吃东西一样,修行打坐带来的效果也是非常真实的,禅修具有的意义不容忽视。   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身边爱我们的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我们,所以我们要有一个自我帮助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一种禅修,如果能够准确看清它,我们的内心就像空中的云,有时候,会打雷,把蓝天,日、月光明遮盖,把整个世界变成黑暗世界。但云也会莫名其妙消失,又莫名其妙出现。我们不开心的念头情绪,如果用佛教方法去看,不开心的感受很快就会消失,但我们一下子达到这个高度有点难。但是也有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身体的姿势坐好以后(坐姿如何调整,请上慧灯之光,参看往期课程介绍),如果有佛教信仰,或者不排斥佛法的人,在面前放一尊佛像,或是在网上下载一张自己喜欢的佛像,比如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等都可以,或者请一个唐卡、佛像,放在自己前面。然后我们在佛像面前坐下来,双眼看佛的心间(有的佛像心间有卍字),或者看佛像的眉间,我们的心也专注在这里。所有的杂念慢慢沉淀,静下来。我们的意识世界像浑浊的水,不动他,水会自然沉淀,会变成清澈的水。   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导致的不开心都只是一种感受。我们可以让这种感觉沉淀,至少在打坐的这一段时间,这些感受可以烟消云散。我们进入这种状态以后,感受到非常平静的状态。没有烦恼、没有难过。这种状态最多停1分钟左右,意识开始波动,立即知道,马上出离,又让它沉淀,又会进入很平静的状态。几分钟以后,会像两三天没有休息,熟睡几小时醒过来一样,人会很精神、很轻松。 佛教不是让我们不死亡、不衰老、不生病,而是让我们不会有生病、衰老、死亡的痛苦,包括工作不顺利的痛苦等,那些没有处理好的事情,不会给我们造成伤害。等我们的精神恢复健康以后,重新再看这个问题,这时候心胸开朗,有很多办法解决问题。如果平时没有这样的解决办法,只是一根筋地往里钻,走上不好的路。   我们觉得不顺利的时候去寺庙烧香、拜一拜,让不顺利不发生,佛有这样的加持,但主要作用不是这个。学佛以后,这些不顺依然会有的,但精神上痛苦全部会消失。   比如,一个人失恋了,不一定那么严重,也许以后有更好机会,但当事人想不通很难受,可能导致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一旦精神上的事情解决了,想通以后,虽然事实还在,但没有那么不可处理。这是佛教带给我们的快速有效的方法,不管有没有信仰,都可以用佛教方法解决问题。 还有我们家庭、工作中的事情,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想通以后,虽然事实还在,但是变得很好处理。   西方的一些禅修,有一部分用的是藏传佛教的内容,比如慈悲心、菩提心,包括藏传佛教中的一些名词都没有作出修改。有一部分是从缅甸、泰国引用的南传佛教的禅修方法,但他们却并没有说这是佛教的禅修,只是作为一种心理的治疗方法,如此一来,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限制,可以使用。 虽然是佛教的禅修,但是把信仰部分去掉,不过作用还在。佛教很欢迎这种做法,因为大乘佛教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不管是以哪种形式。   如果不喜欢看佛像,看其他的东西也可以,包括自己喜欢的图像,比如一朵花,或是一幅画,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只要能找到一个焦点。找到一个点专注,感受宁静的世界。哪怕我们的意识最多坚持一分钟就跑了,也没有问题,把它拉回来,继续打坐。把不开心的情绪慢慢沉淀,坚持15-20分钟以后,就可以结束。 如果是失眠的人,晚上睡前打坐,打坐结束以后,不要看手机,也不要干其他任何事情,马上睡觉。 早上这样打坐也很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今天在工作中发生毁灭性情绪等等情况下,马上这样做。   我们身体有免疫功能,我们的精神也需要免疫功能,一旦毁灭性情绪和负面情绪来了,随时通过打坐免疫不好的情绪。就像下雪的时候,雪花飘下来,落入手心,因为我们的手掌有温度,所以雪花会融化;或者是雪花落到湖面,接触到湖水,也会融化。负面情绪来临时,用上这些方法,烦恼也会像雪花落入水中一般融化。 身体生病的时候,我们会找医生,总有方法解决,但在遇到心灵上的问题时,大多数的东方人不会找心理医生,自己也没有合适的方法解决,于是非常痛苦。用上这种方法,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坎坷,都可以保持平常心。内心不会有太多动摇,生活也更加平稳,人就不会活得很累。如果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更高境界的机会。 分享一张来自现场小伙伴的照片 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  心灵乐园一周课表  (详情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所有课程为现场学习 哪怕只听一堂课,都会对你的人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获取更多内容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静怡苑·心灵乐园”进入) “课程”查看一周课表 “助念”了解助念注意事项 “遗书”参看遗书模板 “慧灯之光”领取 《慧灯之光》全套电子书 “金刚经” 领取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电子书 “不忘”领取 索达吉堪布的新书《不忘》 另:点击后台菜单栏有惊喜 精彩内容回顾 福报不够用?普贤菩萨带你嗨起来 高僧大德通过加持消除弟子业障,无人承受的业又去哪儿了? 最新开示:实修《稻秆经》 《稻秆经》最后一课最新笔记,圆满收官~ 《稻秆经》最新:学佛,最重要的是积极向上 《稻秆经》最新开示:明白了这个,你就知道了大圆满、大手印中级别很高的不共加行 今天听了慈爸爸讲的《稻秆经》,感觉自己成佛有希望了 你要是听懂了今天的《佛说稻秆经》,我们送你大写的服气 慈诚罗珠堪布最新开始:把《佛说稻秆经》融入生活 今天的《稻秆经》听晕了吗?趁有余温,赶快温习!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新鲜热乎的《稻秆经》笔记出笼 慈诚罗珠堪布最新开示:《佛说稻秆经》强势回归 一个消除负能量的绝佳方法 佛教徒必备技能:做什么事儿都能修行的窍诀 如果让你清扫粪便,你愿意吗?如果,是给佛菩萨呢? 当大家正为左右脑不平衡而发愁时,一位大神站出来说话了…… 面对需要照料的父母,你怕了吗? 身为一个佛教徒,竟被佛教徒吓跑了 那些年,无辜躺枪的佛教徒家属们 逛妓院时,佛教徒该怎么做? 终于出来了,陪孩子写作业的终极秘籍 人人都说禅修好,又有几人做得到? 手脚冰凉怎么办?我想当个暖宝宝 佛陀:孩子们啊,出离心这个词已经被你们玩坏了 佛教徒卖起萌来,连佛菩萨都笑哭了 80、90,我们正逐步走向英年早逝这条路上 你曾背过的那些古诗,说出了佛教徒的心声 最潮最in街拍神器,当红明星标配,很多佛教徒都有 【你说怎么办】身体不适、没有时间、修得好是什么感觉…… 【你说怎么办】禅修要双盘吗?能不能闭眼睛?爱打瞌睡、爱胡思乱想怎办? 秘籍!教你一个走路时也可以禅修的方法 每天早上一座禅修,你想不想一起参加,为自己的精进打卡? 心灵乐园的正确打开方式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