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丨第27期 亚细亚的孤儿:留守儿童之痛

2014-05-31 中国民商法律网 中国民商法律网

版权编号:BQ-中国民商法律网-2014053101;本文授权《版权保护倡议书》成员转载。其他媒体如需使用,务请联系获取授权。

查看专题内各评论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谢谢~


>>>导语

正值儿童节前夕,本期“我讀”栏目推荐阅读书目为《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希望更多人能把视线转向这群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取的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已近一个亿的规模。

这群孩子从小就与父母相隔,缺位的父母关爱、错位的隔代管教、不到位的学校教育迫使面临生活、学习、情感交流、心理健康等各种问题,造就了他们成长之路的艰辛与曲折。他们是亚细亚的孤儿,是被时代忽视的一代。留守儿童是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个人和家庭,更关系到法制体系的完善,关系文明的进程。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编辑推荐

一本名叫《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新书选择在这个时候悄然面世,这本书里选登了杨敏与她另外25个小伙伴的220篇日记,真实反映了这些孩子们令人心酸的留守生活,从贫乏的物质生活,到亲情的缺失,从繁重的家务和生产劳动,到与年龄不相符的坚强,从随时可能失学的教育问题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心理问题,这本日记既折射出这26个孩子的心声,也是全国7000万留守儿童的生活缩影。

——《中国新闻周刊》

在此之前无数的新闻报道不同,本书给了孩子们自己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21个留守在家的孩子的220篇日记,自己描述自己的生活,一改众多新闻报道从旁观者、俯瞰者、恻隐者的角度,去理解甚至是曲解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的真实。

——扬子晚报

内容简介

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

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

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

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

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作者简介

杨元松

书中26个小作者的的班主任,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语文教师。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他要求孩子们每天写日记。本来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教学活动,但,在那一篇篇日记中,他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和烦恼,坚强和困惑,乐观和坦然,并深受感动。但他无能为力,于是决心把这些的故事,告诉那些不知道的人们。

精彩书摘

老师的话

2010年春天,万恶的旱魔踏足我们美丽的山野。起初,我们用自己的蛮干劲儿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在抗旱大战来临之前,我们并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感觉生活用水比往年困难一点而已。

但是我发现,我们六年级的女孩杨海叫同学每星期总要请一两天假。起初她在请假条上只说家中有事,因为孩子不愿说,我也不便细究。这样过了两个星期,我隐约觉得这孩子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单独询问了她。

这一问可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她的爸妈常年不在家,家中就她和两个弟弟,他们的生活用水,要用大水壶到很远的地方背,双休日背的只够用两天。上课期间,下午放学去背就晚了,只得请假!这时候抗旱大战已经打响,党和政府在行动,爱心人士在行动。

我们也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用水情况做全面摸底。同时,一向很重视写作教学的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用日记写下来,也当作摸底的一个事项。

这一摸就摸出了一大堆让人震撼的问题来:杨海叫每天放学回家,要做饭给两个弟弟吃,早上天不太亮就得起床做饭(因为离学校太远,他们中午不能回家吃午饭),几乎每天都得到山里去背柴,下雨时还得种坡地的玉米;杨敏的爸妈也常年在外地打工,她带着弟弟要做家务,要按时到一公里以外的公路上去背政府工作人员运来的水,要养一群鸡,下雨了也要种地;徐梅的爸爸去世几年了,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她也带着两个弟弟上学、放学、做家务、种玉米、种菜,到山中背柴、背水;父母离异、记事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母爱、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徐艳,只要在家,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帮助爷爷奶奶,不管是做家务还是种地,样样在行,奶奶身体不好,懂得感恩的孩子用她的勤劳尽量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杨海刚自小失怙,母亲早改嫁,现在,他几乎每天都得跟着视力非常糟糕的爷爷背水,他还小,只能用装二十斤的塑料壶……

对于孩子们日记中提到的事,我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于是我和我的同事连续往一些留守儿童家跑了几趟,事实证明,现实比他们日记中记述的严重得多!

我感慨于孩子们的坚强,他们在日记中的那些长吁短叹,某些人可能认为那代表他们不够坚强,但是,如果把别人放到当时那种残酷的现实中,某些认为他们不够坚强的人恐怕就不是叹气,一定是惨叫、一定是活不下去了!

我们的遗憾是,因为能力原因,为孩子们做得太少了,偶尔送点水,主要是询问他们面临的困难,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笑迎美好明天。于是,孩子们的日记在一天天的堆积,我们一如既往地和他们谈心,谈现实,谈未来,今天是这样,明天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让孩子们看到美好的未来,这点非常重要,要把这一点变成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动机、动力和出发点。

评论集锦

佚名:留守儿童问题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真理:人类的发展注定要有很多人付出代价。之所以说它残酷,是因为经常会选择那些本就生存艰难的弱势群体,比如本应享受关怀和温暖的儿童。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或许美好或许灰暗,但当你读了《留守儿童日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之后,你就会感到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你心头,压得你透不过气、压的你想哭、压得你一个字也读不下去却有满腔的话要说。是啊,应该说说了,应该好好说说了,而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到底应该怎么看,更要是到底应该怎么办。

邓焕梅:浅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保障

当前我国对加强留守儿童专门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对于这项工作扔较为薄弱,机制尚不健全,就全国范围而言,对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仍和其他普通儿童法律保护的措施基本一致,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虽然现在有些地方也出台了专门性的文件加强保护留守儿童权益,但这些并不是法律法规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因此,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路朋: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应该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作用。城市需要发展、需要建设,给农民创造了进城工作的机会。大量农民在城市有了工作,但因为高房价、户籍制度等原因,他们的子女却不能和他们进城一起生活。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安全、行为、学习、认知以及价值取向上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很多难以解决的社会后续问题,如留守儿童辍学后的童工问题,辍学后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的问题,预防留守儿童被操纵、唆使而违法犯罪的问题等。

林子焜: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问题探析

留守儿童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笔者有针对性选取了物质性人格权保护、受教育权保护、犯罪矫正和亲情看待问题进行分析,既在于从正面分析留守儿童基本权益的保护问题,又从反面分析留守儿童犯罪后的重新做人问题,这是一个横面视角的观察,然而,这些产生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群体必然将为人父母,其与父母的关系必将影响自身对亲情的看待和行为的选择,由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二代农民工如何关心、教育和培养自己所生育的二代留守儿女,也需要纵向视角的关注,毕竟留守儿女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产生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政府决策的有效和社会福利的推广留守儿童问题将能够得到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解决。

查看专题内各评论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