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1位“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推荐的21本经典著作




在纸质书刊和电子数据等信息海量增长的今天,如何选择经典图书进行有效阅读是每一位读者面临的问题。为此,中国法学杂志社微信公号组织了“十杰荐书”活动,由历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推选一本自己认为最具推荐价值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该书单颇有参考价值和学习意义,本公众号特此转载,以飨读者。衷心希望这些法学家推荐的“至爱”图书以及他们的研习心得,能为广大读者的学习、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


全文共10405字,阅读时间约26分钟。


 1st   民法思维    

 


推荐人
王利明,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995年;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003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2007年度中国法治人物;“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推荐语 
本书以请求权基础为线索,提供了基础的民法知识,搭建了民法学习的框架。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在方法论上给读者以指引,引领读者透过请求权基础的手段掌握研习民法的基本方法。
 
本书中还有大量的民法案例,将理论的学习和法律实践联系起来,帮助读者在案例中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案例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加深读者对理论的理解,也可以促使读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良好互动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我期望读者可以通过研读本书走上通往民法殿堂的阶梯。


2nd    法律篇  

推荐人:
何勤华,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1999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2001年;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才”,2003年;当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009年;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原华东政法大学校长,现为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古代西方先哲柏拉图于2500年前创作的「法律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法学著作,开创了西方法学的学术传统。

本书是柏拉图创作的一篇最长的对话体著作,共12 卷、195 章,不仅论述了法律和国家制度的一些根本问题,还涉及教育、道德、经济、哲学、宗教、文艺、音乐等内容。


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在思想上的一个最大的转变或者说对我们今天最具指导意义的,是从“人治”转向“法治”。柏拉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又没有好的方法把统治者变成哲学家,则法治仍然比人治要好。
 
应该说,在西方历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阐述法律的社会功能、法律的至高无上、法治的必要性以及法治的各项措施的思想家。

3rd   法理学讲义    

推荐人
付子堂,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重庆市首届“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2012年;入选首批“重庆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4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4年;入选重庆市第四批“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2015年。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任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亚当·斯密的著作,以「国富论」最为知名,事实上,「道德情操论」和「法理学讲义」同样十分重要。这三本著作表明,经济、伦理与法律具有一体关系。
 
亚当·斯密的时代,是问题提出的时代,他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成为工业化以来的一些“元问题”。作为现代经济学体系的重要开创者,他的经济学思考不仅解释了经济,事实上也影响和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他的法学思考正与经济学思考同步,于今天法学界和经济学界来说,诚属“可超而不可越”,值得品读。
 
本书是亚当•斯密于1752—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道德哲学教授期间两个不同年份的随堂讲稿记录的汇编。按照今天的知识分类标准,其授课内容涵盖了哲学、神学、法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广泛领域。
 
在这部巨著中,斯密将抽象的人性问题置于具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予以研究,系统总结和评述了经由格老秀斯、普芬道夫、洛克阐述并被休谟等苏格兰启蒙学者不断发展了的自然权利学说,由此创立了一种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崭新理解范式。

4th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推荐人
齐延平,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4年;201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推荐语
正如行家所言,对著作等身的凯尔森而言,「纯粹法理论」是比「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更能代表其学术成就的。但因为凯尔森在伯克利创作后者时,考虑到了非德语语系读者的需求,写作方式上也更接近于教科书,对我们既无德国哲学功底也无普通法训练的读者而言,从此书进入凯尔森,就容易多了。
 
我沉浸于凯尔森环环相扣的法理逻辑之中而不能自拔,偶尔将思绪拉回现实,方明白自己之所以被震撼,盖因无论在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学术风格还是在现代国家建构、现代法治建设命题上,中国与德国和与英美相比有着更大的相似性:历史传统上均追求政治权力的集中,思想文化上均坚执于“统一性”的塑造,学术风格上均热衷逻辑与思辨。近代以来的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主轴是现代国家建构与对极权的法治规训,近代以来的中国何尝不是如此?

 5th   论法的精神    

推荐人
刘艳红,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7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现任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长期研习部门法的学者大抵会倾向于推荐部门法的佳作,然而,要读懂部门法的著作,并不能从部门法出发,而应该从法哲学出发,或者再具体一点,可以从部门法哲学出发,比如刑法哲学、民法哲学等。法国思想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鸠于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它可以成为每个部门法的出发原点。
 
本书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也是在该时代最好的政治学著作。它以法律为中心,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最为关键的是,孟德斯鸠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分权与制衡理论。
 
该书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东西方鲜活的描述、对人性的洞悉、对自然法理性主义的深刻揭示,尤其是对法的精神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成为流芳后世的经典著作。
 
跳出部门法的领地,多多回望历史的星空,穿越时光的长廊,多多撷取法哲学的精华,再回到部门法的学习,自是一片生趣盎然。「论法的精神」就是一把可以让我们打开部门法学习之门的常用常新的钥匙,也是打开刑法深山密洞之门的咒语,它让我们了解刑法因何而来、如何解释、因何限制这三个最重要的基本问题。

 6th    国际私法  

 


推荐人
肖永平,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入选2014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现任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会长、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兼职研究员、武汉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推荐语
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我发现可以学习和研究的国际私法资料非常有限。中文资料主要有韩德培的「国际私法」,李双元的「国际私法·冲突法篇」,姚壮、任继圣的「国际私法基础」等;每年发表的国际私法论文也极其有限;外文书籍和刊物就更少了。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几乎翻遍了武大法学院图书馆里面所有的国际私法书籍。在不到10本的英文国际私法书籍中,我选择了戚希尔1947年在ClarendonPress出版的「PrivateInternational Law」来精读。
 
总结该著作第15版,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专业化。它揭示的英国国际私法已经不仅仅是笼统的包含管辖权、外国判决和简单冲突规范的法律部门,而是呈现出专业化、细分化的特点。国际私法和部门法紧密结合,形成了针对特定法律领域的特殊国际私法规范,它专门系统地论述了合同、侵权、公司、破产、知识产权、婚姻、继承、抚养等特殊跨国民商事关系的国际私法规范;
 
第二,国际化。前14版的作者都是清一色的英国法背景,第15版的作者有西班牙和德国的法学教授,而在英国高校任职的作者中很多具有国际背景,如Torremans 德国 、Trimmings  斯洛伐克、Grusic 塞尔维亚 、Mills 澳大利亚 、Tang 中国 。这种国际化的修订团队使这本英国国际私法名著具有了国际视野,如第2章历史和理论增加了欧洲国际私法演化的内容,第8章外国法的排除增加了欧洲法的内容,第35章遗产管理增加了对海牙遗产管理公约和欧洲继承规则的介绍,等等;
 
第三,年轻化。第15版的作者是英国第四代国际私法学家,其中不乏40岁以下的年轻学者,如Trimmings,Grusic,Walker和Tang。这种年轻化使第15版增加了不少国际前沿的内容,如跨国代孕和同性婚姻等问题。
 
可以说,戚希尔、诺斯、福瑟特「国际私法」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从事国际私法学术研究的经典之作。

 7th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推荐人
顾培东,第一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995年;入选“千百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5年;全国优秀律师,1999年;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2005年;四川大学985平台首席科学家,2011年。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每一个法学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观,特别是每一个法学流派都有自己一整套有一定体系性、自洽性的关于法律的理解和解说。本书即是庞德关于法律基本问题的理解和解说。
 
然而,与庞德的鸿篇巨制「法理学」相比,「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仅有寥寥几万字,薄薄一册,内含四章:文明和社会控制;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任务;价值问题。四部分标题都朴实到素面朝天,但又深入根本,直达法学人或法律人心际。
 
总之,「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打破了一般法理学教科书“纯化”“优化”或抽象后所塑造的法律幻境,把人们所带入的是一个复杂、然而却是更为真实的法律世界。

8th    第三次浪潮

 


推荐人
王万华,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4年;其博士论文「行政程序法研究」是国内第一篇关于行政程序法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荣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1年;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第五届“首都市民学习之星”,2014年;其代表性著作「中国行政程序法典试拟稿及立法理由」获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三十周年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及第六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时至今日,我仍清晰记得25年前在法大研究生院初读本书时的震撼,书中描述了一个完全超出我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认知的世界。作者在书中并非臆测未来,而是根据生产领域正在发生的技术变革预判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人的精神与个性将要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些变革如此剧烈,足以推动人类发展进入新阶段,故作者提出了第三次浪潮开始蜂拥而来的判断。
 
本书具有全球视野,并不局限于美国社会发展阶段。书中对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发展多样性的描述,对我们全面认识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普遍性与差异性有很强的启发性,进而为我们研究中国问题提供了更为全面、更为客观的分析框架,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
 
在读完本书后,顿有豁然开朗之感。这本书所涉内容之广使我意识到,法学研究需要与其他学科开展对话——法学关注个体自由权利之保障,而每个个体都是大时代之下的小人物,人们对正义的期待既基于跨越时空的人性之普遍性,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不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法学研究就很难避免自说自话、无的放矢,很难逃离抽象的正义讨论。

9th    论犯罪与刑罚

 


推荐人
陈兴良,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999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7年;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0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获“美国犯罪社会学会国际学术奖”,2007年;日本刑法学会名誉会员称号,201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如果要我在刑事法学科推荐,而且只能推荐一本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该书出版于1764年,全书只有7万字,作者当年才26岁。该书如同横空出世,震惊了整个欧洲思想界。即使距离该书面世过去了250年,它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思想魅力。举凡当代刑事法治理念,例如罪刑法定、无罪推定,无不在书中有着精辟而隽永的阐述,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值得反复阅读,深刻领会,是刑事法的初学者的进阶宝典。

10th    政府论


推荐人
周佑勇,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200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4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6年。现任东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如何运用好政府、市场和社会这“三套马车”,并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政治社会的结构模式,是人类社会所一直关注并探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而对政府职能的强/弱及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定位,则更是这一难题中的难题。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杰出代表洛克,在1689年与1690年写成的「政府论」,就是旨在破解这一难题的。
 
该书通过上篇对君权神授论的“破”,与下篇通过分析“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和目的”而对自由与人权的“立”,大力宣扬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封建理念,无疑为当时的人类社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而在这场精神洗礼中,究其精髓,则正是其中的有限政府论——它从精神和知识的双重层面,振聋发聩地回答了困扰人类社会的治理难题。「政府论」这一被视为“可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相媲美的政治学经典著作”,也因此成为公法学者尤其是行政法学者绕不过去的经典名篇。
 
回望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重温经典,是为了传承文化。洛克的自由主义是关于国家与个人关系的学说,有限政府论是关于控制国家权力的理论。人类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告诉我们,如何将政府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如何在保障公民权利的前提下行使政府的权力,如何确保政府权力的行使不至于抑制社会的活跃发展以及市场的繁荣昌盛,是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好望角”。不断思索自由与控权两大主题,行政法的学习之路,也许才不至于迷失。

11th    看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  


推荐人
张翔,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7;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2017;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6;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2014;万人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2013;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1;中国法学会第四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6。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在我逐步认识到法释义学是法学的根本,认识到法学的核心工作是对本国现行有效法律规范的解释和体系化之后,这种在构成宪法规范的历史解释中重要基础的文献,才重新回到我的视野之中。书中许多当年看来平淡无奇的内容,突然变得极富启发。
 
本书出版于1986年,一直没有再版,而肖蔚云老师也已于2005年仙逝。人琴俱渺,赏音阒然。在我这个弟子看来,在强调“依宪治国”的时代,这本书的价值应该被再认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忽视这些奠基性的重要著作。

12th    方言与中国文化    

 


推荐人
应飞虎,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009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第五届“钱端升法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本书从方言角度呈现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以文化视野展示各地方言的千姿百态,向读者全方位展现了方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作者以方言作为研究坐标,运用各地的方言信息,解密中国历史中的未知世界,其研究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在书中,作者充分利用很多看似随手拈来的材料,运用与众不同的视角,得出一些出人意料却又明确可靠的结论,凸显了学术大师的非凡功力。法学研究和法律实施与之类似,也需要发现未知事实,因此,该书的研究视野和论证思路对法学研究具有示范意义,作者的这种研究角度,也可以为法律职业者提供借鉴。

13th    刑事诉讼法 

 

推荐人
董坤,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编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推荐语
林钰雄教授的「刑事诉讼法」从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多亮点,给我感受颇深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展开论述,理论与实践能有效衔接;实体与程序并进,程序研究同时不忘对实体问题的及时呼应。
 
除了上述两大亮点以外,该书的每章最后都有相应的注释参考,方便读者在对某一问题作深入研究时找寻其他资料。另外,本书每一章中对于作者的重要观点和结论也用不同字体加以标注,方便读者提纲挈领地了解本书核心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刑事诉讼法」于2005年在我国大陆出版,之后近13年的时间里,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几经增删,修改幅度较大,05版的这套书与台湾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内容上已经有了较多变化,好在该书主要是围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读者在阅读时可更多专注于该书对实践问题背后的法理思考和作者在理论上的创见,若能“专注于此,不计其余”,仍会有很大收获。如果需要对书中具体条文等操作性论述展开阅读,可配以台湾地区最新“刑事诉讼法”法条,注意新旧条文的对照,也可做到旧文新读,有所收益。

 14th    看不见的法律 


推荐人
石静霞,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4年;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办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法学类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全国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理事会成员、世界银行投资争议解决中心调解员;国际破产协会董事会成员和亚太区首任主席、国际破产执业者组织学术委员等;获“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研究成果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推荐语
关于对法律的理解和认知,除阅读上述经典著作外,我认为值得推荐的还有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迈克尔·瑞斯曼所著的「看不见的法律」一书。这本书读起来轻松有趣,但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基于独特视角对法律所做的更全面观察和理解。
 
之所以称该书有趣,是因为这位顶尖级国际法学家在该书中没有涉及国家或民族大义的国际法,而以见微知著之法,深入研究了生活中复杂细微而难以察觉的“微观法律规则”,形成了本书颇接地气的学术特色。
 
正如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詹姆斯·雅各布斯所说,阅读这部作品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赏心乐事。

15th    法哲学范畴研究


推荐人
蒋悟真,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7年;第二届“江西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2015年;相关成果分别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获得其他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该书从法哲学角度系统性地阐释了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者准确地把脉了世界法学研究的整体走向和法治实践的核心目标,为我国法理学乃至整个法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研究范式、基本框架和基本原理。
 
本书不仅是法理学领域的精品,而且对部门法原理的解释、提炼及其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法学界难得的学术精品。

16th    司法改革研究   


推荐人谭世贵,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0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事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本书为我国研究司法改革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分两编;第一编总论,对司法改革所涉及的司法公正、诉讼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司法权威、司法民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二编司法体制和审判方式的改革,对司法体制的改革、审判方式的改革、审判监督程序制度的改革以及司法审查制度、陪审制度等实践及前沿问题进行了分类研究和细致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对推动司法改革理论建构和实践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书在我国司法改革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广泛的影响。

17th    公法的变迁     



推荐人冯果,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入选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推荐语:汗牛充栋的法学著作中,真正堪称经典、为一个学科指明方向或者开拓新的疆域的著作并不是太多,狄骥的「公法的变迁」当属其中的一部,我愿为从事法学研究的青年学子们推荐该书。 之所以推荐该书,首先是因为该书所折射出的作者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学术担当,为有志于从事学术的后来者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如郑戈教授所言,在本书开头,狄骥便提出了一系列自我挑战式的问题:为什么要专门研究公法的变迁?法律难道不是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处在永恒的变迁之中吗?对法律进行的科学研究难道不就是对法律制度之演进过程的研究?对公法之变迁的研究不就是公法研究本身吗?只要读罢全书,想必大家便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答案。 其次,推荐该书是因为这是一部批判与创新并举的鸿篇巨著。狄骥是一位对现实具有独特观察力的学者。他所提出的公法变迁理论产生于他对变幻莫测社会现象独到的审视,以及对新的社会秩序萌芽的敏锐觉察。

18th    公司法的经济结构     

 推荐人罗培新,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4年;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兼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推荐语:学问之路没有坦途,无限风光总在险峰。从事商法研习经年,深感商事法律规范,务须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学说,方可以国际视野,成就国内学理。于是乎,在上海这一繁华乃至于浮华的灯影之灯,沉下心来,埋首译事,一年一部,逾十年不辍。唯有用尽笨功夫,方可出真学问。 没有想到,十余本译著中,最值得推荐的,仍然属于出发时遇到的最初风景。 我和张建伟教授合作的译著「公司法的经济结构」,是一本方法论色彩颇为浓厚的著述,也是公司法领域的法律经济学版本。 本书的作者费兰克·伊斯特布鲁克和丹尼尔·费希尔是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该书横跨法学、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诸学科领域,对法律经济学理论流派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提供了一个雅俗共赏的导论性介绍,是美国1978年以来引证率最高的50本法学学术著作之一。

19th    环境法故事  

 
推荐人曹明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年;中达环境法优秀学者奖获得者,2012年。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推荐语:法学院的同学们都读过各法学科目的花样繁多的各式教材,但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仍然觉得耐人寻味、余韵犹存的教材恐怕寥寥无几。 与那些平庸的法学教科书相比,本书是一种例外,它属于那种一经打开就难以合上的引人入胜的读物,就像是我们童年时家喻户晓的读物「故事会」一样令人着迷,因为,正如书的名称一样,它给读者展示的是发生在美国环境法历史的一个个真实的案件,不少案件还是案中案、故事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错综复杂。 此外,本书中故事的写法也别具一格。本书的所有作者均曾以公诉律师或者法官之友的方式涉略这些案件,因而,他们对故事的描述和分析不仅视角具有独特性,其解读也有权威性。

20th    国际法引论  



推荐人何志鹏, 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现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欧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长春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部非洲仲裁基金会仲裁员。 推荐语:本书是中国国际法学术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对前人的学术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地继承和总结归纳,而且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观点;不仅探讨了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的关系,思考了国际法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涉及了国际法的渊源,还涵盖了国际法的发展脉络与方向。 此外,其中有很多问题都是中外国际法学者没有充分重视、未能深入阐述的,王铁崖先生在这些领域所着力进行的研究,无疑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开启了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大门。

21th    大学     


推荐人卓泽渊,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99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届“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首届领军人才;首届“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入选者。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凯文特聘讲席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行为法学会副会长、法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推荐语:在当今的法律或者法学领域,可推荐一读的专业著作有很多,但在人们所推荐的著作中,非专业的读物并不多见。我以为,有一部著作倒是所有的法律人应该一读的,它就是中国古老而著名的国学典籍「大学」。它不仅是著名的国学经典,更是中国法律人应读的国学经典。

中国民商法律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燕大元照”。




实习编辑:庹凤

图片编辑:金今、张凌波、林嘉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