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叩山问水 2018-05-28




溥儒(1895-1963),北京人。出身清皇族,姓,字心畲,又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满族,出身皇室,他是皇帝第六子恭亲王的次孙,姓爱新觉罗。溥儒自幼饱学,稍长专心研究文学艺术,1911年入贵胄政治学堂,毕业后再入青岛德国威廉帝国研究院,又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天文和生物,获得学位,他也精通经史和书画,回国后先住清河,后隐居戒台寺10年,从此笃嗜、,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其山水以“北宗”为基,润以南宗笔法,书法以草书见长,昔时与张大千有“”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书法上与郑诵先等共为北方书坛的台柱人物,在当时的北京是声誉极高的文化名人。解放前夕出海舟山,遠居台灣,于1963年病故。

 


 在近现代画坛上,溥儒是唯一一个不承认自己是画家之人。其实也可以理解,满清皇室嫡系后裔,鬻画为生,何以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溥儒虽然长期生活在民国,但他内心深处始终对之保持‘距离’。所以当他因生活所迫而要出售一些国宝级名迹时,有些收藏家均劝他不要售于洋人,‘爱国’道理一大套。溥儒为之不解或不屑:‘至于吗?’想想也是,故宫当初也不过是他们家族的‘私产’而已,还有什么再可值得大惊小怪的?如纯就书画史而言,同是皇室宗亲,溥儒与赵孟頫似无法相比。其中原因有三:才学、时境和心态。”

图1(1941年作品)

图2(局部)

溥儒一生的经历和书画艺术并不复杂,但要想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却绝非易事。今人对他的研究或评价,多是站在研究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上而进行的。但如果能够站在溥儒的角度去阐述,或许会得出与以往迥然不同的结论。换句话说:多年以来,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溥儒其人其艺?溥儒是今之古人,他不应该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他如果生活在晋代或宋代,或可能就是“兰亭修禊”和“西园雅集”中人。

 

图3(匡时2014秋拍 53x109cm 80.5万)

图4(局部)

图5(局部)

辛亥革命以后,末代恭亲王溥伟为了“满蒙独立运动”筹措政治经费,先后将恭王府邸,以及府藏古瓷、青铜器、紫檀家具和部分古书画变卖或抵押。为此溥伟、溥儒(心畬)、溥僡三兄弟发生了析产官司。后溥儒分得恭王府旧藏部分书画:陆机《平复帖》、王羲之《游目帖》(廓填本)、王献之《群鹅帖》(廓填本)、颜真卿《自书告身帖》、怀素《苦笋帖》、韩幹《照夜白图》、《定武兰亭》(宋理宗赐贾似道本)、吴传朋《书王荆公诗》、张即之《华严经》、北宋佚名《山水卷》(黄公望藏印)、易元吉《聚猿图》(钱选跋)、宋人《散牧图》、温日观《葡萄图卷》、米友仁《楚山秋霁图》、赵孟頫《道德经》(前有老子像)、赵孟頫《六札册》、沈周《题米襄阳五帖》、文徵明《小楷唐诗四册》、周之冕《百花图卷》、杜琼《万松图卷》、姚绶《煮茶图卷》、陈淳《虎邱图卷》、王醴《花卉卷》、陈嘉言《花鸟卷》、解缙《草书卷》、祝允明《草书卷》等。

 

图6(1935年作品 嘉德2014秋拍 50x22.5cm 69万)

图7(局部)

图8(局部)

(按语:这幅画鬼魅题材的作品,乙亥为1935年,溥儒还应居住京西戒台寺。所作画面明快艳丽,线条起收有度的荷叶描,尤其人物和小鬼的胡须犹如触了电似的,十分生动逼真。书法更是精彩,筋肉交加跌宕起伏,欹侧呼应迅捷有力,可以说这段时期溥儒的书法是最为鼎盛。溥儒书法习柳公权,裴休出,略近成亲王而风骨过之。行草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他主张树立骨力,善于取势,主张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这样才无轻率之病,书法刚健遒美,秀逸有致。在现代书画家中,个人认为刘海粟和溥儒的书法,要比两者的绘画应更为出色。)

 

图9(1954年作品 荣宝2004秋拍 46x30cm 66万)

图10(局部)

图11(局部)

溥儒善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山水以“北宗”为基,笔法以“南宗”为法。注重线条钩摹,较少烘染。自1949年南渡台湾后,画鬼魅题材日渐增多,究其原因,也许国事也许家事?我们曾说溥儒的内心世界是无人打开的,事实也从未打开过。我们只能从偶尔露世的作品中,来臆想来推测。

溥儒定居台北之后,除了在家中开设《易经》讲座外,还到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等高校艺术系授课,另外还收徒教授书画。溥儒拒绝接受宋美龄为弟子,极有可能是因清王朝被国民党人(其实应是袁世凯)所推翻,如果接受国民党总裁夫人为其弟子,则在心理上会有某种愧对列祖列宗的负罪之感。但溥儒当年内心的真实想法,今人也多为猜测而已。

 

图12(1956年作品)

图13(局部)

(按语:溥儒惯用的是中锋用笔,线条的起收具有钉头鼠尾,折笔侧锋的速度非常利索明快。长线条也是非常的平稳,稍有些偏侧;这些都是因为书法中锋的魅力所致。溥儒用墨不多,尤其用水墨则更少,减到能少则少。所以现今市面很多善用水墨的溥儒作品,基本都是后人臆造的。此幅则更是很淡的淡墨干皴,或作一下简单的修饰,例如此幅小鬼的裙摆。)

 

图14(匡时2009秋拍 42x27cm 190万)

图15(局部)

(按语:此幅能以190万成交含佣金,靠画面的题材是一个卖点,独特稀缺性。款识:靠天吃饭 中国男子方震亚 不怕艰难不怕苦 待人忠信不欺天 明处去来暗中补心畬。看书法落款和人物画面的线条,应为晚年作品。)

 

图16(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17(局部)

图18(局部)

(按语:溥儒的鬼魅基本特点都是绝无颜值,面部丑陋不堪,狰狞可怕;身体都是肌肉男,满满的都是力量的感受。可以感受到溥儒内心世界的怯弱,保留着对世人的心里上拒绝和警惕。但给我们书画爱好者的是线条魅力,越是丑陋的,线条越是有张力的,起收有致的荷叶描着实让我们痴迷。)

 

图19(嘉德2012秋拍 65x28cm 65.8万)

图20(局部)

溥儒的绘画笔墨和图式并无多少新意,可谓有承前而无启后。但他在染色(设色)方面却有相当的独到之处。他曾经一再提醒学生说:“染色绝对不可以染一两次就算了,最好要在十次以上。次数越多,层次就越多,就越有深度,越有分量。现今有些画人一次就染完,简直不可想像。”他每次染时都用色很淡,一层一层和一次一次往上加。他说:“淡而后才能雅,清而后才能逸。世人都不知此(耻),急功好利。”

 

图21(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22(局部)

图23(局部)

启功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溥儒先生好用小笔写字,自己请笔工完制一种细管纯狼毫笔,比通用的小楷笔可能还要尖些、细些。管上刻‘吟诗秋叶黄’五个字,一批即制了许多支。曾见从一个大匣中取出一支来用,也不知曾制过几批。先生不但写小字用这种笔,即写约二寸大的字,也喜用这种笔。”

画家即溥儒学生刘国松也说过:“因为溥先生并不太重视他自己的画艺,所以用的材料很不讲究……只有用笔方面,才有独好,他最喜欢用狼毫笔,而且多半是紫狼毫或豹狼毫,或长锋钩筋笔。他觉得狼毫比较挺拔,比较灵活,重笔挥写,可得雷霆万钧之势;轻笔皴擦,易获灵秀清逸之气。甚至他写字亦用样的笔,尤其是写两三寸的行书,更是风韵高雅,清新拔俗了。”鉴赏或鉴定溥心畬书画,一定要知道他所用毛笔的特点,即长狼毫中锋。

图24(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25(来自雅昌艺术网)

(按语:两幅作品对比,很容易判断一真一伪。溥儒喜用中锋长毫,用笔出阿里就是钉头鼠尾的荷叶描,且速度快,折笔翻笔瞬间而过的流畅,这些是好事者无法解决的问题。譬如红圈内的线条对比。再看用墨的特点和鬼魅的开脸,一个丑陋一个喜庆。)

 

图26(局部)

(按语:在书画鉴赏中,最为根本的就是线条,用在书法领域来说就是用笔特点。我们细看图26中每一个字,都觉得非常已经很好了,与图24中的差别不大;但是在字与字的运笔连接中,明显不连贯,这就是好事者不可能一气呵成的顺畅。能看懂这两者落款书法上的差距,基本可以说进入书画鉴赏的门槛了;此时也许会有人要拍砖,但这种书法上的贯气,当你明白了;就会有醍醐灌顶,一扫而空的淋漓痛快感,我只能告诉您这么多了。)

 

图27(匡时2016秋拍 65x33cm 112万)

图28(局部)

图29(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30(局部)

(按语:两者对比,再次反映出画家的心声。图27也许指向身边爱妾出身的二夫人李墨云,穿着人衣的狐狸精,图29刻画丐鬼犹如自己的心灵世界。当年溥儒的弟子们大都对这位李师母敬尔远之,她后来还与江兆申等人翻脸打官司。我们鉴赏这二幅作品,还要注意不同的用笔风格导致线条的差距,还有书法上的表现方式,就不再一一阐述了。)

 

图30(来自网络)

图31(局部)

图32(局部)

溥儒其实并不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他或许更适合于魏晋六朝、北宋和晚明的那些时代,他是误入了这个纷扰不堪的红尘俗世,他的内心其实一直都很孤独。他的学生刘国松曾经说过:“可惜他是生不逢时,如果早生个三五百年,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清代以降,文人画已渐趋没落,溥先生再高的才华,只手已挽救不了文人画的颓势,难怪有人要称他为‘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了。”

 

图33(来自网络)

图34(来自网络)

图35(来自网络)

溥儒流传国内的作品较多,在恭王府花园管理处收集整理溥儒故居时,旅居美国休斯敦的书画收藏家万公潜先生与溥儒是多年至好,收有多件作品,念其恭王府整修开放之时溥儒晚年作品国内所见不多,特于1989年将所藏溥儒书画捐赠府中。

1991年溥孝华去世,将作品交给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接受托管。其中有溥儒书法175件、绘画292件,其他收藏书画13件,砚石、印章、瓷器等58件,总计543件。故宫托管的溥儒画作文物琳琅满目,大品、小品、立轴、长卷俱全,并包括难得的鬼趣图册,西游记册与自绘瓷瓶、瓷盘。其还包括溥濡四小幅自绘漫画。是溥儒在国外期间为与人沟通的随笔之作,极为有趣。

 

图42(《毛人图》册26开 现藏台北故宫)

图43

《毛人图》故事来源自《太平广记》,为宋初李昉所作,书中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轶闻、遗事、与传说,内容多半为神异怪谈。性质上虽被归属于类书,但因为其涵概的范围甚广,也常成为後世小说戏曲所取材的源头。从画作可看到鬼怪百态,以极简单笔墨描绘在山林的鬼魅,但图像中的鬼魅却不会让人畏惧。

图44

图45

溥儒从书中择取了26个故事,各绘一开而汇集成册。幅中采取上文下图的形式,除了图绘故事的情节之外,还摘要钞录其文字於上。他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小巧而荒诞诡奇的幻想事物,尺幅之间趣味横生。

 

图46

图47

“毛人”一则,是描写偏远地区的人种,他们的外形像是人类,但全身上下长满了毛,好像猕猴一样。当他张嘴吐舌之际,上唇几乎把脸都盖住了,下唇则垂到胸前,模样可怖,据说也会吃人。

 

图48

图49

溥儒曾经研究宋代易元吉的猿画,晚年自己也养过小猿,传世作品中更有不少以猿猴为题材。他笔下的毛人,和他所画的猿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显然不强调令人惊恐的特质,而是嬉戏於林间,俏皮可爱的形象。

 

图50(来自网络)

图51(局部)
溥儒画论人物:
写高士则凌云遐举,写仕女则幽闲贞静。

高士之须,欲疏而秀;静女之发,欲泽而鉴。

先用淡漠丝染,再加浓墨于中;

间用水渲染,使中深而外浅,复于浅出细丝数笔,则须发如生。
写古圣先贤之像,诵其诗,读其书,先思其人,然后落笔。
量度经佛之法身、耳目、口鼻、肩背、手足,皆有常度。
衣折描法,则有游丝、竹叶、水文、琴弦等等

 

图52

图53
画人物面颊,笔欲匀圆,颊乃丰润。

眉欲前重而后轻,则根梢分明。

女子之眉休整,像黛痕也。

画目先左右上睑两笔,后左右下睑两笔。

必分上下画成者,欲其部位不差毫厘,左右如一也。

目中点睛,睛左则左视,睛右则右视。

两目点睛,部位如一。

旁面画睫毛于外,正面但以淡漠染目眶之内边,所谓传神在阿堵中也。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有公众微信或其他媒体需要转载,敬请注明尚敷拍卖或叩山问水。若否,我们一经查实,保留微信投诉或司法诉讼的权利。




请敬请关注 原创系列文章





介个公众微信,您关注了没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