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亲身体验了一次死亡教育
今天是西方的复活节,
在这样一个代表重生与希望的日子里,
无关国界,
小编想和你们聊一聊生与死。
成长至今,课程表中并没有“死亡教育”这么一门学科。
眼看当下,电视上播报某某人轻生,某某老人上了保健品的当,某癌症晚期病人花光积蓄过度治疗这些类型的新闻层出不穷。说到底,死亡具有未知性,人们对未知会产生恐惧。
未知死,焉知生?
最近“死亡体验馆”大热,人们对这种新鲜的事物跃跃欲试。毫无疑问,它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不过,若大家只是进去体验后晒张门票发个票圈,它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它的妙,在于它引起了我们对生与死的深度思考。它能够更加真切的让我们感受到死亡,提前思考如何面对自己以及亲人的死亡。直面了自己心灵的恐惧,从馆中“复活”的我们,也许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吧。
你觉得死亡可怕吗?
但是我却觉得,
对生命一无所知,
更加可怕。
有一天,我梦见自己死去了
一段亲身经历。
那天是中国的鬼节。我梦见了自己的死亡。
巧合的是,我的妈妈也梦见了我的死亡。
你们知道的,梦境大多数都会在醒来前被我们忘记。
少数记住的梦也会随着我们的醒来逐渐淡忘,大概一个上午就能完全消失。
好在我记录下了那场梦。
我想,那会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场梦。
已经忘记梦境是怎样开始的了。只记得我躺在医院白色的床单上,病房里有一些仪器,还有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
场景迅速切换,现在我的面前是大夫的脸。他没有什么表情,如果有,我想可能是强压着的悲伤。我坐在冰冷的椅子上,身后站的是我的妈妈,再往后就是诊室紧闭的房门。
医生回避我的眼睛,目光越过我,看向我的妈妈。而妈妈拿着病情报告单,正在逐字逐句地阅读。终于,他说出了那句话,“她的时间不多了。”
而再下一秒,是我坐在病房里的床榻上,靠着雪白的有着消毒水气味的枕头。妈妈几乎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地对我说,“医生说你只剩下三天了,这三天……你想怎么过?”
我还没从上个场景的惊愕中缓过神来。待到弄清楚她此刻话语的意思,我已经控制不住地落下泪来,“为什么?为什么只有三天了?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做。我还有很多很多地方没有去。我想要去垦丁看海,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去欧洲的某个不知名的小镇虚度光阴,去色达看日出,在帝国大厦看日落……我还有那么多想去的地方啊!”
“医生说,以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是没有办法坐飞机的。”我瘫坐在床上,双手紧紧捏住身下的床单。“怎么会这样?我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体验过,我还这么年轻,我还……没来的及长大,还没能赚钱赡养你们啊。我想带你们去很多很多地方拍游客照的……我还想给你们买很多很多剪裁很好的衣服,带你们吃各地的美食……”
情绪就这样崩溃。我嚎啕大哭,想着自己,想着爸妈,想着挚友。发疯地流泪,觉得不甘心,觉得太遗憾。持续了好一会儿之后,我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
在梦境的结束,不是无尽的忧伤,不是无尽的不甘与悔恨,不是对老天不公的埋怨,我的心中只剩下了爱,只剩下了温情满满的回忆。妈妈做的红烧肉,和挚友一起登山时清晨的风声与鸟鸣声,在纳木错望见的漫天繁星和山顶看到的流霞……我这一生,也算是精彩充实地活过了啊。
“最后,剩下一些话,我想对你们说,做你们的女儿,我很幸福,很感激……我走了之后,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啊。平时多做一些好吃的菜,不要因为我不在就懒地做了。想买的东西就去买,不要为我总是想着省钱,也要过好你们的生活……我……爱你们。”好不容易止住的泪又夺眶而出。
这次,我醒了过来。
枕头被泪水浸湿了一大片。
还是沉浸在悲伤中。
又哭了好一会儿才能勉强睁开眼。
看到阳光透过窗户刺进来,我突然觉得特别特别的庆幸。
是之前的人生中从没有体验过的一种感觉。
仿佛上天又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
还好啊,还好只是一场梦。
又在床上辗转反侧许久,
我决定把这场梦记录下来。
把它给闺蜜发过去。
然后爬起床认真品尝爸妈做的清粥小菜。
好在,一切都来得及。
该如何面对至亲的死亡
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
那是一位风趣幽默、德高望重的校长的葬礼。
他生前爱热闹,他们家永远有络绎不绝的客人。而最后,老人的告别仪式没有在殡仪馆里举行。特别的与众不同,葬礼被办成了一个party,每个人都被要求穿着自己最漂亮的礼服。没有哭泣和哀乐,在场的每个人都讲述了一段他们与老人的往事。大家一直在微笑着追忆老人的生平,分享着幽默的或是苦涩的事情。在感而不伤的氛围里,大家真正地追忆了这位老人和自己人生的交汇点,感念他做过的点滴,祝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常有人说,在华人的文化里,死亡一直是缺失的一课。
我们避讳谈论死亡,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死亡。
可不去面对死亡,并不意味着死亡和告别不会来临。
于是《奇葩说》有一期专门谈论了死亡,黄执中说,在面对绝症病人时,我们本能地都会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些大多数人都会用的鼓励的套话可能会阻挡真正有价值的真心话。是啊,如果一切真的不可逆转,为什么不放弃那些情面,放弃那些规矩,抓紧最后的机会去表达最真实的情感呢?也许明天真的不会再来了。也许这一世,我们的缘分就真的尽了。下一世,即使相遇我们也不再是今生的我们。
当我们每个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的答案,想到的事情,想到的人肯定都不一样,也许这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是,有没有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思考生死和离别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小王子想回到自己的星球去见那朵玫瑰花,
躯壳很沉重,带着它就回不去。
“你得明白,那儿太远了,我不能带着这个身体走,太重了。”
“我会像个废弃的旧壳般,一个旧壳没什么好伤心的。”
高晓松阐述的生与死十分诗意:
你是那颗星星,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
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无论你在哪里。
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变成了暗物质,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
在西方人过复活节的今天,
不妨我们来补上这堂“死亡教育”课。
推荐阅读书籍:
保罗·科埃略《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保罗·科埃略《阿莱夫》
米兰·昆德拉《不朽》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纪录片:
BBC《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
也许,学会了”向死而生“,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
诚朴勤仁
NJAU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回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全媒体中心新媒体部 蒋佳颖
编辑:全媒体中心新媒体部 蒋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