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好于95%的电影,比《熔炉》更绝望!(中国人更应该一看!)

2017-01-10 娱乐神吐槽



今天我的心情很沉重,比看完《熔炉》那一天的心情还要沉重。

 

《总有一天》,被称作是丹麦版《熔炉》。

 


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发生在曾经丹麦的Godhavn寄宿学校。

 

这所学校的校长,是个暴力分子,

 

他所认为的教育就是“用拳头让那些不懂事的男孩们听话”,



在这里,不能随便谈论理想,会因为“理想过于傲慢”而挨打,

 


哭泣也会受到惩罚,


即便是十几岁的孩子刚接到“母亲死了”的消息,也不行,

 


每天都要干活干到吐血,


因为校长说“不经过锻炼不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如果犯了错误,会被其他孩子排队扇耳光,

 


这样的制度和规则,把孩子们训练地出奇一致的冰冷和麻木,

 

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孩子们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就是“活得像个幽灵”



因为在这种地方,保存任何人性,就意味着受伤。

 

一对兄弟,因为父亲死亡,母亲病重,无人照顾,不得不被送进来。

 

弟弟在学校里面是个特殊的存在。

 

弟弟腿部有些畸形,不能很好地在地球上行走。


所以他酷爱天文知识,希望总有一天能成为宇航员,飞去月亮上,

 


他像个天使,在人人自保,冷漠无情的教育法则中依旧懂得分享,



因为对于文字天赋异禀,识字又多,弟弟时不时会帮其它同伴读一读从家里寄来的信,

 

每个男孩都很在意信件里是否有家人的牵挂,

 

但是很无奈,这些被家庭抛弃,或者说留在这里“改造”的孩子,家人对他们的态度通常只是敷衍

 

所以弟弟会适当补充一些信里原本不存在的内容,像个周身都有光芒的小天使,




可能正因为弟弟的出类拔萃,得到了其中一个男教师的注目,

 

很不辛,这个道貌岸然的男老师是个卑鄙的“老玻璃”,

 

他总是在孩子们熟睡的夜晚,就像皇帝挑选嫔妃一般,


悄悄的把某个男孩叫醒,实行卑鄙无耻的性侵······




这一天,终于轮到了弟弟······

 


而年龄尚小的弟弟,在无良的侵犯之后,怀着满腔愤怒和无措,晕倒在地······




如此天真纯洁,年幼却懂事,本来未来会前途一片光明的弟弟,为什么要遇到这样的遭遇啊!!


心痛······

 


而年龄稍长一点的哥哥,虽然有点暴躁,但却是个在时时刻刻都懂得保护弟弟的“小大人”,


他努力表现,言听计从,只为了熬到15岁那一天(因为按规定,这个年龄可以离开学校,出去自己谋生),能带着弟弟离开这个鬼地方,



这就是片中所指的「总有一天」

 

但是没想到,校长竟然因为哥哥身体强壮,表现良好,所以准备把哥哥作为一个好用的道具,继续被学校利用下去

 

听到这个消息,哥哥怒不可遏,再也无法控制情绪,

 


结果,被校长打得濒临丧命······

 


面对危在旦夕的哥哥,校长甚至拒绝把他送到医院,因为“不能担这个责任”,



而片中最动人的一幕,就是小男孩穿上宇航服,飞上了月亮······


他要用自己的性命,来救哥哥的性命,

 

他要让检察官看到真相······

 


面对孩子们这样的情况,难道父母不知道么?政府不知道么?

 

这样的问题,在看《熔炉》时你大概已经问过一次!

 

这些孩子有些是父母管教不了,或者如同电影里兄弟的情况一样,父母双亡,亲戚又没有条件,

 

再说政府部门呢,每次检查前学校都会接到通知,

 

孩子们会被收拾的衣冠整齐,


被问到“你在这里开心么”这样的问题时,


在暴力的压制下,没有人敢说出真相,


 

而其中最令人恐惧的是,是这种教育体制中的“强制服从”“强制认同”

 

他们不得反抗校长,不得顶嘴,必须认同校长的“暴力法则”才能生存,

 


也正是这样的制度和规则,把孩子们活生生的培养成沉默者或者“恶魔”


这样的“强迫认同手段”,不得不让人想到被中国很多家长“信奉为神”的杨永信!

 

杨永信,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国“电击疗法”第一人,于2006年创立了「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他的网戒中心被称为新时代的“集中营”。

 

杨永信这个人很神,被他治疗过的“患有网瘾”的孩子,无论之前多么不听话,怎样顶撞父母,怎样大声反抗,只要进了那个房间,40分钟后出来就会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百依百顺,有的甚至当场向父母跪下认错。

 

很多家长对杨永信感激涕零,对杨永信下跪,谢谢杨永信救了自己的孩子,救了家庭,

 


而那些所谓被杨永信“拯救过”过的孩子们呢?

 

电影中孩子们长大后的结果是这样,




而从杨永信的集中营中走出来的孩子,


有的自杀,有的对社会充满仇恨,有的悲观厌世,甚至还有殺母的!

 
中央台曾经报道过一篇柴静对于杨永信网瘾中心的采访,

 

柴静问其中一个女孩,既然电击那么疼,为什么还愿意留在这,

小女孩说“因为电击是好的,让她觉得清醒。”


可能是觉得孩子的语气不对,于是柴静又问:“真的吗?”

 

这时小女孩脸已经涨得通红,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她咬了咬牙,吸了口气。最后用平稳的声音回答道:“我愿意呆在这。”



这一幕,和电影中如出一辙。



杨永信他制定了一共86条规定,没有学生知道他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定,他们只知道如果违法,立马进13号治疗室接受电击。

这些规定具体的包括“说老师坏话”,“和家长说想回家”,“吃巧克力”,“坐杨叔凳子”,“上厕所锁门”等。抽象的诸如“严重心态问题”,“挑战杨叔权威”,“执行力不足”等。

 

甚至在进行强迫性电击“治疗”前,杨永信都不会给孩子做任何身体检查,


上来就电,电到你求饶,电到你屈服,电到你认同我,最后成为我的一部分。

 


借助暴力给人体带来的极致痛苦制造恐惧,从而改造出一群完全服从于自己的机器,


这是片中学校和杨永信治疗中心最大的共同点!



 

《战网魔》一书中关于在杨永信学院有这样的文字:   

 

杨永信拿起仪器的两个端子,对着少女的太阳穴轻轻地点了一下。 

 

“难受吗?”他盯着少女的脸问道。 

 

“不难受!我没有网瘾!”少女说。 

 

“那好,再来一下。”杨永信又点了一下,少女颤抖了一下,可她咬紧牙关,不说难受。


杨永信在两个太阳穴上同时点了一下,少女受不了了,叫起来:“我难受,我难受,医生,你用的什么东西,我的脑袋为什么这么难受?” 

 

“不是仪器的问题,是你有网瘾,有网瘾就难受。”杨永信开始心理引导,“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不想告诉你,我想离开这个地方,我想去找我未婚夫……” 

 

杨永信又点了两次,少女终于挺不住了,泪水顺着眼角流下来…… 

 

但首先,“少女”的身份有问题,刘明银口中的“少女”武旭影,其实已是20多岁的女大学生,并且,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所学的正是心理学,后来读了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杨永信的网戒中心2006年成立,已经过去了10年,


在这10年里,无数所谓“网瘾少年”从这里走出去,杨教授的网瘾中心非但没被告发,没被取缔,反而经营得风生水起。

 


父母们都以为,无论是电影里的学校,还是杨永信的学校,都能代替他们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因为这些学校都打着“教育”的旗号,并且被政府所批准,

 

家长们相信,总有一天,这些学校会将他们的孩子培养成才,继而再被合格的输送进社会,



而更为讽刺的是,学校里的老师们也是如此认为的,电影里的校长在最后一刻,还瞪圆了眼睛说“我是为了你们好!”,



而杨永信也说:“只要拯救了一个孩子,那我就是功德无量的。”




我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希望这种东西,

 

「总有一天」的那一天,到底会不会如期而至,

 

片中的兄弟俩最后盼到了那一天,最终保住了命,也退了学,




但是从杨永信治疗所走出来的孩子,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

 

离开,是这些孩子们唯一的希望,


但是相比起是否能成功离开学校,


他们的思想和认知在长期暴力威胁下究竟是否被真的同化,才更令人感到后怕!

 


希望每个小天使都能得到足够的关爱,


即便是命运不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照顾,也希望他们内心强大,努力自保,不被改变,快点长大!

 

不过这些都治不了本,

 

最重要的,


还是希望杨永信戒毒中心这样变态机构早点关门大吉!


阅读原文可直接观看。


==文章精选==



被曝出轨、台词念数字,新剧辣眼睛,红极一时的他咋啦?

看了金星新节目,才发现相亲还带串场演的啊?!

有毒!AB、景甜、刘烨读网友黑评,笑得肚子疼!



新鲜八卦 犀利吐槽 尽在娱乐神吐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