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雨辰的今天,全是妈妈害的吗?

影圈堂叔 娱乐神吐槽 2018-08-01

 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最近,芒果台的一档“成人版”母子亲情节目《我家那小子》,让许久不见的朱雨辰,在争议声中爆红。


朱雨辰这个名字,说实话乍听起来确实挺陌生。


但要说《奋斗》里的华子的扮演者,形象一下就补全了。


左起依次为:朱雨辰、佟大为、文章


2007年《奋斗》热播,朱雨辰在当时算得上前途一片大好,结果十一年过去,他的演艺生涯一直在走下坡路。


现在看来,出道即是巅峰用在朱雨辰身上,也不是没有道理。


问题是,朱雨辰的事业「逆水」,跟他的妈妈关系挺大。


就像节目的争议,不是来自参与节目的武艺、陈学冬、钱枫,而是朱雨辰和他的妈妈。


更准确的说:是朱雨辰和他妈妈之间畸形的母子亲情关系。



首先,这个节目主要讲的是:


“四个单身且独居的艺人是怎么生活的,然后让四位艺人的妈妈点评他们的行为。”


所以,单身是重点,特别是对于39岁的朱雨辰来说。


节目里,朱雨辰的妈妈抛出各种高能。


比如,被问及儿子朱雨辰39岁还是单身,妈妈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儿媳。


她的要求是:


管管他、早点回来、别乱喝酒、生活有规律、别使性子。



说到家务是应该女人独揽还是两人分担时,她说:


“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



这还没完…


对于找未来儿媳的原则,她说了几个要点:


信眼缘、不能穿的太露、不能没有教养、淑女最好。



总结下来,朱雨辰的妈妈要找的儿媳妇,是个具备以下条件:


勤勉持家、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能约束丈夫、家务全包、有教养、看着顺眼的,


乖乖的淑女。


这…集「佣人、管家、妈妈、老师、媳妇」等多重指标于一身,不怪朱雨辰至今未婚…


连嘉宾席上的大张伟都坐不住,劝诫她的观念过于守旧。



对于诸多严苛的要求,维嘉试探了一句:有要求,不能降低标准!?


朱雨辰妈妈一口回绝:不能。



你可能会想: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对未来儿媳的要求上,不是应该严格对待自己的儿子,宽容对待女孩吗?


你或许还会想(承认吧,你想过):在这个富养女儿的时代,凭什么要求未来儿媳担负「佣人、管家」的职责,她可以做到吗?


看过节目的小编,毫不夸张的告诉你:她真的可以。


在妈妈的打理下,朱雨辰的家,是这样的。



冰箱里摆满新鲜食物,排骨焯过水、肉都切成丝,生怕自己上节目这段时间,朱雨辰在家受了委屈。



整个家里一尘不染,连厨房都号称是彻底“无油烟”,即使窗纱也得擦的锃亮。


居住在灰多的北京,他家简直就是一个「无菌实验室」。


朱雨辰这样评价自己的妈妈:


“她每天在家都是站着,做饭、拆窗帘、擦窗,打扫这个打扫那个的,七十多岁的人了像个忍者一样。”



没错,朱妈妈不但干净,她还勤快。


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汁,她坚持了十年;


每次朱雨辰出去拍戏,她都跟组照顾;


随时随地,哪怕是五星级酒店也自带电磁炉给儿子做饭。


当妈的为儿子“奉献”成这样,都丧失自我了吧?


这一点,她也承认:


“我完全没有自我。”



退一步讲,当妈的照顾这么好,在这个展现明星日常生活的节目里,39岁的朱雨辰自理能力会很差吧?



相反,两期节目看下来,朱雨辰算是最会照顾自己的那个。


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和朋友在家聚餐,他总能造出点「仪式感」。


当然,生活的仪式感也不一。


比如对待卫生,和亲妈一样,容不得一粒灰尘。



就连煮个汤,也忍不住把锅上的蒸汗擦一擦。



所有要用的杯、盘、碗、筷,尽管已经在消毒柜消过毒,拿出来也要挨个再用开水烫一下。


“妈妈说的,什么细菌都怕烫。”



一脸懵逼的大张伟,也不知道说啥好。



和朋友们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做了一桌子菜,第一件事也是拍照给妈妈看看。



表面上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但当朋友们离开之后,他却一个人在家犯伤心。



和朋友的聊天中,朱雨辰向他们倾诉,每天晚上一个人,孤独。


孤独,渴望爱情的朱雨辰,不是没谈过恋爱。


事实上,最起码他的两任前女友,个个都优秀。


朱雨辰的青涩初恋对象,是汤唯



那是中戏上学时的故事了,对于汤唯,朱雨辰一直以来也不愿多谈。


2013年,朱雨辰和姜妍高调公布恋情,尽管姜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多少也符合朱妈妈口中的“贤妻良母”的标准。



但这段恋情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这期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突然觉得,朱雨辰的恋情屡次受挫,跟妈妈的干预有关系?


如果按照时间线来捋,朱妈妈从儿子中戏上学时期,就开始“贴身”照顾他了。



仅仅因为心疼儿子,特意搬来和他一起住。


无微不至的照顾,当然也包括感情方面。


每一段感情都知道,并且会干扰,朱雨辰至今未婚也就不奇怪了。


就连朱雨辰的姐姐,都至今未婚,而且患上「婚姻恐惧症」。


究其原因,是女儿觉得婚后的自己,并不能做到像妈妈这样。



当然,朱妈妈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通过节目向儿子道歉。


但是,当几位嘉宾问及,会做出什么实质的改变,朱妈妈的回答,也是让众人无语。



不怪朱雨辰曾对妈妈说:“我结婚也是百分之五十为了你。”



不难看出,朱妈妈一直是把儿子当“孩子”养的,只不过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



用“逆反心理”形容儿子对自己的不从,在一个十几岁的人身上还算合理。


但用在一个三十九岁的人身上,就不对劲了。


吃什么菜、演什么戏、找什么样的女友,统统都要干预。


特别是,希望儿子做一个妈妈宝这种话,听着更是刺耳。



五岁的妈妈宝算得上可爱…


三十九岁的,应该叫妈宝男了吧…


让人难受的是,朱雨辰的妈妈并不是个例。


看节目的时候,小编一直觉得朱雨辰和他妈妈之间的事儿,很熟悉。


嗯,这不就是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妈妈的遥控器》那一集的内容吗?



看过这部台剧的同学,肯定心领神会。


看过之后对比两对母子,总算明白影视剧片头的那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是有多重要了。


在这里,小编得重点声明一下:


本文绝无意将朱雨辰和他的母亲,明示或暗示为剧中角色。而是通过对照,证明这样的行为在社会中并不罕见,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而已。


《妈妈的遥控器》讲的就是一个母亲,以爱之名对儿子实行控制的故事。


陈淑丽和丈夫离婚多年,一手把儿子纪培伟抚养长大。


对于正读初三、成绩差、性格稍有叛逆的儿子,陈淑丽也是一头包,一直想着怎么才能管住他。



直到她获得了一个神秘的、可以操纵儿子生命的遥控器。



儿子纪培伟有任何不当行为,只要摁下遥控器上的返回键,他就会回到昨天,重新再来。


考试成绩不行,学不会?


遥控器上的返回键,就是儿子通杀考场的利器,一天学不会,那就两天,不行就三天…



循环往复,纪培伟只得乖乖听话。


这虽然是个比较惊悚的故事,但提炼的还是现实中「母亲对儿子的控制欲」的内核。


以至于,除了这个显得离奇的「遥控器」设定之外,你能发现很多现实和虚构之间的交叉点。


比如说卫生,陈淑丽把家里收拾的也是一尘不染。


其程度之重,就连厨房的窗纱,也要擦的锃亮。


快递员上门取货,不免要进屋脚踩地板,总不能让别人飞进来吧。


但即使是一个压根就看不见的脚印,她也得现在立刻马上安排掉。



儿子吃什么,穿什么,全得由她规定。



在她的控制之下,儿子纪培伟变成什么样了呢?


当然很乖的了…


最典型的,就是纪培伟被老师问及,为什么去上补习班,而没有和同学一起参加毕业旅行。


他的回答是:


我妈说我英文跟数学要再补强,要不然升上高中会没办法衔接,考不上好大学。”


老师觉得,这种在初三就开始的「未雨绸缪」,是不是太早了。


而且补习可以换个时间去,而毕业旅行一辈子只有一次。


纪培伟再回应:


我妈说我升上高中不能一直想着玩。”



无形之中,纪培伟的语境里失去了「我」的身份,变成了母爱裹挟之下的「期望」的传声筒。


当妈妈的意志强加的越来越多,“我”失去了存在感。


对妈妈强加的意志顺从,让纪培伟在「母爱」的呵护下成长,连习惯都和妈妈一样。


长大后,纪培伟在女友洗漱后,看着池边、杯子和镜子上的水滴,忍不住擦拭。



和妈妈一起在餐厅,神同步的擦桌子。



生理层面的洁癖,没什么好指摘的。


所幸的是,尽管长大后的纪培伟活成了妈妈「期望的样子」,但陈淑丽并没有成功把心理上的「洁癖」施加给儿子。


陈淑丽的「心理洁癖」,指的是对儿子交往女友的「标准」,表现在获得遥控器之后,儿子初恋时。


纪培伟的初恋对象,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



第一次撞见儿子约会,陈淑丽脸上笑的灿烂,回到家就怒斥儿子,要求纪培伟与她断绝来往。


理由更是荒唐的:


“一个女孩子才几岁,就把头发染成那个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不良少女。”



不用想,长大后的纪培伟,现任女友妈妈也不满意。


纪培伟反抗过吗?


肯定是反抗过,被逼要和初恋女友断绝来往,不然就用遥控器消除两人的记忆,纪培伟威胁妈妈:


“如果你按下去的话,我一定会恨你一辈子。”



面对这个不孝顺的儿子,陈淑丽说的话恐怕很多人都听过:


“我现在让你恨我没关系,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



陈淑丽是不会给儿子机会的,在她看来,儿子今天的一切都是她给的。


儿子十九岁时,妈妈觉得这种表现是叛逆,进而强加给他不接受的结果,那二十九岁、三十九岁、四十九岁呢?


不会变的,这种「爱」会一直延续下去,但不给孩子经受挫折的机会,将来从哪去找面对失败的勇气呢?


小编觉得,不管陈淑丽还是朱妈妈,一切的所作所为,出发点都是对儿子的爱。



只不过这种「爱」太过火,以至于演变成畸形的母子亲情。


如今,节目爆红的后果,是朱妈妈备受指责。


不可否认,妈妈过分施加的「母爱」让朱雨辰背负「孝顺」的重担,行为受限于亲情、道德等因素,导致他的感情受挫、事业受阻。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明白,在朱雨辰的畸形母子亲情中,朱妈妈并非唯一的「罪人」。


虽然列举台剧中虚拟的故事,来例证「中国妈妈」的存在并非极端个例,但社会结构里旧的道德伦常体系,在亲情上对国人的戕害已经成为过去式了。道德、伦常和宗法体系的「崩溃」遗留下来的问题,不应该一直存在下去。



朱妈妈无疑是旧式的道德伦常体系的受害者;


朱雨辰的父亲,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也是「缺失」的;


朱雨辰自己,既是「溺爱」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奉献」的受益者。


这话说出来你可能不喜欢听。


小编想说的是,十九岁、二十九岁的朱雨辰,都是有机会也有能力去沟通、去反抗的。


但是三十九岁是一个十年的跨度,不仅仅是自己作为儿子的「完全的独立、自由」迟到了十年,朱妈妈也相对应的多付出了十年的「奉献」,这其中的辛苦你不是看不到。


如果说在这里,父母以亲情、以爱、以教育的名义,「绑架」孩子的人生。


那社会最多是一捆麻绳;


父母是把绳子缠到孩子身上的人;


打上死结的,往往是受害的孩子自己。



是,反抗没那么容易,朱雨辰从小到大也没少反抗过。


小编甚至可以预感到,今天说的这些话会被批评:站着说话不腰疼。


都说电影是多面棱镜,通过虚拟的影像,映照现实中的事件,同时制造出一幕现实和虚拟之间的:想象的世界。


从热议的“中国式妈妈”的畸形母爱,到台剧里的虚构故事,高度的重合对应着电影的虚拟与现实。


而那个“想象的世界”,实则是对更好的现实的期望,在那里:


孝不再被顺从压制,这是社会层面的松绑;


教育、亲情,不再是父母意志的强加手段,这是爱的放手;


面对错误的亲情,孩子有能力并且可以正确的解决它,这是最好的和解。


但,你我都知道,那是“想象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而现实中,这样的事情还是会不断的发生,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


轻了,消除隔阂,庆幸之;


重了,酿成悲剧,惋惜之。


能怎么办呢?


家庭的内部矛盾,最好的解决办法,往往是家庭成员之间内部解决。



我们没办法无视的是,朱雨辰从小到大的反抗,往往在“心疼妈妈”“毕竟是妈妈,又能怎么样呢?”这种自责的情绪中结束。


小编无意要批判谁,朱妈妈是这场畸形母子亲情的主导者,朱雨辰有权利、有能力终结它,那就应该正确的、彻底的结束掉。


而不是在「同情」的迂回中让错误反复存在。


图素材均源自网络



蒋劲夫公布恋情,他怎么就从让胡歌做配糊到无人关注?

杨超越追星把鹿晗送上热搜,网友:关晓彤比她强多了

被国产剧的沙雕台词给笑死了,编剧老师请清醒一点!

炒作绯闻,“撩”过陈晓,袁姗姗的人设要崩?

差点因为郑爽,错过了一部良心国产剧。


可以给我点亮一颗小心心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