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攀登记 | 那一年,我在雪山守望你(前传)!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其实我只是爱上雪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准备篇
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就是选择和谁共事,选择和谁成为朋友,选择向谁学习,选择和谁结成伴侣共度一生。我的选择是阿乾(gan)。他,既是我的良师益友,又是我的知心爱人。从2010年相识,我们艰难的走过风走过雨。他陪我翻雪山,过草地,一路成全我的爱好。雀儿山之行,也是他为我圆梦。他懂我的心思,相信我的能力,对我十分的信任。如果当初没有他的成全,我还在原地盘旋;他成全了我的潇洒与冒险,也成全了我的碧海蓝天,谢谢你我的爱人。
7月19日上午,在微信上联系了川藏队雀儿山负责人高度,填写好报名表,缴费完成。然后双方电话沟通,他询问我的户外经验以及是否有初级雪山攀登经验。户外经验我是有不少的,可是雪山攀登我还真没有,但我早就想好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我淡定的告诉高度,雪山我只去过哈巴,其他的没去过,就这么蒙混过关。其实我对自己还是心中有数的,请原谅我善意的谎言,要不怎么遇到我那一群可爱的队友呢!高度在电话中跟我讲了一遍装备情况,以及租赁技术装备的尺码,还有背夫费用等相关事宜后,发了装备清单表给我自行再核对。7-31半自助雀儿山之行就这么定下来。查缺补漏,添置了夏尔巴登山镜,山浩的防水手套,还有一件红辣椒的功能保暖速干衣。TAR的银搓是好友东方不败借我的。以下是我除技术装备外的所有个人装备清单,仅供参考:
准备的日子里,被高度拉进731的活动群里,每天都会在群里跟大家闲聊。我基本算是最后确认的几个队友。跟阿乾商量后订了26号飞成都的机票,27号成都-甘孜的班车。这样28号就到了甘孜。他说你有时间,可以早几天过去,适应海拔休整体力,他总是默默为我着想。
路上篇
今天要出发了,乘坐东航MU5407,11点05上海浦东飞往成都。8点出门,阳光灿烂,晃得睁不开眼。阿乾把我送上地铁。我早已习惯接受车上人投来的异样眼光,他们不解的看着我大包小包,一前一后。朋友们都说我长了一张淑女脸,竟然是枚女汉纸。
航班准点到达成都双流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到华西坝下车,车费10元。然后打车去了提前请成都小北帮我介绍的新南门车站旁边的花荷上青旅,非国际青旅,33元一个床位,八人间。我只是睡一晚,安全方便就好。
老板娘在电梯口接我,帮我一起拖大包的行李。进去后只有一个海南的姑娘在自己铺位上躺着休息。她很健谈,说自己一个人出来旅行,刚从色达回来,在成都逗留两日再去稻城。我一边收拾床铺,一边跟她交谈几句。青旅在11楼,白天没有开空调,屋内闷热。我很怕热,这样的温度让我烦躁,我们跑到厅里吹电风扇,她给我翻看她手机里拍摄的天葬记录短片,跟我讲她看到的天葬。对于天葬我早有了解,并不新奇也不讶异。她絮絮叨叨跟我说,她说去了春熙路逛街,有几个摄影师找她当模特,她说好烦喔,她说长得好看又不是我的错,我微笑不语。晚些时候,来了一对外国友人,经过各种蹩脚的英语,以及运用有道翻译后,终于了解清楚他们来自法国,要去乐山参观大佛。问我们如何乘车之类的,每当这时候我才会后悔不该把英语还给老师。六点钟左右,我起身下楼,想随意找个地方解决晚饭,顺便再去对面的车站取票,了解一下检票口,把一切摸熟了,明天就省事儿。楼下大门口,碰到一位本地大姐在卖凉皮凉面。看到凉皮就走不动的人,自然选择来一份。虽然我早已料定不是我家乡的味道,但吃的时候还是让我辣的不能自己,这又辣又甜的味道想必就是成都改良版吧。嘴巴火辣辣,自带的热水没法喝,赶忙去旁边的小卖铺买一瓶冰水救急。
我独自穿过地下通道,到达新南门车站。车站较新,我顺着楼梯上到二楼,在取票机上打印出次日的车票,然后下楼对照着车票找到检票口,转身返回。再次通过地下通道,通道也是地铁站入口,有空调吹,我不想马上回去,就在通道里来来回回走,盯着手环,一直到它显示过12000步,顺利拿到奖牌为止。上楼,夜幕降临,室内温度依然不减,要求开空调,义工说免费只开半小时,而后就是2元/小时,八人间的空调不给力,开了一个小时,温度还是没降下来。收费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住一晚才收取33元。老板娘看我这么怕热,她说要不给你换一间,你去旁边的小房间住,空调要好些。果然,小房间是六人间,空调开的很低,好凉爽,我浮躁的心终于静了下来。洗漱,轻轻爬上铺躺下。旁边的妹纸一直用语音在聊天,满口的四川话,声音洪亮完全不顾她人。我只得带上耳机听音乐,边跟群里人聊天,告诉他们车站的情况等等。晚些时候,其他室友陆续返回,看到一位身材姣好,身穿摸胸套装的姑娘,赏心悦目。她回来后迅速换上睡衣,褪下妆容的她面容清秀,拿出手提电脑在忙碌着。有的人在旅途中忙着认识各种人,以为这是在丰富生命,可最有价值的遇见,是在某一瞬间,重遇了自己, 那一刻你才会懂:走遍世界,也不过是为了找一条走回内心的路。晚安,成都。
早起,摸索着穿好衣服,爬下梯子去公共卫生间洗漱。然后收拾好自己的所有行李,以及充电设备,轻轻关上门下楼。
背着小包,吃力地拖着大包再次通过地下通道,安检进站,然后去自助寄存好行李。40分钟内免费,过时收费,刷身份证寄存,取的时候微信支付,倒也方便,离出发时间尚早,至少不要扛着大包来来回回。
从车站出来,右转直走,沿街都是各种小吃店。头一天我就发现不远处有一家陕西风味店,径自走去,推门而入,发现没有一个人,虽然餐桌上有用餐后的碗筷,我试探着问这是还没开始营业吗?有位阿姨说:没有营业呢,要10点。我退出来,关好门。只得重新寻找吃饭地儿,最后用一晚三鲜刀削面解决了早餐。
一碗三鲜刀削面过后,即将前往康定。夜里的辗转反侧,旅途的舟车劳顿,都是旅程的重要过程。10点钟的班车,前面的队友告知需要提前进站,然后把自己的大件行李放在行李箱。检票进站,我找到开往甘孜的车子,试着询问是否可以把我的包带上车,因为到了康定需要换厚一点的衣服。师傅说可以,估计他们心里知道有空位,有地方给我放置。我把大包扛上车,一直放到座位最后一排。然后赶忙下车,车子并未发动,没有通风,车上的味道很重,我对气味特别敏感,这味道让我感到眩晕。
再次返回候车室等待,遇到一位卖白兰花的老奶奶,端着一小篮白兰花在兜售。这让我想起在上海地铁站经常遇到同样的老奶奶老妈妈。我说我要一朵,“多少钱?”“1块钱”,老奶奶用四川话答。“好的,我要一朵吧”。“要两朵吧,要两朵好嘛?”“好,那就两朵吧”。对我而言,一朵两朵差别不大,但这会让老奶奶欣喜。于是我带着两朵白兰花上车,把他们放在第一排座位前面的饮水器上面,一路闻着花香。
车子缓缓驶出,朝着康定方向而去。一路很顺利,没有堵车。中午在雅安高速附近用餐,这是长途司机师傅固定的用餐点。20元一份快餐,我觉得不错,有符合我口味的菜。
车上有一些藏族的旅客,也有一位喇嘛。他问我:你有没开始学习?我说我悟性太差,还没有。他说要学习的。我说嗯嗯。他说他曾在色达佛学院学习,现在离开了。他不忍心再回去看,因为色达正在改建,拆掉了很多红房子,他们的家。他说他看了会伤心。他还说原来佛学院有三万多学生,现在只有五千多了。
有信仰的人,愿意过最低标准的物质生活,独自享受着最珍贵的愉悦自足。
下午六点左右,我们顺利抵达康定,大家需要在这里住一晚,次日清早再继续赶路。出了车站,到处都是招揽生意的店家老板之类的人,问你住宿吗?康定似乎刚下过下雨,地面湿漉漉的,我的大包没法再拖着走了,我把它挎在手臂上,手臂很快就酸麻了,手指发乌。有一位十来岁的藏族小姑娘,她走近我,问我:“你找到住宿了吗?”我说:“还没有”。她说:“那你住我家吧!我家就在前面,很近的”。“你家房间干净吗?”“干净的”。然后上来帮我抬我的大包,就这样我跟着小女孩往她家走去。没走几步,一位藏族妇女走过来,从小女孩手里接过我的大包,说让我来帮你吧。”小姑娘是你女儿吗?”“是的”,“你女儿可真机灵呀”。我们彼此笑笑往前走。转进一个大门就是他们的宾馆了。宾馆门口迎来一位男子,藏族女人说:“你帮忙把客人的包带上楼吧,这是你女儿找的客人”。我要了一间单人房,床还蛮大的,80元一晚。房间在走廊的末端,窗户外就是主干道318,放好行李,出门找吃的。
康定,与我并不陌生。时隔三月,我再次来到康定,不经意路过五一入住的酒店,想起那顿烛光牛杂火锅。这次没有上次的小伙伴们同行,我只身一人,我想念你们;我会有新的伙伴一起攀登,我期待着。
沿街走啊走,想找一家火锅店解解馋。无奈,这里的牛杂火锅都是要一斤起烫,我一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作罢。最后找了一家冒菜店,点了自己喜欢的土豆等。一直觉得火锅,冒菜,麻辣烫都是差不多的东西。饭后继续沿着当初跟眼神一起逛的那条街走,又经过了那家陪她一起洗头的理发店,我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她看。当时康定全程停电,酒店没有热水,所以我陪她去理发店洗头发。这次,康定全城灯火通明,霓虹闪烁,有独具特色的藏族广场舞。
很多藏族人不再穿他们的民族服饰,可能汉族的服装更方便一些吧。然而我对民族服饰却欢喜的很。经过一家藏族服装店,进去后一眼就相中黑白两套服装。然后店主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告诉我,这个你穿不了的,这个很复杂的,腰带很难弄的,像你们平时不穿藏族服装的很麻烦。好吧,我是满心欢喜,但要带着这么一套服装去攀登雀儿山,多少也有些疯狂。见过即是拥有,我安慰自己道。
康定情歌广场的夜晚热闹非凡,藏族歌声嘹亮,大家围成一个圈尽情的跳舞。有一位藏族女人,穿着他们的民族服饰,她跳的很投入,很尽情。身姿优美,动作优雅,我不禁驻足好久,目光只停留在她的身上。
夜色已晚,返回。天空下起了小雨,我戴上皮肤衣的帽子,快速穿过街道往回赶。内心却淡定如一位忍者。
5点钟的康定城还在熟睡中,我便起床洗漱,这一晚睡得并不好。睡觉前关了灯,然而灯管有节奏的一闪一闪。我又起身下楼去找老板,跟他说明了情况。我以为灯要坏了,被告知就是这样的,我也搞不懂为何是这样。总之就是在这一闪一闪的灯光中,我半醒半睡的过了一夜。6点钟要出发前往甘孜。
昨夜康定下了雨,我习惯起床后先推窗感受一下气温,然后决定所需要的衣物。有些冷,我换了长裤。在车站门口要了一份粥。我跟老板说我只要汤,不要米。站在班车的旁边等待出发,我端着一碗热粥,一饮而尽。胃里暖暖的,时间太早,没有胃口吃其他东西。
坐在我旁位的是一个来自安徽的男孩。他说今年刚参加完高考,要去亚青跟他的父母汇合。昨天一路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倒是下车后,他跟着我住了同一家宾馆,他叫我阿姨!
出发没多久,他问我:阿姨,我身上没有现金了,我可以跟你换一百元现金吗?我微信转给你。我说没问题,便拿出我的那个纸钱包(好友赠送),找出一张百元递给他。我才发现他的右手是假肢,我想起头一天看到他的右腿脚踝以上都是伤疤。我说:你是不是受过伤?答:是的,我三岁的时候,上幼儿园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所以我的手臂截肢了,他淡淡的说道。我的内心一颤,这么小的年龄竟然就遭遇这样的伤痛,十几年后的他依然是一位阳光男孩。我说:对于那场车祸,你有记忆吗?他说:没有,当时太小了,记得的只有后来一次次躺在医院里,植皮以及装了假肢。你现在看到的皮肤是大象的皮,一开始很明显,现在好一点了,但是还是明显的不同。我说:你装假肢的地方现在会疼痛吗?他说:不会。但是假肢只是为了手臂的完成性,能好看一些,不会使用。因为早已习惯用左手,想不起来使用右手。
他的从容与淡定让我敬畏。他是一个学艺术的学生,专业是编导。
一路美景,俨然已比不上少年的经历让我动容。我们于下午三点多抵达甘孜县。川藏队的接待人员高度去车站帮我搬行李。高度这个名字我想对他而言意义非凡。安排入住的是香格里大酒店,没有拉。
晚饭前,高度(以下尊称高老师)带我去附近的白塔公园转了一圈。天气不太好,多云。公园里没几个人,我们进去随便走了一下,看到一男一女的藏族人,请他们帮我跟高老师拍了一张合影。反正我还有时间,改天再来看。甘孜并非我想象中的模样,其实我也并未太多想象,只是走进他的时候发现他并不如一路经过的几个县城繁荣一些,还有一些尘土飞扬,大概是正在快速建设中吧。跟着高老师穿街走巷,倒是发现很多居民窗口摆满了开的正艳的太阳花。而后又去了吊桥,因为吃饭的餐馆爆满,只能先逛一圈再回来用餐。
晚饭在一家很小的川菜馆解决。高老师带路,说是之前的组员在大众点评上找的,味道不错,价格也适中。这里的物价整体偏高于成都,物资运输进来不容易。
单人房双人床,一张床上摊开了携带的各种装备,高老师检查了我的雪镜,手套,防潮垫等,再次确认满足要求。这里海拔3300左右,气候非常干燥。我喜欢空气流通的空间,所以整晚都开着窗户睡觉。
清晨早起,在酒店的二楼有早餐提供。独自前往餐厅,进去后碰到了杨初的哥哥,于是我选了自己喜欢的土豆搭配了一点其他小菜,走过去在哥哥对面的位子坐下来。我们交谈并不多,但他给我一种亲切感。他吃好了就默默等,然后一起上楼各自回房。
早餐花样没那么多,但是有土豆我就很知足,人有时候对物质的需求真的很少。原计划今天想跟着高老师去跑步,但看到他忙着处理工作,也建议我不要剧烈运动。窝在酒店里实在感觉浪费光阴,看到远山处要有一场风雨来临,这依然阻挡不了我出去走走的心。于是我下楼跟酒店借了一把长柄伞就出门了。
登山徒步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宣泄,当你背上背包行走在路上,你的身心都是愉悦的。昂着头,低着头,感受着风雨洗尽铅尘,一步一步向着远处的甘孜寺、白塔方向前行。呼吸着源源不断的这块土地上的信仰。
甘孜寺在县城外的山坡上,有300多年的历时,文革时遭破坏,现在的主要殿宇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属于黄教,是霍尔十三寺的第一寺。
沿着白塔巷顺势而上,一路碰到不少当地居民,无论男女老少,他们总是热情而友好,我们互相点头问好。在甘孜寺脚下,碰到一位藏族妇女正在收晾晒在墙面上的牛粪饼。她怀抱着大约有五六个圆月般大小的牛粪饼,笑着对我说:你好!而后还腾出一只手挥手与我道别,是这样的温暖我心。
从甘孜寺出来后遥望对面的白塔,有位喇嘛走过来与我攀谈起来,彼此语言不通,我只能嗯嗯,他似乎是问我要不要去白塔那边,我说我想过去看看。喇嘛说去的话一起去。于是我们结伴同行,半坡下来,他示意我先慢点走,他边朝着一座藏式的房子走去,边告诉我他去骑摩托车载我过去。我顺着水泥路而下,内心有点纠结要不要等喇嘛一起。经过一处转经筒的地方,我有些慌乱的跑上去,看到有几位藏族妇女在转经,我的心又静下来,返回通往白塔的路。回头就看到那位喇嘛骑车摩托车过来停在我旁边让我上车。我朝着不远处的白塔看去,发现通往白塔的路上三三两两的喇嘛,于是我跳上了摩托车。在临近白塔百米的地方,我告诉喇嘛我就在这里下车拍照。他放我下车后,指着对面的寺庙跟我说着话,我却听不懂,只听他说不会汉话还是不方便之类的,然后拿出手机给我看视频中有穿戴统一的藏族孩子在跳舞,我瞬间明白了他是要告诉我今天可能会有活动,让我去看,并且留下他的电话让我去的时候可以打电话给他,然后骑着摩托车返回,而此刻的我是羞愧的。
转完白塔已是近12点,肚子开始咕咕叫。下山时走的比较快,很快就到了白塔巷。美好的故事还在继续,一辆黑色的轿车停下,我转头看到一对藏族夫妇,他们笑着问我:“你是来甘孜看风景的吗”?“是的” ,“你是不是去了白塔?”“是的,我还去了甘孜寺”“白塔怎么样?甘孜风景怎么样?”“很美” “你去哪里?我送你吧” “谢谢您,我不着急,我慢慢走就好”。我们挥手再见,我对着开走的车子深深鞠躬。
早上闹钟还没响,我就醒来,起身先掀开窗帘看看外面的天空,多云。我直接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下了楼。早餐厅还一个人都没有。今天开始,一起攀登的伙伴陆续抵达,出去徒步拉练都有小伙伴同行,这是件愉快的事。餐后与阿甘跟贾先森一起出发去对面山坡上的寺庙。
阿甘,是我们组三个妹纸之一。南京人,文艺青年,文字工作者。面容清瘦,气质优雅,有典型的江南女子的温婉。看她平日的着装,也是喜欢旗袍等中式风格的服装。这位看似柔柔弱弱的女子,能来一起攀登,相必也是内心强大无比。(后来证实的确如此)
贾先森,阿甘的蓝朋友。对阿甘无微不至的关心,组里唯一一对恋人,一路虐狗。先前在群里少言,见面后发现是一位随和的大哥。绅士,照顾女性,拍照技术好。
出发前还不知晓寺庙的名字,我们只是想行走。穿过几乎没有车辆的机场大道,很快我们便转入宽阔的平原,一半草原一半青稞。遍地五彩的野花,在牛粪的滋养下光彩夺目。对于我这样的爱花之人,只有端起相机,记录下这些美好。
寺庙在半山腰,越过田地,我们开始上山。我们走的得比较慢,对未知高度的不明确,不敢掉以轻心。开始爬坡,高海拔的小坡走起来也是喘息不定。山坡上有一对藏族男女在放牧,牛群散漫的咀嚼着青草,他们在喝茶,而我仿佛也闻到了青草的香味儿。脚下都是一大坨一大坨的牛粪,然而就连这牛粪都是青草味儿的,不信你来闻闻。牦牛,高原之舟,也是高原之主。它们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繁延着。
再往上些就可以远远看到寺庙金碧辉煌的屋顶。在寺庙的外墙处,我们碰到了一位藏族阿妈,远远的双手合十,道一声:扎西德勒。阿妈梳着藏式发型,将长发从中间分开,编成许多辫子,头饰上有琥珀、珊瑚、玛瑙、绿松耳石等宝石,非常漂亮。
寺庙的围墙侧边有入口,我们走进去才看到旁边的小殿宇门牌上写着孔玛寺28号,原来他叫孔玛寺啊。
“孔玛寺, 建寺于1662年,属于格鲁教派,也是霍尔十三寺之一。是的,霍尔十三寺仅甘孜县就占了近一半。
霍尔十三寺:分别是指分布在甘孜、炉霍、道孚、德格县境内的甘孜寺、孔玛寺、大金寺、桑珠寺、扎觉寺、章谷寺(寿灵寺)、西科寺、娘绒寺、灵雀寺、班日寺、孜苏寺、东谷寺。其中,属于甘孜县的有:甘孜寺、孔玛寺、大金寺、孜苏寺、东谷寺、扎觉寺、桑珠寺7座,其中甘孜寺是霍尔十三寺第一寺,而位于甘孜县扎科乡的桑珠寺是霍尔十三寺之最后一寺。
虽然号称“霍尔十三寺第一寺”的是“甘孜寺”,但不知为何,我对这个孤零零立在半坡的小寺庙比对与它遥遥相望且规模庞大的甘孜寺更亲睐许多。”(资料摘自网络)
孔玛寺外土墙随处可见,抬头望见这些残垣断壁,感受到时间的力量。资料上介绍,孔玛寺兴旺时有僧众3千多人,孔玛寺的衰败是毁于一场战火。这些残墙就是证明,它们迎风而立,如同一段历史的述说,述说悲壮、述说遥远,日复一日,在高原上,在蓝天下。对面山体上的六字真言,宏大壮观。背靠残墙听风声过耳,告诉我早已失去的往昔。经殿正对着雪山,幽暗的殿前门厅,雕梁画栋,两座石狮子威严正座。
最上面的寺庙四周围着一圈平房,里面是转经筒。它们包围着中间的经殿,褐色的土墙上,小窗色彩艳丽。
孔玛寺在文革时期曾经是一个人民公社的粮食仓库,文革到来前,有先知的喇嘛把它修了一个夹墙,把庙里的宝贝,如塑像都藏在了夹墙里,大殿的壁画也糊上了泥,成功地躲过了经卫兵的“破四旧”运动。
藏民们在这间狭小的通道里转经,口中默念六字真言。走进去很昏暗,小窗透出光亮经筒被照亮,他们在昏暗里虔诚,推动的经筒发出咔咔声响,不知道为何,独自在这昏暗的通道,守着佛我却没有勇气。
跪拜,转塔,诵经是他们每一天的必修课。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远方是热闹的尘世,身后有孤独的神。
玛尼石堆起高高的希望。我放下相机,盘腿坐着,闭上眼睛,把自己放置其中。感受着时光在脚下静静地流淌;感受炙热的阳光照在身上,耳朵里回响着各种鸟儿的欢叫,凉风吹过脸颊伴随着野花的清香。
今天下午又有四位队友抵达,四位来自南京的大叔们,我称他们为怪蜀黎。虽然早在活动群里聊的热火朝天,一路在群里给他们报告沿途情况,吃饭点,饭菜如何,哪里休息上厕所。可是当他们抵达酒店,我却有点不好意思迎上去,这熟悉的陌生人。
我房间的门敞开着通风,总觉得室内有一股味道。听见走廊里有人喊,清暮在哪个房间?我有些羞涩的走出去,我说在这儿呢,我就是清暮,你们都谁是谁呀?我们在走廊里碰面,他们让我猜,我说这怎么猜。彼此没有客套的寒暄,一位皮肤黝黑的蜀黎说:“丫头,晚上带我们去吃饭啊,你来的早,知道哪里好吃,带我们去。”我点头答应。他们各自回房,收拾东西。他们从成都过来,并没有我这样顺利。可能是因为周末的原因吧,在前往康定的途中严重堵车,晚上十点多才到康定,然后觅食,洗漱入睡,没休息几个小时就继续在路上颠簸一直到甘孜。
晚一些,我们相约出门。吃饭还早了一点。他们问我有什么地方可以玩的。我指着南面的白塔公园说,可以顺道去逛一下再去吃饭。
白塔公园位于甘孜县城南侧,就在我们入住的酒店旁边。又叫色西底那仓寺、白塔寺、那仓白塔寺,是那仓活佛的家庙。其主体建筑为一座高达37米的大宝塔,宝塔底三层宝座均按北京天坛祈年殿底座比例大小而兴建。此三层宝座共有黄铜转经筒512个及石制浮雕若干绕饰。大宝塔的金顶、日月、伞盖、屋檐滴水模、十三层法轮中义轮部分、伞盖莲、藏升以及宝瓶面门、六灵捧座等用黄铜制作并贴第98号型纯镏金。塔内底部四方分别有四佛殿,殿门上镶含金量达98%的镏金琉璃瓦饰盖。塔地基深度达6米,棚架采用第22型钢铁与425号水泥修建;塔身宝瓶上部到金顶,周边建筑及整个五层工程都采用了高质纯精水泥和钢架结构修成。
与大宝塔相对应的藏经阁是二层钢筋结构修筑。一层为图书馆及“无垢清净阅览室”。二层中间为接待室,左右为寝室和厨房,设备齐全。图书馆内完全按藏式建筑风格装饰,外部建筑以汉传佛教风格的黄琉璃作装饰。藏经阁两角建有两小屋,外部大草场为停车场。外墙左右石板上详细记载为此宝塔捐资、捐物和捐力的个人及团体名称。(资料摘自网络)
到了甘孜,已经是真正的高原,太阳没落山之前,阳光都是强烈的。蜀黎们个个全副武装,遮阳帽,头巾,墨镜一样不能少,比我这个女子还怕晒。我心里暗笑,都这么黑了,还怕再黑一点么!就这样我充当起了导游的角色,带着一行人去白塔公园。户外人都比较随和易相处,我们闲聊中就到了公园外。
雨后的高原阳光异常明媚。我们顺时针方向围绕着白塔寺行走,看到手持转经筒虔诚的默念六字真言的藏民在转塔。据说在早些年代,藏民基本不识字,所以就把经文装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圈,就代表诵读了一遍经文,一遍遍的旋转也代表他们反复的诵读。
洁白如雪的塔身在阳光下非常美丽圣洁,塔尖金光闪闪。白石造白塔,白塔白石塔。层层白石搭白塔,白塔层层高又大。高高白塔入白云,白云上面有白塔。 大宝塔塔体挺拔高大、古朴雄浑,尖塔挺立在云雾里,似隐似现,可 59 53129 59 31616 0 0 5655 0 0:00:09 0:00:05 0:00:04 6351而不可即,充满庄严雄伟神圣的气势,给人以力的启示,美的感受。
“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散;忽见白塔尖,钻入青天半”。
我们正在找角度拍照留念,突然有队友叔叔看到了东面天空偷偷悬挂起半截彩虹,这下可把大伙儿的兴致推上了高潮。幸运的你一定可以从照片中窥得那美丽的彩虹不是么?
各种尽兴的拍摄之后,大家终于感觉到饥肠辘辘。除了精神上的愉悦之外,还是需要食物来满足一下我们的胃。白塔公园的游览,终于让我对号入座了,五位分别是:风云(风叔),随想(牛大叔),寻山北行(东北大哥)老鬼(鬼叔)还有子虚格格。因为子虚在他们中最年轻吧,所以让我叫格格。
我带着他们,按照记忆中跟高老师走过的路,第四次前往那家小餐馆。(前日带领队友阿甘跟贾先森去了两次,蹭了两顿饭,感谢)我真的不是托儿,大家一致认为味道不错呢。
正好有空位,桌子比较小,老板把两张方桌拼一起,我们八个人共进晚餐,杯筹交错,没有什么是一顿晚饭解决不了的,有的话那就两顿。
饭后,时间还早,他们问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逛逛。我只能再带着他们去已经去过的吊桥。我这两天宛如一部复读机,走了又走的路,只是同行的人不同。我庆幸自己的识别能力,一点不差的带着他们按照高老师带我走过的路,来到吊桥边。一路催促他们走快点,不然日落后的吊桥就没有那么美了。他们初到这样的海拔,有人走快了就有些喘,终于在落日前赶到了吊桥,留下了余晖映照下的美好。
今天的行程就是带几位叔叔们去昨日跟阿甘他们去的孔玛寺,拉练适应海拔,导游的头衔名副其实了。走过一遍的路,自然轻车熟路。所不同的是,今天到了孔玛寺,里面的喇嘛照例带我们参观了一层的经殿后,我们退出经殿准备离开。喇嘛用钥匙打开了通往上层的门,示意我们随他上楼。爬上略陡的木楼梯,脚步在楼梯上发出咚咚咚沉闷的响声。我不禁放轻了脚步,害怕惊扰了佛。上层的地板新漆过,空气中有浓重的油漆味。
墙壁上艳丽的彩绘壁画,还有美丽的唐卡。由于对藏传佛教了解匮乏,无法更多的解读。我们跟着年轻的喇嘛在二楼转了一圈,继续沿着木楼梯而上,走出二楼的殿堂,来到屋顶,喇嘛带我们眺望远处的甘孜县城。
从偏门出来,沿着右边的小路,我们继续往上。山顶处还有一些小的经殿。更引人注目的是旁边的一棵不对更像是两棵树。 因为头日来过一次,所以昨晚做了一下功课,关于这棵树,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曾经有个杵着拐杖的女人要进入寺庙,因为当时寺庙不允许女性进入,所以被拒绝了。但其实这个女人就是白度母,佛教的白度母,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母,为观世音的眼泪所化。后来她就化作一棵树,日日夜夜站立在孔玛寺庙前。
看似很短的距离,走起来需要些功夫。途中我们碰到一些小“扎巴”或“阿卡”,在羲语系佛教当中,能真正当上喇嘛的人不多。在这科普一下好了,和尚和喇嘛都是有一定道行的僧人,所以别看到光头的就叫和尚,也别看到穿了僧袍的就叫喇嘛喔。他们在玩耍,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在追逐嬉戏,还有几个围坐在一起,人手一瓶橘色的饮品。我在他们身边坐了下来,试着询问:你们好呀!扎巴道:你好!我说你们都多大了?其中一个扎卡告诉我:我11岁,他指着旁边得几个伙伴一一介绍7岁,9岁,13岁.我心想他们都还这么小。我说你们喝的是什么?答曰:饮料。是谁给你们的饮料?答曰:我们师父。你们每天都有饮料喝吗?不是。我说那你们今天一定是表现很好,师父才奖励你们的对不对?扎卡们,羞涩的笑笑算是对我的回答。
我起身跟他们道别,说再见!然后继续往上走。
这段道路正在修建中,有新浇筑好的水泥路面在固化。我们小心的从旁边留的泥路走过,终于到达山顶。
一行人都气喘吁吁,找了一块石条,想坐下来歇息,喝点水再下山。结果我跟鬼叔都被一种不知名的植物刺到,随即而来的是又麻又痒的刺痛。我用相机拍了植物,回头查一下是什么品名,以后见到要躲得远远的。
下山总是要轻松很多,即便高原也是如此。鬼叔,牛大叔,还有东北大哥转眼就跑没影了。剩下我跟风叔还有子虚格格在后面慢慢走,左手边山下是一个美丽的村庄。
站在山顶可以看到,甘孜县很开阔,有大片平地可以种植。我们穿过杂草丛生的山坡,下到平缓处,发现在上面看到深浅不同的绿色,原来是种植的豌豆跟青稞。因为成熟度不同,所以会呈现处颜色不一的嫩绿跟黄绿色。
蓝天白云, 青山绿田下,加上一条T字型的水泥路,衬托出村庄便捷而安详的画卷,好美!
已近晌午,午饭时间到了,肚子开始叫了。拍一张合影,迅速觅食。看看一路被嫌弃的我的手,蜀黎们总是说,一个小姑娘手这么黑!!!还有更伤人的,被说腿这么粗。我腿粗怎么了,我没吃你家的饭没喝你家的水,我腿粗我跑的快,哼~
晚饭前接到高老师的通知,晚上8点半在酒店大堂开行前会。终于我第一次见到所有的队友,大家都挺兴奋的,逐个自我介绍,慎重的签下卖身契约。
高老师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下次日的行程和注意事项。我们是川藏队半自助731攀登小分队,共16个人,六位来自南京分别是:风云,随想,老鬼,子虚,阿甘,贾;五位来自香港的:皮旦,丹尼尔,TK,Alan Ku,嚴子健; 来自北京的皎岳,来自大连的寻山;来自成都的巴拿;来自四川的张戟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我。我们中最大的是62年的风叔跟来自台湾的皮旦叔,两只老虎�。最小的竟然是我,是我。所以接下来一路被照顾,暗喜!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攀登梦想聚在一起。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是栓在一条生命线的队友。我期待着,我们一起攀爬,一起亲近雪山。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点击以下超链接)
活动直播| 2017雀儿山攀登第五组12名队员成功登顶6168米!
攀登纪录片|一首青春无悔的雀儿山之歌(2017雀儿山第一组攀登视频)!
最终的坚持,最后的胜利——川藏队2016国庆雀儿山E组攀登纪录片!
感谢极星户外品牌对川藏队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