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厦大与山西的校地情缘:晋山闽水海天隔,四千里外有相知

厦门大学 2020-08-19





三晋古城,表里山河;八闽大地,钟灵毓秀。坐落于祖国东南、海峡西岸的百年厦大,是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高等学府,她与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人文山西虽远隔四千余里,却有着很深的缘分。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不论是科研合作,还是人才培养,厦大与山西立足家国,彼此携手演绎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厦大渊源的山西战士





南侨机工——这是一个被山西和厦大共同铭记的名字。


时光往前追溯到抗战年代。抗战爆发后,著名爱国侨领、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先生,通过南侨总会在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中招募了3200多人,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国急应国难。这群后来被称为“南侨机工”的特殊战士们往返穿梭在当时中国唯一尚存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上,勠力保证了这条“抗战输血管”的畅通,至抗战胜利。苏荣禄便是这当中的一员。


那年,在招募令发出后,年仅12岁的苏荣禄第一时间报名。他独立驾驶汽车运输军用物资,奔波于云南、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哪怕敌军的炸弹随时在身边爆炸,也没有遏阻住他前进的车轮。“那时候路不好,不是现在的柏油路,都是土路。再加上日军轰炸,滇缅公路上经常发生事故,死的人也是最多的。”有一次,他驾车行至贵州附近,遭遇日军飞机低空扫射,一颗炸弹落下,苏荣禄倏地跳入路边三米多深的壕沟内,再扭头看去时,他的车子已经被炸散了。


2016年3月,作为山西最后一名南侨机工,被誉为太原市“南侨之宝”的苏荣禄老人在太原家中安然辞世。消息传来,人们不胜感伤,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唁电中说到:“苏老先生当年响应先祖父陈嘉庚的号召,投身抗日大业,贡献出青春年华。他是南侨老机工,抗日老英雄,他的逝世,是我们的巨大损失。”


厦门大学航空系1946级校友王克铭,山西省建筑工程学校离休干部,曾任厦门大学山西校友会副会长。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解放前夕的厦门,形势波云诡谲。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厦门,王克铭利用自身善于交往的优势,策反了当时国民党驻厦门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周继祖、喻克良和陈健,在国民党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和混乱。周继祖等人投入革命阵营以后,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又被派回到一个国民党工兵连里,配合原先潜伏在那里的地下工作人员,策动该工兵连起义,给国民党反动派再一个沉重打击。1949年4月,在当时的厦大总支女生直属党小组组长刘正坤的介绍下,王克铭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




1948年,王克铭(右二)与同学在厦门大学宿舍楼前





来自山西的厦大“当家人”





翻开校史,厦门大学的不少“当家人”,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


未力工,来自山西武乡县杨桃沟村,14岁参加革命,曾任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秘书长,1952年,调入厦门大学工作,先后出任厦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代理厦门大学党委书记,被亲切地称为“老未”。


老未注重跑基层做调研。尤其在面临一些重大决策时,老未就跑得更多,做得更细了,甚至在路上偶遇的老师,也能成为他的“调研”对象,就某个问题详细征询。老未很善于换位思考。1979年,时任副校长的老未,负责学校的拨乱反正和落实政策等工作。他常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带着感情来做落实工作,即使来访的人中说了过头的话,我们也不能恼。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也就能理解他的怒气了。老未真诚待人,没有半点领导架子,大家都愿意坦诚和他交流想法。


他对厦大教育事业的关心,即便是在他离休多年后也依然没有按下“暂停键”。厦大校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回忆,离休后,老未每天准时到校史研究室,风雨无阻,全身心投入厦大党史校史编撰工作中。他带着大家对厦大党史校史编撰全面统筹规划,不到5年时间,出版编辑《厦大校史丛书》、《厦大党史资料》、《厦大校史资料》等共计16册500多万,为厦大校史整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及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材料,受到高校校史专家、同仁的一致好评。


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丁玲曾经来过厦大,并对老未这位大学领导毫无架子、平易近人的作风印象深刻。在《丁玲文集》中,记载着丁玲写给未力工的一封信,信中说到:“这次我在厦大,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你,但你的态度诚恳,平实,热情不急躁,我们都很感动。”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除了老未以外,厦门大学中还有多位的山西籍校领导,如来自山西临汾七里村的赵源(时任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来自山西屯留的司守行(时任校党委副书记);来自山西武乡的张存友(时任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等,他们与其他的校领导一起,为厦大重振雄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发挥了转承启合的重要作用。


厦大的另外一名党委书记张玉麟也与山西缘分颇深。张玉麟虽籍贯为广东,但从其青年时期加入山西同盟会起,就将其革命生涯镌刻在了三晋大地上。


1952年7月,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成立,山西南下干部团中的杰出代表张玉麟出任厦大首任党委书记。20世纪50年代,台海局势紧张,厦门大学地处海防前线,肩负着其他高校所没有的“海防斗争”使命。为了努力办好海防前线大学,张玉麟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反空袭斗争,保障了教学秩序。此外,张玉麟在厦大建立起了辅导员制度,有力地加强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张玉麟亲自担任《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每周六下午,他还给全体教师作时势报告,他语言生动,声音铿锵,报告内容丰富精彩,师生们常常被他的讲授所吸引和感染。


张玉麟特别重视和广大教师交朋友,他不仅在工作上、业务上与他们有共同语言,而且在生活上,他也努力与教师接触、融合、相知相亲。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要贡献者陈景润,是厦大1950年代的毕业生、年轻教师,他对张玉麟特别敬重和爱戴。1981年,陈景润回厦大参加母校60周年校庆,大会后坚持搀扶着张玉麟,一直护送到家。那份不同寻常的情谊,令人感动。




1953年,张玉麟(右三)、未力工(右二)与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委员研究防空工作





校地融合结硕果





厦门大学与山西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往来、融合共赢由来已久,在东海之滨和三晋古城之间架起了一座合作的桥梁。


在科研领域,蔡启瑞,彭少逸,两位院士的联手攻关就是一段佳话。


1986年,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蔡启瑞院士亲自致信我国著名的燃料化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的彭少逸院士,商讨跨单位、跨部门组织科学研究。


之后的数年间,两位院士共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碳化学基础研究”课题,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跨学科、跨团队协作的主要研究成果被汇集于蔡启瑞、彭少逸主编《碳一化学中的催化作用》一书中。这些国家急需的重要成果促进了国家碳一化学的发展,并与其他老一辈科学家一起引领着中国从催化大国走向催化强国。             



1980年代末,蔡启瑞院士(前排左一)与彭少逸院士(前排左二)等“一碳化学基础研究”项目组部分成员合影


近年来,厦大与山西之前的科研合作的步伐仍在继续。仅2016年至2018年,厦门大学积极向山西省有关单位提供科技咨询和研发服务,共承接了环境保护、生物医药、能源材料等各类科技研究及咨询项目近10项。作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十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山西“侯马盟书”的挖掘,也有厦大考古系师生的参与。


在人才培养领域,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厦大和山西大学就来往密切。


上世纪50年代,“新山大”恢复山西大学建制伊始,厦大就在师资进修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如厦大1958届学生张鸿超到山大工作,后来又在山大的支持下,回母校继续深造。


数千名优秀的山西籍厦大校友在母校的培养下,在山西或福建的热土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活跃在政界、学界和商界,有的在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的在促进全省环境保护提升、力保三晋“山青、水秀、河畅、岸绿、景怡”方面施展着自己的智慧;有的在团结广大归侨侨眷上作出了不俗的业绩;有的默默奉献,践行着教书育人和航空报国的不懈追求;有的成为商界翘楚,以卓越的领导能力带领企业成为所在领域的标杆,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的热心公益,先后为希望工程、中国老年基金会、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慷慨解囊……




2019年,厦门大学晋识乡宁实践队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进行公益教育活动


现在的厦门大学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山西厦大人,在各自不同的科研和教学领域中绽放光彩:中青年法学家、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方青教授,青年才俊杜兴强教授、郑泽芝教授、王华教授等……


在更细微处,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厦大已经连续十年派出社会实践队共35支前往山西。他们的足迹遍布三晋的山山水水,内容涉及乡村振兴、企业调研、基层帮扶、食品工程和服务地方等方方面面,厦大与山西的深厚情谊在年轻后辈学子手中不断延续。




2017年,厦门大学社会实践队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做电商扶贫





千秋太行,中国脊梁;

百年厦大,巍巍黉宫。

虽远隔千里、历经风雨,

但山西与厦大数十年来

共同织就的全方位合作蓝图,

已经为两地情缘作了最好的注解。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历史的接力棒

已经传到了21世纪的厦大和山西手中,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厦大和山西携手奔跑在新时代的路上,

一定会花开满枝、一路芬芳。

原文刊载于《山西日报》3月23日头版



往期精选



厦园28℃,樱花开了!

五老峰下雪莲盛开 雪域高原白鹭翱翔 ——厦大与西藏的校地情缘

央视点赞!厦门昨夜全城震撼亮屏,为你们发光!超燃~

山高海阔踏浪逐雪 北吉南厦莫逆相交 ——厦大与吉林的校地情缘

厦大教授方亚:抗击疫情,再次拉响“预防为主”之警钟


厦门大学

 

文:陈文、欧阳桂莲

图:厦门大学档案馆、郭琛恺

编辑:邹芷珊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