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昉:中国经济悲观论我想有三类动机 有人想趁机挣钱

2016-10-16 中国经济学人

请点击上方图片——

在10月14日下午进行的“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谈到他对“中国经济悲观论”的看法。

我想大体上有三类悲观的动机。”蔡昉表示,第一,有些“意见领袖”习惯于预测中国经济就要崩溃,“讲了一次又一次,想着终究要成功一次,有点像狼来了。”

他说:“第二类是从唱衰中国经济中挣到钱的。稍微善意一些的,是希望中国出台更强的、更大的刺激政策,想着(中国)出台这些政策从而使经济增长的更快一些,能够取得外溢效应,扩散到其他国家。”

至于第三类动机提到的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蔡昉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现在下来了,不到7%了。它的原因呢,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判断,是因为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而在这个新常态里,我们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逐渐在消失,我们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他说,中国也受世界经济影响,有外部因素冲击,更主要还是,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少让劳动力供给没有原来好了,影响到资本方回报率。

中国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减少、人口结构变化以及老龄化能否影响世界经济?蔡昉觉得,“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他指出,中国和世界经济紧密相连。中国经济增长更快一些,当然世界经济更好一些。世界经济更好一些,中国也会受益。

“世界经济需要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动力,而不是要一个镇定剂或者兴奋剂。”蔡昉表示,改革进行的越充分、越彻底,中国经济未来保持中长期、中高速增长的时期也就越长。(澎湃新闻网)


请点击上方图片——

蔡昉:科学判断经济发展阶段避免日本式失误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暨2015中国智库年度发展报告、中国智库索引系统发布会”上表示,上世纪日本经济在供给侧出现问题时判断出现失误,最终造成经济泡沫,我们应科学判断经济发展阶段避免日本式失误。

中国经济现在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下行,主要是由供给侧因素造成的。因此,中央部署的对策就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0年前的日本,同我们一样曾经历过二元经济的发展,享受过人口红利,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口红利消失,供给侧出现了问题,劳动力不足,回报率下降,生产效率也放慢。当时从日本政府到学术界再到智库,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日本经济政策的问题出在需求侧,结果就产生了大规模的资产泡沫,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泡沫终于被刺破,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针对当前部分研究者尚未充分认识到智库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区别,仍将自身定位停留在搞纯学问、基础研究上,蔡昉以科技史为例指出,天下没有不与现实发生联系的“纯科学”。20世纪到现在,科技发展的高潮是在二战之后,它刺激了军事科学发展。“当时几乎所有重大科技进步,比如新材料、航天航空技术,都是美国军事工业推动的,因为它提出了真实的需求,正是这些真实的需求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领域只有在为现实服务中才能提出真正的学科发展方向。”



来源:经济参考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