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年轻院士大盘点,媲美39岁颜宁的开挂科研人生

2017-08-14 中国经济学人

2017年8月1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

已经结束

共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

年仅39岁的清华大学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家

颜宁在列

成为此次年龄最小的候选人

▲ 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室里


在今年的初步候选人中

年龄最大的为72岁

年龄最小的为39岁

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强

中国当代科研创新的新生力量

在不停的崛起


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

45岁以下的中国两院院士

今年最年轻院士候选人颜宁

▲ 颜宁教授


女神,中科院院士候选人。这两个极具分量的词汇让颜宁,这位研究成果在世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学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位清华女神有多牛?看看她所获得的荣誉就知道了。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4年12月入选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6年6月因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


2016年12月基于“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分子机理探索”项目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7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近二十篇以她本人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其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2014年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年轻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这一次,中国科学家打败了数十年来全世界为之苦苦鏖战的顶尖科学家。而在这场历经百年的科研比拼中,创造奇迹的,正是颜宁带领的一支主干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


越早跌跟头,内心越强大。

——颜宁

38岁最年轻院士卢柯

▲ 卢柯院士


2003年,38岁的卢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当选年龄最小的院士,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在常人眼里,今年51岁的卢柯一直在“惊悚地成长”——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


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就在今年的3月24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卢柯的一项全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通过适当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稳定性,从而可以大幅度调控纳米金属的强度。这一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三十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卢柯在科研领域可谓成果颇丰,仅在最顶尖的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就发表11篇论文,而且这些论文引用量惊人。


科研就是自己跟自己斗。

——卢柯


40岁院士邓中翰

▲ 邓中翰院士


前不久,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演讲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演讲从中国的共享单车谈到创新发展,谈到中国正在为应对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又谈到目前全球面临着14项重大挑战,呼唤世界各国携起手来,立即行动,践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就是7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




认识邓中翰的都知道,这也绝对是一个学术大神。他仅用5年时间就在伯克利拿下物理学和经济学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是伯克利建校100多年来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人。当时伯克利校长田长霖说“你这个中国留学生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网站上,他被这样描述—“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他的企业,成功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60%以上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小编要偷偷爆个料,邓中翰的夫人,可能是少有的夫人比科学家丈夫更出名的例子,毕竟她是wuli谭晶。女神谭晶应该是被学术大神的魅力俘获了,吼吼吼~


工程师能够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改变这个世界。

——邓中翰


40岁院士麻生明


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


2004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Mr. & Mrs. Sun Chan Memorial Award;2005年获IUPAC OMCOS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项目负责人共发表论文128篇(其中SCI 112篇;SCI-E 14篇),被他人引用510次,其中在Chem. Rev. 上2篇,Acc. Chem. Res.上1篇,J. Am. Chem. Soc.上16篇(其中通讯8篇),Angew. Chem.上21篇, Chem. Eur. J.上5篇。上述工作已被美国科学家B. M. Trost和V. Gevorgyan、日本科学家Y. Yamamoto和西班牙科学家M. Alvarez等应用到他们的工作中;曾17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应国际著名科学家的邀请在3本英文专著中撰写了3章;2004年获得“陈长谦纪念奖”;2005年获得“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奖”;国际评奖委员会肯定了他在金属催化的联烯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获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麻生明院士工作十分敬业,责任心很强,2003年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自1997年担任金属有机开放实验室主任以来,团结全室人员,保持并发扬了过去的传统,实验室连续两次(1999年,2004年)被评为中国全国A类实验室,2001年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实验室和他本人被评为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集体和个人。他注重与海内外科学家的合作,推动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麻生明


41岁院士潘建伟

1970年生,198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6年,硕士毕业后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量子实验研究的世界级大师蔡林格。1997年开始,潘建伟每年都利用假期回到中国科技大学讲学,为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带动一批研究人员进入该领域。1998年,作为学生参加了他的奥地利老师Anton Zeilinger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长)成功实现纠缠态交换。


1999年,潘建伟作为第二作者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取得“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个实验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欧洲物理学会将其评为世界物理学的年度十大进展,美国《科学》杂志将其列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2001年,潘建伟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并获得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的支持,在科大组建了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


2003年,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自由量子态隐形传输。


2005年,潘建伟与杨涛、彭承志等同事们发表了题为“13公里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朝向基于人造卫星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的研究论文后,13公里-这个目前国际上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的最远距离,其纠缠的特性仍然能够保持的实验结果。


2006年夏,中国潘建伟小组、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欧洲慕尼黑大学-维也纳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各自独立实现了诱骗态方案,同时实现了超过1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实验,其中,潘建伟小组在2009年进行的实验又将绝对安全通信距离延长到200公里。


2008年,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同年在上海浦东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工程中心。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愿意循序渐进地学习、工作。成功了,当然很高兴;不成功,也不觉得失落,就再来一次。关键是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乐趣。

——潘建伟


41岁院士曹雪涛

▲ 曹雪涛院士


他26岁时硕士论文太优秀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35岁并申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指导的12位博士生入选全国优博,被称为“全国最牛博士生导师”。


此外,他还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将军。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却没有国外的学习经历,是个纯正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科学家。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


在天然免疫的识别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上,曹雪涛院士多年来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截止到2016年9月,曹雪涛院士共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30 多篇,包括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Cell(1篇)、Science(1篇)、Nature(1篇)、Nature Immunology(18篇)、Nature Communications(5篇)、Blood(17篇)、Cancer Research(6篇)、Journal of Immunology(38篇)、Immunity(2篇)等发表论文,论文总引用也超过了1.1万次。

▲ 曹雪涛院士历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篇数


日,曹雪涛团队用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最新成果:放大抗病毒“信号”的蛋白分子。


心猿意马,没有在一个领域深潜下去,难出重大成果。

——曹雪涛


43岁院士邵峰


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43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研究员邵峰成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也是现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科研成果就是这样“宅”出来的。邵峰说,05年回的国,10年才第一次回母校北大。足不出户的埋头苦干,终于有了回报。除了43岁当选院士这样的荣耀时刻,邵峰还带领团队,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期刊上,频频亮相,从07年发表第一篇开始,此后差不多每年一篇,几乎在病原菌入侵和人体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领跑全球。


邵峰曾借韩春雨基因研究遭质疑的热点,第一时间在网上发文,提出这样的团队模式更利于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发现,试图为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只不过是,网络世界的“套路”太深。


“很多人误解我当初是要挺韩春雨,实际上我只是把他作为一个话题,一个引子而已。我心里是希望他的成果是可重复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科学如果要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科学强国,你应该让普通的科学家也有机会绽放,那么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才会算是真正强大。”


作为七零后的“海归”科学家,他是为中国“原创性”科研添砖加瓦的拓荒者;作为年轻的院士,他是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献计献策的建言者。爱国的坐标,也无外乎于此。


学问外的一切都只是副产品。

——邵峰


文末


中国新生代的科学力量,

正在不断崛起!

文末送上施一公先生

报告的部分内容

希望越来越多的“鲜肉”们

能扛起中国科研领军的大旗


▲ 饶毅(前左)、施一公(前右)在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工作会议上


纵观世界科教历史,年轻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乎所有学科,许多重要的原创性工作都是由年轻人做出。支持年轻人,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年轻人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年轻的科学技术人才将决定我国能否在一、二十年内真正在科技领域全面与世界领先水平接轨,这是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青年学者的成长离不开高年资学者的支持。我们应该多与青年学者交流,激励他们勇于突破,追求国际上的卓越。掌握一定范围和资源者应该积极提供给青年做学问的天地,在评审中公正和客观。我们对年轻人不能求全,而主要是看学术能力,宽容一些无关原则的方面。比如特别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容易有脾气、甚至顶撞行政上级,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理应宽容对待。


建立支持年轻人的体制也是改变中国学术风气的关键举措之一。当年轻人能够以学术实力获得支持,就无需再花时间拉关系,从而改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


坚持长期支持年轻人,

定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结果。

年轻人是中国科学的希望;

支持年轻人就是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来源:科学指南针服务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