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耀 2018-05-25


解 读 者   INTERPRETER

编前语

林毅夫老师的“吉林药方”一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再度将“东北经济振兴”的话题推置于风口舌尖,众议纷纷。东北,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在多年的振兴改革后,这张经济成绩单仍起色不明,究竟是什么困住了“东北虎”经济的腾跃?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老师开出了他的“东北破冰药方”~~~


本期嘉宾

陈耀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区域经济评论》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央组织部“院士专家西部行”、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活动受邀专家。专业研究领域:区域经济、产业空间组织和政府政策。

日前,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团队发布了《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引发了各方的“颇有争议”。关于此次林毅夫老师开出的“吉林药方”,有人认为报告中在吉林着重发展现代轻纺工业是不现实的,不符合当地产业优势;有人认为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是体制、营商环境和文化,还有人认为应该先解决东北人才外流的“大失血”问题,对此您持何种观点呢?


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实际上研究了很多年,关于东北的药方也开了N多副,各个药方都有各自的理由,对东北问题成因的分析也各有各的说法。这个报告应该说并不是用来治整个“东北病”的,它就是研究吉林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核心是发展什么产业,所以它主要针对吉林。吉林是东北的一个部分,具有老工业基地的许多共性问题,但它又不能完全说明整个东北的问题,这是一个观点。我们从这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整个东北三省中,吉林的很多指标相对要好一些,包括经济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以及财政收入等,当然可能同样存在统计“水分”问题,总体来看,吉林经济应该说在东三省中问题要相对轻一点,不像辽宁那么重。


这个报告开出的“轻纺”药方,应该说它也有它的依据。我们过去分析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问题,主要看的是轻重工业结构,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中国产业结构偏重重工业导向,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苏联,走上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所以我们一直到到改革开放初期,结构特征就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导致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日常的日用品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吃的、穿的、用的比较紧张,许多消费品要凭票供应。所以从80年代初开始,我们国家就出台了一个优先发展轻纺工业的战略,提出了支持轻纺工业发展的许多措施。理论界也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从轻纺工业开始的”找到了依据,那个时候形成的共识就是,轻重工业要综合发展,不能一重一轻,这种情况要改变。那么,这个搞了一段时期以后,轻工业发展的步伐就开始加快,人们的各类消费品日益丰富,很快这种缺口补上来了,轻重工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基本上比例差不多,就是不相上下,各占一半左右。大概在90年代中后期,我们彻底结束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时代。


不难看出,这种轻重工业的分析主要还是适用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地区来讲,国家这么大,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不一样,是不是就一定也要轻重工业平衡,要轻重并济,这个不一定。从2002-2003年开始,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快速发展,这一轮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导因,就是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我们的生活基本进入小康以后,大家收入水平提高了,从过去解决吃穿的问题过渡到开始解决住和行的问题,“住”的需求主要就是房子,改善住房,“行”主要就是汽车进入家庭,还有包括旅游出行。建房需要钢材、水泥,而生产钢材、水泥需要煤炭、电力,这样的话就整个拉动了重化工业发展。所以这个时期,我们全国多数省市的重工业基本都超过了50%,沿海地区绝大部分省份都是70%左右,东北就更不用说了,东北、华北因为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占比就更高一些,这个结构应该说也没问题,因为它是有资源支撑的,这些地方煤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过去又有很好的重化工业基础,所以它发展重工业没有问题。现在问题是为什么突然间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呢?主要是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重化工产能过剩严重,不管有没有资源的地方都要搞重化工业,产能过剩以后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些资源型地区,重化工占比比较大的地区,所以东三省,加上华北的内蒙、山西、河北都跟着受影响,所以不是说它的轻工业缺乏,那发展轻工业就没问题了,轻工业如果现在大家都来上的话,它的市场、它的竞争力也会有问题,所以我觉得通过发展轻工业来填补空缺这种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已经远远过时了,这是过去很多年前我们考虑的老套路。


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都懂得地区分工的道理,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要在全国的范围去平衡,不是说一个省内,重工业多了就上轻工业,搞填平补齐自成体系那一套。事实上,全国的轻纺工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过去历史上东北也都有过一些轻纺行业,80年代国家鼓励搞轻纺工业时,不少地方都在发展包括纺纱、织布、制衣还有家电等产业,后来就是因为竞争不过南方就退出去了。从地区来讲,东北地区的优势主要是它的能矿资源以及大豆、玉米等农副产品资源,纺织原料主要来自关内。它的自身市场比较小,整个东北三省消费市场也就一亿多人的规模,距离东南沿海中心消费市场又比较远,加上它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观念,所以它的竞争力就非常弱,它就搞不了。当然,也不是说都不行,像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些大城市都有一些服装业,大连每年都举办国际服装节,但是整体上来讲跟南方城市比较还是不行。南方发展纺织服装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依托民营企业形成的专业化集群,如浙江的块状经济、苏南的纺织集群、闽南和珠三角的品牌服装,专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非常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它能生存。反观东北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又缺乏专业化集群效应,这些综合性因素导致没有搞起来。

  

轻纺工业不是绝对说不能搞,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它的市场化属性,它的竞争性要大大高于重化工业,如果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在这方面下决心去做,也是能做得好的。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轻纺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劳动力,比如建一个10万纱锭的厂,至少需要800到1000人。东北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本身就不足,现在一些企业不得不从邻国补充员工。西部的新疆产棉区现在要建设轻纺城,面临的最大制约与东部沿海一样都是“招工难”,有的从东部转移过去的企业建好了厂房、安好了机器设备,可就是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所以,未来东北地区的产业选择也要尽可能避开用工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考,什么样的思考呢?现在实际上我们正处在一个很好的机遇期,新一轮技术革命跟产业变革带来了很多机会,像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 、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些都在大量涌现,我们是可以考虑在这个层面上去寻找一个发展的突破口,这个东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整体思路上应当是从结构转型升级上去考虑的,结构的升级包括对已有的传统行业用互联网思维、新的技术来改造,特别是智能化改造,通过这些改造把东北已有的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推向中高端水平;同时大力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金融、物流、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即使是轻纺行业现在也在面临着挑战,传统的轻纺行业现在也不行了,已经落伍了,必须从它的产业技术变革的大趋势中去做选择,包括它的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经营业态、营销模式等等,只有不断地创新,产业发展才有生命力。


所以我们评判那是八九十年代的思路,它确实是一种过时的不适应当代的思维。现在再这样去发展的话,比如装备制造等都不搞了,又重新去建服装厂、纺织厂,搞一些轻工,这是肯定一样会失败的。我们现在还没有谈它的体制问题和环境问题,就行业来讲,肯定它是背离产业发展大趋势的。因此一定要去想办法跟新经济、互联网+、智能化工业制造,跟现在的一些新业态,去找突破口,找出路。


振兴东北经济是一个老生常谈话题,但反映在现实是这样的:近年来,东北的GDP增速处于全国垫底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辽宁、黑龙江、吉林的GDP增速分别是2.10%,6.30%,6.50%,居全国倒数第1、第3和第4位。那么,造成改革效果不显著的根源是什么?究竟该用什么来拯救东北经济?东北经济的真正“病灶”在哪里?您可以开一个振兴加速的“药方”吗?


答:这个问题说到底是这样,我们讲老工业基地,过去我是讲了两大效应,后来又加了一个效应。第一个效应就是结构效应。老工业基地的结构效应就是其产业结构已经是严重老化了,老化包括技术装备不行,传统设计、工艺、流程这些都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了,当然也包括传统产业比重大,新产业少,这是跟国际上老牌工业化国家前期出现的问题一样的,都有这个问题,所以老工业基地衰落,首先是产业结构出问题了。第二个就是体制效应。体制效应在国外的老工业基地不存在,因为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体制相对完善,这是我们所特有的,结构效应是共性,体制问题是个性。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体制上的影响太大了,过去我们说中国搞了多少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30多年后,实际上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市场化程度都非常高了,但是东北现在还仍然残留了很大一部分计划经济体制遗存。


比如说厂办大集体,就是过去的国营企业,它含有大集体成分,职工的集体身份要比全民身份低一点,享受的待遇要更少一点,它属于集体性质,这种厂办大集体目前在东北至少还有几百万人,全国其他地方早就没有了。然后还有企业办社会,有的国有企业还有自己办的幼儿园、学校、医院,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许多都交给地方了,但仍没有完全解决,有些属于地方不愿接,有些属于企业不愿放,比如像医院,企业里边有自己的医院和子弟学校,这个企业作为一个市场经济的主体来讲,跟其他市场主体不一样,它有很大的负担,所以你要它去参与市场竞争的话,它就很难,它和其他市场主体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它有很多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都要管,这就是体制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它还保持计划经济时期过去的一些观念,习惯于听从上级指令,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开拓。现在来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做什么?怎么去服务?目前仍不是很清楚,不少地方政府机构依然官气十足,没有服务意识,没有想过去给企业提供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行政办事效率低下,所以整个地区的营商环境亟待改善。


最后一个是开放效应。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殊,偏集一隅,为什么我们把东三省从东中西三大地带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因为东北经济有相对的独立体系,它的市场是相对封闭的,加上东北亚一些国家和我们政治互信不高,它的开放程度还非常低,这样一个地区外部资源比较少,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交流都相对少很多,所以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东北对外开放程度一直比较低,在全国应该都是比较低的。缺乏外来的资本、要素,以及技术、管理经验、营销渠道,这也是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东北经济的出路首先核心是要从“市场化”入手并作为突破口,市场化这个概念怎么讲呢?有一些人提出了政府要创造市场,我认为更准确地讲是要创造市场化的微观基础。所谓市场化就是要彻底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提高整个经济体的市场化程度,这个方向早已经很明确,就是作为东北经济的整体要和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去建设,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必须是产权清晰、盈亏自负、有生机、有活力的现代市场主体,包括要增大民营经济这些有活力主体的比重,国有经济还是要切实加快推进它的改革,不能再靠国有的、垄断的这种身份去生存发展,确实是要下决心把这个体制搞活,激发市场活力,一定要让微观主体有活力、有动力,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去办,推进东北整个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这个观点现在还有一些争议,但是不管怎么争议,我认为这是个方向,是一个根本。我国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实际上至今对现在的东北来讲仍然有意义,企业有活力、有动力,市场的活力才有基础,东北经济的活力才有保障,所以这是一个根本。


从政府角度讲,东北现在最该做的就是下大力气改善营商环境。十多年前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西部各个省区每年都搞软环境建设,提供一些考核指标给涉及到营商环境的一些经济管理部门,一些重要的窗口行业,进行严格的考核督查,连续搞几年,大家的环境意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行政效能都有明显的改观。因为营商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发展的三大关键问题,一个是企业,现在企业逃离不愿在东北待,那么营商环境好的时期就一定会再回来,第二个就是投资,过去我们讲“投资不过山海关”,那么现在尽量让投资能够进到东北来,尤其是民间投资,要靠你的好的发展环境,最重要的还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廉洁自律,这个比那些优惠政策都强。再一个就是人才,不要让人口再流失了,要创造人才回流的条件,目前全国各地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东北必须要拿出更有吸引力的办法,既要留住人才还要招引人才,真正让有能力的人、干事业的人脱颖而出,消除“逆淘汰”现象。总之,投资回流、人才回流 、企业回流,这是新一轮东北振兴必须努力达到的基本目标。


东北从产业上来讲最大的优势就是制造业,国家现在在搞制造业升级、智能化改造,我曾提出东北要建立一个“核心区”的概念,就是要打造中国制造业强国的核心区,不只是先行区,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的扶持“东北制造”,包括我们正在搞的中国制造2025 的试点示范城市,现在是给到南方很多城市,其实东北这些城市应该先走一步,国家应该给与这个政策上的支持,在新一轮的升级建设中应该是有很多机会的,要抓住这个机会。中国现在要把制造业大国变为强国,中国制造强国在哪里呢?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最有条件,从“一五”时期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力、机车、飞机、船舶、钢铁、汽车、机床、化工、煤炭、建材、森工等等,东北工业不仅体系完整、产业链长,而且技术成熟先进、产业工人队伍素质高。面对当前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东北工业需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再出发,特别是重点发展好高端装备制造业,主攻智能制造;东北制造要装备全国、装备全球,这是中国制造业强国赋予东北地区的历史使命。


再有就是扩大开放合作。“一带一路”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中蒙俄走廊跟东北是对接的,现在有很多的机会需要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一方面要利用好现有的沿边开放口岸,如满洲里、二连浩特、绥芬河、图们江等,扩大与这些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建设好边境经济合作区,并向霍尔果斯中哈合作区学习,力争建起跨境合作区,还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探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方城市合作。东北开放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国外开放,另一个还包括对国内关内的合作。国内现在京沈高铁建成通车之后,东北与关内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联系会更加紧密,要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中关村科技成果到东北转化。现在大家还在呼吁把渤海湾的跨海通道打通,这个打通对东北意义很大,渤海湾这个通道不管是走隧道还是走桥梁,只要打通,将来东北跟内地中心市场联系更快捷,区位偏置的状况必将会有很大的改善。最后要利用好东北与沿海对口合作的新机制或平台,大胆探索,创新合作模式,让它在东北新一轮振兴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大家

荐    书


就此话题,陈耀老师远在百忙之中深夜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好书,戳下方音频,共同倾听~~~

本期采编:石微娜


【往期回顾】

点击下方文字即阅


《【解读者No.8】《二十二》:一次姗姗来迟的国人启蒙》


《【解读者No.7】金砖+:志同道异的不褪色朋友圈》

《【解读者No.6】特朗普挥舞尘封已久的“301”大棒“敲打”中国,然并卵》



       “解读者”为《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独家访谈栏目,稿件皆为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未经授权,不许转载。


《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粉丝读书会

入群请加微信号:Amvenus27

注明“入会”字样,

即刻入群共享知识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