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原创】中国省际贸易的演变趋势、特征与展望:1987-2007

2017-12-05 张少军 李善同 中国经济学人


张少军1  李善同2


1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内容提要:省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重要性,并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受到丝毫的忽视。本文首次采用中国5年30省份的投入产出表,总结了1987-2007年间中国省际贸易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第一,中国省际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2007年省际贸易总额是国际贸易总额的2倍,东部地区始终是省际贸易的主体;且对于省际贸易来说,GDP的影响可能大于距离的影响。第二,省际贸易保持着很高的集中度,与GDP的高集中度存在高度的重合。第三,中国各省的省际贸易依存度存在上升的趋势,表明中国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2007年省际贸易依存度是国际贸易依存度的3倍,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仍远高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此外,东部的省际贸易依存度高于中西部地区。第四,各省对外贸易中,省际贸易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国内市场的一体化速度慢于国际市场。但从比重来说,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对外贸易仍然以省际贸易为主。第五,长期保持省际贸易逆差的省份大多属于中西部地区。

关 键 词:省际贸易  省级投入产出表  调出与调入  市场一体化  引力模型

JEL Classification:F14

 

一、引言


与国际贸易研究汗牛充栋的研究相比,由于省际贸易统计数据的缺乏,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省际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省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重要性,并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受到丝毫的忽视。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来说,省际贸易在某种程度上比国际贸易更重要,这是因为:第一,省际贸易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省际贸易的规模,反映了一国不同省份间的一体化程度;省际贸易的模式,反映了一国不同省份间的比较优势;省际贸易的流向,反映了一国不同省份间的分工网络。第二,省际贸易体现的是各省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斯密定理指出,市场的大小决定分工的程度,而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通过发展省际贸易形成密切的省际协作循环体系,就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分工程度深化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第三,省际贸易有助于发挥各省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建立各省之间直接与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四,省际贸易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渠道。与国际贸易相比,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border effect)”较小。当一国面临本币升值、贸易保护主义和比较优势消失等因素时,发展省际贸易,扩大国内需求,就是一条贸易成本较低的选择路径。第五,省际贸易是实施“决战于国内,决胜于国外”战略的重要方式。通过省际贸易,可以发现更内行和挑剔的国内顾客,构建不同省份之间产业的关联,培育更多的国内竞争对手,从而提升一国的国家竞争优势,最终参与全球竞争,此过程可称为“决战于国内,决胜于国外”。


学界对中国省际贸易的状况展开研究的文献主要有:陈家海(1996)利用中国25个省1987年的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一个省对其他省份的“贸易依存度”。从“流出”方面看,25个省的合计流出额对GDP的比重高达51.4%,如果扣除向国外的出口合计数所占的比重9.9%,省际贸易的依存度仍高达41.5%。Naughton (1999)基于1987年和1992年中国的省级投入产出表,发现从1987年到1992年省际工业品的贸易流量有所增长,特别是制造业内部各行业间的贸易占据主导地位。Poncet (2003)采集了中国1987、1992和1997年地区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后发现从1987到1997年间,省际贸易在GDP总额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显著降低。许召元和李善同(2009)利用中国2002年30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投入产出表和省际间铁路运输的数据,对中国省际间42种商品和服务的贸易进行了估算,并据此对区域间贸易、中国经济分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既有文献采用的贸易数据要么是时间跨度不长,要么是覆盖面不全,使得对中国省际贸易的研究还有待深化与拓展。


为了全面系统考察中国省际贸易的变迁,本文首次采用中国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30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投入产出表,这样就使得本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时间跨度长,从1987年到2007年,基本可以反映中国省际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状况。第二,覆盖面全,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包括全社会,从而覆盖了整个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第三,可比性强,由于采用数据均来自历年的投入产出表,保持了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便于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通过引入各种贸易指标,本文发现在1987-2007年间,中国的省际贸易表现出如下趋势和特征:第一,中国省际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2007年省际贸易总额是国际贸易总额的2倍,东部地区始终是省际贸易的主体;且对于省际贸易来说,GDP的影响可能大于距离的影响。第二,省际贸易在空间分布上保持着很高的集中度,与GDP的高集中度存在高度的重合。第三,中国各省的省际贸易依存度存在上升的趋势,表明中国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2007年省际贸易依存度是国际贸易依存度的3倍,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仍远高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此外,东部的省际贸易依存度高于中西部地区。第四,各省对外贸易中,省际贸易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省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慢于国际贸易,国内市场的一体化速度慢于国际市场;且东部的省际贸易比重远低于中西部地区。但从比重来说,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对外贸易仍然以省际贸易为主。第五,长期保持省际贸易逆差的省份大多属于中西部地区,这可能表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需要从东部地区调入工业制成品。


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指标定义与数据说明;第三部分是中国省际贸易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第四部分是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指标定义与数据说明


(一)指标定义


调出与调入:对于一国的某省来说,其对外贸易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该省与本国其他地区的省际贸易,即省际调出和省际调入;另一部分是该地区与国外的国际贸易,本文在此统称为出口和进口。该地区的省际调出和出口之和为本文在此统称调出,该地区的省际调入和进口之和本文在此统称为调入。


省际贸易集中度:最大5个省份的省际贸易额占全部省份省际贸易额的比重。


省际贸易依存度:某省的省际调入和调出与该省增加值之比。


省际贸易比重:某省的省际调入和调出与该省调出入之比。


省际贸易盈余:若省际调出大于省际调入,称为省际贸易顺差;若省际调出小于省际调入,称为省际贸易逆差。     

 

(二)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省级的投入产出表,共包括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五个年份。原属广东省的海南行政区在1988年升级为海南省,原属四川省的重庆行政区在1997年升级为重庆直辖市,青海省没有编制1987年的投入产出表,再去除西藏,本文最终使用的1987年地区投入产出表共有27张,1992年地区投入产出表共有29张,1997年地区投入产出表共有30张,2002年地区投入产出表共有30张,2007年地区投入产出表共有30张。本文使用的投入产出表涉及到22个省、4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为了行文方便,本文统称为省份。


由于部分省份的投入产出表没有将调出项拆分为省际调出和出口,也没有将调入项拆分为省际调入和进口,只提供了调出项和调入项,本文将采用《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的进出口数据,将调出项和调入项进行拆分。


考虑到拆分调出项和调入项时,需要分省的服务进出口数据,但目前难以获得口径一致的分省服务进出口数据,所以,本文涉及到的所有贸易数据,口径均为货物贸易,不包括服务贸易。  

    

三、中国省际贸易的变化趋势及特征


(一)中国省际贸易流量概述


1987年中国省际贸易总额为1.01万亿元,1997年增加到6.80万亿元,2007年进一步增加到29.27万亿元,20年间增加了29倍,每5年平均增长率为143%。2007年中国国际贸易总额为14.48万亿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7.8%,居于世界第三位。两相比较,2007年中国的省际贸易总额仍是国际贸易总额的2倍。预计随着中国国际贸易增速放缓,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中国省际贸易相对于国际贸易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从分区域来看(图1),东部地区省际贸易流量占全国的比重在5个年份均超过50%,始终是省际贸易的主体;中部地区省际贸易流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92年开始,逐年下降;西部地区省际贸易流量占全国的比重在5个年份则存在上升的趋势。


图1  东部、中部和西部省际贸易流量比重

 

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表明,两国的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在图2中,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逐年增加,且比重均在50%以上,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则存在下降趋势。这表明,东部地区省际贸易的主体地位与其GDP的主体地位密切相关;中部地区省际贸易比重的下降趋势反映了其GDP比重的下降趋势。再从距离看,中部地区从地理位置看处于全国的中心地区,便于和周边省份发生更多的省际贸易联系,图1却显示中部地区省际贸易比重存在下降的趋势。事实上,虽然和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个经济中心区相隔很远,但中部和西部地区最主要的省际贸易伙伴几乎全部是这三个中心地区(许召元和李善同,2009)。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的省际贸易来说,GDP的影响可能大于距离的影响。


图2  东部、中部和西部GDP占全国比重

 

表1罗列了五年省际贸易流量和GDP在全国排名前五位的省份。通过观察比较,本文发现,在这5个年份上,省际贸易流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大多属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没有一个省份进入前五位。江苏和广东是每个年份均进入前五位的省份。若结合GDP进行分析,本文发现省际贸易流量和GDP在全国排名前五位的省份的重合率随着时间推移,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可能说明,GDP在中国省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从标准差/均值这一指标来看,在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省际贸易流量的标准差/均值分别为0.740、0.945、0.806、0.770和0.881,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各省的省际贸易流量的差异程度变得更大。


(二)中国省际贸易的集中度


自1987以来,省际贸易的分布始终保持着很高的集中化趋势。在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省际贸易前五位省份占全部省份省际贸易额的比重分别为40.2%、45.1%、41.1%、39.9%和43.3%,中国省际贸易最发达的5个省份占据了省际贸易的40%左右,其余的60%则来自其他25个省份。省际贸易的集中化趋势说明,尽管省际贸易的总量迅速增加,但省际贸易活动始终集中在少数的省份。


结合GDP来看,在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GDP前五位省份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6.7%、37.8%、38.2%、40.2%和42.2%,逐年稳步上升。再结合表1,本文认为,省际贸易集中度和GDP集中度的高度重合,符合引力模型的逻辑,说明GDP的规模在中国省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省际贸易集聚在东部地区,且维持着很高的集中度,一方面反映了东部地区是产业活动的集聚地,另一方面表明形成了以东部省份为中心的省际贸易区。


(三)中国的省际贸易依存度


从全国范围来看(图3),1987年27个省份的省际贸易依存度均值为90.4%,2007年30个省份的省际贸易依存度均值为106.9%,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纵观图3中5年的全国省际贸易依存度,发现只是在2002年省际贸易依存度呈下降状况,其余年份均不断提高。这说明,在1987-2007年间,中国各省的贸易联系是不断加强的,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1987年27个省份的国际贸易依存度均值为12.7%,2007年30个省份的国际贸易依存度均值为34.0%。两相比较,虽然在1987-2007年间国际贸易依存度增长的速度快于省际贸易依存度,但2007年省际贸易依存度仍然是国际贸易依存度的3倍。这表明尽管国际市场一体化的速度快于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然而,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仍远高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中国省际间的贸易联系仍远多于各省与国外的贸易联系。此外,国际贸易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的计算表明中国的省际贸易依存度远高于国际贸易依存度,可见,省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3  全国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依存度

 

从分区域来(图4)看,在1987-2007年间,东部11个省份的省际贸易依存度均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中部8个省份的省际贸易依存度均值的变化趋势则不太规则;西部11个省份的省际贸易依存度均值大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若比较三大区域的5年均值,则东部地区5年的贸易依存度均值为103.0%;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92.3%和88.9%,说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省份的省际贸易水平更高,与其他省份的经济技术联系更多。


图4  东部、中部和西部省际贸易依存度

 

再从具体的省份看,1987年省际贸易依存度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天津、上海、河北、河南、浙江;1992年省际贸易依存度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吉林、天津、江苏、河北、上海;1997年省际贸易依存度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天津、青海、河北、宁夏、贵州;2002年省际贸易依存度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吉林、重庆、安徽、天津、河北;2007年省际贸易依存度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河北、吉林、陕西、天津、安徽。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属于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是不断增加的。天津则是唯一的每个年份均进入前五位的省份。


(四)中国的省际贸易比重


首先来看全国的省际贸易比重(图5),1987年27个省份的省际贸易比重为88.2%,2007年30个省份的省际贸易比重为78.0%,大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说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对外贸易中,省际贸易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国际贸易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中国省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慢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速度慢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速度。


其次从各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省际贸易比重从1987年的82.2%下降到2007年的61.1%,下降幅度最大;中部地区的省际贸易比重从1987年的92.2%下降到2007年的85.7%;西部地区的省际贸易比重从1987年的91.4%下降到2007年的89.3%,在此期间,基本维持不变。若比较三大区域的5年均值,则东部地区5年的省际贸易比重均值为69.0%;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89.4%和90.2%,说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更依赖省际贸易。


最后来分析具体的省份,1987年省际贸易比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河南、甘肃、贵州、吉林、湖北;1992年省际贸易比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新疆、宁夏、河北、安徽、河南;1997年省际贸易比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甘肃、贵州、河北、安徽、青海;2002年省际贸易比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陕西、重庆、宁夏、安徽、河北;2007年省际贸易比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陕西、河北、河南、贵州、安徽。可以发现,在这5年中,河北是唯一进入前5位的东部地区的省份,其余的省份均属于中西部地区,这也说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对省际贸易的依赖程度更高。


图5  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省际贸易比重

 

若对于分析省际贸易比重和国际贸易比重的大小,本文发现,1987年没有一个省份的国际贸易比重大于省际贸易的比重;1992年只有福建的国际贸易比重大于省际贸易的比重; 1997年只有广东的国际贸易比重大于省际贸易的比重;2002年只有上海和广东的国际贸易比重大于省际贸易的比重;2007年只有上海、江苏、广东和海南的国际贸易比重大于省际贸易的比重。可见,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对外贸易仍然是以省际贸易为主的。


(五)中国的省际贸易盈余


在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省际贸易均为顺差的省份占全部省份的比例分别为14.8%、27.6%、50.0%、46.7%和33.3%,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分区域来看,东部省份占省际贸易顺差省份的比例在5个年份,分别为50.0%、37.5%、40.0%、50.0%和70%,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从各省份具体情形看,在5个年份均保持顺差的省份有辽宁和河南;在5个年份均保持逆差的省份有北京、山西、吉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9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其余19个省份在5个年份的省际贸易盈余均发生了变化。可见,从空间分布看,长期保持省际贸易逆差的省份大多属于中西部地区,这可能表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需要从东部地区调入工业制成品;而大多数省份的省际贸易盈余模式均发生了变化。


四、结论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目前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深层次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本文认为,重新审视和大力发展省际贸易,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如下转变:第一,从依赖低端要素转变为构建深化分工网络。过去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形成了依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低端要素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但这种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通过发展省际贸易,形成统一开放的国内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促进分工网络的构建和深化,建立国民经济体系不同产业的循环累积因果联系,使得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第二,从区域率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区域差距的扩大。于是,中央政府在“九五”计划首次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构想。1999年,中央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此后又相继提出了“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的战略,这表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从“率先发展”到“协调发展”的第二次转变。发展省际贸易,有助于东部地区在发展态势呈现出“极化效应”的基础上,逐步发挥极化后的“扩散效应”, 建立省际直接与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从外向型发展战略转变为内外双向循环型发展战略。中国目前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屡,正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难以为继,如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环境保护约束加大和贸易保护主义等。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小于国际贸易,为此,省际贸易就可以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渠道。通过省际贸易的发展和繁荣,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国内市场,真正实现“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内外双向循环型的发展战略。第四,从“市场换技术”战略转变为“市场和技术双重追赶”的战略。本国市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使命来说。本国市场的规模特别是高端市场的规模,是决定本土企业创新能力能否形成的最根本因素,此即为“需求所引致的创新”。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均立足于本国市场积累了相当的创新能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存在着重技术轻市场的倾向,形成了“市场换技术”的战略,由此导致了国内市场开放过早、开放幅度过大的问题。发展省际贸易,减少国内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为本土企业整合出统一开放的国内大市场,进而立足该市场自主创新,“决战于国内,决胜于国外”,展开市场和技术的双重追赶。


重新审视和大力发展省际贸易,首先需要了解和总结过去中国省际贸易的演变趋势和特征。为此,本文首次收集和整理了中国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五年的地区投入产出表,通过引入各种指标进行测算,本文发现在1987-2007年间,中国的省际贸易表现出如下的趋势和特征:第一,中国省际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2007年省际贸易总额是国际贸易总额的2倍,东部地区始终是省际贸易的主体;且对于省际贸易来说,GDP的影响可能大于距离的影响。第二,省际贸易在空间分布上保持着很高的集中度,与GDP的高集中度存在高度的重合。第三,中国各省的省际贸易依存度存在上升的趋势,表明中国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2007年省际贸易依存度是国际贸易依存度的3倍,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仍远高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此外,东部的省际贸易依存度高于中西部地区。第四,各省对外贸易中,省际贸易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国内市场的一体化速度慢于国际市场;且东部的省际贸易比重远低于中西部地区。但从比重来说,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对外贸易仍然以省际贸易为主。第五,长期保持省际贸易逆差的省份大多属于中西部地区,这可能表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需要从东部地区调入工业制成品。


总结和厘定中国省际贸易的演变趋势和特征,为关于省际贸易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鉴于省际贸易 56 31549 56 17920 0 0 1480 0 0:00:21 0:00:12 0:00:09 3662据缺乏造成的研究不足,本文今后决定从以下方向,进一步拓展相关的研究:第一,省际贸易的产业特征。抽象和分析各省省际贸易的产业特征,譬如省际贸易的产品属于消费品行业、中间投入品行业还是资本品行业。省际贸易的产业特征与该省的产业结构有什么关系等。第二,编制省际贸易矩阵。目前,只有2002年30个省42种商品和服务的贸易矩阵,而缺少其它4个年份的省际贸易矩阵。编制缺失年份的省际贸易矩阵,可以更好的分析省际贸易的具体流向,划分中国的省际贸易区,界定省际分工的规模与水平等。第三,边界效应的测度。引入省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测度三种贸易的边界效应,对比分析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探究影响省际贸易的相关因素等。

 

参考文献:

陈家海:《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省际贸易格局及政策倾向》,载周振华主编《中国经济分析1995:地区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Chen,Jiahai. 1996.“Interprovincial Trade Pattern and Policy Tendency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in Zhenhua Zhou(Ed.), 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y 1995:Regional Development.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 Press.

Naughton, Barry. 1999. “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s? ” Conference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search, Stanford University.

Poncet, Sandra.2003. “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 14(1):1-21.

许召元、李善同:《中国2002年省际间贸易估计》,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议论文, 2009年11月。

Xu, Zhaoyuan, and Shantong, Li.2009. “Interprovincial Trade’s Estimation of China in 2002.” Selected papers of the fourth (2009) chines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conferenc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