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经济学家对中美经济比较与互动的判断

2018-03-23 李钢 李欧美 中国经济学人

李钢  李欧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中国经济学人》已经持续针对经济学人进行了8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聚焦于中美经济的比较与互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人对中美经济总体持乐观态度。被调查者认为,中美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禀赋差异明显,美国在人才储备、创新能力、社会制度、工业体系完整性和融资可得性五个方面实力领先,但成本成为其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而中国在基础设施、成本竞争力和政府推动力三个方面实力领先,但技术能力不足成为其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被调查者认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为5.2%,美国为2.4%;在2034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将会与美国持平,但需要60年以上中国才会与美国人均GDP持平,中国制造业在2045年左右技术水平会与美国相当。62%以上的经济学人认为特朗普新政可以有效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其对特朗普“百日新政”评价平均分为76分。61%以上的经济学人认为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严重贸易战,其普遍认为中美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中美贸易的增长空间较大。调查显示,相比美国,被调查者对中国债务可持续性的信心更强。

关键词: 中美互动;中美贸易;中美合作;竞争力;特朗普新政

JEL分类号: F01;O10;O57

 

为了解经济学家对中美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和看法,2017年5月9~18日,我们面向China Economist经济学家数据库和China Economist微信公众号数据库用户发放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其中受访者超过半数(69.2%)来自大学院校,约14%来自科研院所,还有一部分来自企业和政府机关等单位。填写受访者所在地区的问卷共127份,从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70.1%,中部地区占18.1%,西部地区占10.2%,境外占1.6%。


一、对中美经济发展及产业竞争力现状的认识


(一)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复苏更显乐观


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以中美两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大经济体在震荡中缓慢复苏。在调查中,对美国经济的看法是:67名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度过发展低谷,目前处于向上增长的态势,占总调查人数的53.6%;49名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还将在当前状态徘徊一段时间,占总调查人数的39.2%;仅有9名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还没到历史最差时期,占总调查人数的7.2%;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20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度过发展低谷,处于向上增长的态势,占总调查人数的16%;73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还将在“L”型曲线上徘徊一段时间,占总调查人数的58.4%;31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还没到历史最差时期,占总调查人数的24.8%。总体来看,经济学家判断中国经济发展的乐观程度低于美国,经济回暖仍面临困难(见图1)。



(二)经济学家认为中美竞争力要素有所差异


国家产业竞争力关系着经济发展的竞争实力和竞争特色,在调查中,经济学家判断中美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禀赋差异明显。美国在人才储备、创新能力、社会制度、工业体系完整性和融资可得性五个方面实力领先,体现出美国基于“高教育水平、高社会福利、低市场摩擦”的优势,形成了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了相对健全的产业体系;中国在基础设施、成本竞争力和政府推动力三个方面实力领先,体现出中国在“有为政府”带领下形成了独有的产业竞争特色(见图2)。



(三)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能力与成本分别成中美两国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


由于中、美两国国情国力的条件不同,阻碍两国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在调查中,经济学家认为成本攀升压力激增(49.6%)和出口限制(20%)是美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阻碍,而技术水平不高(44%)、品牌影响力不足(23.2%)、成本攀升压力激增(16%)、国家形象及文化影响力不足(12.8%)是制约中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见图3)。



二、对中美经济发展差距的认识


(一)经济学家认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2%,美国为2.4%


关于今后20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64%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4%~6%之间,22.4%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6%~8%之间,12%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2%~4%之间,这说明多数经济学家判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进一步放缓的趋势。经济学家预测今后2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5.2%(见图4)。



关于今后20年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速,48%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2%~3%,32.8%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1%~2%,13.6%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3%~4%。经济学家预测今后20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2.4%(见图5)。



(二)经济学家认为2034年左右中国才会与美国经济总量持平


关于中国还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与美国经济总量持平,38.4%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10年,30.4%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20年,20%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30年及以上,仅11.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已基本持平。综合经济学家们的判断,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大约需要16.64年。根据2016年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及图5中调查数据,计算结果也显示2033~2034年中美经济总量将持平,说明调查结果比较可靠(见图6)。



(三)经济学家认为还需要60年以上中国人均GDP才会与美国持平


关于中国人均GDP还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与美国持平,31.2%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50年,28.8%的受访者认为至少要等到本世纪末以后,24.8%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30年,15.2%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70年。综合经济学家们的判断,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在人均GDP上赶上美国平均需要62.48年(见图7)。



(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在2045年左右会与美国相当


关于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还需多长时间才可追平美国,35.2%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30年,21.6%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20年,18.2%的受访者认为至少还需要50年及以上,16%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10年,7.2%的受访者认为还需要40年。综合经济学家们的判断,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与美国大约相差28.46年的发展空间(见图8)。也就是说,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在2045年左右会与美国相当,这意味着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国实体经济会走在世界最前沿。



(五)经济学家认为20年后人民币汇率将为5.4左右


关于20年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40%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5~7,36%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3~5,20.8%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7以上,还有3.2%的受访者认为将保持在3以下。经济学家判断20年后人民币汇率的平均值约为5.4(见图9)。



三、对特朗普新政的认识


(一)62%以上的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新政可以有效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


关于特朗普新政是否可以有效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62.4%的受访者表示认可,18.4%的受访者并不看好,还有19.2%的受访者表示不能判断(见图10)。



(二)经济学家对特朗普“百日新政”打分为76分以上


对于特朗普执政百日内的经济政策评分(满分5分),有91.2%的受访者认为可以达到及格以上水平,其中更有5.6%的受访者打出满分,仅有8.8%的受访者打出不合格。折算成百分制,在此次调查中经济学家们对特朗普“百日新政”的综合打分约为76.32,普遍高于全球评价,似乎特朗普更多的粉丝在中国(见图11)。



四、对中美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一)61%以上的经济学家认为中美不可能爆发严重贸易战


关于未来3年内中美是否有可能爆发严重贸易战争的判断,61.6%的受访者判断不可能发生,16.8%的受访者认为很有可能发生,还有21.6%的受访者表示不能判断(见图12)。



(二)67%以上的经济学家认为中美贸易的增长空间较大


关于未来中美贸易增长空间的判断,67.2%的受访者认为中美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很强,贸易增长空间较大;27.2%的受访者认为中美经济发展的互补性趋弱,贸易增长空间不足;还有5.6%的受访者表示不能判断。我们认为,经济学家对中美贸易关系稳定、贸易空间增进的信心来自于对两国经济发展互补性的认识(见图13)。



(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债务更具有可持续性


关于中美债务可持续性的判断,35.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债务更具有可持续性,29.6%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债务更具有可持续性,还有35.2%的受访者表示不能判断。因此,相比美国,经济学家对中国债务可持续性的信心更强(见图14)。



(四)81%以上的经济学家认为中美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


关于20年后中美主流经济关系的判断,81.6%的受访者认为中美两国将建立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互惠关系,11.2%的受访者认为中美两国将成为战略伙伴,还有4.8%的受访者认为短期内中美冲突不可避免(见图15)。



五、对中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低成本越来越不能成为中国竞争优势的来源


关于未来20年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判断,受访者认为从高到低依次是:国内消费市场健全、增进国际合作空间、产业链健全、基础设施完备、政策具有前瞻性、工业技术先进、低生产成本(见图16)。



(二)国内市场将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


关于我国应采取何种产业政策的判断,有64%的受访者认为应着力扩大国内高端产品市场份额,24.8%的受访者认为应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还有11.2%的受访者表示不能判断(见图17)。



《中国经济学人》期刊作为中外学术交流的平台,是国外学者了解中国经济与经济政策的重要窗口。作为一项持续的调研项目,《中国经济学人》已经进行了8次调研。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美之间经济发展阶段仍旧有巨大的差距,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至少还有60年;由于中美之间差距导致的经济互补性还很强,中美贸易的增长空间仍旧较大,因而中美之间爆发严重贸易战争的可能性较小。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学家还是对中美经济的前景充满了乐观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杨贵中.中美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2):40-44.

[2]陈立敏,王璇,饶思源.中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产业竞争力层次观点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9(6):57-66.

[3]金碚,李钢,梁泳梅.中国青年经济学者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J]. 经济研究参考,2009(57):29-36.

[4]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J]. 当代亚太,2005(9):3-20.

[5]阎学通.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12):4-30.

[6] 湛柏明.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与摩擦性[J].国际贸易问题, 2004(6):47-52.

[7]安辉,黄万阳.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中美和中日贸易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09(10):83-93.

[8]甄炳禧.中美经贸合作竞争新态势及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 2016(1):77-94.

[9]陈炳昕.中美经贸合作竞争新态势及前景[J].中国经贸, 2016(16):37.


延伸阅读:

《中美贸易战打响,你最好要有所准备!》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特朗普在签署“中国经济侵略”备忘录之后,宣布对一系列中国货物征收进口税,每年税额约500亿美元,以惩罚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盗窃。


作为“反击”,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有人说,这分明是一个农业国像一个发达工业国发起贸易战。图片来源:@头条新闻


无数投资者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忧,全球股市极速动荡。


沪深两市三大指齐跌:



美股大幅重挫:




全球股市集体飘绿:



“重灾区”大宗商品全盘尽墨


数据截至3月23日11:20

2018年3月23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下面咱们来具体看一下,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领域和商品,以及美国的贸易关税保护历史。


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对美国采取措施的商品多是农产品。至于为何中国选取农产品,或许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接受腾讯《原子智库》采访时的一段话可以给出相应的解释,在采访中哈继铭表示,中国制裁美国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到这个因素(美国中期选举),其实美国的票仓州(指共和党票仓)都是农业州比较多,对中国的出口依赖程度是比较大的,比如说大豆。

中国拟对美中止减税商品

“新冷战”时代来临?你最好有所准备


对此,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提醒:最好有所准备。


以下节选自管清友的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对华也有类似行为,那是个案,是战术行为。这一次是系统性的战略行为。


对中国的“遏制”,从90年代末开始,美国就试图进行。可惜因为2001年911事件引发的全球反恐而“流产”。中国加入WTO,美国也没有想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进而成为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全球化是会逆转的,这要看对谁有利。二十年前的预言,在十年前成真。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紧迫性空前强化。特朗普总统不过是顺势而为。即便是希拉里上台,这个战略也不会改变,甚至变本加厉。对此,我们要有清醒地认识。


有以下原因让我们担心新冷战时代来临:


首先,全球进入新时代,强权人物接连登台。强权人物的特点是雄才大略,不会按常理出牌。


其次,长期宽松造成全球分化。金融危机后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在转向结构性改革。但一些国家内部改革很难看到希望。做不大蛋糕,就必然到外面抢蛋糕。


本人绝不愿意秉持冷战思维,但就目前全球局势对企业和资产价格之影响,做如下判断和建议:


其一,在政治、经济、贸易、货币全面趋紧的背景下,国家层面要有充分准备,地区层面要有充分预警,企业层面要有充分预案。从我们微观调研情况看,一些地区和企业对贸易战有心理和行动准备,但对更恶劣的情景缺乏研究和预案。


其二,刚刚开始的贸易战和已经启动的全球流动性收缩,对国际市场资产价格,对中国国内资产价格,势必会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以及普通投资者对此缺乏必要的防范和准备。要知道,十年的资产牛市,其基本动因是宽松政策,现在这一条件发生了逆转,资产价格的变动只是时点问题,不是变不变的问题。


其三,中国进入新时代以后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战略机遇期发生很大变化。从眼前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企业或是投资机构,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不应只在国内环境,而应该放眼全球,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


目前的情势,只是初露端倪,很难量化分析。局势的演变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一句话我曾多次引用,也很有说服力:不可能的事情经常发生,你最好有所准备。


对你的钱袋子有何影响?


李迅雷分析,美国这次针对科技和通信行业对中国征收关税,这些行业将转而回到中国市场,因此他认为科技通信行业和高端行业都是值得投资的领域。

  

多位市场分析师表示,美元仍将持续弱势,欧元仍有上涨空间,所以现在有美元端和港币端消费需求,如留学、旅游、代购、海淘等,现在是较好的时机。


总体而言,你能做的,除了对国家抱有坚定的信心之外,就是看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要在风险资产里瞎折腾。


附:图解中美贸易争端


回看美国百年贸易保护史,通过贸易战美国得到了什么?


美国第一届国会于1789年7月4日通过了该国历史上第一部关税法案。但1789年关税法的平均税率没有超过8.5%。这使得英国工业制成品大举涌入美国市场,从而又对美国的新兴产业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1816年美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真正保护意义的法案——《1816年关税法》,对铁制品征收30%的关税,对棉织品和毛织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且对需要加以保护的工业原料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特别关税。此后,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美国的经济政策的基调。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特点是扩大征税范围和推行高税率,实际上税物品的平均税率达到53.2%,进而挑起了国际贸易保护战。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授权总统为扩大对外贸易,可以与外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可以在现行关税上下50%的范围内调整关税。这被认为是美国关税史上的转折点。


国际贸易法学家Joshua Meltzer称,那些不参与贸易战争的国家才是最大赢家。比如在19世纪末,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爆发了贸易战争,这导致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幅下降,美国出口到加拿大的商品也大幅下滑,英国在这个时候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另外一个从贸易战争中获益最大的是苏联。在1917年苏联爆发了革命,之后利用美国发动贸易战争之机,与许多西方国家建立贸易伙伴关系。


贸易战争还会带来一些非常意外的影响。比如,在美国对欧洲汽车征收高关税的时候,美国的汽车免遭来自外界车企的竞争,最终丧失了快速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机会。也没有抓住机会提高汽车质量、降低汽车成本。最后美国车企出现了数十年的下坡路。


所以美国发动贸易战,最终受益的一定不是美国。



关于“中美贸易战”,

欢迎下方留言处亮出你的态度



来源:财看见-腾讯财经(qqckj2017)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