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老板:没有完美的人,但你可以这样打造一个完美的团队

2017-02-12 刘爽 小饭桌

+


- 文|刘爽 -

- 来源丨公众号“刘爽与veryls”


编者按

在创业公司的年轻人,究竟是既聪明又有野心的人靠谱,还是头脑不清晰、做事很认真的人能留住?整天疲于奔命、亲力亲为的创业公司管理层,能带起一支全员精兵的团队吗?


创业公司管理层又该如何从情绪、人性出发,去打造一支强悍的团队?


创始人们,这是一堂不容错过的管理必修课,小饭桌诚意推荐:


用人用其短

这里的用其短并不是指刻意用人的短处,而是指在包容下属短处的同时,尽量挖掘发现其长处。因为能力性格皆全面的人实属凤毛麟角,而且往往这样的人职业野心也比较大,创业公司恐怕很难留住。我举两个完全相反的例子:

在上家公司时,我直管的大运营中心下的线上推广部门有个女实习生小A,这个姑娘人很聪明,对待工作也很认真,而且性格也很好,圣诞节时亲手给部门里每个同事都烤制了带人名拼音的小饼干。当时我就跟她的领导说,小A估计留不住。因为所有过于出色得体的背后,都是难以承载的野心。

果不其然,春节回来没多久她就提了离职,因为有家上市公司给了她实习生的OFFER。我跟小A也聊了聊,表示了对她的认可,也希望她毕业后入职,并且愿意给出高于普通应届生的薪酬,而小A则表示很希望去上市公司。

话说到这个程度,我也不好挡人前程只能放人,反而跟小A聊了很多去大公司的注意事项,因为既聪明又有野心的年轻人,往往是不会接受画饼的,要的都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我自己年轻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我能理解她。

而另一位刚毕业一年的小B,在运营部门做数据分析和会员营销,前半年脑子不太灵光,做数据时经常丢三落四算不清楚,当时平均我一周骂他两次。但是小B的优点是对待工作足够认真,自己每天加班到很晚,而且不管我怎么骂他,他都会有很端正的态度,坐的住耐的住。

后来我带着他做要给投资方看的财务预测模型,几十行几十列相互作用影响的数据来回来去调上N遍,看他也能不烦不躁,于是我开始有意培养他。半年后小B跟着我做数据进步飞快,再复杂的数据表也不会出错了,到后期甚至能给我一些在数据展现陈列上更好的小建议。

小B入职满一年的时候,我送给他一台定制的戴尔高端商务本,作为对优秀员工的部门奖励。当晚小B发了一条晒电脑的朋友圈:365天,庆幸当初的工作选择(小B当初也拿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螺丝钉OFFER)。

小A和小B都是很好的年轻人,他们的个人选择都没有错。如果我自己在大公司,也愿意用小A这样口袋里的锥子,而且也不用太担心其忠诚度,因为平台能承载满足她的野心;但是在创业公司,就要找到小B这样需要雕凿的璞石,因为至少在一个阶段内,他有意愿跟着公司一起去跑这场马拉松。

容弱与容错

创业阶段,公司的基层员工普遍能力有限,做事难免做的不够好甚至出错,这个时候创业者和管理层为了跟时间赛跑,往往会选择自己把员工干不好的事给干了,或者恨不得手把手带着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治标不治本,创业者和管理层整天疲于奔命当救火队员,团队却带不起来,组织也建立不起来。

世上最困难的就是把一件你很拿手的工作交给不如你的人,再眼睁睁看着他把事情搞砸,而你却还能心平气和不进行过度干涉,让他在经历中吸取教训,那是培养人。而世界上最容易的就是把一件你很拿手的工作交给不如你的人,再手把手地教他把事情做对,永远不给他犯错的机会,那不是培养人,而是锻炼你自己。

而这个容弱容错的能力,就是管理的成熟度。当然,这个只限于基层员工,而对于管理岗位,肯定是要有较高要求的。

另外我觉得在培养基层员工这件事上,有三重境界:最基础的是只用现货不培养,毕竟用有基础的人是最容易的;进阶的是培养和自己一样的人,把人培养成自己的模子;最高的是培养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把人培养的和自己互补。

我在之前两家公司做COO的时候,除了管理团队的leader本职外,也会着意在基层寻找值得培养的“学徒”,既会寻找在思路和能力上有我的影子的年轻员工,也会找寻思路和能力对我能有所补充的年轻员工。因为前者的培养方向是去帮我执行一些我善于但没有精力的事情,而后者的培养方向是帮我去拓展一些我并不擅长的事情。

团队管理准则

不合理的带着干,过分的要抵制干团队说“不”不要听,他们喊疼一定听不失信于团队团队不能没酒肉。这四条是我个人一直以来带团队的四项管理准则,形成于我自己的创业经历和之前在JD跟随刘强东先生时的耳濡目染。

首先,在还没过生死线的创业公司,很多时候面对的就是不合理的目标,这个时候作为管理者只能亲自带着大家干出来。而同时要分辨哪些是离谱过分的目标,要有要求的边界。

比如公司有时候没有想清楚,对某些指标的要求可能是超过极限的,硬压下去在工作强度上会对团队身心造成摧残,那这个时候作为管理者就应该站出来抵制并给出更可行的解决方案。

慈不掌兵,管理者不要带着没必要的慈,不要去做老好人,但要有基本的底线,既要敬业,亦要职业。

其次,为什么说团队说“不”我不会听,而他们喊疼我一定会听。因为前者是主观的,而后者是被动的,说“不”是在讲条件和偷懒,喊疼却是真的已经超过压力值受不了了,管理者要能够判断团队的压力值。

不失信于团队,是因为一旦你失信于他们,就会给他们失信于你的理由,相比较之下明显是你的失信成本更高。酒肉团队当然靠不住,但不给大家酒肉让大家饿着也不行,该争取的一定要帮着争取,争取不到的大不了自己出,因为团队战斗力下降或流失光了,就成了管理者自己最大的职业危机。

PS:这四条管理准则是我个人认为自己一直做的还算比较好的,有很多化解问题的实例。但限于职业操守,我不太方便在这举具体的真实事例,所以还请大家自己领悟体会,如有相关的现实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探讨。

画饼与圆饼

作为创业者和创业公司的管理者,给团队画饼是种能力,但既要有画饼的能力,更要有圆饼的能力。创业过程中免不了给团队打鸡血描述愿景,但只有一步步实现愿景才能继续画更大的饼,大家才信你画的饼,否则就成了纯忽悠。

之前我遇到一个年轻创业者,当时他们刚做半年,由于基数低所以月复合增长率很高,跟我说这个月做了3000万,下个月要做1个亿。我问他你跟全公司宣布没有,他说还没有,只在管理层宣布了。

我说你千万不要跟全公司宣布,从3000万到1个亿的增长曲线太陡峭,你肯定做不到。一旦宣布了结果却差的太远,会极大的打击员工的信心,同时他们会对公司和你充满怀疑。当时他对我的话半信半疑,第二个月果然连1个亿的一半都没做到,再后来公司发展遇到一些瓶颈,团队也出现了一些动荡。

另外一方面,除了在目标上的画饼外,承诺上的画饼也需要阶段性的画,阶段性的圆。比如很多我当年甚至在我之前的同事,今天还在JD工作,五年以上的大把,十年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这些人也不是钢铁意志和身躯,如果没有JD一直以来每年两次的优秀员工升职加薪(我在JD的两年平均每年加薪幅度50%,要不是因为创业我也不太可能跳槽),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可能也留不下来。伟大的愿景和梦想也许能打动人心,但使人坚持到底的是能持续受益的条件改善。

接下来再说说管理者心态的几个要点:

管理好人性

人性这东西除了天生的善恶两面外,也有一块无谓善恶的中间地带,也就是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这块是可以被引导和训练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用正向的利益,利用调动好大家的正向欲望。

举个例子:前年我曾和某位互联网大佬(不是我前老板)在飞机上深聊过一次,聊到他对他的公司现状的看法时,他表现出对公司从上到下安于现状及官僚现象的不满,对缺乏新拳头产品的忧虑。

我说这很正常,你们公司已经上市好几年了,高管和老员工都摘到桃子赚到钱了,作为既得利益者还有什么动力去做出改变甚至否定自己呢?而上市后进来的员工,不太可能在你这里赚到什么大钱,那么冒着和既得利益者对抗的风险去突破现状,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要想破这个局也简单,不管是通过业务分拆独立还是什么其它财务方式,你要让新人能赚到大钱,这样他们自然有动力去突破。新人并不是那条鲇鱼而利益才是,你能引入新的利益机制就能挑起了新的欲望之火,而这把火则能佛挡杀佛鬼挡杀鬼。

利用好我们天朝相互矛盾的两个特色:1.讲究人情和面子文化,做事要在意他人感受,事情不做绝,不得罪人不动别人的奶酪;2.在利益这张诱人的肉饼面前,如果第一条和第二条有冲突,则第一条无条件服从第二条。

另一个层面,管理好自己的人性。在发之前的公众号文章后,有个创业的朋友在微信上问我:他相信管理的知识,而他又困惑在创业路中往往要根据人性去做决定,这两者有时是冲突矛盾的。我告诉他:管理的知识是根据对方的人性做决定,而你说的情况却是在根据自己的人性去做决定。

这是绝大部分创业者都会犯的毛病(我创业的时候也没少犯),说白了就是妥协绥靖呗,而知识是追求正确的指导手册,不是去考虑操作者自身人性不足的妥协绥靖指导手册。所以你感觉有冲突和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这里只有两个办法:你的人性越强大,冲突矛盾就越小;业务能力越强大,管理越不会变形。

管理好情绪

我一直认为,情绪失控是缺乏职场素质的表现,尤其是对管理者。管理者作为一个人有喜恶是正常的,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带有情绪,反而要利用好情绪表达,并且管理好下属的情绪,举几个我个人的例子:

同样的低级错误,我只会骂那些我看重的有潜力的下属,因为他听的进去;而对于我认为无药可救的人则向来是相对客气的,因为我对他就没有期望,心里给他设个做不好就扣分的记分牌,扣到0分请他走人就是了。

我平时在工作中遇到集体性的低级错误,心里再愤怒也会尽量心平气和的讲问题。但是当我发现团队状态有所松懈的时候,就会挑些无关痛痒的小毛病对所有人大发雷霆,比如节前节后查每个人午休结束返回工位的时间并揪着不放,开会时上纲上线。

我这么做的目的不是无故找事,而是为了让大家潜意识的紧张起来不要继续懈怠下去,因为如果只是去就事论事的提醒大家不要松懈,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提要求讲道理,本身是在跟人脑的B信道(复杂运算)打交道,但是在人的B信道塞车的时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电击”其A信道(简单运算)进行清障。

而员工的情绪尤其是得力下属的情绪,我一向是加以重视的。比如我曾经一位非常得力的下属,一直纠结他的职位公司给低了(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而对公司不满导致工作懈怠。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帮公司找理由来敷衍他,而是承认这个事实并向他许诺,年底他做到什么样的业绩我来帮他争取升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一直公开把他当成他想要的那个职位来尊重和对待,最后的结果是他达成了业绩我也兑现了承诺,皆大欢喜。

团队与团伙

不同阶段的企业,对组织定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是成熟公司,那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是团队,都应该按照团队的要求来;如果是初创公司,则整个公司就是一个大团伙,否则根本做不起来。

而处于两者之间的阶段,我认为管理层层面需要是个团队,因为这个阶段已经需要有比较清晰的权责利划分了,而到部门层面则该是个团伙。

什么意思?每个二级部门的一把手,也就是连排级干部,需要在自己的部门内有充分的感召力,能够建立起部门凝聚力。在具体的管理风格和操作思路上,要在意大家平时的利益,我们要允许大家“鼠目寸光”,本来就是一群平凡人去挑战非凡事,道阻且长,不给大家喂够了枣,早渴死在半路上了。大到帮着争取升职加薪,小到帮着搞手机抢购码,都是作为管理者平时要主动去做的。

我在之前两家公司的时候,我直管的大运营中心都是有大局观敢为先锋,同时离职率最低的铁军。怎么做到的?我平时包括给大家发红包请大家吃饭买零食饮料送小礼物及团建自己贴的钱,每个月平均下来都是近万的,而我下面的VP总监甚至经理们这些团连排干部,也都是跟着我有样学样的。

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日常公正严格的工作要求基础上的,否则就变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无效投资。

内圣与外王

身为一个创业公司的管理者,需要阉割掉自己其它的小欲望,只保留名利双收这个大欲望,同时还要通过满足员工的小欲望,让他们帮助自己成就这个大欲望。赚钱靠利用自己的自私,成功靠利用他人的自私,带着大家干事,带着大家“分赃”,让自己获的利成为大家的利,让自己受的害成为大家的害,以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这就是曾国藩内圣而外王的人生哲学。

想想看曾国藩为何自己大公无私,却放纵湘军对太平天国降城进行抢掠?曾公要的是挽危澜,而士兵要的是发私财,所以要把发私财的小欲望统一到挽危澜的大理想下,使其成为助力而非推向阻力。圣人不是要求别人一起圣,而是自己圣,能带头,能分享,能服众。

我的前老板刘强东先生创业时也是如此,头天晚上不管应酬到多晚喝的多大,第二天早上一定是第一个出现在公司开早会,雷打不动。而另一方面,很多年前老刘就开始主动拿出自己的股份分给员工,年底也都是自己出钱给直属下属发上万的大红包等等。

而我自己,前面说到的培养和激励基层员工,帮得力下属争取职位待遇,以及日常自己出酒肉养团队等,都是源于一个出发点:我的团队给力,就是我在公司做事和说话的资本。在这点上我既是从老刘身上学到的,亦是以曾公为立身榜样。

最后闲聊几句,之前有些同学让我推荐管理书籍,我确实没什么可推荐的。(有一本我前老板的《刘强东自述:我的经营模式》倒是值得看看,但不算完全的管理书籍)

为什么?因为首先很多管理经典是有时代和条件局限性的,现在再去看就未免时光境迁刻舟求剑了(我现在写的东西可能过几年再看也是过时的);

其次一些职场成功人士的管理自传(尤其是中国的),其管理视角和认知,背后是成熟的组织结构授予其的管理权威;其管理思路和水平,其实是建立在企业平台和业务实力的基础上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管理方法和风格,其可适用性和可复制性可能就要多少打个折扣。      

我举个例子:包括互联网公司在内,企业里大量存在创始人的亲戚同学老乡是个常见现象。我相信所有的管理著作,都反对这种准家族式企业现象。我打工的时候我也反对,不光反对还反感呢,我相信大家也是一样对么?但是,我创业后却因为一件事情完全改变了这个看法。

当时我们进驻天猫,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天猫店长。一时半会找不到,于是想了个办法,在淘宝上找北京的做的不错的淘宝店,直接通过旺旺找到店长挖角。结果问到第10个店我们就知道这个办法行不通,为什么?因为这10个店长里,7个是老板的亲戚,2个是老板的老乡,还有1个是老板的同学,根本不可能挖走。

但是这件事让我恍然大悟,为什么那么多规模不小的正规企业里,会有一堆亲戚同学老乡。存在即合理,因为在你一无所有开始创业的时候,只有他们才会拼命的跟着你干,把你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企业做起来了不能就清掉这些“开国功臣”们吧,这些人在新的阶段怎么用是另外一回事,这里就不展开讲了,但至少不应该把人家清出去。

就这一点,恐怕任何管理书籍都不会告诉你,而这样反“常识”的事例我可还有一箩筐呢。

我前两天看到一句特别同意的话:道在直中取,人在曲中求。管理是有知识有常识有目标有逻辑的,但包括我自己也在根据我经历过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企业,面对过的不同情况,遇到过的不同问题,管理过的不同团队,不断地update我对管理的认识。

而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我愈发深刻地感受到:管理不是万能的大力丸,而是有边界有条件的,是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审时度势和因地制宜的,是实用科学基础上的行为艺术。而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小饭桌

创业课堂 

小饭桌创业课堂,创业者的第一堂课。在这里,早期创业者可以系统化学习创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参与价值不菲的创业实战沙盘与明星导师面对面交流,并且获得小饭桌独家的一对一融资问答服务

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创业课堂可以加入小饭桌这个国内最大的优质创业者社群收获同学情谊结识各地优秀创业者赶快报名成为我们的优秀桌友

      

👉  咨询电话:400-810-1090(早10:00—晚10:30)

👉  有FA需求请发商业计划书至bm@xfz.cn



往期热门

年后开工指北

👉 《陈大年:拼命创业是个伪命题,CEO要学会“不上班”

👉 《小饭桌2017开年报告:资本寒冬正在结束,聚焦四大赛道机会

👉 《傅盛:如何做一个创业公司CEO?

👉 《我是如何从零开始打造3个新品牌,并获Angelababy投资的?

👉 《2017,你如何思考未来?这是我看到的最佳建议

👉 《源码资本曹毅:这三个变化可能催生万亿机会


快来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成为我们的正式桌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