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巡航 | 2020届优秀作品展播——Part5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
2020届优秀毕业作品展播
01
作品名称:《消融·再生——城市滨河公共绿地的价值重构》
作者名称:方卉 陈佳丽 胡霜 高芳柔
指导老师:柳骅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方向)——滨水生态空间设计
设计说明:
场地位于杭州市滨江区北塘河中部,接城市级绿道干线,承担着拥江发展示范区等重要战略地位。追溯北塘河所在城市空间的肌理变迁,我们发现河道周边绿地呈现出逐年萎缩的趋势,由此不禁思考:高密度城市语境下,新型绿色空间应当被赋予或承担怎样的价值?公共绿地更新如何与城市更新相适应并以何种方式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如何让场地凸显出更强的公共性和共享性?
设计基于北塘河绿道系统构建这一契机,以最大化提升公共绿地的城市服务效能为目标,从自然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三个空间属性出发,通过自然教育、交互体验、公共展示等功能拓展,实现城市公共绿地在场域、场景和场所三个维度下的多尺度、多层次价值重塑,营建更具时代特征的新型城市公共聚落空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2
作品名称:《拾经织纬——兰棉纺1957文创园非遗美食文化区》
作者名称:陈雯彬 黄宇航 廖郁雯 丁汉楠
指导老师:王丽云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方向)——工业遗存更新设计
设计说明:
本案围绕“拾经织纬”为主题,撰写“拾粹”,“拾遗”,“织梦”和“织光”四篇章。根据棉纺厂特色,将空间形式与业态融合,提取岁月精粹,注入新生活力。运用文创带动产业发展理念,创造一个为市民休闲提供服务,为兰溪打开城市窗口的梦幻舞台。
利用材质的统一,颜色的协调和建筑顶部的连续串联,使新建筑融入场地,形成场所感。将原有建筑进行剖切,现代元素进行融合,注入新的空间,使整个厂房更有“呼吸感”。体现场地内独有的历史文化,实现旧工业遗产的有机更新。
促使业态垂直发展,将餐饮与文化进行碰撞,穿插活动空间。以兰溪当地特色产品、美食为载体汇入兰溪与兰棉坊元素实现文化、美食、商业与体验的经纬交织。使兰棉纺在焕发新生的同时,也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3
作品名称:《与古为新,织而共生》
作者名称:沈沉缘、石靖、沈可欣
指导老师:柳骅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方向)——滨水生态空间设计
设计说明:
项目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古镇北侧,是北塘河滨水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基于西兴古镇水系和路网肌理的历史演替分析,以整体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保护为基点,梳理古镇特有的文化脉络和古镇居民的功能需求,以期寻找古镇复兴过程中保护与创新的平衡点,探究新时代下古镇有机更新的最佳模式。
设计重建了古镇与北塘河之间的轴线关系,并通过“游览轴线—历史轴线—时间轴线”这三条轴线将意向式提炼的“闸、关、市、台、港、桥”等重要文化节点织入古镇与北塘河之间新的关系网络,以强化场所的历史感和该有的时代风貌特征。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4
作品名称:《“第五空间”智能生活——智慧建筑设计》
作者姓名:王隽雨 邵莹莹
导师姓名:温从儒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方向)——滨水生态空间设计
设计说明:
本案以“第五空间”、“智慧建筑”为主题进行设计;“第五空间”使公共设施建筑赋予更多的功能空间,“智慧建筑”则是把新一代科技技术充分运用于其中,有助于缓解“城市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由于本案是滨水建筑,因此建筑外形由河道延伸的“掀起的环”中得到灵感,形成圆环形的流线型建筑,圆环的一部分延伸为亲水空间,不占建筑内部空间又满足了游客需求;新型技术方面主要运用了雨虹系统,雨水花园和雾化玻璃,使得建筑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和光能,实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可以过滤河水给卫生间使用,卫生间废水则经过降解供公园使用,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展现了绿色环保的概念;也保留了北塘河一带本就不多的绿化空间,有效缓解城市中绿化不足的问题。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5
作品名称:《文化绵延——艺术文化教育中心设计》
作者名称:王璐瑶
指导老师:张陶然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方向)——工业遗存更新设计
设计说明:
本项目位于兰棉文创园西南侧的两层的坡顶红砖旧址,根据园区更新后的总体业态规划定向,此处分别改造成艺术文化教育中心和创意工作室两个功能区。
艺术文化教育中心将两个建筑单体中部嵌入新体块(书店)连接起来,这块共享区域改变了原有空间的单一结构,增加原建筑之间的互通性,同时作为新建筑的交互核心为教育区注入了活力。
创意工作室的改造中借助原建筑双入口的特征将空间一分为二构成两间独立工作室,通过挑空、错层、天窗、重整建筑局部立面等方式解决了原有建筑层高低矮光线昏暗的问题,突破原址单开间的刻板格局,重新组织出符合新型创意办公的空间形式。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6
作品名称:《不再失落的兰溪:织补空间,方寸有天地》
作者名称:吴依薇、曹子昕、翁利娜、杨逸曼
指导老师:吕琦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方向)——工业遗存更新设计
设计说明:
《围城》中有一句话,“结婚如深陷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当然,本项目讨论的不是婚姻问题,而是城市问题,但引用钱钟书这句话或许能更形象地引发一些城市工作者的共鸣:当城外的人满怀憧憬与抱负真的走进城市之后,是不是已经有些人后悔了?当成簇的摩天楼、便捷的交通网带给人们最初的震撼与冲击过后,是不是已经有些人开始怀念曾经更为舒缓的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淹没了人们的个性、拉远了人们距离的同时,是不是已经有些人正准备动身前往向往的城市,为工作之余多些生活?……
本项目通过通过见微知著的操作模式对兰棉厂文创园进行修整和补充景观空间设计,重新找回了城市的价值,增加兰溪城市对于原住民和游客的吸引力——也许那时,城市就不再失落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7
作品名称:《银河漫步——未来主义的体育公园》
作者名称:张鸣 朱媛 吴颖凯 胡守阳
指导老师:王淑华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方向)——滨水生态空间设计
设计说明:
场地位于杭州市滨江区北塘河,临近滨江科技城和奥体中心,在未来将成为重要的都市公共活动场所。波光粼粼的北塘河在滨江人心中的位置如同天上银河,但道路和水路的分割留下破碎的自然格局,北塘河不应该是一条分割的河,我们希望这条“银河”变成一个环,环抱滨江人的心。
场地将与沿线景观贯通,集文化,商业,休闲于一体,加入体育健身的概念,因此场地的核心设计为银河中心跑道,重新缝合破碎的场地,建立完整的滨水景观带。为围绕山水自然,中心跑道贯穿场地的三大主题空间:青年健身空间,社区互动空间,生态教育空间,既是运动步道又连接公园的南北,让都市与山水相辉映,使得环路与城市肌理更为契合。
我们想象游客在“银河”中慢行,穿越在未来的幻想中,游历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城市。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8
作品名称:《“共享+”——旧工业建筑与文化创意园区的整合与创新》
作者名称:徐梦楚 皇甫旦旦 胡媛媛 方世仪
指导老师:吴晶晶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方向)——工业遗存更新设计
设计说明:
项目位于浙江传统棉纺织产业基地——兰溪境内。原址为上个世纪60年代修建的苏联式老厂房,园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本案拟将借用棉花所蕴含的特殊色彩、形态、尺度、意蕴等元素。尤其是当棉花果实成熟时,完整的一朵生出几块各具特色的小瓣,契合了本次方案改造的核心——在向大众展示新经济背景下的共享文化的同时,也希望保留旧工业遗存的风格和精神。本小组方案共有四个区块,包括共享办公区,食堂宴会厅,和观演中心。其中三个区块着重通过内部空间的改造形成共享空间的氛围。仅有艺术中心为原址上的完全重建,与周围旧建筑体遥遥呼应又彰显独立个性。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9
作品名称:《“源溯”兰溪城市展览馆》
作者名称:叶梦洁
指导老师:赵秀敏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方向)——工业遗存更新设计
设计说明:
本案位于兰溪市“兰棉纺1957文创园”的西北角,为厂房改造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可以诉说城市发展、展示城市文化的展览馆。
原始建筑为两个独立红砖仓库。设计保留了原整体建筑结构,通过加建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创造新的场所的同时,实现新与旧的融合。功能布局以“九宫格”为设计原型,并通过一条环形的时空隧道串联各个空间,从最简单的平面出发,探索各种形式的无限可能。将纺织元素、兰江元素进行设计演化,融入到各主题空间的设计之中。
城市是新旧共存的混合体,我们在回溯与展望中前行。将“源溯”作为展览馆的主题贯穿整个游览流线,“源溯”意为追本溯源,也是“元素”的谐音,这座凝聚兰溪过去、现在、未来的城市展览馆也将成为兰溪这座城市的重要“元素”。
10
作品名称:《空间织造——全民运动中心》
作者名称:梅子静、余静
指导老师:赵秀敏
专业方向: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方向)——工业遗存更新设计
设计说明:
本案位于兰溪市“兰棉纺1957文创园”的东北角,为厂房改造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充当社会沟通者和体育文化推进者的全民运动中心。
设计主题为“空间织造”,具体表现在空间、理念和元素三个方面。
空间:保留大部分建筑原始结构,充分利用竖向有效空间,创建新的二层空间,打造连接三个建筑体块的空中桥梁。
理念:强调“沟通”理念,使休闲区成为空间联结的纽带,打造集运动、休闲、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元素:对纺织的各种形态进行创新重组,并应用到具体设计。
全民运动中心按场地要求将基地分为三大区块,具体划分为五大功能区(综合区、体育公园、儿童活动室、综合球馆和健身房,为不同需求使用者提供相应的运动场所,以此实现全民运动。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来源 |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图文编辑 | 王雨晴
责编 | 张捷
投 稿 合 作 邮 箱 | zjgsuysgw@126.com
出 品 |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