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M101.5 | 劳动之外,余音犹在

请关注👉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8-28

主播:任靖坤

学期近半,劳动节的临近却悄悄点燃了夏天的热情。此时阳光明媚,雨水充盈,的确是辛勤劳动,静待花开最合适的季节。虽然如今劳动的含义早已不拘泥于耕种劳作,垦田施肥,但是相信每一个人在收获硕果时的那种愉悦,必然是发自内心的满足。因为怀揣着希望,付出过努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体会过劳动的本真,丰富了人生的阅历,会回味出劳动其本身赠予我们的远不止此。



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现代都市人996的工作节奏,让很多人对高运转,快节奏的劳动现状重新审视和反思,甚至很多人悲观看待,以至于诗和远方又成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我想如果回归我们每一个人切实的生活,劳动和工作本就不应如此生硬的划分,每一点付出,每一段积累,每一次经历,都是我们时时刻刻在劳动中的标记,是我们拼劲全力,燃烧生命活力的证明。



劳动,本就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其实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基本上都是996以上,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毅力,而是因为他们超爱自己选择的事业,他们心甘情愿为此付出超常的奋斗和努力,他们享受自己在合格以外的学习、思考和探索。马云说,找到自己工作‘快乐点’的人是幸福的,有福报的。为加班工资而996的人是很难持久的劳动。所以认真工作,辛勤劳动并非束缚,反而给了我们实现诗和远方的可能性,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和自由,给了我们享受生活的更多选择。



劳动赋予我们的还有一种独有的品质,是生来就具备的特殊气息,是我们另类的DNA。向上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西欧的浪漫气息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刻入他们的灵魂,而此时神秘的东方国度,正一点一滴地把坚韧和顽强铸成民族脊梁。不能不提的是,陈忠实先生在《白鹿原》一书中迟迟未点明的老腔风骨,那千百年来在人民劳动中打造出的老腔,虽然文章中一字未提及,但那雄浑壮阔振奋人心的劳动热情和纯朴气息,却弥漫在全书的每一字,影响着关中乡村劳动生活的风味,也影响着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正如书中,人们千百年来塑造丰富着劳动,劳动也在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塑造着我们。



劳动赋予我们的还有一种敏锐的直觉和感受,不断地丰富与充盈,让我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作为当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在知识的大潮中不断思辨,在社会的海洋中不断学习,才能保留有最纯净的学术风范,更快地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这一过程,需要经历,需要参与,劳的也许是身体,动的却是心神与境界。若经历不了李白潇洒飘逸的一辈子,就写不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经历不了辛弃疾允文允武的一辈子,就写不出“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经历不了晏殊花前月下的一辈子,就写不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生命多元而精彩,每分每秒都在等待着我们,等待我们去用劳动,去用汗水浇灌和培育,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艳羡他人成就,因为劳动节之外仍有余音,它告诉我们那最美好的时刻,就是现在。

猜你喜欢

1.五一劳动节 | 致敬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

2.@新时代青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合肥工大青年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3.安徽日报|我国首次开展直升机全机雷电试验

文字 | 贾琳

主播 | 任靖坤

摄影 | 李文浩 徐珊 罗怡菲 张健 任茂昕

编辑 | 程嗣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