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在合工大 | 教育部项目立项,首届全国学术会议......

目 录

• 获批教育部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立项

• 举办首届全国非经典逻辑与计算学术会议

• 加入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

• 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取得双突破

• 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获奖4项


01

获批教育部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立项

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公布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管理学院蒋翠清教授主持的实验教学数字化研究项目《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的实验教学数字化研究》获批立项。

该项目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领域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航空发动机、智能医疗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的智能制造工程管理数字化平台为基础,研究形成虚实融合的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实验场景建设思路、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典型案例建设思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持续融入的实验平台建设思路,进而综合产生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思路,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撑。该项目将一体化推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相关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的协同建设,构建相关的实验教学改革机制,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批判意识。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开展的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围绕实验教学体系研究、实验教学数字化研究和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国际比较研究3个主题,旨在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断增强实验教学育人能力,持续提升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此次全国共有173所高校的234个推荐项目获批立项。


02

举办首届全国非经典逻辑与计算学术会议

为交流非经典逻辑与计算领域的前沿成果、探讨发展趋势、推进成果应用、强化学科交叉,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业委员会首届全国非经典逻辑与计算学术会议于7月12-15日在合工大举行。

开幕式上,校党委副书记胡笑旋致辞。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南京邮电大学洪龙教授代表中国逻辑学会发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仪香教授代表兄弟专委会进行致辞。大会主席、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杨义川教授发表主旨演讲。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周红军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上,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教授、西南大学刘志明教授、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Kazuyuki Tanaka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吴国华副教授、湖南大学李庆国教授、山东大学刘华文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周红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唐益明教授以及陕西科技大学张小红教授分别作报告,分享了可信视觉智能、模态逻辑、domain理论、模糊推理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各位学者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心得与见解,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大会还设置了两个学生报告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就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赢得了与会专家和师生的一致好评。闭幕式上,与会嘉宾颁发了优秀学生报告奖。

本次会议由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业委员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承办,陕西理工大学协办。大会主席由合肥工业大学洪日昌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义川教授担任,共有来自63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9位学者应邀参会。


03

加入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

近日,由北京大学联合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29所国内知名高校组成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京成立。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陈郭华出席并致辞,表示成立联盟是各实验室加强合作的新尝试,是凝聚社科力量,深化有组织科研的有力探索,为新文科建设蓄能添力。通过联盟,各实验室能进行学术交流、培训与调研,形成常态化的互动沟通机制,从而打破信息与研究孤岛,实现资源有效集成,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

我校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实验室副主任顾东晓教授代表实验室参加了联盟成立仪式,并作了“智慧社会治理多学科交叉研究范式的探索与思考”主题报告。同时,实验室相关成果参加了现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实践图片展。

各联盟成员单位围绕“数字人文与技术伦理”“计算社会科学与智能社会治理”“数智化时代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与高校人才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与学科交叉”“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与产学研生态链”六大主题进行研讨,在圆桌对话环节深入探讨了实验室与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交叉、产学研生态链等话题。

会后,北京大学姜国华副书记代表联盟秘书处给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实验室发来感谢信,表示要与各成员单位一起落实好教育部领导的指示,共同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高效赋能中国自主体系知识建构。


04

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取得双突破

7月25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在兰州落幕。化学与化工学院胡先锋、魏少栋、唐威3位本科生,在殷俊、魏海兵、刘超等老师的指导下,斩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取得了学校在该项赛事获奖级别与获奖数量的双突破。

大赛以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的悬浮聚合这一高分子专业经典实验为主要内容,在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实践能力的同时,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以及安全防护意识、交流沟通能力等都进行了锻炼与提升。比赛历时6天,吸引了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76所高校的500余名师生参赛。

本赛事由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竞赛委员会主办,旨在聚焦学生实验实践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搭建大学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强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标准体系建设,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教育内涵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05

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获奖4项

近期,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全国高校综合智能交通专业联盟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在中国民航大学举行,来自78所高校的34个研究生队伍作品和102个本科生队伍作品入围决赛。

我校共有4个作品入围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的佳绩。其中,《基于ROS2的高速公路应急指挥无人机》(指导老师:丁恒,谢昭;参赛学生:樊芮萌、郭子轩、蔡咏婷、张英睿、高旭杰)获一等奖;《“仓储士兵”—基于ESP32的智慧物流复合型AGV小车》(指导老师:凌翔;参赛学生:张博阳、左鹏坤、王维波、巩守豪、李紫瑜)、《航安哨兵—考虑风险叠加的飞行员危险驾驶分级预警平台》(指导老师:程泽阳;参赛学生:钟芝怡、孙方慧、康振东、吕玉双、张师搏)、《智驭合流:自适应道路标线动态协同控制系统》(指导老师:张卫华、丁恒;参赛学生:陈会婷、刘慧文、甘杨阳、倪太峰、张凡)分别获得二等奖。

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是大学生交通运输类两大重要学科竞赛之一。本届大赛围绕“交通有我,众创未来”主题,聚焦“综合智能交通”“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交通仿真与评估”“交通大模型”等领域组织参赛作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慧手段解决交通运输行业痛点、难点问题。


来源 | 本科生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 | 王语喆

责编 | 卫婷婷 莫倬豪

投稿邮箱 | hfutxcb404@163.com



往期推荐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央主流媒体: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合肥工业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合肥工业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