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着力点培育新质生产力 | 《经济日报》刊发校党委书记于祥成署名文章
8月20日,校党委书记于祥成就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经济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文章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体化推进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工作。要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打好成果转化“组合拳”,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新业态;筑牢创新人才“蓄水池”,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源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全文转载如下:
把握着力点培育新质生产力
于祥成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这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体化推进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其中技术革命性突破是极其重要的前提。技术革命性突破离不开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卡脖子”难题,其关键就在于源头的问题没有理清楚弄明白,需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总开关,要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一是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聚焦解决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难题,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有组织推进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二是推进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加强基础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化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1到10”的颠覆性重大科技突破。三是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聚焦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瞄准重大产业技术背后的共性问题,突破一批“从10到100”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打好成果转化“组合拳”,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新业态。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是新产业。科技创新只有进入生产过程,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科技成果转化一头连着科研单位,一头连着科技企业。当前,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仍存在一些堵点问题,包括重大科技成果供给能力弱、科技成果不接地气而转化难等,必须一体化谋划前沿研究、试验开发和产业发展,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提升重大科技成果供给水平。坚持“四个面向”,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快提升对重点行业领域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增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布局建设中试研发基地平台,推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业熟化全链条建设,缩短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转化周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跃”,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从科研单位走进企业、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健全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机制,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和保障措施,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
筑牢创新人才“蓄水池”,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源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科技创新,最终靠人才。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跃升,都是基于劳动者的科技创新引发的,同时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推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新质生产力是由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力诸要素迭变升级而产生的新的生产力质态,必然会对创造和使用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提出更高要求。对此,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要走好人才培养自主之路,既围绕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以创新发展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着力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又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着力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一流产业技术工人。同时,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为青年科技人员安身、安心、安业提供保障。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原载于《经济日报》2024年8月20日理论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408/20/content_299703.html
来源 | 经济日报
编辑 | 王泽丰
责编 | 卫婷婷 朱与欣
投稿邮箱 | hfutxcb404@163.com
往期推荐
手绘HFUTers的暑期菜单,你喜欢哪一款?
创在合工大 | 特等奖,一等奖,+++
暑期过半,HFUTers教你这样写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