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官员的“万无一失”与“一失万无”

2016-11-29 龙在宇 廉政瞭望

随着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许多人又想起了晚清轰动一时的“小白菜案”。影片中,法院院长王公道也说,在各级官员眼中,“李雪莲就像小白菜”。

 

被列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小白菜冤案,影响力确实太大,以致于因此案被撤职查办的官员都被钉上耻辱柱,终身难以洗刷贪官与庸吏的恶名。然而历史又是那样吊诡,因“小白菜案”而遭查办的级别最高的官员——时任浙江巡抚杨昌浚却并非贪官庸吏,而是一名清官与干才。

 

杨昌浚是湖南娄底人,早年投身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军功,并一路升迁至浙江巡抚,成为朝廷的二品大员,东南大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也是在浙江巡抚任上,他偏袒部下,偏听偏信,对余杭县与杭州府的错误视而不见,一味“维持原判”。

 

官司打到北京,刑部为小白菜翻案之后,杨昌浚自然受到追究,被革去官职。但是,与那些收钱制造冤狱的贪官不同,杨昌浚没收受任何人的财物,其操守更是有口皆碑。

 

杨昌浚自小家寒,父亲为他娶了邻居陈翁4岁的女儿做童养媳。杨昌浚在外求学,父亲常常在外打工,陈氏便在家充当了主要劳动力,下地耕田,蓬头赤足。杨昌浚做官后,亲族都嫌陈氏配不上他,父母甚至建议杨昌浚再纳一房妾,但他坚决拒绝。

 

从杭州罢官回来之后,杨昌浚用自己的俸资在家乡修得土砖平房。他还吩咐缝衣匠制全家人的大布衣帽鞋袜,分送散居各地的弟侄男女等,严诫“不得穿尺绸寸锦”。

 

数年后,左宗棠征讨西北,正当用人之际,他想到了罢官在家的杨昌浚,遂上书举荐。杨昌浚得以复出,担任四品军务帮办。此后,杨昌浚殚精竭虑,为平定西北、收复新疆立下战功,并先后担任甘肃布政使、陕甘总督、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兵部尚书等职,官至太子太保。

 

历史普遍评价,杨昌浚在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抵抗法军侵略,巩固东南海疆,推动台湾建省等方面立下了功勋。那首广为传颂并出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中,赞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诗作——“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也是出自杨昌浚之手。

 

但是,无论杨昌浚立下怎样的功勋,“小白菜案”却成为他终生无法洗去的污点。后世提到杨昌浚,很少有人想到他的功劳,却总是第一时间想起,这是一个轰动全国的冤案的制造者,是活该受天下人嘲弄的庸才。甚至在当代一些讲述“小白菜案”的影视作品中,杨昌浚的形象被进一步贬低。

 

杨昌浚的遭遇,倒是印证了《我不是潘金莲》中的一句台词——要万无一失,否则就是一失万无。

 

每一个为政者都应当从杨昌浚的教训中学到,不要忽视任何细微的错误,这些错误的代价,往往是不可承受之重。有句话说得好,决定一个科学家成败的关键,是他人生中最好的一步棋有多好,而决定一个政治家成败的关键,是他人生中最臭的一步棋有多臭。

 

大科学家牛顿,晚年不仅学术成果寥寥,甚至还讲出了许多有违常识的话,但因为牛顿定律,他依旧是光耀史册的科学巨匠。又如杨昌浚,无论他立下多少功劳,但“小白菜案”这步臭棋,毁掉了他的生前身后名。


杭知县刘锡彤儿子看中小白菜,二人生情时常幽会誓娶小白菜又碍于小白菜夫葛品连,找师爷设计趁葛病买药时偷换上桂圆和洋参,葛喝药病重惨死。


喻氏怀疑儿子是中毒而死,写了呈词并到县衙击鼓叫冤直指小白菜与奸夫合谋害死了葛余,杭知县刘锡彤属下验尸竟说中砒霜毒而死威逼之下,小白菜招供是杨乃武毒死了其夫葛余杭知县贿赂杭州知府杨乃武屈打成招。


重开棺洋人验尸发觉骨白,否定中毒而死,真相大白。慈禧将翁同龢召去,故意流露出查处渎职官员难。翁同龢找来王昕,拟了一份奏折弹劾杨昌浚、胡瑞澜等人严厉惩办。



葛品连案审办不实的各官员从上到下分别革处谕旨。



        廉政瞭望——中国最精致的反腐败新媒体
微信ID:lzlwzz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