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铜峡黄河铁桥之谜(一)断章的巡阅

2016-04-25 文/孙劲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195pnkgk7&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制作于2013年 感谢青铜峡文物所对本片的大力支持

这可能是一次伤感的怀

历史的标本就在我们面前

我们或悲切 或仰止 不敢熟视无睹

因为 我们正在同它一起老去......



革命洪流

黄河流经宁夏青铜峡地区,水势漫卷舒缓,因水而生的桥梁成了连接黄河两岸的纽带。不同形制、不同风格的桥梁与水结伴,恰似一道道景致,尽情地展示出黄河流经宁夏平原的风情与历史。

在距离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下游1.3公里处的河面上,横卧着一座已经锈迹斑斑的铁架桥。当地人俗称黄河铁桥。或许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这座铁桥标上了危桥的字样,以提示过往的人们。而在铁桥的南北两侧,矗立的两块石碑,却将它明确地定性为保护文物,告知人们它的存在自有其价值。

那么,这样一座看上去饱经岁月侵蚀的铁桥,对于今天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它与不远处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有着怎样的联系,它的背后又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1958年,由三门峡水利工程局抽调精兵强将担任部门正职,由宁夏委派各部门副职,组成了黄河青铜峡水利工程局,指挥一万多名水利专家、技术工人以及来自宁夏各县区的群众,拉开了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大幕。建设者们自带工具、自带干粮,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积极高涨地热情投身到这场艰辛而又漫长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洪流中。不过,面对当时的宁夏“一号工程”,工程建设的指挥者却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深知,仅仅依靠革命热情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是远远不够的。在共和国成立还不到十年的那个时代,物资、技术极度匮乏短缺,生产力十分低下,工程所用的设备、材料物资等等,宁夏几乎都没有。而在这种情况下,要自行设计、自己建造一座高水平的黄河干流水利枢纽工程,难度之大无法想象。


每每谈起当年的情景,无论年近百岁的礼荣勋老人还是年过九十的赵征老人,总会情不自禁,当年的艰难,当年的困苦,刻在脑海,涌上心头。一穷二白的局面让建设者们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当时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所需的钢材、水泥、木材等所有施工材料,完全依赖国家从外省调拨,而长途跋涉运输来的这些材料物资,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能堆放在黄河岸边。


不辞辛苦

据杨广发老人讲,工程建设初期,皮筏、木船等水运工具也承担着物资的运送,但根本无法保证沉重的钢材、水泥等从河岸边安全运载到施工现场。于是,尽快解决工地上的运输问题成了工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当时修建铁桥的目的不只是为施工现场运送材料物资那样简单,在自治区决策者的心底里还有着更长远的考虑。


建桥的事宜提上了议程,可从设计图纸到施工材料、工具和技术工人都没有着落,怎么建?现实的状况让工程指挥者着实犯了难。作为分管这项工作的礼荣勋回忆说,当年在工程指挥部里,自治区有关领导会同工程组专家“连轴转”,最终从实际出发,拿出了一个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方案:基础桥墩部分采用木桩及铁丝笼片石结构的筏型基础,桥上部分用钢梁材料进行拼接,至于施工技术人员,要想方设法争取“外援”力量支持。而从选址到人员配备,再到具体实施中的物资材料调运,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时任青铜峡水利工程局副局长的李子华。

据说,李子华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有过铁道部工程兵工作的深厚背景。如果当年工程局没有他,那些从全国各地搜寻来的钢梁、木材就不会那么快有着落,架设桥梁的兰州铁路局桥梁工程队也不可能第一时间奔赴青铜峡建设工地,整个铁桥工程的外部协调工作几乎全靠李子华一人完成。遗憾的是,在制作本片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全面系统的找到关于他的详细资料,甚至连一张他本人的相片也没有。


据赵征老人回忆,钢梁的调拨是最让李子华费了心思的,兰州、西安、郑州、广州等地,从南到北,只要有线索,他不辞辛苦一趟趟的来回奔波。最后,在铁道部的援助下,专门从陕西渭南、临潼等地借调出钢梁。当时,桥梁队的工人们整整花了四个月时间,费尽周折才把大批钢梁和起重设备运到了施工现场。


战天斗地

1958年11月23日,青铜峡黄河铁桥正式动工建设。承建铁桥的兰州铁路局桥梁工程队,在重重困难面前,毫不畏缩。指导施工的工程师们自己进行设计,利用黄河封河期间在冰上架梁,大胆地使用木桩桥墩来支持重达一百五十吨左右,跨度为四十八米的大型钢梁。


安装铁桥钢梁需要三万五千多个铆钉,这就需要上千个铆焊工具,而桥梁队当时不足五十个。没有办法,他们只能摸索试制,经过多次失败的改造后,适合安装用的铆钉工具终于大批量生产出来。桥梁队的建设者还巧施干劲,创造性地用普通黑管代替高压黑管焊铆钉,用楔木代替千斤顶来架梁,改变破冰凌设计,采用架桥脚手架倒用等办法来节省大量的材料。


当年青铜峡水利工程局的机关报---《青铜峡报》,曾对修建黄河铁桥有过较为详细的记录:

兰州铁路局桥梁队季连根队长、张荣堂工程师来到青铜峡工地,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们一无所有......施工过程中,新招收的徒工技术力量迅速成长起来。为争取流冰前完成深水部分的桥墩下水工作,兰州铁路局桥梁工程队120多个职工和130多个民工在严寒的冬季里和大风搏斗,在冰封的河面上拼装钢梁。新老工人们施展无穷的智慧,创造了冰上滑车来运料,使每拼一孔钢梁的时间从七天缩短到三天。他们还制造了用两个桁车同时吊装的方法吊装钢梁,使吊装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施工现场涌现出张道富等四个工人冒着严寒和危险,解衣下水为桥墩定位等感人事迹。正是由于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冲天干劲和集体智慧,才使这座铁桥安全如期地诞生了。

报道中提到的季连根、张荣堂等人,我们试图通过多方途径寻找,想近距离去倾听、去触摸他们当时的艰辛与不易,但费尽周折却无功而返。而当年记载下那些生动场面的记者杨驻也在几年前离开了人世......


当年的建设者回忆说,铁桥工程的冲刺阶段,自治区分管项目的副主席吴生秀昼夜坚守在工地,与工人们同甘共苦。其实,那个时候,为了工程的早日完成,干部、工人在工作中是紧密连在一起的。赵征老人在他的回忆录里有这样的描述:干部、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在现场同吃同住,与工人、工程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最贴近施工实际,最了解问题,最能准确地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这样的工作氛围,这样的工作态度,不正是那一代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