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入了各种特色的宁夏地名(下)

2016-09-07 文/吴忠礼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宁夏的历史悠久,古代地界边陲,区域位置特殊,自古就是中原汉儒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交汇、碰撞与融合而产生具有个性特色与地域文化的地区。许多古民族都在贺兰山和六盘山下,从黄河两岸到泾河之滨,既留下了友好合作的篇章,也发生过不愉快的冲突,甚至战争。在这种特定的区域历史文化中,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宁夏地名文化特色。

移民特色

宁夏北部从秦汉开始,就是朝廷大规模移民、屯垦戍边的重点地区,这在地名上时有表现。早在秦汉时期就因移民开发而有“河南地”和“新秦中”等地名的产生。


到南北朝时,在宁夏原陶乐县西南筑新城,名为历城。历城本来是山东的历下邑(今山东济南),为何搬到了宁夏?因北魏太和初年(477年)平定“三齐”地,把历下邑官民迁移到北魏的薄骨律镇境内的古浑怀障旧址(今宁夏原陶乐县西南),筑历城置历城郡安置这批移民。北周代魏,又在灭陈国后,将陈国建安(今江苏中部)一带的民众迁移到历城郡安置,并新设立一个建安县进行管理。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废郡保留建安县。隋废,地名不传。


可见在宁夏大地上昙花一现的历城和建安两古地名,都是移民的产物,并随着移民的来去而存废。

宁夏地区除了出现随移民一起迁徙的地名外,还出现过一种随着民族迁徙在地名学上称之为同源地名的播迁现象。比如银川地名的使用,就与宋代在西北地区建立党项人的西夏国有关。 43 34713 43 14940 0 0 2439 0 0:00:14 0:00:06 0:00:08 2873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以宁夏地区为中心,又以兴庆府(今银川)为国都的地方割据政权。党项是西羌的一支,隋唐以前生活在今四川、西藏、青海和甘肃等省区的交界地区。

从唐朝开始,由于受到吐蕃的挤压,便不断东迁,先后落脚于今甘肃东部、陕西西北部。

到唐朝末年,其中较大的一支拓跋氏“平夏部”,便定居到夏州(今陕西靖边境内)。

由于该部出兵帮助唐军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和收复长安有功,其首领拓跋思恭被唐僖宗破格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国姓为李和封爵号“夏国公”。在唐末五代的动乱年代中,党项部乘中原统治集团无暇西顾,并利用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不断南犯西扰,大肆抢劫人口和财物,使其势力一天天壮大,渐渐成为西北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地方武装集团。


至宋初,党项部不仅控制着夏州、银州(今陕西横山境内)、绥州(今陕西绥德境内)、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境内)、静州(今内蒙古鄂尔沁右翼前旗境内)等大片土地,其新首领李继迁又运用外交手段,取得了辽国的支持,肆无忌惮地与宋朝相对抗,并开始从较为艰苦荒旱的原根据地夏、银等州地方,向西部富名遐迩的“塞北江南”作战略转移。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李继迁率部攻占灵州(今吴忠市境内),终于在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由李元昊正式建立西夏国。


党项人早在他们的祖居地就有“银川”的地名出现(后称为银川驿)。拓跋氏在唐以后又世代割据夏、银等州地方,所以夏州与银州又成为这个部族的世居地和新的家乡,而且创建夏国的始祖、被追封为西夏国太祖的李继迁又出生在银州(银川郡),他的家族几代人都世袭着定难军节度使的职位,夏州、银州、绥州、宥州是其家族的世袭领地,他本人也长期官居于此地,先后被宋廷授为银州刺史、银州观察使等要职。

在他叛宋之初,银州更是他的第一个据点,在这座城中,他与宋军发生过多次血战,终于打败宋军而站稳了脚跟,可以说银州(银川郡)是党项人取得政权的发祥地。所以当西夏立国以后,党项民众很自然地把本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世代居住地的地名悄悄地带到了黄河两岸的新家园,称陕北的银州、银川城为东京。

这在地名学上叫做“同源地名的迁徙”,是一种很普遍、很正常的现象。


元代统治阶级对党项羌族大存戒心,对之采取消灭、遣散的政策以分其势,更不可能允许这个民族以祖居和发祥地的地名来重新唤起拓跋氏的民族精神。尤其特别忌讳其始祖李继迁的诞生、成长和成就大业的圣地“银川”的地名再度出现与使用。只有到了元朝灭亡以后,“银川”地名才有可能重新浮现出来并得到使用。

所以银川的地名在宁夏的出现迟至明清时期,而真正用银川为宁夏省会名称,到1947年,才由南京国民政府批准。当然这种地名播迁的现象,在宁夏还有宁朔、平羌、暖泉、镇罗等。

不仅有播入的地名,同样也有播出的地名。如宁夏汉代设立的富平县,到东汉末年由于羌族人民大起义,为躲避战争,被侨迁到陕西境内,今陕西省的富平县就是一千多年前从宁夏迁移过去的。


人名特色

全国各地、历朝历代,以人名(主要是名人)命名地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追求“地以人传”,即今天所说的“名人效应”的结果。

但是,宁夏在明代出现了一大批以人名为地名的现象,并不属于这种情况,其中大部分地名所联系到的人,多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宁夏在明代地近蒙古,时常受到残元各部的侵扰,兵燹频仍,战火不断,地无宁日,所以朝廷在宁夏地区不按常规设立府、州、县的行政管理机构,而是采用一种特殊的军政合一的政权管理形式,称为“军卫制”。宁夏的民众属于全民皆兵,其中三分担任军事防守任务,七分搞屯种。这些从事种地的军人,每百户筑一大堡城,围绕百户堡城又根据土地分布另筑一些小堡子。平时种田兵丁与老婆孩子居住在小堡子或在地边临时修建的房舍中就近耕作。遇到敌情,便携带家人、粮食、生产工具和个人财产暂避于大堡城,并组织青壮年登堡守卫。警报解除后,各归原处,生活如故。

这些大小堡子,遇警时就是军事指挥单位,平时则是生产指导单位,作战时又是军事堡垒和妇孺老幼的避难所,所以大小堡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后来随着人口增加,开垦面积扩大,生产发展,堡子越修越多,人们为了便于区别这些大小堡城、堡寨,就以这个堡子头目的名字来呼之。

久而久之,堡子演变为村镇,人名也就一同演变为地名了。


起初只是一些大堡城有这类名字,后来就连小堡寨也因这样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地名。

宁夏全境分布有七个卫,每卫一般下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所下就是若干个百户,每百户少说也有300口人100多劳动力。每百户又分为一至二个总旗,下再分为10人左右的几个小旗。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就形成以堡(城、寨)为中心的许多小村落,为了便于官方管理和社会交往以及人们的联系,必然就需要相应的地名。

这些地名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如在桥头就称某某桥,在水边称某某水、某某湖,在山旁称某某山(坡),但最方便、最易识别还是以头人或族长的人名称呼为最多。翻开宁夏沿黄河两岸各市县的地方志和《建置卷》中,你就会发现几乎占各地一半以上的乡镇地名,都似乎是某人的名字,这在全国各省区来说是非常少见的。


下面仅以永宁、贺兰县为例来验证一下。

永宁县:据志书记载,全县原有2镇、7乡,计9个大地名,分别是杨和镇(杨和)、李俊镇(李俊)、仁存乡(任春)、望洪乡(王洪)、胜利乡(原名大观桥,不是人名)、增岗乡(曾刚)、杨和乡(杨和)、望远乡(王元)、通桥乡(纪念通智,以“通”字打头的地名)。

在以上9个地名中,至少有7个是因人名而得名的,这么大的比例,在川区各县的大地名中仍属较为普遍的现象。

至于乡以下的许多行政村(生产大队)名,尽管在解放后改了许多新名字,但老名字仍然保留下来一些,在这些老村名中也不乏人名特点。如王太大队(王泰)、旺全大队(王全)、杨显大队(杨贤)、许旺大队(许旺)、陆方大队(陆方)、宋澄大队(宋澄)、唐铎大队(唐铎)、王团大队(王团)、政权大队(郑全)、政台大队(郑太)和通桥大队(纪念通智,以“通”字打头的地名)等。

贺兰县:据志书记载,全县原有4镇、6乡,计10个大地名,分别是习岗镇(谢刚)、立岗镇(李刚)、金贵镇(金贵)、洪广营(洪光)、潘昶乡(潘昶)、常信乡(常信)、通义乡(纪念通智,以“通”打头的地名)和丰登乡、金山乡、四十里店。

在这10个地名中,也至少有7个是因人名得名的,约占70%。至于乡以下的行政村(生产大队)的地名,以人名取地名的,也占很大的比例。


在宁夏地区的地名之中,集中出现这么多以小人物人名形成的地名,可以看出它包含的地名文化的内容并不小,这些地名大多折射出一定移民文化特色和一姓的家族性特点,这对于考证一方居民的入居源流、特殊习俗和小方言,都会有很多帮助。这也充分说明,宁夏人来自于全国各地,富饶的“塞上江南”是回汉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是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的宁夏区域文化的根源,也是宁夏人民能紧跟形势,站在历史的潮头,与时俱进的内在原因。


军事特色

宁夏南部,在三代以前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毗邻中原农耕民族的政治中心关中地区,所以至少从西周开始,两大生产方式的民族就在固原地区摆开了战场。

秦汉以后,北方匈奴族日渐强大起来,宁夏北部又成为匈奴铁骑南下的必经之地。而且在以后的大多数朝代,宁夏北部仍然地处这样的特别区位之中,所以战争频仍,全境长城环绕,军城遍布,处处要塞,烽燧林立,几乎成了一个大的军营。这种特定的环境,肯定要在地名上有充分的反映。


宁夏地区的开发是由南向北推进的,第一批地名当然也首先出现在南部。这就是“大原”和“朔方”两个大区地名。它们的出现正是在西周派兵讨伐犬戎的战争中出现的。而宁夏北部第一批地名,也是秦始皇时期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在宁夏黄河东岸南北两处所修筑的两个军事要塞有神泉障、浑怀障。

到汉代,宁夏南部又出现安定郡,北部也出现灵武县两个大地名,哪一个不是与战争和“武”字相联系的呢?特别是隋唐时期,在宁夏南部原州设立都督府,同时在北部灵州设立大都督,后改称朔方节度使,是唐代全国兵马最盛的一个藩镇,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

所以在唐代,宁夏地区出现许多带有军事色彩的地名。如威州(今同心县韦州镇)、定远军和警州(今平罗县姚伏镇)、雄州(今中卫、中宁黄河北岸)、武州(今海原县境内)。还有威肃、弘静、保静、丰安、清边等县城或军城。


在宋夏交战的年代,宁夏地区成为主要战区,宋廷在与夏国交界的今固原一带设置和新筑一系列军事堡垒。如镇戎州和镇戎军(今固原市原州区)、威川寨(今同心县境内)、定川寨(今固原市原州区境内)、定远堡和开远堡(今固原市原州区境内)、平夏城(今固原市原州区境内)、荡羌寨(今海原县境内)、灵平寨(今固原市原州区境内)、宁安寨(今西吉县境内)、定戎寨(今海原县境内)、平安寨(今彭阳县境内)、靖安寨(今彭阳县境内)、得胜寨(今隆德县境内)、开边堡(今西吉县境内)、定川堡(今泾源县境内)等。

明朝的宁夏又成为“九边重镇”之一,在北部实行全民皆兵的卫所制,所以地名中除上述谈到的人名特色外,其军事色彩则更加浓厚。如文中提过的平虏城、平胡堡、平羌堡、靖虏堡、靖夷堡、控夷堡、威远堡、威镇堡、威武堡、镇朔堡、镇北堡、镇靖堡、镇虏堡、宁安堡、宣和堡、柔远堡、安定堡、惠安堡、平满堡以及某某营,某某哨为地名的地方举不胜举,都与军事有着密切的关联。


最后,宁夏还存在大批吉祥类的地名,比如在宁夏的古今地名中出现过:宁夏、安定、富平、回乐、安乐、长乐、陶乐、常乐、西安、西吉、廉县、固原、宁朔、永宁、永州、宏静、弘静、保静、静州、丰安、利通、兴庆、兴州、中兴、兴宁、西平、宝丰、宁安、惠安等等。因为这是全国地名命名的共同特点,不是宁夏所特有和突出的现象,就不赘述了。


文章选自《朔方》一书 图片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