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夏人文地理:中卫有个莫家楼

2017-03-19 文/张发盛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今天要说莫家楼。得先说说在宁夏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


很早以前的一个冬天,3 位宁夏籍生意人不期邂逅,住在一个小店里。一位是银川人,一位是广武人,一位是中卫人。


不知小店主人是吝啬怕多烧柴火,还是火炕烟道不利,那炕只有中间一绺热。


天寒地冻,谁往热处睡呢?


和气生财,三位生意人都有些涵养,举止文雅,恪守做生意的宗旨,不愿动粗而伤了和气,又均自恃能说会道,想通过两片嘴取胜,而占据中间热炕。


于是有人提议每人说说家乡的高大事物,谁说得好,谁就睡热炕。


银川人感觉是自己的强项,自己家居首府,曾是西夏古都,有千年的古迹,自觉底蕴深厚,身份非同一般,抢先脱口道:宁夏(当时银川叫宁夏府)有个海宝塔,离天只有一丈八。


广武位居宁夏黄河中部,也是举足轻重之地,历史上出过两任总督,人杰地灵,名声显赫。


广武人当仁不让,接口道:广武有座牛头山,挓起胳膊够着天。


这就比海宝塔高出了一截。


轮到中卫人了,中卫既没有高大的宝塔,也没有显赫的高山,应对什么呢?


忽然想起家乡名字“莫家楼”沾着“楼”字。莫家楼商贸经济发展很快,这位商人思维活跃,脑瓜一转,灵机一动,语出惊人:中卫有个莫家楼,半截子入到天里头。 


当时莫家楼的盐运在宁夏乃至西北首屈一指,莫家楼也就跟着名气大了起来。


莫家楼有没有楼?高大到什么程度?没人能说清。


这莫楼老乡的话通俗,且押韵辙,显得很有文采,因而赢得了热炕。

莫家楼既然以楼命名,应该有座楼吧?


有词曰“莫须有” 即恐怕有,也许有之意。


莫家楼土生土长、已届古稀之年的高级畜牧师王学仁老先生回忆道:莫家楼是个紧靠黄河渡口的村庄,过去有没有楼老一辈人也说不清楚。顾名思义,应该有过楼吧。


仅记得儿时,村里有一大土台,高约两丈,方圆亩余,土质坚硬,久经风雨侵蚀,显得满目疮痍。台顶上长满野枸杞、酸枣,以及蒲艾之类的野草。


也许是迷信的缘故,没有人去动土台的土,看样子确实有些年头了,这土台大概就是莫家楼的台基吧。


据说清朝同治年间,台上建有楼,后来被土匪烧了,只留下这个土台。


20 世纪50 年代未,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十几人拉一辆大轱辘车,拉土台的土垫学校操场。土台从此消失了。


其实莫家楼的名气,也不是吹出来的。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的《西北日报》就有“人烟稠密、风景佳丽,人民生活比别的村子宽裕得多”的赞誉之言。


“打破砂锅问(纹)到底”,莫 39 37778 39 14939 0 0 3173 0 0:00:11 0:00:04 0:00:07 3172楼自有它非同凡响、光彩照人的业绩经历。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 ,内蒙古察汉池盐作为外债抵押,盐税权划归比利时,在中卫新墩设仓销售,后来由于盐运业务扩大,建仓设场需要占用不少耕地,盐商“尽盛魁”老店主刘尽善联络家人和莫家楼绅士,让出耕地,欢迎盐场公署迁往莫家楼。


莫家楼遂大兴土木,历时4年,于民国14 年(1925 年)建成办公房、生活用房及库房80 余间。


土夯围墙高二丈八,底宽一丈,上宽六尺,有防守女墙,四角设岗楼。


高大的砖雕拱门上刻“比商卜内门盐碱公司”“中卫盐场公署” ,两名并列,由3名比利时人和中国盐务人员共同管理,可谓宁夏最早的外资企业。


1927 年盐税权收归国有,成立甘肃省中卫盐务局,内设产盐局、盐税局、缉私局和盐警队,固定职警人员110 余人,冬季大忙,临时增加佣工百余人。


内蒙古察汉池的盐用骆驼运往莫家楼盐局,路上要走数日,从入冬到来年春季每年投入骆驼近10 万余峰次,仓房灌满盐后,另有百尺见方砖砌围墙用于露天储盐,盐堆高数丈,俗名盐坨,像银色金字塔,蔚为壮观。

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占领呼和浩特,吉兰泰盐池向东运输的道路中断,只能由中卫转运。


此时四川、陕西、河南盐源告急,求之于莫家楼,于是莫家楼盐业市场大热起来,运销量超过了抗战前的三倍,加之中卫处于抗战大后方,相对较安定,成为外地商人蜂拥而来投资的理想之地,出现了许多车马店、驼店、酒馆、商铺,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有山、陕、鲁、豫商人开的大店,也有平凉天水人开的小铺,还有各色各样的小贩、卖油郎。


什么棉布绸缎、烟酒糖茶、针织百货、香表火柴、陶瓷五金、文具纸张、干果调料、米店面铺、碾坊磨坊、油坊醋坊。回汉饭馆,中药铺“和合生”“鑫义明”“济生堂”以及西医“爱华诊疗所”等。


社会毒瘤如赌场、烟馆、不公开的妓院也随之出现。莫家楼成了一个经济形式齐全、颇具规模的大市场。


难怪有人说:“中卫城里有的莫家楼都有,中卫城里没有的莫家楼也有。”


莫家楼出现了多家商家字号,其中“尽盛魁”“鸿泰店”“春兴永”“中兴泰”为四大富商。势力最大的则是“尽盛魁”,有骆驼300 多峰、店铺17 处、市房200多间,店员四五十人,有规模宏大的四合院。


院外另有一处花园,桃李梅杏,奇花异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景色之美,中卫少有。


商业的繁荣又造就了一批人才,七十二行行行有顶尖人物:田医官、何带诏、赵厨子、莫铁匠、何皮匠、张木匠、李把式、孙锅盔、雍干烙、王枣糕、张船匠、马铜匠、康二胡、徐戏娃、牛画匠、莫阴阳、邱裁缝、王屠户、李斗行、花公鸡、抓破天、捞破地等等,这些既是当地人给他们起的绰号,又是对他们高超手艺的褒奖与肯定。


中卫二毛皮备受南北客商青睐,莫家楼的民勤裁缝和河南籍皮匠是鞣皮制裘的高手,生意应接不暇。蒙古族人喜用铜器,如铜锅、铜壶、铜酒器、铜刀鞘之类,马铜匠的手艺远近闻名,每逢冬季,上门的蒙古族客户络绎不绝,他所在的巷子被叫作铜匠巷。


雍干烙的“干烙子”馍,有底有帮形似盆状,小巧玲珑,吃起来酥而不碎,干而不硬,越嚼越香,装在毛口袋里上路,几天不坏,是长途跋涉于沙漠中的驼户喜爱的必备干粮,如今已失传。安徽籍饭馆老板因其糖醋鲤鱼和黄焖鸡出名,得了个雅号“花公鸡”。


抓破天的地方风味小吃“猪脏”,由肥猪肉和糯米做成,肥而不腻,既充饥,又解馋。其他人物也都各有自己的一手绝活。

入冬后,莫家楼每天有上千峰骆驼进出,从北部沙漠深处到莫家楼,绵延数百里的驼队,成了一道风景,也给莫家楼增添了美感。


每支驼队有一头发令驼,戴一个驼铃,叮咚叮咚响个不停,那清脆、响亮、不疾不徐、节奏均匀得像钟表钟摆的驼铃声,把整支驼队的步伐号令得整整齐齐,如同受检阅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行进。


每到清晨,随着离去的驼队,那驼铃声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洪亮而细微,又如同弦丝轻颤的天籁之音,清心悦耳、沁人心扉。


这些返回的驼队,驮回购买的香油、米面、布匹、烟酒、茶叶等生活用品。


莫家楼仓房储备了盐,再用牛车、手堆车转运到河边码头,装船渡河,然后由马拉胶车运往固原、平凉、陕西等地。


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匹骡子驾辕、三匹马扯索的胶皮轱辘车,已是高级载重运输工具,其他地方是见不到的,可莫家楼已经有了好多辆。


胶车返回时又运回红糖、干果、布匹、棉花、药材等货物。从内蒙古到甘陕,形成一条千里商贸之路,而莫家楼则居商贸中心,成为双方物资的集散之地。


莫家楼是水旱码头,渡口摆渡沟通了南北陆路交通,而黄河水运则沟通了东西水上交通。


中卫水运历史悠久,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 年)薄古律(今吴忠市)镇将刁雍开通中卫至内蒙古沃野镇(内蒙古东胜)水运起,黄河水运就成为中卫历史上最为方便、廉价的运输手段。


黄河自青海经甘肃、宁夏,再达内蒙古包头,在数千里河道中,中卫居其中。


中卫以东舟船、皮筏并行,水上运输极为发达;中卫以西,虽有鬼门三峡(包括黑山峡)阻隔,舟船难于行驶,但皮筏和木筏可顺流下行。


而中卫地区的莫家楼码头,恰处在数千里黄河水运的要津位置。


凡顺流而下的皮筏、木筏到莫家楼后,傍河停靠,卸售部分货物后再行;或换大船,加人中卫土特产——皮毛、枸杞、发菜、煤炭、瓷器等,借航运之使由水运转销包、绥、京、津。这种通过黄河水路向外运输的方式,促进了中卫商品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莫家楼地方经济的发展壮大。

这里的有钱人比别处多,主要是地主、官僚、商人、盐局职员,但不少盐工长工以及长年从事劳务工作的人,生活仍然很贫苦,无房无地甚至家无隔夜粮。


他们有的被盐库雇去背盐、装盐,被称作盐夫子;有的赶车往河边码头运盐,叫车户;连女人也闲不住,缝盐袋封袋口,叫缭包子的。


虽然也还是穷苦,但有地方挣钱糊口,较之其他地方要强。穷人中有冬天四件宝:“老羊皮祆狗皮帽,骆驼蛋蛋毡捂老”,人们为有这四宝而满足。驼粪俗称骆驼蛋蛋,晒干后用于生火取暖做饭。


莫家楼的人大多不用煤炭,家家炕前连一火炉,炉膛呈上大下小鸡窝状,俗称鸡窝炉子。


生火时抓一把麦柴点着,倒上驼粪,上坐一锅,炉火被烧得呼呼响,一会儿炕也热了饭也好了。


捡骆驼蛋蛋是穷人家小孩子的事。


小孩子半夜起来跟着骆驼转,捡拾驼粪,家家房上晒满骆驼蛋蛋。


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学校教育。最初为方便盐税职员子弟上学由盐务局建立小学一所,第一任校长是比利时人赫尔兹。


1937 年学校移交地方,改为高级小学,后为中心学区,管辖柔远、镇靖、砖塔、施家大庙、刘家夹渠、王四官桥6 所学校。


盐务局每年给予一定资助,大商号也给捐赠,所以该学校教师待遇之优厚,教学水平之高为其他学校所瞩目。莫家楼小学第二任校长史郁文,是黄埔军校毕业学生,治校办学有方,在县上很有名望。


他爱护学生,不畏权势,敢承担责任,解放前乡保长抓兵肆无忌惮,但不敢进莫家楼学校抓学生,年龄大的学生怕晚上被抓兵就不回家住在学校里。


学生晚上自习用的灯叫鳌山灯,现已失传,是一个陶瓷小碗,碗里装上香油,中间有一空心立柱穿上棉花捻子,点着照明。


那时学校珠算教学成绩突出,再加上盐务局的会计又给学生兼课,教了一种失传的珠算除法,名叫“一通百打”,也叫“六归七二五除”,只要学会这一除法,任何除法都会打。因此莫家楼学校的学生珠算都很好,许多人后来当了会计,更多的人成了各个行业的栋梁之才。

莫家楼还出了个名气不小的书法家。


1942 年,宁夏军阀马鸿逵为其母过60 大寿,各县都准备寿礼寿幛。


中卫县长周勋岑,抓兵要粮动辄鞭打绳拴,外号周鞭子,对上峰工于心计善钻营,寿礼十分丰厚。唯有寿幛上的字让他伤透了脑筋。


他知道马鸿逵喜字画,善书法,为讨好上司得找个写字高手,可中卫有名的书法家不齿马鸿逵的为人,都托辞推诿。


这时有人提出莫家楼盐务局的毛杰字写得好,毛杰何许人也?原籍湖南,当兵流落到中卫,因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被安置在盐务局打扫门庭、看门搞收发。


这毛杰写的一手好字,笔锋斜出,很有特色,只因身份低微,不曾出名。


这次为马母写寿幛,不料一鸣惊人。


他书写的“寿山福海”4 个斗大行书笔力遒劲、龙飞凤舞,令马鸿逵赞不绝口。


遂将毛杰叫去,在银川任了个科长,谁知毛杰命薄福浅,只上任7日就一命归西。


县长周鞭子推荐有功被提升为宁夏省警察局局长。


莫家楼的繁荣,老年人说是风水好。


莫家楼学校院内有一棵大树。是铁干虬枝的千年古柏,当地人叫它“大马树”,被奉为神树,高十余丈,树干数围,要十几名小学生手拉手才能圈过来。此树生两种树叶:一种长满白毛,另一种色绿光滑。


这树叶柄粗而结实,学生把它装在鞋里,经脚汗浸透而变得柔韧,玩时用手捏住两端互相拉勾,不断者为胜,学生称这种游戏为“打马”。


这棵树不知长了多少年,枝繁叶茂。树荫亩余,高大的树身,十几里外就能看见。


树上鸟巢极多,说不上名的鸟足有十余种,每天傍晚都能听到群鸟不同声音的“交响乐”。


飞在天上则通天蔽日,尤其是野鸽,成群结队,夜晚栖息在树上。


20 世纪50 年代有人晚上在树下放几堆大火,树上的鸽子便扑向火光,被人抓捕。一晚可捕许多。还有一种形似仙鹤、当地人称之为青庄的大鸟,在树上飞来舞去,把河边的鱼抓到树上吃,时有小鱼从树上掉下来,初时人们不究底细,迷信地认为是神仙在搞什么宴会。1


958 年大炼钢铁的岁月,这棵大树惨遭厄运,不知被砍伐做了何用。

20世纪50年代后莫家楼失去了盐运贸易集散地的作用,但黄河渡口的作用凸显出来,通往海原、固原的汽车往来穿梭,有时车辆需排成长队。


等一两天才能过河,渡口所一度非常吃香,但已是强弩之末,日渐走出历史赋予的角色。


到20世纪90年代,中卫黄河大桥建成,黄河渡口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莫家楼昔日风采已成历史陈迹。


可是,在历史记忆的长河里,莫家楼不会消失。


文章选自《宁夏漫记—档案里的故事》一书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精选   点击查阅

1  宁夏人文地理:吴忠知名实业家马月坡与他的老寨子

2  二十多年前的同心泾源老照片,让我们望见藏在岁月里的风采

3  探秘老银川:中山公园里的岳飞北伐诗碑

4  探秘老银川:中山公园里的“镇黄牛”

5  不是怀旧是情怀,老照片里的银川商界“十一朵金花”,依然绽放......

6  80年代的宁夏平罗老照片,透着各种撸起袖子加油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