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夏老字号故事:销声匿迹的“张芝麻”镰刀

2017-03-30 文/唐志军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张芝麻镰刀”的创始人叫张志,是永宁县许旺堡八渠村人。


其父张成亮生了3个儿子,长子张荟是个炒芝麻的能手,长年在省城银川卖芝麻,绰号张芝麻;二子张志,三子张兴。


为了糊口,父亲便挑起扁担粪筐将年幼的张志、张兴分别放在两头筐内,投奔到在银川卖芝麻的长子张荟的家中。


张志长到15岁的时,便在孙铁匠家当伙计,打钉子、打门扣、打饭铲、拉风箱、挑水,样样都能干。


张志经过7年的学徒历练,终于学到一手过硬的打铁技术。


学徒期满后,22岁的张志便自立门户,在父亲和哥哥的帮助下,选择镰刀这个在农村市场看好的产品,专营镰刀,在羊肉街口开起了铁匠铺。


因张芝麻店生意火暴,张志便借张芝麻的声誉,借势扬名,取名“张芝麻”镰刀铁匠铺,从此走上了艰难创业之路。

旧银川不产钢不产铁,“张芝麻”镰刀铁匠铺所用钢铁材料全靠银川“八大商号”从太原、石家庄路经包头运到银川。


过去宁夏交通运输落后,运输一吨钢材成本费用大。


为了节省生产镰刀的成本,张志大量收购民间的废旧菜刀、铁锹、破铲子等废铁,变废为宝。


在打制镰刀的生产过程中,在镰刀刀刃上加少量钢即可。


打制镰刀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首先要将废铁折合成9厘米宽、21厘米长的小块铁板,然后再将5~6片小块铁板对成坯子,每一叠坯子用大火烧炼打合成一个镰刀的模型铁块,然后上炉进行大火燃烧。


铁匠抡起大锤,一锤一锤打成铁条,铁条打好后开槽夹钢,使加进去的钢和铁条完全糅合成一个镰刀的雏形。


平整锉口,剪齐刀口、刀尖,再用粗磨石开刀,蘸火以后再进行冷处理。


第一道工艺完成后,把镰刀进行平整、锤直、锉口,再用粗、细磨石用力将刀口镗光磨快,一直磨到刀口上露出一条青色钢面,放入石灰石箱内保存。


一个身强力壮的伙计一天才磨30把左右的镰刀。

那时打铁手工业作坊流传着一句话:“铁匠苦,苦断腰”。真实地反映出打铁工人谋生的艰辛与无奈。


张志打制的镰刀,蘸火的技术含量高,为了不浪费铁和煤,热处理工序全由张志亲手操作。


张志手拿钳子,两眼紧盯着火头上的镰刀,时烧时退,到了适当的火候快速将镰刀蘸入冷水池中猛击,然后再回火烘干。


镰刀蘸火是技术活,没有相当的蘸火技术,镰刀的质量就无法保证。


掌握不好,火大了容易使钢断刃掉豁口;火小了钢软卷刃,刀口不利。要求 48 30673 48 14940 0 0 3638 0 0:00:08 0:00:04 0:00:04 3638蘸火技术必须达到炉火纯青。


张志打出的镰刀个个质量好,用过张志打的镰刀的人都赞不绝口。


农民买一把镰刀,夏天割小麦,秋天割水稻,秋收后还能打草割马蔺莲,久割不钝,不用磨刀,一直将刀使成月牙形状的小窄条仍很锋利。


一些农民为了省钱或者怕进城理发麻烦,还用镰刀剃头刮胡须,方便又实用。


旧银川城打镰刀的铁匠铺有20多家,唯有张志的镰刀质量高、信誉好、名气大。


每到夏秋两季,坐落在羊肉街口处的“张芝麻”镰刀铁匠铺门庭若市,慕名上门买镰刀的人络绎不绝。

张志为了把自己的产品打造成地方名牌产品,保护自己的技术,防止他人假冒,便在镰刀上打上一个“志”字的产品标志,使得其他铁匠铺不能模仿造假。


1933年,马鸿逵主政宁夏后,住进“将军第”,羊肉街口周围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影响了市容和“将军第”的安静,便下令把羊肉街口处“张芝麻”镰刀等10多家铁匠铺全部迁到了文化街。


张志便在今文化街东口购置了几间平房,重新开起了“张芝麻”镰刀铁匠铺。


1939年2月,日本飞机轰炸银川,在文化街扔下数枚炸弹。此时,张志的家人都到防空洞和农村避难,只有张志一人在屋看家,正巧一枚炸弹落在“张芝麻”镰刀铁匠铺,张志被日军飞机轰炸致死,时年56岁。


铁匠铺也被日军飞机夷为平地。


不久,铁匠铺又搬到铁匠街(今利民街),张志的弟弟张兴继承家业,重新操起了打铁的生意。


银川解放后,“张芝麻”镰刀铁匠铺公私合营。其后,苦心经营了30多年、历遭劫难的旧银川地方名牌产品——“张芝麻”镰刀便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文章作者唐志军先生系宁夏资深媒体人

图片源于网络

往期精选   点击查阅

1  80年代银川商业老照片,蓦然回首岁月里的斑驳碎影......

2  探秘老银川:崇信巷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3  探秘老银川:中山公园里的岳飞北伐诗碑

4  宁夏老字号故事:胡公石题字“德隆楼”

5  宁夏老字号故事:张寡妇和她的黄酒

6  宁夏足球往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