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盐池人的“皮影戏”,摇曳在时光里的那些旧事

2017-09-07 王有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盐池人把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人干脆就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结合,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从清军入关至清末民初,盐池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大的班子有王乐井石山子和王乐井牛记山许氏家族的皮影戏班。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


       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


       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几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


       然而,盐池皮影艺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也曾历经过风雨劫难、起落兴衰。


       清代后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有人在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查抄。


       国民党统治时期,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盐池全县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几次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访,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化大革命”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皮影戏的主要道具是皮影,多为兽皮或纸板制作而成。制作皮影要有高超的手工技艺。如今,不少手工艺美术爱好者把皮影作为壁饰的橱窗装饰品。


       河北滦县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为着名。皮影戏的内容,多为传统的历史戏、神话剧等。虽然各地制作皮影的风格不同,但精工雕刻造型,装饰纹样夸张,具有艺术韵味却是共同的。


       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


       此外,皮影人制品,不只是可以用于演出,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因为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韵味浓厚。


       皮影戏还有一个艺术特点,那就是它的人物、景物造型与制作,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的。


       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民间手工艺人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作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脸谱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脸谱与服饰造型等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细腻而浪漫。

       皮影戏利用道具“皮人”“影幕”和照亮的“油灯”,可以表现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后来的马灯、电灯也被用来照明。


       盐池“皮人”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技术要求很高,一般都采用牛皮,所以,盐池人都叫“牛皮灯影戏”,“影幕”就是一块白色透亮的幕布。


       考虑到表演的方便和表演的效果,皮人一般都制作成40厘米高,25厘米宽,常常用十几个一尺左右的牛皮人,两三个锣鼓,一把板胡,三五个艺人,就能拉开场子唱大戏了。


       表演时用灯光把剪影照在“影幕”上,也叫“亮子”,艺人在幕后一边操作剪影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皮影演出的舞台简易方便,演出地点随意灵活,房前屋后,农家炕头,集市庙会都是皮影活动的地方。


       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是盐池皮影戏演出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麻黄山、大水坑、红井子、王乐井为主的6个演出班子,演出剧目几十部,甚至上百部,演出地点除盐池境内,还涉足周边地区。

       王乐井牛记山许氏家族皮影是盐池境内组建最早的一支演出班子,从清末传至20世纪80年代,已过了整整五代人。


       第一代许桃(外号叫许洋炮)出生于陕西米脂县,青年时代拜师学艺,演唱皮影,迁居定边时,学做土炮。后来他认为土炮行业风险大,转而又重整旗鼓,开始皮影演出。


       他带着三个儿子走遍了盐池及川区部分村落,每到一处,演出场面热闹非凡。许桃还注重培养新人,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儿子们都成了皮影界的艺术高手。吹拉弹唱敲,耍前面线子(也就是牛皮人)样样精通。


       许氏家族在演出中,曾和当时在盐池演出的甘肃环县艺人谢小丹比赛,因他技艺、唱腔超乎寻常,谢小丹甘拜下风。


       许桃三儿子许金宝在盐池牛记山的一次演出中,为儿子许生玉定下了婚事,于是许金宝将家定居在王乐井牛记山村。这时,许氏家族其他成员为了生机到处奔波漂流,之间联系逐渐减少。


       60年代,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将许氏兴旺的皮影演艺事业推到了谷底,一套很好的皮影箱子被当时的人民公社没收,许家为了讨回箱子历经坎坷,但终究没有结果。


       演出班子散了,人员走了,他们没有能力再组建。


       到了70年代初,才联合了鲁氏父子,逐渐开始恢复演出。


       活跃在四五十年代的另外两支演出班子,即鲁氏皮影的异军突起,将盐池皮影文化带到了历史的顶峰。


       鲁仁,王乐井郑记堡子人,原籍宁夏灵武,小时候给财主徐向打工,徐向面街设有粮油店,还开了油炸麻花店,又称“油果”店,鲁仁在店中专卖油果,外号叫“鲁油果”。


       鲁仁从小机灵好动,记忆力超人。他利用打工休息时间自学,从中了解上至远古神话,下至元明清等朝代的故事、趣闻、传说,并结合观看中国传统秦腔剧目,融会贯通。


       这种日积月累的搜集,为他日后皮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年代初,他拜师学“阴阳”,几年时间就已经对各类经传熟咏自如。


       但他看透了这一行当的弊端,弃业回乡,不久娶妻成家。


       这时,皮影演出已活跃于城市乡间,他原来跟随的财主徐向从西安买来一个皮影箱,并从当地雇用了两个耍线子的专业人员,又从秦腔剧团请来了几个能唱会拉的艺人,开始筹建自娱自乐的牛皮灯影班子。


       鲁仁出于好奇和热爱,决定再次投身于这个曾经打过工的有钱人家。开始敲板、击鼓、学板胡、学秦腔,最后学耍线子、编剧本。凡是涉及的技艺一个不落,样样都学,成了当时徐向皮影班子的得力助手。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他还跟随当时吴忠的杨某(外号叫杨鞋匠)学唱皮影,尤其是在环县艺人谢小丹的指导下,他的皮影技艺更加纯熟、高超。

       马鸿逵统治宁夏时期,实行高压政策,横征暴敛,强征壮丁。


       当时,鲁仁大儿子已经十几岁了,随时都会被抢逼入伍。为了逃脱兵役,鲁仁带着残缺不全的家庭(妻子因病去世),携两个儿子,靠自身的手艺开始走江湖。


       朝东走是他的方向,远离马匪,过一点安稳的日子是他的目的,于是他来到山区盐池。后来经人撮合,他的小儿子鲁海民给一郑姓人家“招女婿”,也就是男到女家,从此鲁仁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定居在王乐井郑记堡子。


       有了固定住所,他开始重新组合他的皮影班子,并训练两个儿子继承父业,又招来郑书、牛生金、牛生明、许生刘、许生花、许生玉等人员。


       在演出过程中,陆续又吸收了红井子马坊村石山沟的王天玉、王天秀,大水坑沙窝子的尹满珍,还有年幼的孙子鲁银等,组成了较强的演出阵容。


       随着人员的增多,演出水平的提高,班子又一分为二,以鲁仁和他的大儿子鲁全义为首,各带一个班子,东至陕西榆林,西至宁夏银川,北过内蒙古前旗以及盐池境内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两个班子的剧本多,经鲁仁摘抄、改编的剧本达100多部。


       传统全本戏中有商朝的《封神榜》、齐国的《孙膑下山》、汉朝的《玉壶坠》、唐朝的《薛仁贵征东》、宋朝的《铡美案》、明朝的《烈火扬州》;折子戏有《玉堂春》《三堂会审》《哭杀场》等。


       在演出中,鲁全义除了线子耍的精湛外,还会演木偶戏。


       1957年,兰州举行西北五省区皮影大汇演,鲁仁挑选精兵强将,代表吴忠赴会演出,一本《花云带箭》唱红了兰州。其中,鲁全义双手8个皮人的绝妙表演,轰动了当地。


       人们争相观看,观众好评如潮。


       这次演出中,西北五省区共参加了7个皮影班子,而鲁仁的班子获得集体二等奖,鲁全义获皮影操作一等奖。


       这是盐池皮影艺术在西北五省区的一个重要奖项,提高了盐池的知名度,鲁氏父子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回来后,各种邀请演出场次不断。

       正当演艺事业步入高潮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1964年,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形势下,鲁氏父子的皮影艺术成了“四旧”系列,他所置办的所有演出道具,包括牛皮人都被没收、销毁。皮影箱子收走后,鲁仁一度无事可做。


       1978年后,国家政策略有变化,鲁氏父子才开始在乡间偷偷演出,群众盼望已久的皮影艺术这时又可以崭露头角了。


       鲁仁这个伴随皮影一生的人,深切地感受到了艺术的生命力,他不顾年迈,继续开展他的艺术生涯,直到80年代中期体弱多病才终止演出。


       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形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时候已没有几个人想看皮影戏了。鲁仁培养的演出人员也因形势的发展,转行干了其他事业,唯有石山沟王天玉的儿子王列,将这门艺术继承了下来。


       进入21世纪,皮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已处于后继无人的境地,年轻人干事业、忙生意,加上皮影戏的经济收入低,他们对皮影戏的兴趣减少了;老年人虽然喜欢这一门独特艺术,但却没有多少人继承。新潮文化的冲击,利益结构的冲撞,老艺人的风烛残年,导致这一艺术陷于青黄不接的困境。

       许多有识之士奔走呼吁,让精雕细刻的牛皮人成为皮影舞台上的演出道具,而不能变为无人操作,只能进入博物馆的“无声”展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将会给现代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


文章摘选自《盐池史话》一书 图片源于网络

往期内容 点击查阅

1  博览会就是“集市”,这个你知道吗?

2  国际酿酒师在宁夏

3  回族姓氏的演变与形成

4  “清真”一词的来源与含义

5  探秘老银川:“羊肉街口”之谜

6  探秘老银川:兴庆区的前世今生

7  探秘老银川:从“西马营”到中山公园

8  凤城记忆:远去的小人书

9  宁夏人文地理:宁夏海原的菜园文化

10 宁夏人文地理:沧桑古堡惠安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