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满族人入居宁夏的由来

2017-12-29 刘天明等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满族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


      满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商周之肃慎,秦汉之挹娄,南北朝之勿吉,隋唐之棘韬,宋辽金元明之女真。


      从肃慎到满族共同体的形成,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生息繁衍,源远流长,历代相承。


      明朝末年,在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女真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最终于1644年入关,取得了全国统治权,建立了清王朝。


      女真族在入关前后,开始改称为满族,随着统一全国,满族开始在全国各地落叶生根,成为清王朝的统治支柱。


      宁夏满族的形成已有300多年历史了。


      自康熙十三年(1674年)始,到乾隆年间,大批满族官兵进入宁夏,他们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同汉、回、蒙古等民族一道,为开发建设宁夏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历史漫长的时间隧道稽古钩沉,探求宁夏满族族源,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

      清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秩序,先后调遣大批八旗官兵驻防全国各军事重镇、交通要道和边防要塞。


      宁夏地处边塞,古称朔方,历来为“北固关隘”,因此,清政府很重视在宁夏屯军设镇。


      宁夏最早进驻八旗官兵的时间应该是顺治年间。


      顺治六年(1649年),居于河套一带的蒙古鄂尔多斯台吉扎木索和多尔济等发动蒙古群众,劫持清朝派来的使臣图鲁锡,然后奔逃到贺兰山,并以贺兰山为大本营,经常袭击清军。


      顺治七年(1650年),清朝派喀喀穆等率八旗军征讨鄂尔多斯部。第二年,征讨了起义军,多尔济等人牺牲,起义军全部被歼。


      康熙年间,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蒙古噶尔丹的两大战役中,宁夏成为清朝军队南征北战的重要后方基地。


      由于战事不断,八旗军队也不断西征宁夏,满族在宁夏不断出现,满族人数也在逐渐增多。加上清朝对宁夏军事控制的强化,西北地区军政建制也日益健全,增派满蒙八旗兵驻防宁夏的局面形成了。


      根据史料记载,清初宁夏总兵府绿营兵和八旗兵已经有万人左右。


      康熙十五年正月丁亥(1676年2月17日),康熙谕旨:“宁夏三边要地,所关甚重。可令将军侯张勇,巡抚花善印速会议,如巩昌无虑,分一人赴宁夏慰问官军。其副都统恰塔所领兵及员外郎拉笃祜新领土默特兵,应驻防灵州、定边等处。”


      二月,又命都统毕力克图为平远将军,统辖驻宁夏的满洲、蒙古大军。


      据《八旗通志》云:“宁夏驻防,康熙十五年(1676年)设。拨什库(即领催)委鸟枪前锋校十六名,鸟枪马甲五十二名,箭手拨什库七十六名,箭手马甲七百二十四名,共马兵一千二百名,弓匠头目二名,弓匠二十二名,铁匠头目四名,铁匠四十四名。以上马步兵共三千四百名,弓匠铁匠共七十二名。”总人数3472名。这是八旗军驻防宁夏最早的记载。但经常换防,属流动性部队。况且这3000多名驻军没有设将军职,也没有建固定满营,只是占用民房暂时驻扎。

      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兵部郎中格升来到宁夏,会同将军尼雅翰等,率领西安满兵全军,领绿骑官兵四千,驻扎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五月,康熙旨令:“宁夏近贺兰山,地居要害,若撤宁夏满兵时,将西安所备兵一千五百发至宁夏。”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八月,升右卫左翼护军统领觉罗舒恕为宁夏将军。同年九月,又升参领胡什巴为宁夏左翼副都统,正红旗蒙古副都统沙济宁为宁夏右翼副都统,调西宁副都统马自德为宁夏副都统。至此,宁夏驻军首次设置了将军、副都统的官职。


      将军、副都统由皇帝直接委派,并随时调补。其余协领以下如防御、骁骑校、笔帖式(军内文官)等各级官衔舳多名,皆由行伍内部选拔优秀人才晋升。


      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丙申,抚远大将军年羹尧遵旨议奏:“宁夏地广田肥,原设总兵官驻扎,遇哈密有事,将满洲兵由内派往,路途遥远,甚属无益。宁夏贺兰山之外,离哈密不甚遥远,宜于宁夏令满洲兵驻防。”


      当年七月,清朝批准年羹尧的奏议,裁去宁夏卫,改置宁夏将军府,并任命正黄旗蒙古都统原陕西西安将军苏丹为陕西宁夏将军,任命苏丹之子正黄旗参领苏图为陕西宁夏左翼副都统,协办将军事务,原山西太原城守尉阿琳调任宁夏右翼副都统。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5条军事驻防线上,宁夏银川为一个重要的驻防点,全国总共设置将军衙门仅有13处,宁夏就是其中的一处,可见当时宁夏政治军事地理位置何其重要。


      八旗兵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宁夏府是八旗驻防的要地之一。

      满蒙八旗驻防宁夏,主要任务是攘外安内,攘外指保卫边疆不受侵犯,安内是服从朝廷调遣平息内乱。


      据《朔方道志·卷11·兵制》中记载,这支八旗军“系自东北调来,多是吉林和黑龙江各地的满蒙人民”。


      驻防共24牛录,其中满洲八旗16牛录,每一牛录置兵162名;蒙古八旗8牛录,每一牛录置兵110名。共计原额编兵士3472名。


      这些兵士中,包括坐甲随丁31名,前锋校16名,领催(相当于今天汉语的班长,满语为拨什库)128名,前锋184名,步甲头目24名,马甲1872名,步甲584名,养育兵(指未成年的预备兵)600名,工匠头目2名,炮手16名,箭匠、铁匠头目4名,匠役66名,将军坐甲8名,副都统各坐甲3名,各食随丁甲20名。


      以上各项计算,实际额编为3601名。连同家属及其他匠人共2万余人。


      清代,在全国分布的大大小小的八旗驻防有70余处,这些驻防在规模和兵力的配置上相差悬殊,规模比较大的驻防点如西安、广州、江宁等地,驻扎官兵都在5000人左右,连同眷属,总共人口在2万~3万人左右。规模小的驻防点如东安、宝坻等处,仅驻官兵100~200人。


      而宁夏驻防初设时,朝廷即调拨八旗官兵3601名,合计家口共2万多人。这在驻防规模上,并不算小。


      全国八旗驻防地中设有将军衙署共有13处,这13处是盛京、吉林、黑龙江、江宁、京口、杭州、福州、广州、荆州、西安、宁夏(银川)、青州、伊犁。


      由此足以看出宁夏驻防在清朝统治者眼中,绝非无足轻重。

      乾隆六年(1741年),由宁夏道尹阿炳安奉命承担新修满城的任务,共耗白银156523两,于是年完工。


      新建满城呈正方形,又称“八卦城”。


      城的东西南北各边均长3.7里,周长15里;城墙高2.4丈,墙底厚2.5丈,墙顶宽1.5丈;垛墙高5.3尺,厚1.2尺,均用砖砌成;女墙高3尺,墙底厚1.8尺;在城的四角,建有角楼,四城门建有楼台,四门瓮城均有大楼。


      按规定,驻防3年后,即调回原籍,另派八旗兵来接防。


      到乾隆年间,经常不能按时换防,甚至拖延到四五年之久,到后来则演变成不定期。


      如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壬子,军机大臣议复:“宁夏满洲兵移住巴里坤二千,由京师另派拨补额……查京师派满洲兵往西安宁夏二千。”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己亥,军机大臣复议西北驻防事宜,决定:“古城应驻满兵一千名,原议于西安宁夏两处拨移。查西安满兵移住巴里坤者,器用房屋久经安置妥协,毋庸另移。请宁夏满兵内拨一千名驻古城。”


      又有史料记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从北京调人宁夏驻防满洲兵1000名。


      需要说明,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起,宁夏驻防日后再无相互换防之举,只有随着人口的增加,甲兵总数亦随之增加而已。


      据清代手抄史料《事宜》中记载,道光十七年(1837年),新满城八旗驻防中“八品以上官员共八十二人,世职官员五名,领催、前锋、马甲共二千二百名,炮手、匠役、养育兵等共一千九百九十二名,共计官兵四千一百九十二名。宁夏驻防旗人一千五百二十五户,男四千九百九十四名,妇女三千八百五十五名。子二千二百四十七名,女二千三百一十五名,以上男、妇、子、女,共一万三千四百一十一人”。


      八旗兵自此在宁夏固定驻防了,它意味着佐领以下全体满营官兵长期定居宁夏,而协领以上大员则由朝廷随时派遣调补全国各地驻防。


      于是,宁夏八旗官兵和工匠连同其家属,共1万多人从此永久定居宁夏,被称为旗人。


      这支八旗军“系自东北调来,多是吉林和黑龙江各地的满洲蒙古人民”。


      也有后来从京城补拨的旗兵。由于永驻宁夏,满营兵丁家属亲友也只好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等地来宁,或投亲,或迁居宁夏扎根落户,加上“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的新赋役制度,一时,满族人口大增,如果加上当时宁夏1900里驿道上的20个驿站近400名驿臣、驿夫及其家属,满族八旗人口在当时已经接近3万人。

      由于戍边的需要,宁夏驻防旗兵还多次被调派到一些更边远、更艰苦的地方去驻防。


      如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从宁夏驻防调往新疆巴里坤驻防者共有574户,计3851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从宁夏驻防调赴凉州和庄浪驻防者共477户,计2410人。


      自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宁夏首次设驻防的记载算起,到民国三年(1914年)驻防撤销,宁夏八旗驻防存在了238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宁夏满族人口增减幅度较大。


      到清末,宁夏镇驻有八旗人口已减至1万多人。


      辛亥革命爆发后,宁夏义军围攻新满城,未能攻克,后新满城将军常连、副都统绰哈泰发出通电,赞襄共和,满营得以解围。


      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曾以赞襄共和有功,对新满营予以保留。


      时隔不久,清宣统帝宣告退位,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八旗制度也随之消亡,满营旗人的生计便成为了社会问题。


      1915年,北洋政府以宁夏护军使马福祥为政府代表,与新满营代表常连、绰哈泰共商旗人生计问题,议定“满营全部武器一律上缴,官兵全部解散,发放生计费,化旗为民”,并将湛恩渠(今西干渠)附近部分荒地给满人开垦。


      1917年又“酌给满营籽种银18万两,遣散归农,营制一律取消”


      至此,历时180多年的宁夏满营解体,满营官兵成为平民百姓。


      不少在宁夏的满族人寻根问祖,回到东三省,也有因为生计所迫,奔赴北京、天津、呼和浩特一带投亲靠友。不少在旗之人出旗改为汉族,不敢承认自己是满族。当时满族人口只有几千人。


      至今,定居宁夏的满族已有200多年历史了,成为宁夏境内的新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满族人民得到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宁夏满族人口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截至2000年年底,宁夏满族人口已达2万多人,仅银川市满族人口总数已增至13548人,这一数字仅次于汉、回两族,居于第3位。


      清末至新中国时期,满族成为宁夏又一重要少数民族。


      在定居宁夏的满族中,有积极支持义和团反抗外国侵略的端王载漪,有著名中医兼学者陈元瑕、陈敬甫等人。


      他们和他们的后代成为土生土长的宁夏人,为宁夏的教育、科技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文章选自《移民大开发与宁夏历史文化》

图片源于百度


推荐阅读

1  红军在宁夏留下的标语

2  蒙古雄主与六盘山

3  回族饮食禁忌的渊源

4  银川“老城”街巷探源:利群街与前进街

5  银川“老城”街巷探源:中山街历史“起底”

6  银川“老城”街巷探源:解放街,宁夏第一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