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记得吗?那家叫康乐木器厂的支宁企业

2018-01-21 唐志军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上世纪60年代康乐木器厂部分职工合影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支援祖国大西北建设,一群男女职工携家带口,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夕,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银川。


      岁月如歌,光阴有情。他们以其聪明的才智和精湛的技艺,打造了宁夏家具业的知名品牌“康乐”,享誉塞外。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和聪明智慧,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第二故乡——银川。

支 宁

      “康乐”的前身是上海一家私营小商店,创始人是任昌棋老先生。


      他16岁时在上海市北京东路协兴木器店当职员。


      1933年,31岁的任昌棋通过在木器店学到的经营理念,另立门户,在上海市北京东路开设了公顺昌木器店,店内有加工厂、商店,主要生产木器办公用具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家具业迅速发展。


      1940年3月,任昌棋先后在上海市北京东路开设了公顺昌木器总店。


      1946年1月,又在上海市北京东路开设康乐木器公司。


      1947年,任昌棋在上海闸北宝昌路开办康乐木器厂,拥有两层楼的厂房,30多间加工场地,有工人50多名,一度成为上海市家具行业的后起之秀。


      经过几年的市场打拼,公司在上海家具行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上海滩里颇有名望的民族资本家。


      1956年春,在私营企业的改造中,康乐木器厂成为首批公私合营企业。上海市北京路的16家经营木器家具的商店,并入康乐木器公司,组建成立了康乐木器厂。


      1958年11月22日,为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宁夏建设,康乐木器厂把上海的16家(处)几十间营业房和4处加工厂留给当地政府。


      康乐木器厂的129名职工(最大年龄58岁)和部分家属子女,拉着刨床、锯床、打眼机等生产设备,告别故乡上海,千里迢迢来到边陲银川。

创 业

      说起康乐木器厂的创业史,“康乐”的见证人、原厂党支部书记姚信安、副厂长翁维浩激动地说:“康乐人‘吃苦、敬业、踏实做事、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康乐人。”


      当年,康乐木器厂从上海搬迁到银川后,在生活、工作条件相对优越的大都市生活惯了的“康乐人”,不敢想象银川有如此差的环境。


      家属被安置在现今的上海新村旧址,住的是土坯平房,环境极差,房子无门,窗子没有玻璃就用旧报纸糊上。

      职工住在厂子里,白天生产,晚上住人,车间工作台就是床板,床板下面全是冰霜,使刚来银川的“康乐人”一时难以适应。有的人手脚冻烂,有的人脸面冻破。但他们那颗支宁心却鼓舞着他们无怨无悔。


      初迁来时,厂子被安置在银川市解放东街96号院的民房里(今宁园位置),门市部在新华东街银川剧院东侧(原银川甜食店位置)。两年后,厂子又搬到富宁街(今自治区税务小区位置)


      当时厂子无水,生产、生活所有用水得去新华街展览馆位置的西府井拉水。大家也不在乎工作环境的简陋和生活的艰苦,他们的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在了工作上。


      在这艰难的生产、生活条件下,磨炼出了一批批工人劳模和技术骨干。


      配料工人马祥驹,心灵手巧,对各类材料比较精通,每天站在外面坚持配料(尤其是刚到银川几年,厂子无库房,无料场,木料全堆放在街道边)。冬天手脚都冻裂了,但他一点都没有退缩,非常敬业。


      他每天将材料搭配得非常合适,做到大料大用,小料小用,一点不浪费。他本人年年被评为全厂生产标兵和先进工作者。


      机修组长张正元,白天坚持生产一线,晚上刻苦钻研设备研制。带领职工制造出一台台木工机械设备,使厂子一步步形成了机械化生产的大流水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张正元师傅被工人亲切称为厂子里难得的土专家。


      油漆工人张文良、黄品芳,勤奋好学,技术高超。当时宁夏缺乏制造高档家具的原料,张文良提出在家具上画出高级木材的花纹,以“假”代真。他们做的樟木、核桃木等人造木纹可以假乱真,非常奇妙,用户赞叹不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黄品芳、张文良师傅给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做的油漆家具吸引了各省市所有人的眼球。


      木工陈阿梅,不仅技术高强,而且很有特点,尤其善于圆弧家具的制作。


      20世纪80年代,他为银川酒厂做的直径2米多的大圆木锅盖很有特色,让人伸出大拇指。


      董必武来宁夏视察工作,走时宁夏给董老送去贺兰砚,木工师傅王永浩、翁维浩被安排给董老制作楠木砚台底座。砚台底座做工精美大方,深受董老喜爱。


      技工金平贵,善于钻研,技术上精益求精。他负责的综合组是康乐木器厂家具制造工艺上最关键的班组,画线、打眼,工艺繁杂,技术含量高。


      金平贵师傅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勤于思考,攻克了各种疑难技术,解决了按图画线,制作各种圆形、弧形结构等复杂工艺技术难题。

河南郑州市委书记马懿1977.03-1978.10在银川市康乐木器厂工作

贡 献

      康乐木器厂在银川落脚后,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有从上海带来的一整套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结合银川家具市场实际,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从人才、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制定出了实施方案,研制新产品,用实际行动为银川经济建设作出了成绩。


     当时从上海来的129名职工中,大部分是上海康乐木器厂的企业管理人员等,他们爱岗敬业,干起工作来无怨无悔。把从上海带来的一整套企业管理进行细化,并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加强了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研制开发了新产品,很快使银川家具行业变了样,改变了过去那种炕桌、大木箱(储粮放衣)及简单办公桌的旧貌。


      “康乐人”文化素质比较高,当时从上海来银的人员中,大部分是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的还是从上海立信财会学校毕业的。


      当时银川市工业系统培训财会人员时,都要邀请康乐财会人员来当老师。


      由于企业管理干部文化水平高,又是从大上海来的,加之有一套严格的企业管理机制和培训机制,康乐木器厂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区内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管理和技术人才。


      康乐木器厂有着雄厚的技术工人队伍,他们从改革技术、创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工夫,走半生产半研制之路。成立了产品研究设计小组,发挥技术骨干力量,打开发展之门,开拓发展之路,使康乐木器厂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生产规模上都发展较快,使企业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根据用户需求订做家俱,用户需要什么家具,哪怕是一件家具,也去设计、制作,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康乐木器厂曾引领银川家具行业。

上世纪80年代康乐木器厂职工在北京留影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首都北京建造了十大顶级建筑,北京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也在其中。


      康乐木器厂派出高级技工10余人,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制作高级木制家具和沙发。时任自治区党委秘书长的黑伯理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专程到康乐木器厂祝贺。


      1982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家具展销会上,康乐木器厂提供的一套民用家具样品被班禅副委员长看好选走。


      支援银川是“康乐人”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劳动成果为银川人带来福祉。


      多年来,他们先后派出数名技术骨干前去内蒙古、西藏、陕西等省开展技术支援,进行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指导,受到当地政府及企业的好评,为宁夏争得了良好声誉。


      1998年,康乐木器厂与原银川亚麻厂和银川民族家具厂合并,改制为银川康民公司。

      2007年11月22日,康乐木器厂支援银川工业建设50年纪念活动会上,“康乐人”作诗一首:

青年耕耘在申城,中年劳作在凤城;

而今安度在故地,岁月流逝五十春;

浦江秋风吹白发,难忘支宁建设情;

无愧一生做贡献,支援西北献青春;

不悔当年来支宁,献了青春献子孙。

推荐阅读

1  宁夏灯谜的那些人那些事

2  银川“老城”街巷探源:公园街与富宁街

3  探秘老银川:南门外的积骨寺

4  凤城记忆:银川北门的李家糖坊

5  宁夏固原的美味面食,开启您的“胃之旅”!

6  马鸿宾其人其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