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炭井往事(下):消失的建制

2018-04-02 曲世勃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石炭井地名一词,源自蒙古语“上迭里口”汉译石炭的意思,20世纪40年代才正式有这个地名。


      石炭井区域面积678平方公里,辖新华北街、新华南街、沟口和白芨沟四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4万人(1999年统计)。是因煤业开发而设立的市辖区。


      石炭井最早隶属平罗县,1958年矿区筹建初期,成立大武口矿区党委,为平罗县委领导。

山里的政府

      1970年10月设立石炭井区,为石嘴山市辖区。1975年12月全市将市辖区划分为三个行政区,石炭井改为石嘴山市三区。1981年4月恢复石炭井区。


      石炭井是比较特殊的市辖区,那里95%的人口为煤炭企业职工或家属,市政人员占比很少。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公检法的恢复和政府机构的增加,政府部门的干部开始逐渐增多。


      石炭井区干部构成基本以矿务局选调干部为主,少数是部队转业干部,还有从社会公开招收及国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


      在石炭井,你很难找到与矿业无缘的人,即使你在市政部门,你家庭关系里也会有在矿上工作的人,因为矿区就业渠道有限,每个家庭不可能置身其外。


      辖区市政建设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长期依赖企业办社会造成的。当时设立辖区政府的目的,就是一切为矿山服务,工作重心主要是保障商品供应和维护矿区社会稳定。


      80年代以后,辖区政府开始陆续修建东环路、新建街等道路,并新建了区文化馆、广播站和红光市场等公益设施,后来又建成了中医院、长征商场等公共设施。


      至于辖区中小学教育及医疗救护等社会职能还是依靠矿务局。那时石炭井区属及市属企业主要集中在商贸服务业,还有若干“大集体”性质的服务企业。


      石炭井区整体布局大致以铁路为界,铁路以西为煤炭生产区,铁路以东为居民生活区。辖区有两条横贯南北的主干道,最长的一条主干道南起301省道一矿段,北至丰安北街三矿段,全长约7公里。


      其中,新华街是这条主干道的繁华路段。街上有一个新华商场,是60年代开业的老商场,也是当时这里最大的商场。


      70年代末,新华街上相继建成一些商场,规模最大和建筑最高的当属长征商场了。另一条南北大道是建于80年代初的东环路,南起矿务局第二中学的新华桥,北至新建西街路口。


      90年代末,辖区政府开始在位于沙河沟以东,居民区以西的泄洪堤下修建第三条南北大道,开通工人新村与长征桥一线,当时绝大部分路基已完工,后因两区合并而搁置。


      石炭井是纯工矿区,煤炭开采是唯一支撑产业,因此这里产业工人比重高。当年除国家有计划成建制地调集一批管理干部和熟练工人外,还有许多因历次政治运动下放和生活所迫的自流人员在矿上工作,也有目不识丁的亦工亦农人员。


      那时煤炭行业职工工资相对较高,福利待遇不错,这使得不少外单位职工争相往煤炭企业调动,还有些大城市的青年因羡慕国企名头而来矿区工作。


      当时矿区产业工人有3万余人,中小学在校生2万多人,每天清晨,矿区街道尽是上学和上班人群。当学生与工人在新华街上会集后,便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强大人流,你不难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又是怎样的一种气势。


      地域多元文化是矿区的主流文化,矿区人虽身居大山深处,但并不土气。


      这里人的衣饰着装不仅紧跟当代时尚,而且一度堪比银川城里的人,坊间有矿区“小上海”之说。


      矿里人特别爱读书和购书,当年矿区的图书保有量和图书发行量均据全市之冠,人均藏书量也是全市最高的。


      那时不仅辖区政府有文化馆、图书馆,矿务局也有文化宫和图书馆,并且各矿也都建有图书阅览室。


      也许是身居大山渴望求知的缘故,每逢休息日,石炭井区新华书店是最为热闹的地方,当年这个很不起眼,面积不过百平方米的普通砖房,如今不知有多少人还怀念着那个小书店,还有多少人仍对那个书店难以忘怀。


      石炭井区也有一条文化街,说是文化街,其实就是文体活动设施相对集中的地方。


      文化街位于新华北街与长征桥连接处西侧,从北向南,依此为石炭井区中心广场、矿务局工人俱乐部、矿务局中学(改第二小学)、矿务局体育球场(改文化广场)、工人文化宫和局职工医院都在这里。


      在那个文化娱乐生活比较单调的年代,企业文化活动相对比较活跃。石炭井矿务局除每年举办文艺汇演活动外,还经常在系统内举办各类赛事。


      那时矿务局还设有体育协会,专门负责全局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当时举办最多的是篮球比赛,并经常邀请外省球队来矿区参加比赛活动。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市场价格放开和国家对统配煤矿补贴的取消,特别是石炭井四矿、三矿等单位相继实行政策破产。矿上工人几个月开不了工资,煤炭企业一度走入低谷。


      1993年4月石炭井矿务局机关下迁大武口区,辖区人口也开始逐步减少。


      这时石炭井区步入了一个新拐点,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


      那时辖区财政收入每年不过300来万,最好的时候也就400多万。但对社会管理职能欠缺的辖区政府而言,保障机构运转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时在全国像石炭井这样的县级区划单位很多,有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远不如石炭井,为什么偏偏把这里已存在了30多年的建制撤销。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现在回过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不是资源面临枯竭和经济发展萎缩那么简单。


      其实,早在石炭井矿务局下迁之时,辖区政府就有一种今后向何处发展的意见,当时因多方面原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后来辖区政府在研究编制《石炭井区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时,曾经提出未来五年发展“两步走”的战略。


      一是优先发展石炭井沟口地区,争取矿务局支持,壮大沟口工业基础;二是实行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石炭井区政府迁址,由新华北街迁至沟口街道。但不知什么原因,等到《石炭井区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下发时却没有上述内容。


      辖区经济严重依赖矿务局,矿务局打个“喷嚏”,整个辖区都会受影响,产业结构单一化极易使经济陷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当时这里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民营经济发展裹足不前。


    辖区最大民营企业庆华公司因受制于矿务局,被迫无奈迁至内蒙古发展。目前庆华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产业集团,旗下产业遍及内蒙古、青海、甘肃和宁夏中部。


      面对不断恶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辖区政府不是没有找到解决紧迫问题的症结,而是受当时条件所限,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加上辖区政府应对乏力,使得经济发展步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尽管辖区政府在最后几年,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补救工作,但区政府广大干部在思想上依然没有认识到危机的存在,仍然一味地把困难和问题当作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的筹码,客观上给自治区决策层造成石炭井正在“萎缩”的印象。


      此外,有些媒体和调研单位更是在这方面推波助澜,不仅把客观存在问题进行主观放大,而且还从研究问题上把石炭井推向了死胡同。


      当自治区决意要上报撤销石炭井区建制的时候,一切尚在保密状态之下进行。甚至在撤区前半个月,市委组织部还就辖区“两会”换届候选人进行组织考察。


      与此同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也在报纸上公布辖区人大代表名额。


      如此平稳有序的工作安排背后,一个令辖区政府干部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在悄然临近。

消失的建制

      20世纪60年代以来,石炭井地区活跃着三支被赋予正式“番号”的大军。


      一支是生产大军,即石炭井矿务局,另一支是戍边大军,即解放军陆军20师,还有一支就是山里的政府。


      弹指一挥间,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年这三支成建制的队伍,如今都已淡出了百里矿区,并渐渐消失在历史的时空。


      最先从这里淡出的是陆军20师。


      这是一支从战争硝烟和炮火中诞生的英雄部队,也是一支有着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部队。曾参加过百团大战,解放张家口、太原等战役。


      自1969年10月奉命移防石炭井以来,全师官兵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贺兰山精神,为祖国北大门站岗放哨,而且一站就是16年。


      十六载风霜雪雨,他们以共和国军人的忠诚和无悔的青春年华,集中再现了“饮冰雪,住窑洞,筑坑道,守边卡”戍边风采。


      当年这些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为了守边卫国而默默无私奉献。几百名官兵积劳成疾,因伤致残,其中有32位烈士长眠于这里,他们的英魂与贺兰山一样永存。


      我不禁想起十几年前,有一位烈士的母亲从山东来石炭井看望九泉之下的儿子,因到八号泉没有班车便来民政部门寻求帮助,当时我陪着老人家来到八号泉烈士公墓。


      老人家的儿子是在1970年一次抢险中牺牲的,时年还不满20岁。当时部队番号已经取消多年,八号泉是一片空荡荡的营房,唯有烈士们在这里寂寞长眠。


      回来以后,我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就给自治区民政厅反映情况,不久,民政厅有了回复。后来得知在原20师王焕民政委的努力下,自治区已决定将八号泉烈士公墓迁至石嘴山市青山烈士陵园。


      1985年10月,在“百万大裁军”命令下,陆军20师被正式撤销。


      同时又下达:以陆军20师直机关为基础组建陆军第47集团军坦克旅部。其中,20师保留了两个具有光荣历史的连队,即20师59团“红二连”和60团的“草原铁骑红四连”,并编入其他部队。


      据20师的老兵讲,被裁撤重新入编的人员,部队在安排时一切从优,不能让戍边的官兵有任何委屈。


      陆军20师虽然淡出了石炭井,但百里矿区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曾经在这里流血流汗,奉献了青春的20师广大官兵更不会忘记矿区的人民。


      陆军20师就像老百姓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已深深印在他们心底。


      有位陆军20师老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为那十六个春秋骄傲,为那十六个春秋自豪。艰苦的戍边环境,让我的青春年华增添了浓重的绿色,那是生机勃发的象征,更是无悔青春的释放。”


      石炭井矿务局于2000年6月在国企改制大潮中退出了历史建制。


      这个全国煤炭行业一类企业,拥有14万职工和家属,有着40年光荣历史的国有煤炭企业正式改制为太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当年,那些来自各地的建设者们在石炭井会集,他们战风沙、斗严寒,风餐露宿、壮志满怀,大打开发矿业的攻坚战,才形成了今天以煤炭开采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40年共生产原煤近2亿吨,其间有600余名工人和干部为国家煤炭事业发展献出宝贵的生命。


      据有关方面了解,在国内建设一个千万吨矿区,需要国家投资20亿元,建设石炭井矿区国家只投资5亿元,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石炭井矿务局改制以后,太西煤业集团也仅存二年,就并入新组建的宁夏煤业集团。原太西集团总部迁往银川,矿上部分工人分流到宁东地区,矿区职工家属有的迁往大武口,有的迁往贺兰县,多数人还留在矿区坚守煤炭开采。

      2006年1月,宁夏煤业集团终于搭上央企神华集团这艘旗舰,并正式成为其旗下子公司,再不用为开拓市场和资金不足犯愁了。


      这时煤炭行业也走出了低谷,迎来发展最好的十年黄金期。煤炭企业中层以上干部都有了年薪,矿工们的工资也有很大提高,煤炭企业一度成为人们热议和羡慕的行业。


      石炭井矿区开发与新中国发展是同步的,那些年代所有运动的痕迹这里都有。


      用矿区人的话说,就是“在‘大跃进’时期勘探,在三年困难时期建设,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投产,又在改革大潮中转制”。


      石炭井矿务局虽然淡出了历史,但消失的仅是个代号而已。矿区人和矿区精神永远不会消失,这里许多家庭三代都是煤矿工人,至今,还流传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豪迈誓言。


      继石炭井矿务局淡出之后,石炭井区划设置也走到了尽头,2002年10月石炭井区建制被撤销。


      撤区对辖区干部来说并不意外,早在2002年之前辖区就已有所传闻。


      当时自治区有关部门已完成撤区上报方案,只不过地方政府尚不知确切时间罢了。撤区消息不是自上而下进行传达的,而是2002年10月20日(周日)当晚,由宁夏电视台首先播发了这则消息。同行几个人去上班时,只见石炭井区政府大门前围了许多的人,走近才知道这些人都是等着处理欠款的。


      上午10点30分,区政府办公室通知召开干部大会。会场主席台上多了些陌生面孔,经介绍才知是大武口区派来的接收人员。


      会后,接收人员开始收缴各部门印章和封存单位账户,一切工作就戛然停止在那一天。


      当晚,区机关食堂特意安排了平时难得的饭菜,但前来吃饭的人寥寥无几。


      多数干部三人一伙、五人一群在外小聚。那天晚上,对于辖区广大干部来说确是一个不眠之夜。有的喜,有的忧,更多的是对未来缺乏信心。


      第三天上午,区办公室通知科以上干部到大武口参加“两区”合并大会。


      走入会场时,我发现许多陌生的目光在审视着我们。第二天早上,当我们主席台上有市委书记、市委组织部及两区主要领导。会上首先宣布两区合并方案,石炭井区主要领导也在会上讲了话。当他饱含深情地说“请同志们珍重……”时,山上来的干部无不动情,有的干部眼里噙满了泪花。会议结束后,大家纷纷走出会场,山上的干部们只是彼此目视无语,但每个人的心情很沉重,颇有一种“画眉深浅入时无”愁绪。


      两区合并方案:撤销石炭井区建制,机构和人员并入大武口区。


      其中,原区委书记调惠农县履新,原区四套班子成员,除个别退休和少数由市上安置外,其余均原职安排于大武口区。


      原区党群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由大武口区整体对口接收,具体安排是党内任正职,行政任副职。绝大多数中层干部于三个月后改街道办事处任职。

永远的怀念

      世界上永远有这样的地方——即使你离开了很久,它依然会使你无法忘怀,因为它曾见证过你的青春,并曾不离不弃陪你走过那些岁月。


      十二年来,这里在日渐萎缩,人口也由最高时的七八万人,锐减到目前3000多人。国有煤矿到目前也只剩一个。


      尽管如此,但这里的民营小煤矿却异军突起,一时产生不少煤炭大佬。


      如今驱车行驶在301省道清水沟段,昔日巍峨的贺兰山雄姿已不再现,好像要把贺兰山掀个底朝上似的。


      从清水沟至大磴沟到处是堆积如山的煤矸山,原来宽阔泄洪沟在不断变窄,原20师58团官兵辛苦种下的枣树林已难觅踪影。


      驱车驶入新华南街,原街道两旁20世纪60年代的三幢苏(联)式建筑已荡然无存,整个街区全部被白色掩盖,往日人流穿梭不息的新华街,夜晚已是一片漆黑。


      现在网上有很多怀念石炭井的帖子和文章,甚至还有自拍画面发到网上。但无论怎样抒发这份情感,他们都只有一个情结。那就是追忆过去的时光,想念友人和思念故人,并重新体验那过去生活的“味道”。


      那么过去的“味道”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当年老一辈创业者们“艰苦朴素,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不能忘记的本源。


      回望过去,并不是简单地一味怀旧,更多的是着眼长远,注重今后的发展。当年奋战在这片热土上的三大建制,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如何留住和保存这份精神遗产,石炭井今后如何发展,正是这些人时刻关注的问题。


      无独有偶,石炭井矿务局退出历史的第二年,一个与其有着同样发展历程的云南东川矿务局也淡出了历史舞台。


      这两个矿务局都成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不同是东川矿务局为全局整体破产,石炭井矿务局是旗下若干企业破产而整体转制。在石嘴山市进行部分区划调整的前三年,同为地级市的云南省东川市被裁撤,并降级为东川区。


      石嘴山市和东川市都是因为发展矿业而设市,都属于产业比较单一和靠资源“吃饭”的城市。云南省东川市的衰落,既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现实问题。主要是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找到适合本地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源。


      目前,与石嘴山市有着相同产业结构的城市还有许多,最近的是陕西省铜川市,两市都具有明显的“煤主沉浮”的特征,谁能走得更好、更远,这对两个城市决策者都是一个严峻考验。

      近些年,来石炭井故地重游的人很多,有原陆军20师退役官兵、原农13师老兵团,有当年北京、上海和浙江知青,还有20世纪八十年代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更多的是第一批创业老矿工的后辈们。


      他们踏着当年老辈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足迹,试图重新找回那个年代这些人生活的影子。


      据20师老战士讲,每次跟战友们回到石炭井,一种久别之情油然而生,有的老战友为此还流下了眼泪。还有许多因各种原因不能前来的老兵,他们每逢建军节都举办联谊活动,怀念难忘的石炭井,追忆过去的军旅时光。


      对于当年的这些军人而言,石炭井不只是个地名,也不是区划概念那么简单——石炭井是他们刻骨铭心的地方,是一种难以割舍的心结。


      昔日矿区会战,广大建设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会集,如今区划调整,这里的人们又不断地涌向四面八方。


      世事难料。


      近50年的时间,有多少人在这里进进出出,有多少人挥泪告别这里,又有多少人永远地留在了这里……那些老矿工们及其后代,还有20师广大官兵,那些石炭井区的老干部,如今你们都在哪里?不管这些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曾有一个共同的记忆,一个共同的情愫,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石炭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诗句,也最能体现矿区人对石炭井深深眷恋的情怀。


      石炭井是一个承载着无数人艰苦创业并留下难忘记忆的地方,是一个有着太多故事和值得永远回味的地方,也是那一代人及其后辈永远眷顾的地方。


      如今这里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一度被人们忘却。


      作为一个老煤炭生产基地和贺兰山北大门防御要冲,石炭井既有很多矿山工业旧址,又保存了许多的军事设施,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历史上难得的遗迹,如何变历史遗迹为观光旅游项目,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和着力打造。


      石炭井确实是一个能激发人们集体回忆的地方,为何不能给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们,留下一个可以怀念和凭吊的空间呢?


      石炭井是令人难忘的,因为那里曾经发生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和人物;石炭井又是可爱的,因为那里的人们最朴实、最善良和最值得自豪;石炭井又是永远的,因为无论如何发展变化,石炭井永远都是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人们的心里坐标。

文章摘选自曲世勃著《往事有踪》一书

更多精彩文章

■ 石炭井往事(上):沸腾的矿山

■ 探秘老银川:孩提时代的大银湖

■ 你不知道的灵武高庙

■ 中卫黄河码头的变迁

■ 宁夏人文地理:平虏所、平罗县和石嘴山市

■ 清末时端郡王载漪因何落户宁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