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亲FM | 党史诵读:《一艘渔船的故事》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青年、少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团区委运用新媒体,紧密结合党在赣南苏区的历史等党史内容,开设“赣州团青FM·团团学党史”党史诵读专栏,共读党史,重温过去,感悟使命,激励青年、少年力行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今天,由赣州市水西中学团干黄倩为我们诵读《一艘渔船的故事》。
作品:《一艘渔船的故事》
诵读者:黄倩
《一艘渔船的故事》
赣州团亲FM·团团学党史。大家好,我是来自赣州市水西中学的团干黄倩,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艘渔船的故事》。
于都,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她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她是“前所未闻的故事”的开篇;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她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笔下,她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
长征前夕,八万六千多红军战士在于都休整、补充近半个月,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送走了最后一个青年,贡献了最后一粒口粮,拿出了最后一块银元,捐献了最后一块木板。八万六千多人的大部队从于都出发,于都人民封锁消息,致使敌谍报机关长达半个月之久仍不知红军主力去向,被央视称为“三十万人保守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周恩来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今天,我们就通过于都一艘渔船的故事,走进那段历史,走进那些令人动容的红色记忆。
1934年10月16日,李明荣的父亲李声仁像往常一样在于都河撒网捕鱼,这时他和另外几个渔民被红军招呼到岸边。红军对他们说:“我们有大批队伍要在晚上渡河,想请你们帮忙。”听说要渡河去打“白狗子”,李声仁等人当即答应下来。
当晚,红军将士分批登上了李声仁等人的二十几条渔船。李明荣记得父亲告诉他,渡河的红军有的背着米袋子,挎着枪,有的还牵着马,但相互并不说话,也不能点灯,于都河上一片漆黑肃静。茫茫夜色中,二十几条渔船穿梭来回,整整一夜李声仁和其他渔民就这样把一船又一船红军将士送到对岸。第三天晚上,李声仁等人又一船接一船地将另一批红军送过河去。
从10月17日到10月21日,四天多时间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人有的走浮桥,有的坐船,就这样渡过了于都河。
这渔船珍贵,它代表着当时苏区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深情,代表着苏区百姓拥红护红的赤诚之心。
出处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指导老师:凌文超
跟随党的脚步 牢记党的历史
在党史中遨游 与革命先辈对话
传承红色基因
汲奋斗之力 历青春芳华
供稿 | 赣州市水西中学
编辑 | 黄地招
审核 | 朱炳灯
监审 | 李仲冬
-章贡共青团官方微信-
-zg_gqt-
团亲FM | 党史诵读:《小萝卜头的故事》
团亲FM | 党史诵读:《甘做共产主义铺路石》
团亲FM | 党史诵读:《“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团亲FM | 党史诵读:《黄继光》
团亲FM | 党史诵读:《革命应有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