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被造谣高考失利?请勿“按键伤人”!
继近日有网帖造谣,今年2月安徽省庐江某中学上台抢演讲教授话筒的学生高考失利引发关注,评论区中马上就有人对孩子的成绩冷嘲热讽,更有甚者拿其曾经说过的“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阴阳怪气,随即被辟谣网传内容严重失实,当事学生实际成绩是600多分。
又有几乎相同套路的恶毒谣言出现——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湖南桑植一中学激情誓师的学生高考失利,成绩为508分。然而,6月29日,当地教育局称,该女生高考成绩有600多分,考得特别好。
据悉,学校当时已第一时间联系孩子家长,并对孩子进行了心理辅导。这位负责人表示,发言的女生是文科生,在学校表现优异,性格开朗。网暴对她的情绪有所影响,但目前心态已经稳定。
团团锐评
网络暴力,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做出某些线上行为,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福祉构成攻击,导致他人在身体、心理或情绪等各方面受到伤害。一些谩骂侮辱和人身攻击等都会在网络媒介上留下“数字痕迹”,看似是无足轻重的文字,但却能在不经意间重击受害者的灵魂深处。从寻亲被生母拉黑,被网民恶毒攻击最终服药自尽的少年刘学州,到因染粉色头发被网友攻击到抑郁离世的女孩郑灵华,从不堪被“黑粉”网暴喝农药自杀的“管管”,再到武汉被撞学生母亲悲痛跳楼……每一次网暴酿成的悲剧,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痕。
网络暴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持续性很强,并且会渗透内心。被网暴的当下,你会出现应激反应。因为这是你接受到最直接的,来自人际间的消极评价。网暴过去了几天,你会不由自主地内化了外在评价:“我可能真的有那么糟吧。”并且,这种影响并不会随着物理上的断网或者逃避接触而消失。又过了几个月,生活仿佛恢复了平静,但相似的场景不断再现。
被网暴了,我该怎么办?
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团团在这里倡导一个非暴力的发言环境。
当你发现有人对他人使用了语言上的暴力,此时如果我们保持旁观不去干预,弱势的一方就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所以我们需要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去保护自己或他人。这里的「强制力」是指勇敢地对抗不友好,保护被攻击者的感受和需要,以维护人的基本尊严。
当我们遇见了指向性很强的情绪性发言和评价时,在尝试发言之前也许可以三思而后行。比如多去了解事件的全貌,不贸然下定论,谨言慎行,只陈述已知的既定事实,给予自己和对方充分的开放讨论和充分表达的空间,对自己的网络发言负责。这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尊重他人。
//往期回顾//
来源:中国反邪教、成都政法、KnowYourself
编辑:李 政
审核:刘煜群
终审:赵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