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2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精彩】海口这种“漂流”最近火啦!成为“读书星人”的感觉敲棒的☛

2017-02-16 海口日报


海口日报“暖心小站”建立的首批2个漂流站与读者见面后,广受读者欢迎,引起一定的反响。近日,又有爱心市民把自家珍藏的图书捐出来参与海口日报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14日,海口日报“暖心小站”与团龙华区委、滨濂南北社区及友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建第三家“图书漂流站”。


龙华区图书漂流站成立后,收到许多热心人士捐赠的书籍。


01

捐书

希望市民积极参与阅读

“这些书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的作品,一部分是我精选的书籍,希望市民能够喜欢。”市民刘先生说,前些日子看到本报刊登的《本报“暖心小站”将建“图书漂流站”》后就一直在关注“图书漂流站”,了解到“暖心小站”正在筹建“图书漂流站”,市民反响也不错,就想着把家里收藏的一些书捐到“图书漂流站”与市民分享。


一大早,记者在报社办公室就看到了刘先生送来的书籍,原来前两天刘先生就专门把书送到报社办公室。记者看到,60多本精心挑选的书籍,品类丰富多样。捐赠的书籍里面不仅有刘先生自己撰写的《渡口的风景》、《谁种相思》等作品,还有《战争与和平》、《菊与刀》等著名文学作品。


“多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对于自身的工作、生活都有一定的好处。”刘先生说,“图书漂流站”的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市民读书的需要,更可以提高市民素质,助力海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自己作为海口市民也想贡献一份力量,把自己好的作品,收藏的好作品拿出来与市民分享,让更多的市民一起体验书中奥妙。


当天,记者还接到市民俞先生的电话,表示想要再捐一些书籍。俞先生前段时间给海口日报“暖心小站”新建的两个“图书漂流站”捐赠了一百来本书籍,之后更是一直关注“图书漂流站”的动态,了解到当天将再建一个“图书漂流站”的消息,俞先生又想着挑选出一些收藏的书籍来捐。“这本书挺不错的,读一读还是有收获的,这本书也不错,不过年代太久远了就不适合了……”俞先生从书柜里精挑细选出三十多本书。俞先生表示,“图书漂流站”不仅可以提升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能够给市民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市民喜欢阅读书籍,让书香飘溢整个海口,形成良好的文明社会氛围。


小朋友积极参加图书分享交流会。


02

换书

让书香持续在海口“漂流”

14日,社区“图书漂流站”启动当天,放学后的小朋友秦婉茹和小伙伴第一时间来借书,秦婉茹为自己挑了本《伊索寓言》后,小家伙开心地说:“我们学校平时经常有阅读课外书写读后感的作业,以后我有更多的书看啦。”她告诉记者,她喜欢看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里有很多道理。“看完故事书,我还会推荐给我的朋友看,跟她换别的图书看。”秦婉茹说。


居民陈女士也喜欢这样的“图书漂流站”,她指着书架上两本新闻作品问:“我没有这两本书,我可以拿我的这两本书换吗?”原来,陈女士想看的这两本书在海口的实体书店里没有卖,只有社区“图书漂流站”才有,于是想拿出自己珍藏的两本小说来换。


“当然可以,只要大家认为家里有值得一读的图书,就可以带到‘图书漂流站’,交换同等数量的其它图书。”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不限定归还时间,读完后可以到“图书漂流站”让其继续漂流,让另外一位爱书人有机会阅读,继续漂流书香、漂流知识、漂流文明。“真的很开心,正因为有了这个平台才让我看到自己喜欢的书籍。”陈女士表示她会好好利用这个家门口的漂流站,开阔自己的眼界。


图片源于网络。


03

读书

与小伙伴分享读书心得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什么书,跟大家分享下。”14日下午,在滨濂南北社区图书室,友善社工带10来位孩子一起开展图书分享交流活动。在分享会上,小朋友拿着选好的图书跟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二年级的郑作云拿了一本《人鱼公主》,看得津津有味,问她选择的原因,她告诉记者,很喜欢看童话故事书,这本书的内容很精彩,而且里面的文字都有拼音标注,可以看得懂。“我很喜欢这里,既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还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分享。”郑作云开心地说。


“我喜欢《益智谜语》,这本书给我带来许多欢乐。”五年级的孙朵朵说,《益智谜语》里面有很多谜语,每猜出一个都很开心。“我也想看《益智谜语》,姐姐,你可以借给我看一下吗?”孙朵朵刚说完,一年级的王于乐就让孙朵朵借《益智谜语》给他看,“当然可以,好书大家一起分享。”时间很快,孩子们在分享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小时,爸爸妈妈到时间来接他们时,小朋友们仍然意犹未尽,都希望下次再开展这样的活动。


友善社工王新转介绍,社区每天会有“4点半课堂”,社区的小孩放学后会来到社区,小孩做完作业后就找喜欢的图书来看,“这些小孩都很喜欢看书,他们看到这些新书都很开心。”以后会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小孩感受阅读的快乐,孩子们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起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心得,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阅读的热情。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来读书的小孩年龄在6岁至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图书漂流活动是萌发孩子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一次大好时机。社区将继续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强小孩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


“感谢海口日报社的支持,让图书在滨濂南北社区‘漂流’。”共青团龙华区委员会书记刘虹称,图书漂流这个活动很好,与海口日报社“暖心小站”共建“图书漂流站”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让社区留守儿童、居民方便阅读书籍,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开拓视野,让居民之间形成长期互动,培养居民爱书、文明取阅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整个社区良好的阅读氛围。目前,把滨濂南北社区打造成“图书漂流站”示范点,接下来会根据这种模式,在龙华的各个社区、志愿服务站等地方建立“图书漂流站”,让更多的人能阅读书籍,让海口更文明。




弟弟“教导”识字的王瑛老人“一生最不后悔的就是喜欢读书”


“那时候,我都是等弟弟放学后再让他教我认字,有时候弟弟累了睡着了,我就自己一笔一划练习学过的字。”王瑛老人回忆起小时候的读书经历,不禁湿了眼眸。今年82岁的王瑛老人精神非常好,平日除了在社区教居民跳舞,参加社区活动外,就是在家里看自己喜欢的书。


说起自己读书之路,王瑛老人思绪慢慢漂远。那时候家里很穷,王瑛老人是家里的老大,每天都得帮助父母干活换取生活物资,到了上学的年纪也不能上学,看着别人上学读书,王瑛老人也只能在心里羡慕,直到小自己两岁的弟弟开始上学,王瑛老人才摸到梦寐以求的书本。


弟弟白天去上学,晚上才放学回家。王瑛老人每天都期待着弟弟早点放学,放学后就可以拿弟弟的课本来学习,不懂的就问弟弟。王瑛老人说,那时候家里人睡得都比较早,晚上家里都是黑乎乎一片,自己就拿着煤油灯在角落学习……就这样,王瑛老人慢慢地学会了小学一部分的课程,后来弟弟外出上初中,王瑛老人也没有了书本。


“那时候对书本有一种执着,看到什么书都想拿回来读。”王瑛老人说,村里有一些人家的祖辈读过书,到这一辈没人读书,遗留下来的书籍就被当做垃圾扫掉,有时候凑巧看到就捡回家,有时间就拿出来读,虽然有很多字不认识,但还是不减读书的热情。


1952年,17岁的王瑛被分到原琼山县土改复查工作队,当时的土改文件就成王瑛的“书本”。当时她会把土改文件读好几遍,遇到不懂的就问,这样也认识了更多汉字。后来被分配到某机关工作,王瑛主动报名上夜校进修,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王瑛老人回忆说,那时候每天晚上都骑着自行车去上夜校,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路上几乎没什么人,心里也挺害怕的,但自己还是坚持把高中课程都学完。


后来成家后,生活也逐渐变好,王瑛老人爱读书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我看了红楼梦的电视剧,里面的情节、人物刻画等都非常吸引我,当时我就想去买四大名著来看。”王瑛老人说,四大名著比较贵,但自己还是咬牙给买下来了,现在说起来还有点心疼,但一点都不后悔。“我这一生最不后悔的事就是喜欢读书。”






“图书漂流站” 第二批获捐图书目录


《尼古拉·果戈里》、《为你活着》、《愁容童子》、《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红星佚史》、《菊与刀》上下册、《光与火》上下册、《漫长的告别》、《文革前十年》上下册、《1776美国的诞生》、《间谍》、《把爱情泡茶喝了吧》、《文学所往事》、《冯唐诗百首》、《布衣心情》、《美丽的活着》、《青年成功茶座》、《旧唐书食货志笺证》、《在清华北大的演讲》、《态度决定一切》、《传奇英雄》2本、《八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打开幸福之门》、《细节决定成败》、《渡口的风景》5本、《老北大讲义》5本、《中国国民党史》上下册、《局外人·鼠疫》、《战争与和平》上下册、《谁种相思》15本、《英美报刊文章阅读》2本、《把逆境当做生命的礼物》、《英语名篇诵读菁华》、《麦琪的礼物》、《与悲欢世界温柔相处》、《秘密花园》、《秦汉史》、《丁玲作品集》、《赋者风流》、《十批判书》、《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2本、《邮票再见》、《看见》、《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针尖上的天使》、《美国学生都在背的范文》、《这里是英国》、《英美报刊导读》、《活个好心情》、《李白与杜甫》、《北大之精神》、《周易全解》、《战地钟声》、《老外常用习语》、《总编视界》、《天涯论剑》、《南国手记》、《彼得原理》、《世界上最神奇的30个经典定律》、《没事儿读点英文小说吧》、《史记》、《古诗源》、《品牌影响力》。




来源:海口日报

记者:陈丽园 孙衍玲

摄像:张洋

编辑:符文茜


扫一扫下载“无线海口”客户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