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1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荐读】海口的椰丨“遇见海口·最美时光”征文

2017-10-27 海口日报


遇见椰子树,是某个午后。


当一个身披黄土、眼含积雪的人,第一次落脚于海南海口。辽阔的岛上,草木葳蕤,碧空洁净,长风起伏。大海用每一粒水,漂洗着清冽的阳光。我们站在海边,被蓝色包裹。像一只气球,激动地快要爆炸。而牵住气球的绳子,则是一颗颗高耸的椰子树。


椰子树,站在沙滩。亭亭玉立。真的是亭亭玉立。在更远的北方,大多植物,都因干旱而挣命生长,即便幼苗,也呈现出了枯焦之态。而椰树,身体欣长,秀发飘扬。她们在海边,听风,听浪,听日落,敲响了金黄的罗盘。然后回过头,笑着。从怀里掏出椰子,递给你。


在北方,每次看到椰树的图案,就想起海口。这已是每个中国人灵魂里的烙痕,像一枚胸章,别在胸口,闪亮,亲切,粘满故事的余晖。


我最早知道海口,还是小学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几年级的?实在想不起了。课文的内容是: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我们坐在北纬35°的中国,教室里,光线黯淡,墙皮掉落,粉笔灰落满讲台,后墙的学习园地悬挂的作文掉了好几页,我们用还未褪掉的薄棉衣袖口擦拭着葱白一样的鼻涕,即将退休的老师举着烂熟于心的课本反复领读着: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远处,阴坡上,残留的白雪,弹飞的麻雀,捡不走的脚印,昭示着某个初春时节,小山村依旧弥漫着坚韧的寒意。


雪花、杨柳,寻常事物。我们刚走出了一场大雪,也即将等待柳枝吐舌。可遥远的海南,竟然都开花了。这真让我们的小脑袋不可思议。我们沉浸在画片大小的黑白插图里,眼睛里依次是:花朵、海水、海鸥、椰子树……对,椰子树,瘦长的椰子树,头戴大草帽的椰子树,叶片能在放牛时避雨的椰子树……


有人说,海南最早没有椰子树。远古时代,原产马来群岛的的椰子,落入海中,漂到海南,扎根落户,终成奇观。而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据史料载,则是距今7000到3000年前,我国南方北越族中的骆越等部族的人们,迁徙而来。


椰子树,黎族。相似的漂泊之路,从遥远的海岸,经历风暴、雷电、海啸,经历工业时代的人类无法想象的困难,终于在某个晨曦泼洒、天高云厚的时候,找到了安身之所,栖息之地。


当千万年后,捋掉惊涛骇浪,洗掉白沙裹身,遥想起第一颗椰子在海浪的推动下登陆的情景。她一定卸掉了浑身倦意,躺在温暖的沙滩上,为新的未来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放松心情,眯上眼睛,睡着了。这一睡,她在梦里悄悄然,扎下根须,发芽了。随她而来的姐妹们,也睡着了,扎根发芽了。也可以遥想起第一个上岸的先民,甩了甩发梢上的海水,伸了下酸痛的腰,然后被眼前透明的大海、蓝天、白云,彻底惊呆了。过了好久,他才回过神,手舞足蹈,最后抱着一棵灯盏一样,曾为他导航的椰子树,使劲亲了起来。


千万年以后,椰子树早已成林,无法计数。而最早来的先民,也繁衍了一百多万,声势浩大。这片静谧、丰饶、清澈,充满诗意的土地,在海洋的怀抱里,毫不吝啬的,馈赠着粮食、生命、梦想和未来。


是的,馈赠。当土地在馈赠一切的时候,椰子树,这座宝岛的象征,也秉承了其奉献的性格。椰木,质地坚硬,花纹美观,可做家具或者建筑材料;椰叶,可编制日常用品;椰花苞,可制花酒或糖;椰壳,可加工成椰雕或乐器等工艺品;椰肉、椰汁,自不必说了。这种棕榈科植物,被世界诸多本土文化誉为“生命之树”,在印度吠陀传统文化里,更是视为神圣的植物。在战争年代,琼崖纵队的红军,用椰子水代替葡萄糖,注入静脉维持生命。正是这些液体,乳汁一般,挽救了一个个红色火焰。最后,让烈火染遍了岛屿。


一棵并无繁枝茂业的树,把全身托盘而出,用生命弥补着炎热世界的水分,装饰着南国梦境的花边。如果没有椰子树,每一个漫长的酷暑如何度过?每一个单调的空间如何充满生趣?这真让人难以想象。


这种生而伟大,让人感叹。而感叹的还有,每一棵椰子树的坚守。在台风司空见惯的海南岛,呼啸而来的台风,长驱直入,掀翻一切,撕毁障碍。然而椰子树总能在暴风骤雨的摔打里,挺直腰板,无所畏惧。当很多植物连根拔起,横尸街头的时候,只有椰子树还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寸步不让,依然高傲的挺立着。


这让人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壮举。那个时代,海口,彰显出一座岛屿独特的“梦”的特质,是寻梦,也是追梦,更是造梦。在燃情岁月里,人们一路向南,向南,穿越高山腹地,横渡琼州海峡,到了“梦”开始的地方。这和数千年前的第一批先民一样,都为梦而来。虽然时光横隔前年,但人们排浪而来,寻找梦想的方式是一致的。在这片土地,有自由、平等、机遇和荣光。


二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南飞雁”们创造了今天新的海口。虽然曾经被酷热、寂寞、思乡、彷徨包围过,但他们还是坚守了下来,并将和每一棵椰子树一道坚守下去。


在众多的“大雁”里,有一个叫王雁翎的人,南开大学毕业后,1992年初,毅然放弃了天津的工作,来到海口。当她怀着激动和兴奋,来到这里时,一切都让她新奇不已。多年以后,她依旧记着那个初来乍到的时日,蓝天丽日,暖意融融,羽状的椰子树叶迎风摇曳,窸窣作响,在地下撒下斑驳的黄金光斑。


随后,她成了《天涯》杂志的一名编辑。从此,和这里每一棵椰子树一起,比邻而居,相守相望。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一个北方来的女子,坚守了下来。她用时光,编制出了另一片斑驳的黄金光斑,那么迷人。


而《天涯》杂志,则是海岛上的另一颗椰子树。从1995年改版以来,她虽处边境之地,身在边缘之外,但却一直尖端、先锋。她用骨头,敲打着现实的混乱秩序和人心的道德沦丧。她用锋芒,探索着世界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即便风雨来袭,也依然坚守阵地,寸步不移。


二十多年,《天涯》长成了一颗挺拔、独立、欣秀的椰子树,她怀揣果实,向世界赠送心血和汁液。


如今,椰子树已经成了海口的名片、象征、灵魂,椰子树也融入了百姓日常,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当看到《天涯》杂志编辑林森在微信朋友圈怀抱一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时,我更深信,每一个海南人早已离不开椰子树,而海南人的血液里,也一定流淌着椰子的品质。


说起椰子树,自然会回想起故乡的白杨。他们虽然分在南北,相隔海峡,但品质却完全一致。他们没有横溢斜出,没有婆娑多枝,但却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坚韧向上,懂得馈赠和坚守。这就是中国精神。


作者:王选



往期精彩回顾


▶最高奖金30000元!用散文“告白”海口,我们期待您的“最走心”的作品

▶海口:书房,和那艘船

▶靠近骑楼小吃街

▶文兮,海口人民公园

▶海口“龙舌坡小街”

▶我站在海边痴痴地等你

▶又见椰林绿椰城

▶看书与音乐

▶椰树护佑的城

▶假日海滩的黄昏

▶邂逅三角梅

▶海口,我一生 47 32391 47 15287 0 0 2683 0 0:00:12 0:00:05 0:00:07 2978牵挂

▶椰城的小巷

▶海口老爸茶店

▶琼式月饼是一种乡愁

▶一经遇见,终生相恋

▶烂漫之域

▶海口那轻轻飘飞的小雨

▶向海口致敬

▶夏日枝头的海口(外一章)

▶三角梅,我在海口与你相遇

▶家在海口

▶海口最艳遇

▶我的海口

▶海口之美,只与有情人

▶最美的沙——“得胜沙”

▶海口,一座适合私奔的城市

▶如果日子像海一样蔚蓝

▶庄子的海口

▶醉绿冯塘村

▶海南岛上君子国

▶一个人的海口

▶邂逅海口爱何其

▶海口记忆

▶万重碧波送故海

▶三角梅,我在海口与你相遇

▶难忘的海口,我的梦

▶海口的海

▶让心成为一片海

▶魅力海口


“遇见海口·最美时光”散文有奖征文大赛

主办单位:海口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海口日报社 《椰城》杂志社

协办单位:海南出版社 海口广播电视台 海口网 海口市作协

截稿时间:2017年12月15日(以投稿邮件到达时间为准)

投稿邮箱:hkwjzg@163.com


来源:海口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郑春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