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真能取消事业编制?!

FocusData 察言观数 2022-01-14


近期网上关于“2020全面取消事业单位/事业编”的消息甚嚣尘上,其实回溯历年机构改革就会发现,本次高校改革更类似于985、211换成双一流,多为体制层面的修修补补,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真正的事业单位去编制化仍需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像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在内的关乎民生的事业单位,不可能完全市场化,类似的还有教育考试院等,其中纷繁复杂的关系意味着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次事业单位改革的焦点和争议的地方在于参公和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的改革,高校并不是难点。


需澄清的地方是,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并不是一个概念,事业单位是单位的属性,事业编是工作人员的身份属性。根据《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革新实施方案》的意见:本次改革保留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属性,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但这种劳动合同制下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事业编制的终身雇佣,其实本质上没有区别


举个例子,国有电信运营商目前的合同形式分为A、B、C类员工,区别是什么?电信移动联通等在转制之前均为事业单位,现在转企后,以前的事业编职工的合同为A类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B类是正式员工(有固定期限合同),C类为劳务合同(劳务派遣),这与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几种聘用形式完全一样:事业编制(无固定期限合同、有固定期限合同)和合同制(劳务派遣、人事派遣)。所以,本次事业单位改革几乎可以肯定还是沿袭这个路线,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高校作为公益类单位目前的改革趋势就是“加强行政化、弱化编制”。“加强行政化”指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纷纷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教师思政工作;“弱化编制化”指的是保留现有编制数不变,只减少不增加。这里的减少是指的是现有高校事业编制的人员在退休、辞职等原因离开所在单位后,编制收回,这才是高校去编制化的本质。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况且,短期内取消事业编制也不现实,一些偏远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如新疆西藏等地,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每年都会拿出相当数量的事业编制甚至行政编制给毕业生,否则,为什么要从内地过去呢?


很多人比较关心事业编未来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如果社会剧烈变革,是没有哪个职业能够幸免的;但只要社会稳定,国泰民安,那铁饭碗,依然是铁饭碗。总之,无论是政府还是事业单位,精简编制,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是大势所趋。



 文:察言观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