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河“端午节”起源习俗

2017-05-30 罗新焕 陆河网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亦称“端阳节”、“端五节”或“蒲节”。它本名“端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因为,它在农历五月,所以,陆河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也称“过节”。它是陆河民间的第二大节日,仅次于过农历新年(春节)。

  中国各地对“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据有关书籍记载,大多认为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有的认为是古越人举行的龙图腾祭俗;也有的认为是夏、商、周时的夏至节演变而来等。

  陆河“端午节”的起源及习俗与上述说法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

  据传说,陆河“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走黄巢”。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黄巢领导农民大起义。公元881年(另一种说法是880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当时陆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于受到官府的欺骗宣传,认为黄巢和起义军是魔鬼,以讹传讹,大家非常害怕他们。

  在黄巢起义期间的有一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大家听说黄巢的军队马上要打过来,忙于逃命。在逃难的路上,有一位妇女背着一年纪较大的男孩,手里拉着一个年纪较小的男孩,恰好遇见了黄巢,但不知道他是黄巢。黄巢看见这位妇女的行为不对劲就问她:“你为什么大的孩子背,小的孩子拉?”这位妇女直率地回答说:“背的是我的侄儿,拉的是我的小孩。一旦黄巢追来,我就放弃自己的小孩,背着侄儿快速逃走。侄儿已亡父,若被杀他家就断根绝后。儿子若被杀,我还年轻可再生。”黄巢被她这种崇高的德行所感动,于是就对她说:“我就是黄巢,你不用怕,更不用逃了,回去在自家的门楣上插上艾,我的军队就不会杀你们了。”这位妇女回去照这样做。消息一传开,左邻右舍纷纷仿效。起义军来到这个村子看见家家户户的门楣都插上艾,认为他们都是好人,便没有杀他们。大家避免了一场大灾难。从此,人们每年都把“五月初五”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以示纪念“走黄巢”;大家还要在门楣上插艾,以保家中老少平安。几百年前,陆河人的祖先迁到陆河,也把这种风俗带到陆河。直至今天,这种风俗还相当盛行。

  陆河人过“端午节”的其他习俗也与别的地方不尽相同。这天中午12点正,妇女们要用水桶去溪河或井里挑水回家放在水缸里食吃。这叫“挑午时水”。这时,小孩们和很多大人还要到溪河、池塘里洗身子(游泳)。这叫洗“午时水”。人们认为吃了和洗了“午时水”,就能四季平安,万事如意。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总是跟着两位哥哥去村东边石窖里的一个山塘洗午时水。整个山塘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大家都沉浸在无比快乐之中。

  大家还有吃粽粄和桃子、李子等水果的习惯。粽粄是“灰水粽”(近年来才兴起做牛角粽)。灰水粽是用“布惊树”烧成灰冲水过滤成“灰水”,再和糯米粉蒸成的粄,用嘴和双手拉线把棕粄割成小块配红糖吃,非常可口。它是陆河的传统美食。您若光临陆河不妨品尝一下。陆河还有与“棕粄”有关的气候谚语:“吃了五月节棕,袄婆(棉衣)才好落瓮(收进衣柜)”。这里说的“五月节粽”就是灰水粽。

  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在大门上和室内都要开灯到天亮。寓意是:丁财兴旺。据了解,解放前,陆河也有开展划龙船的活动,但这种活动的目的是驱逐“水鬼”,祈求平安。现在,已经有六十多年未见再划龙船了。

  此外,陆河人过“端午节”还有“做朝”和“做昼”之分。“做朝”就是早饭加菜;“做昼”就是午饭时加菜。“做朝”的人说“做昼”的人怕死;“做昼”的人说“做朝”的人死吃。这意思是说,当时,他们的祖先在“走黄巢”时,有人吃了早饭才走,有人没有吃早饭就走了。后来,吃了早饭走的人在过节时就“做朝”。没吃早饭就走的人就“做昼”。以前,“做朝”的人天刚亮时就吃饭。

  总之,陆河“端午节”起源及习俗比较独特,与别的地方有许多不同之处。

来源:陆河客家

大家都在看

深汕高速陆丰段车祸,2死2伤...

陆河公安交警端午节交通安全提示

龙船开光仪式,有多少陆河人看过?


看更多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陆河网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